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探明蝌蚪对饮用水浑浊度的除浊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利用蝌蚪改善饮用水质量的可能性提供依据,采用中华蟾蜍指名亚种蝌蚪对不同浊度的百花湖水进行除浊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第2天初始浊度值由4.1NTU降低到3NTU以下;试验第6天初始浊度值由6.3NTU降低到3NTU以下。密度为0.625个/L的蝌蚪对不同浊度的除浊效果均达显著水平(P<0.05);由于种内干扰效应,在一定浊度范围内平均每只蝌蚪降低浊度的能力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中华蟾蜍蝌蚪变态过程中消化系统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华蟾蜍变态过程中肠、肝和胰腺的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取变态前后5期(27,35,38,42期和46期)的中华蟾蜍蝌蚪各10只,解剖后观察,并测量体质量、消化管质量等数据。再分别取38和42期蝌蚪数只,制作石蜡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用Spss13.0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在38期,中华蟾蜍蝌蚪消化管最长,在38~42期消化管的长度平均缩短75%左右。体质量在38期前呈增加趋势,38~46期则迅速下降;肠比重(I/B)在38期最大;在整个试验期内,肝胰比重(LP/B)变化不显著;变态高峰后与变态高峰前相比,胃壁厚度显著减小,肝细胞密度显著增大,肠壁厚度变化不显著。【结论】中华蟾蜍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变态发育过程中食性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评价吡虫啉和敌百虫对水生生物的复合毒性。[方法]以中华蟾蜍蝌蚪为指示生物,研究吡虫啉、敌百虫以及这2种农药混合作用下的急性毒性。[结果]在吡虫啉安全浓度下,敌百虫对中华蟾蜍蝌蚪的LC50值约为单剂的0.6;在敌百虫安全浓度下,吡虫啉对蝌蚪的LC50值约为单剂的0.4。[结论]环境中低浓度的吡虫啉、敌百虫虽然不会对中华蟾蜍蝌蚪产生毒害作用,但会大大增强敌百虫、吡虫啉对蝌蚪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在不同发育阶段甲状腺的组织学变化。【方法】以处于变态高峰前后5期(28,33,38,42,46期)的中华蟾蜍蝌蚪为试验材料,用Motic BA300光学显微镜对各个发育时期蝌蚪的甲状腺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蝌蚪的全长、体质量和肝质量等形态指标,并分析这些形态指标与甲状腺直径、滤泡平均直径及最大直径的线性相关性。【结果】在28期时,中华蟾蜍蝌蚪甲状腺出现但无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33期时,甲状腺具备了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能力;此后甲状腺进一步发育,在蝌蚪前肢展开期甲状腺活性达到最强;至尾完全吸收期,甲状腺机能减弱。蝌蚪全长、体质量及肝质量与甲状腺直径及滤泡直径呈正线性相关。【结论】具有分泌机能的甲状腺出现的发育时期,与两栖动物变态类型相关;分泌高峰期出现的发育时期与幼体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中华蟾蜍蝌蚪的全长可以直观地反映其甲状腺的机能活性。  相似文献   

5.
高原林蛙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蝌蚪多生活于草甸上的季节性水塘里.设计试验检测了蝌蚪的捕食者(龙虱)的直接捕食与捕食风险对蝌蚪生长以及存活率的影响.蝌蚪被分别饲养于没有天敌(对照)、笼养天敌(捕食风险)以及自由天敌(捕食)的处理中,在试验开始后的第8、15、22 d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中蝌蚪的体长(头长加尾长),当所有存活的蝌蚪长出后腿,开始变态发育后结束试验,并记录各处理中存活蝌蚪的数目.结果表明,捕食和捕食风险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蝌蚪的生长速度,但最终存活数表现为对照>捕食风险>捕食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捕食风险对蝌蚪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有显著影响,提示捕食风险在捕食者-猎物动态和种群密度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期为农药的水环境监测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单一毒性影响。【结果】中华蟾蜍蝌蚪在稻瘟灵中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27.885、25.181、23.366和22.551mg/L,安全浓度(SC)为6.283mg/L;在乐果中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52.321、38.998、29.319和24.115mg/L,安全浓度(SC)为6.500mg/L。【结论】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属于低毒性农药,本研究结果将为合理使用这两种农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实验法,将蝌蚪暴露于不同浓度的Cu2+、Cd2+及其混合溶液中7 d,检测蝌蚪DNA的损伤,以探讨Cu2+、Cd2+及其复合污染对中华大蟾蜍蝌蚪DNA的影响.结果表明,Cu2+、Cd2+对蟾蜍蝌蚪DNA的损伤随浓度增大而加重.在O.029 8 mg·L-1 Cu2+和0.855 mg·L-1 Cd2+处理组,蟾蜍蝌蚪DNA发生Ⅰ型损伤;随Cu2+、Cd2+浓度的升高,损伤加剧,出现Ⅱ型、Ⅲ型损伤,且一定浓度的Cd2+在复合污染体系中能增强Cu2+的毒性.这两种重金属对两栖动物均具有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探讨了敌敌畏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目的探讨敌敌畏对蟾蜍蝌蚪的致突变作用。方法以敌敌畏为污染物,以蟾蜍蝌蚪为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取血涂片瑞氏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实验组敌敌畏0.500mg/L使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伴随敌敌畏浓度升高,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率明显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敌敌畏对蟾蜍蝌蚪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
室内进行中华草蛉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试验,以探明中华草蛉对棕榈蓟马的控制效能,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中华草蛉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其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中华草蛉2龄幼虫密度增大,其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密度和种间竞争对高原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设置了高、中、低3个密度水平,试验组将高原林蛙蝌蚪和岷山蟾蜍卵共同饲养,而对照组则单独饲养林蛙蝌蚪,第11天测定了试验组和对照组林蛙蝌蚪的发育阶段、体重、体长、头宽、背宽、尾长。[结果]种间竞争对高原林蛙蝌蚪的发育阶段和背宽都有显著影响。密度对高原林蛙蝌蚪的体重、体长、头宽和尾长都有显著影响。[结论]密度是影响高原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种间竞争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两种杀虫剂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中,锐高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7.279、35.515、35.006mg/L;飞网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4.423、62.781、62.301mg/L。在联合毒性试验中,锐高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205、15.315、13.749mg/L,飞网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441、28.797、25.898mg/L,两种杀虫剂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华大蟾蜍的食性,为其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6月对牡丹江地区中华大蟾蜍的食物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中华大蟾蜍摄食较广,雌性中华大蟾蜍的食物多样性指数H1=3.786 7,小于雄性(H2=3.838 2)。[结论]中华大蟾蜍对人类的有益性指数较高,对维持生态平衡、消灭农业害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沈阳地区中华大蟾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并拍摄各期图片,对各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在19~20℃的水温条件下.从受精卵期至鳃盖完全愈合期胚胎发育可分为26期,明确孵化期单独作为胚胎发育的一个时期,胚胎发育历时198.46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温度、光照时间对中华大蟾蜍受精卵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时间下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探讨中华大蟾蜍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和光照时间。[结果]不同温度下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孵化率及蝌蚪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20℃是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此时其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均在90%以上,且孵化时间较快,随着温度升高孵化速度加快,但孵化率与蝌蚪成活率明显下降。25℃下不同光照时间对中华大蟾蜍蝌蚪孵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每天24 h光照是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最适孵化光照时间。[结论]该研究可为促进中华大蟾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中华大蟾蜍不同个体间galectin-3 cDNA分子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某一个体的皮肤第一链cDNA中克隆到多个编码半乳糖凝聚素3(Gal-3)的cDNA。为分析该现象在中华大蟾蜍中的普遍性,分离并纯化3个不同个体的皮肤总RNA并合成其第一链cDNA,然后以此为模板,通过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gal-3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3个不同个体中均克隆到多个不同的gal-3 cDNA的ORF,在3组不同的试验中,出现完全相同的克隆或者完全相同的缺失以及相同的多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支持gal-3 cDNA多样性的客观存在,揭示gal-3cDNA的多样性是该物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皮肤总核糖核酸(RNA)反转录第1链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为模板,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galectin-3基因片段并通过TA克隆将其插入到pGM-T载体,通过DNA测序确定该基因片段序列,然后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ORF finder查找基因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筛选到9个编码galectin-3的cDNA序列,其中2个序列编码N-端截短型galectin-3(galectin-3C)。Clustal X2.0多序列比对和DnaSP 4.0分析cDNA序列的多样性。结果发现:中华大蟾蜍galectin-3C区域具有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频率为每20 bp为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这9个基因在N端和糖识别结构域(CRD)有较高同源性,包括磷酸化位点、糖基结合位点和相关基序,而在串联重复区则存在较大差异。galectin-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多样性很可能赋予中华大蟾蜍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图3表1参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华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胚后嗅球神经元自发电活的电生理学特性的发育变化。[方法]应用微电极电生理技术,对中华蟾蜍胚后嗅球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进行在体胞外记录。[结果]随着嗅球的发育,其神经元的放电形式逐渐增多,单个放电振幅逐渐增大,且在变态期达最大;连续放电振幅在胚后发育的中期变化不大,但高于发育的早期和成体期;连续簇状放电频率随着发育时期而降低,但在成体期再次升高,而连续单个放电频率只在成体期增大。[结论]随着嗅球的发育,神经元的兴奋性逐步提高,神经元电活动形式逐渐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试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重金属Cu2+对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并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亚急性条件下SDS,Cu2+及其复合污染对蝌蚪肝脏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DS对蝌蚪的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7.38,26.45,25.57 mg/L;Cu2+对蝌蚪的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475,0.323,0.285 mg/L。SDS,Cu2+对蝌蚪的联合毒性作用48 h内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效应,96 h后表现为拮抗作用。蝌蚪在亚急性浓度的SDS,Cu2+条件下暴露4 d后,SDS,Cu2+及复合污染均对蝌蚪肝脏的Na+-K+-ATPase活性产生明显影响,SDS,Cu2+复合污染在Na+-K+-ATPase水平上表现为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