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小偃麦渗入系F_2分离群体HMW-GS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小偃麦渗入系后代分离群体中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遗传规律,采用SDS-PAGE法分析了小偃麦渗入系CH03W006与普通小麦品种台长29杂交F2分离群体140个单株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个亲本Glu-1位点不同亚基间不存在连锁关系;F2分离群体中HMW-GS遗传变异丰富,共出现19种HMW-GS组合类型,在Glu-A1,Glu-B1,Glu-D1位点上分别检测到3,10,4种不同的亚基类型,3个位点分别含有2*,7+8/13+16/17+18,5+10/5+12等丰富的优质亚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F2分离群体与父本CH03W006聚为一类的HMW-GS类型最多,表明通过远缘杂交创造的新材料遗传基础丰富,且其后代群体HMW-GS的遗传存在偏父现象(Patroclinal Inheritance)。  相似文献   

2.
以潍麦8号与济麦20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8的468个系为材料,利用SDS-PAGE技术检测分析了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及亚基组合构成特点。结果表明:供试RIL-8群体在Glu-A1、Glu-B1和Glu-D1三个位点共检测到12种等位变异,其中Glu-A1位点2种,Glu-B1位点5种,Glu-D1位点5种;共检测到23种HMW-GS组合,其中2种亲本类型,21种新类型;不同HMW-GS和亚基组合在群体中的分布频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722份河南省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系的品质状况,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722份小麦新品系HMW-GS的组成及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种等位基因变异和20种亚基组合,其中GluA1位点、Glu-B1位点和Glu-D1位点的主要亚基分别为1(60.94%)、7+9(65.93%)和2+12(57.34%);主要的亚基组合为"1,7+9,2+12"(21.88%)和"Null,7+9,2+12"(20.22%)。河南省小麦新品系的HMW-GS等位基因变异和亚基组合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是不同亚基的频率差异悬殊,在小麦品质育种中需要提高优质亚基组合及优质亚基7+8、14+15等的频率。  相似文献   

4.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F_2籽粒中HMW-GS的遗传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小麦加工品质密切相关。选取HMW-GS的3个位点都有差异的安农98005和运84-20进行杂交配组,并采用SDS-PAGE技术对其F2籽粒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出现33种HMW-GS带型组合,HMW-GS在F2籽粒中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离;Glu-D1位点出现基因重组,并有2+5+10,2+5+12三亚基的表现;Glu-B1位点有基因杂合状态,并出现表达空位。  相似文献   

5.
山西不同时期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深入了解山西省不同时期推广品种的HMW-GS组成情况,为该区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156份小麦品种HMW-GS组成、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参试品种的品质得分。结果表明,历年来品种在Glu-A1位点具有3种亚其类型(NULL,1,2),Glu-B1位点具有4种亚基类型(7+8,7+9,14+15,17+18),Glu-D1位点具有2种亚基类型(2+12,5+10)。总体而言,参试小麦品种的HMW-GS构成欠佳,优质亚基组合类型单一,2、17+18、5+10、14+15亚基的频率很低。具有较高品质得分的亚基组合"1,7+8,5+10"、"1,14+15,5+10"和"2,7+9,5+10"的品种较少。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7,(2):160-162
以11份国外小麦品种资源为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小麦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Glu-1位点变异类型及亚基出现的频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2种类型,即2*和Null;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有4种类型,即7+9,6+8,7+18和6.8+20y;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有6种类型,即4+12,2+6.5,2+10,2+9,6.5和6+13。其中,Glu-A1位点上的2*亚基、Glu-B1位点上的6+8亚基、Glu-D1位点上的4+12亚基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黄淮麦区最新培育小麦新品种(系)HMW-GS组成及品质情况,用SDS-PAGE方法对2013年参加黄淮麦区南片冬、春小麦预备试验的143份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Glu-1位点共出现10种等位基因变异和15种亚基组合,出现频率高的亚基为1(59.44%),Glu-B1和Glu-D1位点出现频率高的亚基分别为"7+9"和"2+12"。主要的亚基组合类型为"1,7+9,2+12"和"N,7+9,2+12"。其中优质亚基组合"1,7+8,5+10"(8.38%)和"1,14+15,5+10"(2.80%),品质得分为10分的材料有16份,平均分为7.32.。与之前研究结果对比,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HMW-GS品质得到提高,优质亚基"7+8"、"17+18"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在Glu-A1位点未检测到亚基2*。  相似文献   

8.
审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育种亲本中审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品种的品质状况,采用SDS-PAGE技术对127份审定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10种等位基因变异和1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Glu-A1位点以亚基Null(47.24%)和1(48.03%)为主,Glu-B1位点以7+8(44.09%)和7+9(44.09%)为主,Glu-D1位点只有亚基2+12(70.08%)和5+10(29.92%),总体品质评分为7.12。2002—2011年比1992—2001年审定品种品质有所提升,优质亚基2*、14+15、17+18和5+10出现频率相对提高了,但需注意1亚基频率降低较多。同时,5+10亚基频率仍需提高。另外,还需导入其他亚基种类,以丰富中国小麦HMW-GS组成多样性,提高优质亚基及优质亚基组合频率,改善小麦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小麦品种的烘烤品质密切相关。利用重组自交系研究同一基因位点不同亚基和不同基因位点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作用,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含190个株系的RIL-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研究HMW-GS对小麦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同一基因位点不同亚基在籽粒硬度、干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3个性状上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同亚基组合对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和面时间、沉淀值、面筋指数、拉伸曲线面积、延伸度、最大拉伸阻力、8分钟尾高、峰高、面包体积、面包评分和面包坚实度等14个主要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RIL-6群体的8种不同基因位点的亚基组合的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其它各性状包括面粉理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同一基因位点不同亚基和不同基因位点亚基组合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伊犁河谷小麦的品质状况,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伊犁河谷50多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品种中Glu-A1、Glu-B1、Glu-D1位点上的等位变异分别为4、6、7种,各自位点的优势亚基分别是null、7+8、2+12,其频率分别是49.1%、43.9%、64.9%。在Glu-1位点共检测出28种亚基组合,其中组合(null,7+8,2+12)的频率最高,为19.2%,其次是组合(1,7+8,2+12)和(1,7+9,2+12),其频率分别为12.3%、10.5%,其他亚基组合的频率均低于10%。另外,在Glu-A1位点上还检测到了1个新的亚基1*,Glu-D1位点上检测到了单亚基5、12。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在2个基因位点上有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15份,在3个基因位点上均有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7份,可供优质小麦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1.
弱筋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有效地利用从国内其他地区引进的低蛋白弱筋种质材料,采用SDS-PAGE技术对63份材料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共有14种HMW-GS类型,Glu-A1位点上有Null、1和2*三种类型,以Null为主(52.4%);Glu-B1位点上有13 16、17 18、7、7 8、7 8 9和7 9六种类型,以7 8为主(55.6%);Glu-D1位点上有10、12、2 12、5 10、5 12五种类型,以2 12为主(61.9%),而5 10为27%。亚基组合类型共有22种,以“1,7 8,2 12”为主(22.2%)。品质评分频率最高的是8分,为38.1%,其次为6分,为14.3%,5分的为9.5%,但品质评分为10分的也有5个材料,频率为7.9%。优质亚基含量等同或高于其他同类研究,品质评分也相对较高,这说明我国弱筋小麦的选择,需要加强对HMW-GS组成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是决定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一个重要因子.研究青海省审定小麦品种谷蛋白亚基组成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加强青海小麦的品质育种工作.[方法]采用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青海省推广的71个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71个小麦审定品种中出现了12个亚基类型,品质评价得分在4~10分,平均值为7.214分,评分为10分的材料有10个,占12.67;.[结论]研究发现近15 a青海省审定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有显著改良,主要是由于Glu-A1 和Glu-D1位点上的优质亚基频率显著提高所致,表明青海省小麦品质改良工作有新进展.但是,近15 a小麦品种在Glu-B1位点上的优质亚基频率有所降低.因此,下一步的小麦育种工作除了进一步加强Glu-A1 和Glu-D1位点的同时,需要强调Glu-B1位点优质亚基的选择.研究筛选出一些具有优质亚基组合的小麦品种,可作为改良青海小麦品质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17+18和7+8*间的遗传差异。【方法】利用生化标记和选择性回交(5次)的方法将拥有超量表达的Bx7亚基的加拿大超强筋小麦品种Glenlea的7+8*亚基转移到了小麦品种龙麦20亚基组成为1,17+18,5+10的近等基因系(NILs)中,获得了龙麦20的17+18亚基和7+8*亚基的近等基因系。2005年这对近等基因系被种植在黑龙江农业科学院育种研究所的试验地里,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取组,6次重复。【结果】品质分析结果表明,7+8*亚基类型的龙麦20与17+18亚基龙麦20类型相比,面粉蛋白质含量提高5%(P =0.012)、干面筋含量增加4%(P =0.018)、湿面筋/干面筋降低2%(P =0.043)、沉降值提高10%(P =0.013)、形成时间提高13%(P=0.258)、稳定时间提高256%(P =0.029)、断裂时间提高86%(P =0.020)、软化度降低35%(P =0.007)。【结论】7+8*亚基对面筋强度有较大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转化小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基因枪将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导入普通小麦栽培品种绵阳19,为利用优质基因进行小麦品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小麦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的胚乳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将其转入不含该亚基的小麦品种绵阳19幼胚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检测后,阳性植株进行PCR-Southern和Southern杂交验证,利用SDS-PAGE分析目的基因在转基因后代籽粒中的表达。【结果】从转化的652块愈伤组织中共获得6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化效率0.92% 。转化后代种子分析表明,1Bx14在部分转基因后代种子中表达,但同时也导致部分内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不同程度的沉默。【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将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x14导入普通小麦绵阳19中,并在部分后代种子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29份马卡小麦材料进行了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存在着较丰富的亚基变异,共检测到9种亚基类型和9种亚基组合。其中,Glu-A1位点上null亚基出现频率最高,达82·8%。Glu-B1位点上7+8为优势亚基(占53·3%),7+9亚基出现频率也较高23·3%。Glu-D1位点上优势亚基为2+12(占82·8%)。供试材料品质评分变幅为4~8分,平均为6·2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优良的种质资源应用于小麦的品质改良,利用SDS-PAGE技术对贵州省的136份地方种质进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的地方种质Glu-1位点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共出现10种亚基和12种组合类型.Glu-A1位点存在2种等位变异:Null和1亚基,Glu-B1位点存在5种等位变异:20、13+16、17+18、7+8和7+9亚基,Glu-D1位点存在3种等位变异:2+12、4+12和5+10亚基,其中Null、7+8和2+12出现频率分别达90%、76.4%和95.6%;12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中,Null、7+8和2+12出现的频率最高,达70.6%,所有的组合品质评分在5~9分,平均得分为6.01分.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东省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育成推广的 6 0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亚基和面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小麦品种中 ,Glu -1位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 ,共有 1 3种亚基类型和 2 2种亚基组成模式。各亚基出现频率不尽相同 ,A1位点上的 1亚基出现频率为 5 0 0 % ,B1位点上 7+ 8亚基出现频率为 4 8 3% ,D1位点上 2 + 1 2亚基出现频率为 6 5 0 %。亚基 1 ,2+ 1 2 ,7+ 8模式出现频率最高 ,同时出现了含有 2 + 1 0亚基的新的亚基组成模式。优质亚基 5 + 1 0仅在 80年代以后选育推广的小麦品种中存在 ,且 5 + 1 0亚基出现频率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品质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亚基 7+ 9、1 3+ 1 6、5 + 1 0均对沉降值和谷蛋白大聚体 (GMP)含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小麦Glu-B1位点HMW-GS 17+18与7+8的遗传差异,利用生化标记和连续6次选择性回交的方法将17+18亚基转移到黑龙江省小麦品种龙麦20中,获得了龙麦20的Glu-B1位点HMW-GS17+18与7+8的近等基因系(NILs)。2006年将NILs种植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研究所的试验田,田间设计采用双列对比排列,4次重复。近等基因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17+18亚基类型与7+8亚基类型相比,面筋指数、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闽等重要的品质参数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5+10亚基遗传背景下,Glu-B1位点17+18亚基对面筋强度仍有一定影响,因此在选育强筋小麦时,17+18应作为优质亚基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新疆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更好的了解和有效利用新疆选育的小麦种质材料.[方法]采用SDS-PAGE技术对88份小麦育成品种与自育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参试材料中共有15种HMW-GS类型,Glu-A1位点上有、1和2~*,以亚基为主要类型(占57.96; );Giu-B1位点上有7+9、7+8、6+8、14+15、17+18、7、8和20八种类型,以7+9和7+8为主要亚基类型(分别占45.46;和39.77;);Glu-D1位点上有5+10、2+12、3+12和2+11四种类型,其中2+12亚基的频率高达59.09;;88份小麦品种(系)的亚基组合类型共有25种,其中主要亚基组合为”,7+8,2+12",占17.05; .通过对比新疆育成小麦品种和自育品系的优质亚基出现频率发现,品系中优质亚基1、14+15和5+10出现频率较育成品种有所增长,2~*、7+8、17+18优质亚基的出现频率下降.在参试材料中,32个含有5+10优质亚基,有21个含有1亚基,6个含2~*亚基,1个含14+15亚基,1个含17+18亚基,并有两个材料检测出优质亚基组合类型(”2~*、17+18、5+10",”1、7+8、5+10").[结论]这些优异种质资源可供优质小麦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