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为了找出烤烟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缩小部位之间的质量差异,合理利用烟叶资源,对丽江4县1区37个取样点的831份烤烟烟叶样品的单叶重、外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丽江烤烟烟叶单叶重稍偏高。叶位1最轻为7.99g,叶位16最重为13.54g。(2) 从各叶位的分级结果来看,中部叶从第5叶位开始出现,直至叶位15仍产生中部叶,叶位9~11全部为中部叶组。说明叶位5~8是下部叶到中部叶的过渡;叶位12~15叶位是中部到上部的过渡。(3)叶位5开始出现上等烟,叶位7~12中上等烟比例变动不大,大都在80%左右,叶位13~18中上等烟比例逐渐减少,叶位19开始,未出现上等烟  相似文献   

2.
烤烟新品种南江3号在贵州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K326为对照,研究了烤烟新品种南江3号在贵州五大具有生态代表性烟区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性状、抗病特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及吸食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K326相比,南江3号在贵州烟区长势强、生育期长、抗病力强、产量和产值高、烟叶外观质量好,吸食品质与K326相当,在贵州烟区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技术对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洋  邓小华 《湖南农业科学》2012,(21):106-108,11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云南师宗的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和分批采收对烟叶的组织结构、干物质积累量、外观质量、内在品质、香气吃味及烟叶可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叶片数采收方式对上部烟质量影响较大,上部一次性采收处理烤后烟叶的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等外观质量综合评价优于烟农常规分次采收,烟农种植收益有所提高;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工业适用性高于烟农常规分次采收(CK),且4~6叶位烟叶的工业适用性高于1~3叶位。  相似文献   

4.
会理烟区烤烟不同叶位物理性状与化学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会理不同叶位烤烟烟叶的外观质量分级、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1~6叶位烟叶分级结果和理化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第16~21叶位的差异也较小,且其烟叶总体品质较差,可用性稍低;而第7~15叶位的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品质差异较小,归属中部叶,由于其处于最有利的生长条件,烤后不仅多形成橘色烟且总体质量最佳.第5~7叶位为下部叶到中部叶的过渡叶位;第13~16叶位为中部叶到上部叶的过渡叶位,通过调节技术措施可以提高中部叶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湖南烤烟外观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为完善烤烟质量评价体系和制定烟草种植区划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湖南省烟区2005年烤烟样品为材料,运用专家咨询法、多元统计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地统计学分析等构建了烤烟外观质量量化评价体系,并进行外观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湖南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区域特征分析。【结果】烤烟外观质量评价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等级烟叶外观质量分值是:X2F<B2F<C3F,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烟叶外观质量分值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外观质量分值是:湘南烟区<湘中烟区<湘西北烟区,差异极显著;烟叶外观质量指数高值区域出现在湖南西部,向东逐渐递减,空间差异明显;进行评价的湖南X2F、C3F、B2F等级烤烟外观质量主要集中在3类烟和2类烟,1类烟较少,不同等级、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外观质量类型差异明显。【结论】应用专家咨询法、因子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的烟叶外观质量量化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对某区域烟叶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叶位烤烟叶片主要物理性状和化学品质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不同叶位烤烟烟叶的外观质量分级、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1~6叶位烟叶分级结果和理化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第16~21叶位的差异也较小,且其烟叶总体品质较差,可用性较低;而第7~15叶位的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品质差异较小,归属中部叶,由于其处于最有利的生长条件,烤后不仅多形成橘色烟且总体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湘南烟区2007-2011年烟叶外观质量指标数据,运用专家咨询法、因子分析法、模糊数学等方法,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烟叶质量评价模型,并对湘南烟区14个县市84个烟叶样品进行烟叶外观质量分类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1年湘南烟区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变异系数小,年度间差异只有2008年偏大;成熟度是影响烟叶外观质量的最主要因子,占总权重的20%;84个样品的两个主成分聚类与主成分总分聚类结果相差不大,而湘南烟区烟叶外观质量集中在第2类烟(占32.14%),其次是第3类烟(占29.76%),而第5类烟最少(占3.57%)。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云南新烟区烟叶品质的动态特征,对云南3个核心新烟区2013~2017年的B2F和C3F等级烟叶的综合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南普洱、临沧、文山新烟区不同年份B2F和C3F等级烟叶的物理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及综合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整体上以文山和临沧新烟区中上部位烟叶的综合品质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云南新烟区烟叶品质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云南新烟区烟叶品质的动态特征,对云南3个核心新烟区2013~2017年的B2F和C3F等级烟叶的综合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南普洱、临沧、文山新烟区不同年份B2F和C3F等级烟叶的物理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及综合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整体上以文山和临沧新烟区中上部位烟叶的综合品质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找出单叶重较适宜、等级质量较好的优质适产烟叶在烟株上的叶位分布、部位分布及适宜的单叶重区间,通过对不同叶位烟叶烤后单叶重进行测定,同时对其烤后等级分布及等级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叶位的升高,单叶重逐渐增加,至14叶位时单叶重达最大值,从叶位15开始单叶重下降;烤后烟叶等级质量也随叶位的升高而逐渐提升,着生位置处于烟株中及中偏上部位的叶位8~14的烟叶,其烤后烟叶等级质量100%为上等烟。因此,在产量贡献方面,中上部烟叶的单叶重明显高于下部烟叶,对667m2产量的贡献度明显高于下部烟叶;在等级质量贡献方面,中上部烟叶烤后等级质量明显高于下部烟叶,对667m2产值的贡献度也明显高于下部烟叶;综合来看,优质适产的烟叶叶位为8~14叶位,优质烟叶叶位的平均单叶重在12.63~19g。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四川省广元产区上部烟叶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以产区云烟87顶部第3片叶为参照标准,以当地常规成熟度的叶片为对照,设置4个成熟度梯度处理,测定不同成熟度梯度采收的烤后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上部烟叶常规采收时间推迟3天,此时是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和剑门关镇烟区上部烟叶采收的最佳成熟度。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KRK26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品种KRK26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5150株/hm2(株行距为55 cm×120 cm)的处理烟叶分层落黄好,产值和产量比其它处理高;留叶数为22~24片的处理烟株高、茎围大、原烟的外观质量优、产量和产值高。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和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以上部烟叶为试验材料,对密集烘烤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定色期升温速度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明显改善烟叶的烤后外观质量和提高烟叶品质,其中以处理T2(42~47℃以1℃/2 h升温,47~54℃以1℃/2 h升温)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曲靖地区烤烟烟叶的量化外观质量指标体系.[方法]对2011年曲靖市下辖8个地区39个烟叶生产点所取的中部和上部烟叶样品进行了外观质量的量化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曲靖市各地区烟叶外观质量评价得分差异不大,烟叶成熟度好,油分好,结构疏松,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其中马龙县和师宗县的烟叶外观质量最佳,适宜建设烟叶基地.[结论]初步建立的量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烟叶生产和原料基地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上部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烘烤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武平烟区上部烟叶存在成熟度不足的问题,本次研究以云烟87为本次试验材料,采用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烟叶烘烤后的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感官质量、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探索武平烟区上部叶采收成熟度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推迟采收达到9~10成成熟度采收烘烤后的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均最好,最符合工业企业需求,均价、上等烟比例、效益等经济性状最好。因此在生产上,结合天气、病害等因素,改变上部叶成熟度达到8~9成成熟度采摘的传统习惯,适当延长生育期,达到9~10成成熟度采收,提升上部烟叶品质以及烟农收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剂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为微生物菌剂在烤烟上部叶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喷施"农博士"微生物菌剂,研究了其对烤烟上部叶生长情况、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农博士"微生物菌剂能增加烤烟上部叶面积,提高烟株抗病能力,加快上部烟叶成熟,大田成熟度较好,易于烘烤,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性状优于对照。[结论]微生物菌剂具有一定的提高烤烟上部叶质量的效应,可应用在烟叶生产上。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红云红河集团保山基地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的适宜采收成熟度,本研究设置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处理,对不同处理鲜烟素质指标及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来看,红云红河集团保山基地红花大金元采收适宜成熟度标准为:下部叶,打顶后14 d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50%~60%,主脉变白1/3以上;中部叶,打顶后34 d左右,烟叶叶面浅黄色面积70%~80%,主脉变白2/3以上;上部叶,打顶后48~51 d,烟叶叶面浅黄色面积80%以上,主脉变白3/4以上。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曲靖市烟叶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对云南省曲靖市下辖9个地区烟叶生产点所取的90个中部烟叶样品,进行了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曲靖市各地区烟叶外观质量评价得分差异不大,烟叶成熟度好,油分好,结构疏松,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各地区烟叶的化学成分无显著差异,化学成分含量总体较为协调,综合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以师宗县最为适宜建设烟叶基地。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豫中烟区烤烟上六片适宜的成熟采收特征、成熟度与烟叶产质量关系,确定最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成熟度标准,形成优质上六片烟叶成熟采收技术规程,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采收梯度,在田间进行烟叶成熟特征描述和SPAD值测定,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延迟10~11 d采收的上六片烟叶呈桔黄至深桔黄色,烟叶厚薄适中,结构疏松,成熟度好,油分足,光泽强,色度浓,弹性好,经济效益较高,感官质量评价最好。此时,上六片烟叶的田间成熟特征为叶脉基本全白,叶片颜色为淡黄色,成熟斑较多,上三片和下三片相对应的SPAD值分别为5.4~5.7和6.4~6.9。因此,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应适当延迟10~11 d采收,此时可获得产质量均较好的优质上部烟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一次性成熟采烤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以提高上部烟叶品质和上等烟叶的比例。[方法]以云烟87烟株上部7片叶为材料,研究一次性成熟采烤与传统分批采烤对上部烟叶成熟度、外观品质、可用性及经济价值的影响。[结果]一次性成熟采烤上部烟叶与传统分批相比,提高了烟叶成熟度,改善了外观品质,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烟叶的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以及糖碱比值均显著高于传统分批采烤的数值,产量和产值均有提高。[结论]一次性成熟采烤能显著提高烤烟上部烟叶品质和等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