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颖  贺新生 《食用菌》2007,29(6):16-17
选择10个RAPD引物对一个斑褶菇属菌株P9、一个裸盖伞属菌株8凹和一个两属问形态类似的疑难菌株P)(进行属问多态性分析,然后以一对rDNA-ITSI引物进行斑褶菇属的特异扩增。RAPD分析表明,疑难菌株PX和斑褶菇属菌株P9在C18、C19等引物的特异性条带上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在ITS-1斑褶菇属特异引物下,菌株PX与P9扩增出相同的150bp左右的条带,而裸盖伞属菌株807中未有此条带。RAPD多态性分析结合rDNA-ITSl特异引物扩增将疑难菌株PX鉴定为斑裙菇属。  相似文献   

2.
斑褶菇属真菌的毒素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Panaeolus ,斑褶菇属是著名的神经致幻型毒菌。人们对神经致幻型毒菌的研究开始于 195 0~196 0年代 (Wasson&Wasson ,195 7;Guzman ,1989) ,这些毒菌主要属于 :担子菌门中的Panaeo lus斑褶伞属、Psilocybe裸盖伞属、Amani  相似文献   

3.
石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石斛属植物16个种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8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多态性好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扩增DNA片段数据用UPGMA聚类法构建系统发育树.20条引物共扩增出142条带,多态性带118条,约占总数的83.1%.聚类结果显示RAPD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经典分类系统一致.RAPD标记可为石斛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斑褶菇属(Panaeolus)物种记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新生 《食用菌》2001,23(5):3-4
斑褶菇属或花褶伞属Panaeolus(Fr.)Quel,是最重要的神经致幻型毒菌。子实体中含有裸盖伞辛(Psilocybin)、裸盖伞素(Psilocin)等毒素,误食以后发病快,潜伏期一般30~60min。会出现幻觉、幻视、唱歌、跳舞、狂笑、行动不稳、谵语、思维障碍、昏迷、精神错乱等;也有瞳孔放大、心跳过速、血压升高、体温上升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严重者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一般无死亡现象。常称它们为笑菌、舞菌。广泛分布,春夏秋各季节均容易发生,被蕈菌采食者误采和误食的几率很高。为防治误…  相似文献   

5.
巨大革耳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巨大革耳种质资源问的亲缘关系,本文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不同地区的野生或栽培的9个巨大革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个引物筛选获得4个ISSR多态性引物对巨大革耳菌株扩增,获得23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5.19%;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20%时,9个菌株聚为2类:I类包括C.m0002菌株;Ⅱ类包括其它的8个菌株。其中C.m0002菌株与其它8个菌株的遗传距离很远。经栽培出菇实验,结果表明,C.m0002菌株的子实体似多脂鳞伞(黄伞),是同名异种;其它8个菌株均为巨大革耳。ISSR分析的结果与子实体形态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6.
羊蹄甲属3种园艺树种分子鉴定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罗瑜萍  龚维  邱英雄 《园艺学报》2006,33(2):433-436
 利用ISSR-PCR方法对香港羊蹄甲属(Bauhinia) 中最常见3种园艺树种: 红花羊蹄甲(B. purpurea) 、宫粉羊蹄甲(B. variegate) 和洋紫荆(B. blakeana) 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 从74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9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 共扩增出80条DNA带,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8.88条, 多态性条带数目为55条, 占总条带数的68.8%。其中, 有8个引物扩增出差异条带和特异条带,并分别能准确地鉴定羊蹄甲属3个园艺树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ISSR - PCR的DNA电泳谱带在检测香港羊蹄甲(B. blakeana) 品种的真实性方面非常有用。同时, 通过对3个种扩增条带的叠加性进行分析, 证实了洋紫荆杂交起源的父母本为红花羊蹄甲和宫粉羊蹄甲。  相似文献   

7.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个黄伞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RAPD技术是准确评估黄伞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5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8条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出22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3条,多态率为63%.菌株之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范围为0.6181~0.9306,平均GS值为0.746,表明黄伞遗传变异较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763处可将9个黄伞菌株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8.
基于RAPD和EST-SSR标记的秀珍菇菌株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RAPD标记和EST-SSR标记对10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进行聚类分析。200条RAPD引物中127条有扩增产物,引物可用率为63.5%。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秀珍菇及相近侧耳属食用菌EST序列2167条,聚类比对后得到全长为713.541kb的非冗余EST1442条,搜寻后得到的29个EST-SSR全部设计引物,其中26对引物(89.7%)显示多态性。根据17条RAPD核心引物和10对EST-SSR核心引物的扩增结果,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了RAPD标记、EST-SSR标记及二者相结合的聚类分析。3种分析结果相近,且与菌丝、子实体生长特性分析结果相统一——10个供试菌株区分为5组:1~4号菌株为一组,6号和7号菌株为一组,8号和9号菌株为一组,5号和10号菌株各自为一组。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地区不同产地的24份蓝萼香茶菜和尾叶香茶菜样品为试材,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6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条引物用于2种香茶菜的扩增,2种香茶菜共扩增得到63条清晰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7.30%.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种香茶菜亲缘关系明显,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种间大于种内.因此,RAPD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作为研究香茶菜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4个白色和4个棕色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对其500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的S33、S438、S485 3个引物在棕色菌株组能扩增出4个特异条带(大小300~2000bp),将特异片段回收,克隆测序,将合成的4对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标记引物对48个菌株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仅SCAR41200在24个棕色菌株的22个中能扩增出特异条带,而所有白色菌株中都没有此条带,表明该标记与棕色菌株的棕色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RAPD技术对43个贺兰山紫蘑菇(Cortinarius)属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7条RAPD随机引物中,有7条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条带,利用筛选出的7条引物进行RAPD扩增,共得到79条清晰的DNA条带,其中68条多态性片段占总扩增片段的86.1%;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63水平时,供试的43个菌株被分为紫红丝膜菌(C.rufo-olivaceus)和蓝丝膜菌((C.caerulescens)两个组群,同时紫红丝膜菌种内41个样品间的差异较显著,其中种内最大相似系数为0.956,最小相似系数为0.515;在相似性系数为0.68时,可将紫红丝膜菌的41个样品分为7类。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以有效地区分紫蘑菇菌株并分析种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辣椒属5个栽培种部分种质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31个10 bp随机RAPD引物对辣椒属(Capsicum ) 5个栽培种31份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76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244条, 占88.41%。C. annuum 多态性位点比例( PPB) 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 I) 分别为32.97%和0.1599, 表明其遗传多态性较低。31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Jaccard相似系数在0.349~0.952之间, 平均为0.72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C. annuum 与其它4个栽培种的亲缘关系由近至远分别是C. chinense、C. frutescens、C. pubescens和C. baccatum。对C. annuum 24份不同类型材料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形态分类不能完全对应, 说明我国现行主要基于果实形态的变种分类体系不能准确反映C. annuum种质的遗传差异。本研究还发现中国云南西双版纳C. frutescens种质与美洲C. frutescens种质具有较大的扩增片段差异, 为进一步考证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也是辣椒起源地之一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RAPD和SRAP分子标记在金针菇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角度,利用SRAP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金针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SRAP共扩增出469条DNA条带。大部分条带分子量在200~3000bp,多态性条带为377条,占总条带数的80.4%,每对引物平均获得41.9条多态性条带。RAPD扩增出47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74条,占总条带数的57.6%,每个引物平均获得343条多态性条带。结果证明,RAPD与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试验中分别在以相似系数0.91和0.72为阈值时,7个供试菌株的分组大致是相同的。金913和金19同源性最大,在2种分子标记技术中相似系数分别达到了0.9903和0.8966,表明金913和金19可能是同物异名,而金405与其他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远,其远缘优势应在杂交育种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以15个产地人参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分子标记均能揭示不同地区人参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共筛选出11条RAPD随机引物,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出3~17条DNA片段,共扩增出104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10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6.15%,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05 3~0.989 5,平均值为0.760 4。筛选出5对SSR引物,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8条DNA片段,共扩增出38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35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2.11%,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00 0~0.960 0,平均值为0.742 1。RAPD和SSR标记的聚类分析在分类上稍有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RAPD、SSR及RAPD+SSR均将样品聚为三大类,均能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人参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刚竹属( Phyllostachys) 23个观赏竹种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刚竹属23个种或变种的DNA多态性。从37个随机引物中选出多态性效果好的6个引物, 共获得47个DNA扩增片段, 大小处于0.3~1.05 kb, 扩增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高达93.6%。对RAPD产物进行相似系数统计和聚类分析, 结果同形态分类结果基本吻合, 但其中个别竹种出现了不同结果, 即: 与种和其变种是聚在一类的结论不一致, 因此, 对个别竹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云南田头菇属两个物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了田头菇属的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及杨柳田头菇(Agrocybe.salicacola)基因组DNA的多态性,使用11对引物组合建立了18个供试菌株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18个供试菌株聚为两大类,彼此关系得到很好的分辨。AFLP技术可用于茶树菇和杨柳田头菇2个形态上非常相似物种的DNA分子指纹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枣属植物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莉  彭建营  白瑞霞 《园艺学报》2009,36(4):475-480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原产我国的枣属14个种、枣的11个品种及1个外类群的DNA多态性。31个引物扩增出921条谱带, 919条(99.78% ) 表现出多态性。基于921个RAPD标记, 利用NTSYS软件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 并建立UPGMA聚类图, 结果表明: 在0.26阈值处将供试材料分为6类, 不支持前人根据单一性状对枣属属下组、系类群的划分; 枣和酸枣、蜀枣和山枣宜分别作同一个种处理, 同时提出枣种下宜划分为两个亚种, 并给出了新等级的学名; 支持将枣种下传统划分的变种并入原变种。  相似文献   

18.
枇杷属植物及其近缘属植物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20份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属植物(石楠和石斑木)进行了遗传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从300条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4条引物对20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232条谱带,全部为多态性谱带(多态率为100%),表明枇杷属植物种质之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各种质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33~0.77,并根据相似性系数,利用UPGMA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在相似性系数为0.485时,20份枇杷属植物及其近缘属可分为3大类:所有的枇杷属植物聚在一起构成第1类,而石楠和石斑木分别构成其余2类,这与传统的分类方法一致;但18份枇杷属种质可分为5个亚类,这与枇杷属植物的传统分类法有所不同。初步推论,开花时间和老叶叶背的茸毛可能不是判断枇杷属植物亲缘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且枇杷属植物的进化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杏鲍菇多孢分离菌株的ISSR、RAPD分子标记和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得出子代杏1、杏3、杏4与出发菌株湘杏98有拮抗线,杏1、杏2、杏3、杏4四株子代均有明显的拮抗线。16条ISSR引物和19条RAPD引物分别扩增出99、154个条带,多态性条带分别占48.48%、61.00%;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分别为0.63~0.86、0.57~0.83。湘杏98、杏2、杏3在2种标记的聚类结果上存在差异。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从表型上(拮抗线有无)反应了菌株的遗传变异。RAPD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小于ISSR标记,表明ISSR标记更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旱基因的分子标记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葡萄属种间杂交组合燕山葡萄×河岸葡萄的F_1代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构建抗旱植株DNA混合样,从300个随机引物中初步筛选出7个可以扩增出多态性DNA的随机引物,用于对供试材料扩增分析,获得了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旱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S226-1100、S271-550、S1165-1500、S264- 1300、S195-1000、S1345-1400和S513-1700。并将7个RAPD标记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欧洲葡萄、美洲种的冬葡萄和沙地葡萄等18个株系或品种中做了进一步分析。对与目标性状连锁较紧密的RAPD标记S226- 1100进行了克隆测序,转化成专一性的SCAR标记DR-760。经JoinMap 3.0软件分析表明,RAPD标记S226-1100、S271-550、S1165-1500与目标基因位点处于同一个连锁群上,其中以S226-1100与目标基因位点距离较近,为21.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