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旨在揭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基因与鹅脂肪肝(或肥肝)形成及产量的关系。对65日龄朗德鹅进行填饲或正常饲喂(自由采食),19 d后屠宰并测定填饲组和对照组(常规饲喂组)朗德鹅肝脏、腹脂和胸肌中IGFBP5基因的表达(n=5),以及分析IGFBP5多态性位点与鹅肥肝产量等指标的关联(n=120)。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IGFBP5在填饲组三种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但在填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因组织而异,或与组织中脂肪沉积量有关。在IGFBP5基因上游找到3个SNP,SNP2/3与肥肝重密切关联(P0.05),但编码区无多态性位点。表明IGFBP5参与鹅肥肝的形成,且可用作肥肝鹅的辅助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2.
所谓"肥肝",指的是长成的鹅、鸭经特殊的强制工艺而形成的脂肪肝的总称。"鹅肥肝"是指达到一定日龄、体成熟的仔鹅,在短时间内通过人工强制的方法,填饲大量的高能量饲料使脂肪沉积于肝脏而形成比正常肝大若干倍的脂肪肝。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鹅肥肝粉微胶囊(油)对小鼠酒精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将40只雄性SPF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酒精模型组、鹅肥肝粉微胶囊(油)低、中、高剂量组、鹅肥肝油低、中、高剂量组,共8组,每组10只。每天除了对照组按5 g/kg·BW经口灌注蒸馏水之外,其他7组按12 mL/kg·BW剂量经口灌注酒精,1 h后,对照组和酒精模型组按5 g/kg·BW经口灌注蒸馏水,鹅肥肝粉微胶囊、鹅肥肝油高中低剂量修复组经口灌注相应剂量的鹅肥肝粉微胶囊及鹅肥肝油。试验进行3周。结果表明:与酒精模型组相比,鹅肥肝粉微胶囊、鹅肥肝油组能显著改善小鼠生活状态,降低肝重系数和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增加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也有显著降低,通过鹅肥肝粉微胶囊(油)对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研究发现,肝组织病损伤也得到明显改善。鹅肥肝粉微胶囊(油)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鹅肥肝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是欧美 发达国家的美味极品。它是以特定的饲料和特定的工 艺技术,在活体内培育的脂肪肝。这种脂肪肝质地细 嫩、风味鲜美、浓腴、奇特,比原肝重量增加十多倍,其 脂肪含量在一半以上,且绝大部分为不饱和性脂肪 酸。广大欧美人士不仅将其视为世界三大美味(鹅肥 肝、松茸磨和鲟鱼籽)之一的高档营养食品,还以吃鹅 肥肝夸富显贵,凡盛大庆典或宴请贵宾,鹅肥肝做为一 道久富盛名的传统菜,总是以法式套菜中的头牌身份 出现。日本人本来不爱吃动物内脏食品,但当吃鹅肥肝 是法国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低的…  相似文献   

5.
鹅肥肝组织学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肥肝是利用鹅摄食消化速度快,营养吸收能力强的特性,应用特殊的强制填饲工艺,填饲后,大量脂肪等营养物质在肝脏沉积而形成的脂肪肝.鹅肥肝中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达65%~68%,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益.本试验通过鹅肥肝的组织形态观察,并以正常鹅肝作比较分析,为提高鹅肥肝生产水平和人脂肪肝成因分析动物模型建立等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卵泡抑素样蛋白5基因在鹅肥肝形成中表达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5(FSTL5)基因与鹅(Anser Cygnoides)肥肝形成的关系。试验选取30只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70日龄朗德鹅,随机分为填饲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在填饲到82日龄(填饲12 d)和94日龄(填饲24 d)时屠宰取样。此外,分离培养鹅原代肝细胞,并用葡萄糖、胰岛素和不同脂肪酸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填饲后期肝脏和腹脂中FSTL5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胸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鹅原代肝细胞中,100 nmol/L胰岛素或0.25 mmol/L亚油酸能诱导FSTL5的表达(P<0.05)。综上所述,肝脏、脂肪与肌肉组织中的FSTL5表达在鹅肥肝形成后期受到显著影响,脂肪肝形成相关因子特别是胰岛素和亚油酸可诱导FSTL5的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STL5基因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鹅肥肝的生产及其FAS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黄玉米为主要饲料,配以自制添加剂,分组对朗德鹅进行数周强制填饲,同时进行鹅肥肝的生产和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朗德鹅在不同填饲时期的产肝性能不相同,填饲四周后,平均肥肝重573.6g,最大的肥肝重量达800.4g;不同填饲时期鹅肥肝的脂肪酸合成酶活性也不一致,肥肝平均FAS活性高达1372.6(U/mL).本研究为提高鹅肥肝品质以及探讨其形成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鹅肥肝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鹅肥肝同鲟鱼翅酱、黑菌(块菰)被西方人誉为世界三大美食珍品。本文综述了近来年鹅肥肝形成的生化机理。不同鹅种产肝性能差异的原因,可能在生化及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旨在通过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模型,研究二脒那秦(DIZE)激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9只大鼠饲喂普通饲料作为对照组(CON组),其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进行造模,4周后,随机各取1只进行处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成功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组)和二脒那秦组(DIZE组)(每组8只),MOD组继续饲喂高脂饲料同时灌胃3 mL·d-1生理盐水,DIZE组饲喂高脂饲料并灌胃15 mg·(kg·d)-1 DIZE,CON组继续饲喂普通饲料并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试验至第10周,采集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样品进行试验:1)检测血清中TG、TC含量;2)ELISA法测定肝组织中AngⅡ和Ang1-7含量;3)Western blot法检测ACE2,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OPA1),分裂蛋白(Fis1、Drp1)及解偶联蛋白1(UCP1)的蛋白表达水平;4)RT-qPC...  相似文献   

10.
对适龄鹅进行短期强制育肥.所生产出的脂肪肝称鹅肥肝。这种肝的体积较正常肝大5~10倍,重600~1000克,质地细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已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11.
日粮胆碱对鹅肥肝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鹅肥肝营养丰富,质地细嫩,口味鲜美,香味独特,能促进食欲,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对鹅肥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生产技术上,对其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缺乏。胆碱是B族维生素的主要成员之一,日粮中添加胆碱可以促进禽类生长,防止脂肪沉积和脂肪肝,改善胴体品质。在强制填饲生产鹅肥肝时,日粮中的胆碱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从而诱导鹅肥肝的形成。本文从胆碱代谢、细胞膜构成、脂蛋白转运等方面阐述了日粮中胆碱缺乏可能对鹅肥肝形成的影响,以期为在生产中提高鹅肥肝的质量和产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国鹅肥肝生产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肥肝就是在鹅生长发育后期或产蛋结束后的短时间内,人为利用高能饲料对鹅进行强制性填饲而得到的脂肪肝。这种肝比普通肝大4~10倍,可达600~900克,最重可达1800克。鹅肥肝风味独特、质地细嫩、营养丰富,其中的不饱合脂肪酸可降低人体血清中胆固醇水平,减少胆固醇类物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减轻与延缓脂肪继续硬化的形成,对健康长寿有益;卵磷脂具有降压、软化血管、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是当前国内外市场畅销食品之一,被西方社会称为“贵族食品”。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讨鹅补体受体1(CR1)基因在鹅肥肝形成中的表达和调控机制。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CR1在填饲19 d鹅肝脏中的表达情况,通过体外细胞(鹅原代肝细胞)试验探索脂肪肝相关因子(葡萄糖、胰岛素、油酸和棕榈酸)对CR1的诱导作用,同时通过分析CR1基因的上游序列预测其转录调控因子并通过药物处理进行验证。结果发现,CR1基因在填饲19 d肥肝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5 mmol/L葡萄糖以及各处理浓度的油酸(0.125、0.25和0.5 mmol/L)均可导致鹅原代肝细胞中CR1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胰岛素对CR1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0.5 mmol/L棕榈酸则对CR1在鹅原代肝细胞中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序列分析发现,鹅CR1上游序列含有肝细胞核因子1(HNF1)的结合位点,且使用HNF1的活性调控剂(鹅去氧胆酸)处理鹅原代肝细胞后,鹅CR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综上,本研究证实CR1基因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并对其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为深入研究补体系统在鹅肥肝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鹅肥肝是对达到一定日龄、生长发育良好的青年鹅,通过人工填饲,使其快速育肥,不仅在体内尤其在肝脏中沉积大量脂肪,从而形成的一种比正常鹅肝大5—15倍的特大脂肪肝。一般正常的鹅肝脏重约60-100g.而鹅肥肝可以达到350-1400g,最大的可以达到1800g左右。  相似文献   

15.
鹅肥肝生产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2~18℃,不宜超过25℃,这就形成鹅肥肝的季节性生产,5月份后市场鲜肝供应困难,影响鹅肥肝的正常供应。本试验组织浙东白鹅、郎德鹅及杂交后代浙东白鹅×郎德鹅(F1)、浙东白鹅×F1(F2)进行高温环境下肥肝生产比较试验,观察肥肝性能及生产过程中的抗逆性,将试验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促使高温季节肥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时期以来,部分地区又兴起了鹅肥肝生产热,将鹅肥肝生产作为发展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和出口创汇的新兴产业。过去人们对鹅肥肝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卫生标准高,市场影响因素多、风险大的特点缺乏足够认识,导致国家花费大量物力财力,但成功者寥寥无几。为此,提出应慎重发展鹅肥肝生产。法国180年来,垄断了鹅肥肝的加工和保存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肥肝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自80年代开始小批量生产肥肝,发展鹅肥肝几起几落,生产成功者很少,形成产业化和出口创汇能力的只有山东和浙江等少数企业。现就鹅肥肝生产销售综合…  相似文献   

17.
肥肝是指鸭鹅经强制育肥后获得的脂肪肝。由于肥肝质地细嫩,具有独特的风味,在欧洲某些国家的餐厅中,成为珍贵的佳肴,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国外已有一些国家生产肥肝,我国鸭、鹅肥肝的生产,目前除  相似文献   

18.
鹅肥肝是在鹅活体内培育的脂肪肝,它是高附加值的鹅产品,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美味极品。鹅肥肝质地细嫩,风味鲜美,浓腴奇特,其中脂肪含量高达60%—70%。据报道法国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主要与法国人喜食鹅肥肝有关。在世界上,鹅肥肝、松茸蘑—鲟鱼籽被誉为世界三大美食。  相似文献   

19.
肥肝,是水禽经过专门育肥后获得的一种脂肪肝。优良的鹅肥肝,重量可达350~1400克,而普通的正常鹅肝只有60~100克。Goodridge 和 Ball 等人(1966,1967)通过试验证明,禽类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大大超过哺乳动物,其脂肪组织中合成的脂  相似文献   

20.
鹅肥肝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阐述了近年来鹅肥肝的生产现状和形成机理,分析所用品种、饲喂日粮、饲养日龄、开填体重对鹅肥肝生产的影响,指出鹅肥肝生产过程中填饲技术不成熟、日粮配方不完善、所用鹅品种肥肝性能不高、优质肥肝鹅繁殖力较低、所产肥肝等级不高及深加工水平低等是我国鹅肥肝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还为我国鹅肥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指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