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是最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之一。我国在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政策立法、执法监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还没有根本遏制生物多样性总体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我国生物多样性还没有完全主流化,在法律、经济、机制、技术和市场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就是创新我国的自然生态保护制度,包括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保护的新机制新模式。在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确立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可持续利用、以公平合理方式共享遗传资源商业利益的三大目标在更广泛领域得以实现。从已经开展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看,10个试点区有效引领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进程。为此,应加快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从法律、制度、机制等给予保障,在坚守生态安全边界,以及生态治理、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等方面形成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剖析林改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面临的新问题,论述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工作思路,并从全面推行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加快森林经营和采伐管理配套改革、加强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制度、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积极推进林业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加强林政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合理的特征指标是重要步骤。本文从现有自然保护地存在问题入手,阐述了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体制的不同层次建设目标与指标,提出用生态系统方法梳理、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为推动来完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和借鉴国际上主要国家国家公园设立条件和遴选指标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新要求,结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践,提出了我国遴选国家公园的原则、设立条件和认定指标体系。从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3个方面确定了我国国家公园设立的10项评估指标,讨论了国家性、公益性、生态性、完整性、原真性等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国家公园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为主体的可行性,确保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的三大理念在实践中得以实现,以期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家公园管理现状与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国家公园先开发后组合、旅游经济与生态保护兼具、富含地域历史文化、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的前期等特征,提出了当前国家公园建设应双驱并进、完善体系;区分保护对象、优化整合、差别管理;制定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精准督查监测,修复提升生态质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广东省正在积极创建南岭国家公园。南岭国家公园是国家在广东省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同时也是世界同纬度地区的宝贵自然遗产和国家生态安全体系框架的关键节点。在建设南岭国家公园的过程中,森林防火至关紧要,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绿美南粤的安全保障。本文对南岭国家公园森林防火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结合实际的对策,以期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系统是南岭国家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厘清森林资源现状是开展保护、建设、等各项管理的基础。以森林资源“一张图”和“三调”数据融合成果为数据源,选取起源、权属、林种等主要特征因子,分析研究区内森林资源现状,再利用2016和2021年遥感影像结合森林资源档案分析对比近5年来森林植被变化。结果表明南岭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天然林比例、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大于全省平均水平,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近5年来,人为活动干扰很少,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目前,南岭国家公园范围内集体林地面积占比较大,但集体林中大部分为天然林,89.8%已经纳入公益林管理,其余人工集体商品林占比较小,采伐经营活动很少。今后可通过赎买、租用等方式逐渐降低集体林地占比,科学规划利用好人工商品林。同时继续做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争取尽早实现天然林与公益林管理并轨。  相似文献   

8.
湖南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布的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结合中国和湖南省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以3大类别、5大类型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类型标准。通过分析当前自然保护地建设过程中存在区域布局、管理机制、基础工作、保护与利用、产权权属、法制体系和投入等7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组建省级层面保护地统一管理机构、推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法的立法进程、科学编制湖南省国家公园发展规划、强化保护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力推进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科学规划湖南省国家公园布局的建议,以保护湖南"一湖四水三山"(即洞庭湖,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武陵、罗霄、南岭三个山脉)的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原真性、系统性为核心,拟建6个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9.
当前,自然保护地全民所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权属并存的现象较为普遍,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何妥善处理社区居民权益与自然保护二者关系是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面临的挑战。在总结与提炼钱江源国家公园创建区保护地役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探索、构建国家公园保护地役权管理和评估技术体系。该体系在管理层面涉及管理流程、方案编制、调查核实、供役地授权文件形成、合同签订、管理制度建设等环节;在评估技术层面涉及评估对象、内容与类型、评估流程、数据获取,以及合同履行情况、集体林地与农村承包土地保护地役权资产和生态效益评估等内容。该体系建设提供了以集体土地为主的国家公园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的实操性规则,对高质量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优化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推动力,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中介绍巴西国家公园发展状况,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共管或参与式管理模式、法律保障体制、资金保障机制等角度对巴西国家公园管理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巴西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经验,从建立统一分级管理体系、健全资金投入及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共管、建立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建议,对于我国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切实提升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具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1.
明确自然保护地类型和特征是国家公园总体功能区划和制定保护政策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草原、冰川、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进行调查分析,认为野生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具体包括: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冰川资源等,为研究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保护措施和保护策略,并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意义重大、充满创新、志在必成的重大改革。记者从2019年12月5日召开的全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5年以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在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法治保障、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实现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为2020年基本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正式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初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按照这一要求,推进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对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生态保护体系、理顺保护区管理体制、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欧洲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体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丹  阎凯  金云峰 《广东园林》2020,42(4):20-25
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体系的发展变迁是相辅相成的,其蓬勃发展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家公园进入了一个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成熟阶段。通过研究欧洲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以及生态保护与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并通过举例德国巴伐利亚森林公园在环境教育领域的发展,尤其"国家公园学校""少年游侠"和"自愿生态年"项目计划,归纳了欧洲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发展特点,通过构建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体系,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公民更早地意识到应如何与自然和平相处,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公众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国家公园应该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自然教育是国家公园的基本功能之一,国家公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主要载体。了解现有自然教育体系的优缺点及公众对自然教育的需求,有助于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的建设。为此,文中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从社会公众对国家公园的认知度、对自然教育设施和服务的需求度、对国家公园知识内容和设施媒介的期望等方面分析我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现状,为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既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空间交叉重叠、权责模糊、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难题。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是国家破解这一难题的制度举措。文中在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概念、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现有法律制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衔接的设想。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过程中,理顺国家公园与既有自然保护地之间的关系,加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思路为:在宏观政策法律层面,从国家统一立法、提升立法协调性、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法律建构的整体设想;在微观制度保障层面,吸纳保护原则、差异原则及衔接原则,建立国家统一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建议以《国家公园法》的制定为契机,统筹考量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统领自然空间保护的基本法——《自然保护地法》。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已在管理体制机制设计、规划方案制定、生态保护制度、资源监测评价、技术标准建立、政策支持保障、法制体系建设、人员队伍培训、生态文化普及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14年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省市党委政府及试点单位积极  相似文献   

18.
从自然保护思想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家公园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国家公园的内涵,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系和体制建议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国家公园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方案要求,要树立正确国家公园理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始终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按照这一要求,推进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对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生态保护体系、理顺保护区(所称“保护区”本文是参照IUCN分类规则《指南》的中文译本而定义)管理体制、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