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丹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有机氯杀虫剂,在国外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害虫防治。由于林丹是从六六六原粉中提取出来的丙体——六六六,在我国停止生产和使用六六六的过程中,也影响到林丹的推广使用。林丹虽来自六六六,但又不同于六六六,它是六六六中唯一的有效成分。因此,把林丹视为禁用品种是一种事出有因,缺乏科学依据的误解。本文从林丹的生产工艺和对无效体的综合利用,林丹在国外的生产与销售形势、应用范围和研究近况等方面为澄清这种误解提供了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林丹在环境介质中的持久性,对林丹的土壤降解、水解、光解与快速生物降解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丹的土壤降解半衰期为36.9~68.6d,水解半衰期为8.94~2310d,对光反应稳定,难以快速生物降解。林丹对斑马鱼的96h—LC50为4.22μg·L^-1,对环境生物具有极高的毒性;林丹在金鱼体内的生物富集系数BCF〉1000,具有较高的生物富集性。根据试验结果推断,林丹在环境介质中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很容易在食物链中发生生物积累。  相似文献   

3.
林丹用于林业害虫防治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从最近文献报道,无论是防治对象或是应用范围都有所扩大。在我国过去防治林业害虫多使用六六六,也为林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1983年我国停止了六六六的生产,替代农药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特效农药更为短缺,致使某些害虫危害猖獗。1987年林业部提出并经国务院批准,在竹蝗防治中使用了林丹烟雾剂,为林丹在林业上的应用开了一个好头。本文根据林丹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和我国林业害虫发生为害的特点,探讨了在我国林业害虫防治中扩大林丹使用范围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14)C-林丹研究了γ-六六六在不同人参土壤中的降解。在模拟环境条件下,经过228天的观察发现,林丹在土壤中矿化降解十分缓慢,当土壤中浓度为20ppm时,达到完全矿化,估计黑钙土需要9年,棕钙土需要11年。此外,林丹在土壤中矿化的速率与微生物种群有关,真菌矿化林丹的能力大于细菌。林丹在土壤中的残留绝大部分以可溶态形式存在,约占总残留物的77.43%—80.54%,与土壤结合的仅为一小部分,即13.11%—20.77%。  相似文献   

5.
林丹已在世界上104个国家和地区登记注册使用。但是由于林丹在环境中的残留期相对比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长,也影响它的登记注册,甚至禁止进口。本文对林丹在国外登记注册情况,有关条款变更的背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定最大残留限量的原则,和各国最大残留限量值不一致的原因,作了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启动、促成和作用方式的研究,较全面地详述了林丹对大、小白鼠的致癌危险性.大量结果证实,林丹对大白鼠既不能诱导肿瘤,亦无致癌作用,对小白鼠则有不同结果.有试验表明,当林丹使用剂量大于160mg/kg饲料时,有可能导致增生瘤或肝细胞腺瘤.如此高的剂量已超出了可忍受限度.机制研究表明林丹对小白鼠的致癌作用系非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林丹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在自然状况下,林丹在土壤中的降解很快,20d后,灌淤土和灰漠土中降解率分别为3991%与4122%,两个月后降解分别达9959%和9969%。棉花种子及油菜种子经林丹拌种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很低,与不拌种的土壤残留相近。用干种子重量的015%林丹拌种,拌种棉田土壤中林丹的平均残留量为00042mg/kg,不拌种土壤中为00027mg/kg;油菜种子拌种土壤中平均残留量为00038mg/kg,不拌种的土壤中为00010mg/kg。棉花、油菜采用林丹拌种对土壤的污染是微不足道的。试验结果还表明,林丹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随用药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谢思琴  张水铭  顾宗濂  吴留松 《土壤》1983,15(5):185-187
许多学者曾报导某些昆虫、植物、合成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和动物很容易把林丹(γ-666)降解成多种产物[1]。但关于林丹在土壤微生物群体和土壤分离菌作用下的降解产物研究得不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涂抹、口服、灌胃、注射、离体培养等方法的研究结果,全面的评价了林丹的致敏、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尽管阳性与阴性结果均有报道,但基本结论是林丹对哺乳动物不存在致敏、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论文作者对一组高效降解纤维素林丹的复合微生物菌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降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对滤纸、脱脂棉、稻秸粉和锯末等不同纤维素材料均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相比之下对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碳源(如滤纸、脱脂棉)降解效果更好.最佳的碳源浓度为0.5%和1%.有机复合氮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明显优于无机氮源,氮源浓度以0.25%和0.5%为宜.它能在较大的pH值范围内均保持高的纤维素降解活性,但在中性及偏碱环境中活性最强.在纤维素降解最佳的pH值7~9范围内,也同样有利于林丹的降解,而在纤维素降解较少的pH值为10的条件下,林丹的降解率仍高达49.6%.培养复合菌系的溶解氧范围以0.07~0.13 mg/L,为宜,最适生长和降解纤维素林丹的温度为50~60℃.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自愿受试者、职业中毒、意外中毒和企图自杀接触林丹后的临床表现,结合理化检验,较全面地概括了林丹的中毒特征为呼吸加快,痉挛,惊厥,运动失常,口腔出血,昏迷,脑电图紊乱,谷丙及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活性升高,肝脏出现脂肪性病变或损坏.但一般经过治疗均可恢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林丹对微生物和水生生物的毒性、中毒症状及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动物染毒后的生理生化效应.离体培养和模型试验的结果,重点介绍了林丹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林丹的不同剂型、染毒量和给药方式对鼠类的毒性、中毒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一些典型动物试验和离体培养试验,介绍了林丹对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毒性、中毒特征和某些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施用林丹跟踪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丹虽是有机氯类农药,但在作物及土肿丙体六六六的残留量不高,1991年、1992年在河南、河北、山东等三省六县施用林丹地区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的残留量为6-130μg/kg全部符合我国土壤中林丹残留量的送审稿标准(<600μg/kg)。小麦中的残留量为<2-42μg/kg,全部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中林丹残留量标准(<100μg/kg)。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林丹的药效特点,加工剂型、使用方法和防治对象。根据目前占有资料,可使用的作物达几十种,防治对象数百种,涉及到农业、林业、畜牧、渔业和卫生等各方面的害虫防治,是目前用途最广的农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 本研究通过稻一鱼模拟生态系中~(14)C-林丹残留的资料,评价它在模拟环境条件下对稻一鱼农业生态系的影响。1971Metcalf等提出用模拟生态技术评价农药的生物降解和生态宿集。材料和方法稻一鱼生态系:模拟生态系的基本设备是一个100×1009×30厘米的玻璃鱼缸。由这样的两个玻璃缸组成生态系。并置入适宜的木箱中,放在温室里,对防止捕食动物危害和气候影响,可起到最好的保护作用。试验  相似文献   

19.
惠州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惠州市6个样点的农业土壤剖面样品的1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土壤剖面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0.25~64.16tμg·kg-1.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沿土壤剖面总的垂直变化趋势为随深度增加而下降.各组分在不同土壤深度具体变化特征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HCHs峰值多出现在土壤亚表层,含量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DDTs在土壤深层的残留量远低于表层.从HCHs和DDTs的异构组成来看,DDTs残留主要是过去施用的残留物,HCHs可能与土壤新的林丹输入有关,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0.
董箐箐  李娇  吴劲  滕彦国  杨洁 《土壤通报》2016,(6):1475-1484
筛选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和多环芳烃作为典型土壤有机污染物,以江西省为例,开展了污染评价、源识别以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样品中总六六六均未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有8个样品中总滴滴涕超过该标准,另外,7.9%的样品中总多环芳烃超过荷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最高允许浓度阈值;(2)接近29%的样品中六六六来自于当前林丹的使用,滴滴涕主要来源于近期输入,而对于多环芳烃而言,其中66%的样品中多环芳烃来源于石油源,34%的样品来源于燃料燃烧;(3)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对人体健康的风险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