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军 《河北农机》2023,(17):124-126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自然资源日益有限,林木的种植和管理正变得愈加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不断进化现代林业,以确保高效的林木生长,提高木材质量,降低疾病和虫害的风险,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创新的育苗和栽培管理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满足人类对木材、纤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同时确保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性。本文总结了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作用,详细介绍了主要技术手段,同时强调了加强管理的要点。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技术,我们可以确保高质量的苗木生长,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需要科学的方法、环保意识、专业人员和数据支持的综合努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对林业资源过度开采,造成了生态系统失衡。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中,病虫害问题较严峻,对树木的保护与培育造成了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人工造林中引进的国外植被携带了部分虫病,造成交叉感状况;气候、温度不稳定,植被覆盖面积大,加速了病虫害的传播;林业管理中缺乏病虫害防治措施,导致林业资源受到大量病虫害侵袭。为了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树木正常生长,需要加强虫害的防治工作,对土壤进行全面杀菌消毒,提升土壤质量,严格把控树苗质量,降低虫害感染率;适当引进虫害天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培育系统,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品,减少病虫害交叉感染状况的发生,有效防治病虫害侵袭;运用物理防治技术杀死病虫害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此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蒋念亮 《河北农机》2023,(22):157-159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是确保森林种植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幼林抚育的目标是促进树木生长、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然而,由于环境条件、人为因素等多样性的影响,幼林抚育技术面临着不同挑战。因此,研究和分析幼林抚育技术的关键要素、技术创新以及应用效果,对于推动林业种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幼林抚育的概念、关键要素和技术创新。通过对幼林抚育技术的效果评估和案例研究,总结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挑战。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陈瑞军 《河北农机》2022,(5):145-147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为了保护林业资源,促使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林业资源和社会发展、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在林业资源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森林病虫害的问题,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对此,就需要林业种植人员通过使用各种防治技术,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保证我们国家林业资源的生态...  相似文献   

5.
肖利霞 《河北农机》2024,(2):142-144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各地林业部门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扎实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旨在解决林业发展突出问题。其中,幼林抚育工作作为林业种植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林业种植工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现阶段的幼林抚育工作开展情况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为此,有关职能部门需要结合当前林业种植工程发展现状对幼林抚育要点进行积极了解和学习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到当地林业种植工作中、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幼林抚育技术要点进行探究,旨在保证林业种植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菊丽 《河北农机》2023,(13):112-114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林业管理现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林木病虫害问题仍然是困扰甘肃天水市林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受到广泛重视,但是传统的药物防治方式会对生态环境以及林业树木的健康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合理采用营林技术进行林业病虫害的治理至关重要。在林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坚持保护与发展、预防与治理同向而行,筑牢生态安全保护屏障,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稳定的生态环境催生良好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生物防治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张渊懋 《河北农机》2024,(4):123-125
种植和管理是林业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举措,科学管理是林业种植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种植的本质意义是以科学合理的手段开展选种、选地、育苗、施肥、移植、养护等。而管理主要是指林业种植技术的应用落实,通过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促使林业苗木具有适宜的生活环境与充足的养分供给,在茁壮地成长下塑造完善的生态环境,增加土地绿化面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当前,虽然林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成熟的管理经验,但是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种植办法与环境不符、人员管理意识不足、病虫害防控不合理、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冲突等,这些状况的存在对林木成活率造成严重影响。因而,需要合理运用种植管理技术,以地区适宜的条件发展适宜的品种,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条件,加强林业与多样化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林业资源也是保持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因此,我国的林业管理部门应当重视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文章结合实际,探讨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业种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在林业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使用性等提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共性分析发现种植理念缺失、种植种类单一、种植结构失衡、种植技术落后是当前林业种植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提出相应优化对策,如正确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种植原则遵循、树种合理配置、结构科学规划、先进种植技术引入与创新应用等。意在提升林业种植质量,丰富林业资源,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生态模式下的林业栽培管理进行了分析,分别讨论了经济树木混合种植、蔬菜混合种植、菌类混合种植与禽类林间养殖的管理重点与要点。旨在促进生态林业模式更好的落实,改善我国林业生产现状,实现林业生产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木材消耗占能源消耗的一半,在消耗的同时就必须及时种植树木给予补充。林业的造林工作可以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的发展,但是在造林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及财力,只有在造林种植中了解并掌握各个环节的技术,才能使林业造林计划顺利进行,达到种植的目标,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新玲 《河北农机》2023,(22):151-15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的需求日益增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机遇。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林业工程中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苗木培育的土壤选择、种子处理、播种及养护技术,以及移植造林的时机选择、方法运用和后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同时,本文也指出,在实施这些技术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树种特性等因素,以确保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的成活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林业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应意识到林业的重要性并积极应用各种植树造林技术。当然,林业发展阶段病虫害的问题十分普遍,病虫害的出现会造成大量树木枯萎、死亡等相关问题,后续也会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是阻碍林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应当积极应用先进的植树造林技术,并做好长期研究的准备,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文章以生态环境与林业发展为基础,重点分析了林业病虫害的特征、林业病虫害出现的原因、常见技术手段以及优化管理策略等内容,强调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旨在构建优良林业发展环境,减少病虫害对林业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林业造林技术和林业保护措施是21世纪全球环保和生态建设的关键领域,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压力日益加大,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对这两个关键领域进行概述,介绍林业造林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林业保护措施的意义及实施方法。林业造林技术包括造林方法、林木生长调控、优良树种选育等方面。通过科学种植、人工辅助、育种优化等技术手段,构建多功能、可持续、生态友好的林区,满足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需求。林业保护措施旨在防止森林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包括土地保护、森林火险预防、病虫害防治、生态监测与评估等措施。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为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李许文 《河北农机》2023,(20):112-114
林木种苗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培育出符合林木生长要求和质量标准的种苗。森林培育优化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森林进行有效管理和科学培育,以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林木种苗和森林培育优化技术可以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木材的产量、质量以及生态效益,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种子收集和处理、林木育苗技术、播种与施肥等林木种苗技术,并提出土壤改良技术、森林灌溉和排水、森林抚育与修剪技术、病虫害的防治、实施森林防火管理等森林培育优化技术,保证林业种植的效率得到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田毅 《南方农机》2016,(11):83-84
作为我国资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对于确保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平衡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已经形成了深入认识,因此不断强化对于林业的生态管理,最终实现我国自然生态的平衡。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于斌 《河北农机》2022,(7):100-102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赖于林业种植,因此,对林业的生产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业生产力苗木的质量和数量对林业生产水平具有直接的作用,苗木育苗管理技术对苗木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林业育苗的实际角度分析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发展育苗管理技术,从而促进林业育苗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本文主要分析了林业育苗管理技...  相似文献   

18.
李青梅 《南方农机》2019,(12):72-72
随着当今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林业作为我国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对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重视营林造林工作,采用有效的手段,加强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并保护生态平衡。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林业的发展道路和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性,并研究了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营林造林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林振国 《河北农机》2021,(2):37-37,40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发展较快,为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在绿化树木栽培方面,要不断提高质量水平,保证植物能健康生长,防止因没有做好移植工作而导致植物死掉,进而对绿化整体效果造成影响。基于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与治理,本文从选取适当的绿化树品种来移栽、林业生态树木维护措施、促进林业生态保护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组成了"3S"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了林业管理方面。本文分别对GPS、GIS、RS在林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3S"技术的林业建设管理优化对策,以期促进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