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圈养山羊,由于条件限制,饲料以农作物秸秆和谷物籽实为主,饲草料单一,营养不全,易造成圈养山羊机体内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缺乏,会引起神经、消化系统、肌肉运动、营养输送、血液凝固和酸碱平  相似文献   

2.
贵州典型地区放牧肉山羊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典型地区比较适宜于山羊的养殖.通过对放牧肉山羊营养状况的初步调查发现,肉山羊的蛋白质营养水平偏低;在矿物质方面,存在钠的不足,铁、铜处于临界状态,钙、钱、硒、锰、锌则不缺乏.对于快速生长的幼山羊和泌乳母羊也应注意钙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对山羊营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和蛋白质(包括氨基酸)上,而对矿物质元素研究很少。国际上对山羊矿物质营养的研究远落后于牛和绵羊,山羊矿物质元素供给量大都借鉴了牛和绵羊的资料。铜是动物一种必需矿物元素,参与造血、骨骼构成、被毛色素的沉着和脑细胞及脊髓的质化,并且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日粮中铜供给不足或缺乏时,会使毛色变浅、毛质下降。此外,铜对于维持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也是必需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日粮不同的铜添加水平对绒山羊日粮纤维降解率的影响,确定绒山羊日粮铜的适宜添加水平,为进一步研究该…  相似文献   

4.
波尔山羊是世界优秀肉用山羊,对改善本地山羊的生产性能具有显著效果.近年来,用波尔山羊冻精改良本地山羊在生产实际中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邛崃波尔山羊场的波尔山羊生理指标、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发病情况、经济效益和适应性综合评定等研究 ,结果表明 ,波尔山羊与成都麻羊生理指标对应比较差异多不显著 (P >0 .0 5 ) ;波尔山羊引入地与原产地比较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饲养波尔山羊的经济效益好 ;总适应性评定波尔山羊为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山羊暴发球虫病在江阴甚至整个苏南地区从未有过报道.以前江南地区的养羊户都比较分散,而且饲养羊只较少,即使发病也未流行,因此,对山羊球虫病缺乏必要的调查.这里就江阴市云亭镇治安村殷某的山羊大规模暴发球虫病的情况作以下报道.  相似文献   

7.
苏北沿海滩涂辽阔,饲草资源丰富,有利于养羊。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就有饲养山羊的习惯。1990年沿海三市山羊存栏数330万头,约占江苏省山羊存栏数的42%。长期以来,当地山羊生产保持着原始落后的经营方式,主要为近交滥配、不重视选种和改良、饲养不当、缺乏必要的疾病防治措施等,因而山羊的生产性能普遍很低,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加速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沿海丰富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是养羊大省,1998年存栏量达3339.38万只,可繁殖母羊2505.3万只.长期以来地方土种山羊由于对选种育种工作重视不够,羊的生产性能不断降低退化,尤其是产肉性能,直接影响了农民养羊的积极性.1998年1月,山东省引进世界上著名的肉羊品种--波尔山羊,以改良我省当地山羊,提高生产性能,增加养羊业的经济效益.为充分发挥良种羊的作用,在全国首家制作出波尔山羊细管冻精,加快了山羊的冷配技术推广,大大促进了山东省及全国部分地区山羊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沿河山羊是贵州白山羊的代表种群 ,属皮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 ,以其性成熟早 ,繁殖性能好 ,屠宰率高 ,肉质鲜嫩 ,膻味轻 ,板皮质量优良而著名。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选种选育 ,品种退化严重 ,导致个体小 ,生长发育缓慢。为了提高沿河山羊的生产性能和养羊经济效益 ,1998年特引进世界著名肉用山羊———波尔山羊种公羊进行杂交改良。几年来的改良结果表明 ,波本杂交后代羊的初生重和各阶段月龄的体尺、体重都有明显提高。为了解其产肉性能 ,我们对波本杂交后代羊进行了屠宰测定试验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于 2 0 0 1…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微量元素摄入水平对圈养黑山羊增重的影响, 确定圈养条件下攀枝花地区黑山羊适宜的微量元素供给量,在保持日粮营养水平摄入量一致的情况下,选择山羊生产中常用的铁(Fe)、铜(Cu)、锌(Zn)、锰(Mn)、钴(Co)、碘(I)6种微量元素为试验因素,设高、低两种摄入水平,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饲喂不同组合的微量元素配方,测定各种微量元素对山羊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Mn 、Zn两种元素对山羊增重效果影响最大,各元素对增重的影响主次顺序为:Mn 、Zn、I、Cu、Co、Fe.并分析得出最优水平组合为:Mn 55 Zn 45 I 0.5(0.3) Cu 15(9) Co 0.45 Fe 55.通过方差分析表明,Mn元素对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 Zn元素对增重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波尔山羊对我国本地山羊杂交改良的初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山羊无论存栏数还是产肉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各地方品种众多,与世界优良肉用山羊相比普遍体重小、生长慢.从1995年以来我国引进了著名肉用山羊--波尔山羊,各地相继开展了波尔山羊对本地山羊的杂交改良,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及产肉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为加速我国肉用山羊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山羊养殖多以肉用为主,肉用山羊的生产性能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本文分析了品种、年龄、性别、饲养方式、营养、环境等因素对肉用山羊生产性能(包括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养殖业主可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提高山羊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山羊胃肠炎是山羊的一种常见性多发病,常常引起山羊体质下降、抗病力减弱、生产性能降低,有时甚至引起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多年来多个病例的临床诊治,不断摸索、总结的基础上,对山羊胃肠炎的发生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就防治山羊胃肠炎提出一些经验之谈,供同行和养羊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4个南方山羊品种BMP15和GDF9基因的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已发现的绵羊高繁殖性能主基因FecXB、FecGH作为候选基因,以南方的4个山羊品种大足黑山羊类群、金堂黑山羊、南江黄羊、川东白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这两个候选基因在山羊中的多态性.结果发现.在这4个山羊品种(种群)中所有个体均没有检测到FecxB基因和FecGH基因的存在,所有个体均为野生纯合型,表明这两个候选基因位点对所研究的4个山羊品种(种群)的繁殖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波尔山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肉用山羊品种,自1995年我国陆续从南非、澳大利亚及德国引进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饲养波尔山羊的热潮.引进波尔山羊,旨在改良我国土种山羊的产肉性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羊肉产品,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增收做出贡献.然而按目前这种对波尔山羊的炒作和实际利用情况看,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头山羊种公羊39只在配种期、30只在非配种期应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饲养,然后检测公羊的性欲、射精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等项指标,通过分析日粮营养水平对配种期和非配种期种公羊体重和精液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制定马头山羊种公羊合理的饲养标准和饲养管理措施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配种期还是在非配种期,种公羊的体质和繁殖性能与营养水平呈正相关,高水平和中等水平营养日粮对其影响差异不显著,建议采用中等水平的日粮,在配种高峰期可以适当提高营养水平,添加精料和矿物质元素的比例,以保持其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波尔山羊(Boergoat)具有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早、繁殖力强、适应性广、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等特点.1995年引入我国,到2000年底,已有近20个省市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纯种波尔山羊,通过引种观察和杂交改良试验,表明波尔山羊适应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对提高我国地方山羊的生产性能效果显著.现将引种与遗传利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4个南方山羊品种BMP15和GDF9基因的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已发现的绵羊高繁殖性能主基因FecXB、FecGH"作为候选基因,以南方的4个山羊品种大足黑山羊类群、金堂黑山羊、南江黄羊、川东白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这两个候选基因在山羊中的多态性.结果发现,在这4个山羊品种(种群)中所有个体均没有检测到FecXB基因和FecGH"基因的存在,所有个体均为野生纯合型,表明这两个候选基因位点对所研究的4个山羊品种(种群)的繁殖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市场对山羊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山羊的饲养数量却始终跟不上,其主要原因是山羊的生产性能不足。为了提高山羊的生产性能,江苏省海安市通过实施养殖含25%本地山羊血缘的母羊、羔羊阶段早期补料、羔羊瘫软病的预防、45日龄断奶以及加强育成期瘤胃调理等技术,显著提高了山羊的生产性能与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其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屠宰率高、肉质鲜美细嫩、无膻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由于山羊生活习性及生产性能随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候环境应对波尔山羊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我国北方一年四季温差大、冬长、夏短,因此对于波尔山羊应进行舍饲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