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我国养蚕地区,蚕沙资源广阔,被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其实,蚕沙并非废物,它是优质价廉的动物饲料。蚕沙营养丰富,用蚕沙配制动物饲料,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动物饲养成本,提高动物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 一、前言 蚕沙是养蚕的副产物,在两个县测定121户蚕农饲养的66.45张蚕种的春蚕、夏蚕和秋蚕,平均每饲养1张蚕种的桑蚕可产风干蚕沙77.4公斤。试验分析说明,蚕沙的特点是:1.易于干燥,薄层摊晒2~3天就能风干。2.便于贮存:用箩、筐、缸、袋存放或堆放在干燥防潮地面上数月至1年均不会霉烂。3.营养丰富:风干蚕沙含水份11.59±4.32%、粗蛋白质12.16±0.44%、粗脂肪3.52±0.63%、粗灰分14.79±2.22%、钙3.36±0.23%、磷0.17±0.08%、无氮浸出物45.07±4.89%、消化能10.42兆焦耳/公斤(推算值)。4.无毒副作用:蚕沙中农残含量极微,仅含乐果2.46ppb、砷2.79ppm、铝1ppm。5.利用方便:鲜湿蚕沙可直接加入饲料中喂猪,风干蚕沙可混在饲料中粉碎或单独粉碎后加入饲料中喂猪。南充地区是桑蚕主产区,可年产风干蚕沙1亿公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实验动物饲养发展迅速.养殖品种多,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畜牧科学方面.疫苗的制备和鉴定、生理试验、胚胎学研究、畜禽传染病研究以及营养饲料的分析等都利用实验动物.在饲养动物时.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一般动物知识,特别要重视动物和饲养环境.1温度温度变动缓慢,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本能地进行调节与之适应.但变化过大或过急.机体将产生行为和生理等不良影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一般哺乳类动物,当温度过低时.常致性周期的推迟.而温度超过30C时,则雄性动物出现睾丸萎缩,产生精子的能力下降;雌性动物出现…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生态蚕业良性循环系统和开发新的畜牧饲料来源,给生猪饲喂含蚕沙的日粮,通过消化试验、饲养试验、屠宰分析等,确定蚕沙在育肥猪日粮中的最佳添加比例为7%。利用蚕沙喂猪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平均每头猪增加盈利55元。综合试验结果认为:蚕沙富含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饲料源;利用蚕沙养猪,既可提高蚕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又可减少蚕沙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索在实验动物普通环境中饲养、繁育实验用猫的可行性,为药品检验提供来源清晰、质量可靠的实验用猫。从广州市郊农村引进7只本地幼年家养猫进行实验动物驯化饲养、繁殖。结果发现,家养猫在实验动物普通环境条件下,经过实验动物化的驯化饲养、管理,不仅能够适应笼养饲养管理方式,且生长发育良好,繁育能力强。另外,还可以适应集体笼养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方式,传代繁殖顺利,为后继研究,培育标准化实验猫品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蚕沙喂猪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 选择大×本杂种商品猪,第1期(肥育前期)40头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分2栏饲养,每栏10头,组间体重相近,试验期75天;第2期(肥育后期)40头分为2组,每组分2栏饲养,每栏10头,组间体重相近,试验期60天。1.2 饲粮组成 基础日粮用本县饲料公司生产的配合料,按参试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第1期用中猪料,第2期用大猪料。试验组第1期基础日粮90%、蚕沙10%;第2期基础日粮85%,蚕沙15%;对照组基础日粮100%。1.3 饲料营养水平 第1期每1kg基础饲料…  相似文献   

7.
从蚕沙制作有机肥料、蚕沙作为各种动物饲料、蚕沙液的利用以及蚕沙提取叶绿素衍生物等方面介绍了蚕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产地检疫是指对人工饲养的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在离开饲养地或捕获地之前经当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的检疫。产地检疫是一项基层检疫工作,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开展产地检疫可以把动物疫情消灭在最小范围内。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以大、中、小型养殖场和农户散养等多  相似文献   

9.
糖蜜是甘蔗、甜菜等榨糖后的一种副产品,一直以来,主要用作酒精、酵母等的原料,也有被用于饲料加工中。近些年来,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将其直接用于动物饲养上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在奶牛饲养上,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使用糖蜜的好处,可以说,糖蜜已经成为了奶牛饲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饲料辅料。  相似文献   

10.
健康饲养,涵盖饲养人员的健康和动物的个体健康、生长繁殖以及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含义应包括4个层次:饲养过程中动物的个体健康,圈舍设计要求以及养殖设施、设备和饲养管理规程等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利于动物的健康生长与繁殖;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和工人的健康,建立严格的人员健康和消毒制度,保证人员健康不携带任何病原体;饲养过程中环境健康,饲养场要搞好环境控制,不能污染场外环境,同时场外环境也不能污染养殖场内的环境;饲养产生的终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影响,养殖过程不能污染产品,出栏动物必须无疫病、无药物残留,对消费者健康没有危害.要想达到以上4个层次所涵盖的要求,养殖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开展动物饲养试验为科学研究和养殖企业设计合理的日粮提供参考数据.羊的饲养试验与其他单胃动物的饲养试验存在差异.文章总结了在羊的饲养试验中饲喂方式、精粗料比例、采食量记录、饲养方式和称重等几方面常见的问题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开展动物试验的人员提供参考,共同促进试验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张士罡  严剑 《广西蚕业》2004,41(3):46-46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三友村农民李锦琛凭借家庭循环生态饲养模式发家致富,盖起了三上三下的两层小洋楼,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成为当地出名的种养致富大户。他的家庭循环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是这样的一条产业链:桑叶养蚕——叶渣喂猪——猪粪、蚕沙养鱼——塘泥肥桑。  相似文献   

13.
在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动物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防控工作做得成功与否,事关养殖业成效,直接影响养殖户经济收入,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人认为要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就从平时日常管理做起,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为畜禽提供优异的圈舍环境和优质的饲草料,做好防寒防暑措施,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增强动物个体抗病能力,就会有效地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传染病发生都可以避免;即使发生传染病,也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在大规模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做好饲养管理,确保各项生理指标健康,增加个体抗病能力,从而增强群体抗病能力,而不是忙于治疗个别病畜,否则会因小失大,会使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完全陷入被动局面。为此不难看出,动物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本人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对动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展,动植物的种植和饲养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当前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人们膳食条件的改善,牛肉作为一种肉食产品进入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为了提高牛肉的质量和食用的安全性,在牛的饲养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采用合理的饲养方式,进行绿色的养殖。由于动物疫病预防相关的体系还没有完善,为此在动物饲养中,要加强疫病预防意识,对动物进行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15.
实验动物饲养的环境控制、营养控制都有严格的国家标准,生产单位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但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细节问题容易被忽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笔者多年从事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工作,现就实验动物日本大耳白兔的高效饲养关键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从欧盟有机农业动物生产基本规程、转型、动物来源、饲料、疾病预防治疗、饲料方式、肥料、饲养条件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欧盟有机农业动物生产规程,介绍了欧盟有机农业动物饲养实践善待环境、善待生态、善待动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蚕粪在杭加湖地区叫作蚕沙,每饲养一张蚕种就有1.5—2担的干蚕沙。过去被当作桑园最好的肥料。近年来蚕沙已普遍被用来作生猪的精饲料,然后再用猪粪作肥料,一举两得。蚕沙还具有祛湿热消眼炎之功效,是中医处方常用的良药。  相似文献   

18.
对动物实行既定程序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疫病的关键,但在农村分散饲养畜禽的情况下,要求防疫员按程序规模操作困难较大。特别是随着畜牧业的深入发展,农村养殖模式由分散饲养向分散饲养与规模饲养相结合转变,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新旧矛盾突出,亟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9.
当前动物营养学正在经历由分析思维向系统思维的历史转变。动物优化饲养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动物饲养营养技术模式。近年来,反刍动物的优化饲养技术体系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单胃动物优化饲养还处于理论框架阶段。文章对构建猪的优化饲养理论和技术体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在实验动物饲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紫花苜蓿的优良特性论述了在实验动物标准化饲养,动物实验上的应用,提出了开发苜蓿资源,搞好实验动物饲养的重要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