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华菜区斜纹夜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是金华农区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上间隙性暴发的害虫,近年来受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该虫的发生与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是2003~2004年在本区毛芋、大豆、花椰菜以及冬瓜、西瓜上均暴发成灾.据田间调查,2003年在苏孟镇受害严重的毛芋田块百株虫量竟高达6 800头,对本区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构成很大威胁.为此,我们从2001年起对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发生特点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南菜区斜纹夜蛾常间歇性大暴发,危害白菜、甘蓝、毛芋、豇豆、空心菜等多种蔬菜,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温州菜区2002年发生严重,2003年大暴发,2004年轻发生,发生程度和发生规律十分复杂,为了更好地开展斜纹夜蛾的综合治理和预测预报,笔者系统调查研究3年来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发生特点,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在柑桔苗圃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也称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食性杂,主要为害豆类、蔬菜、甘薯、棉花等农作物,在柑桔上很少为害。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同一区域内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增多,斜纹夜蛾在柑桔上的危害呈上升趋势。为此,我们于2003~2004年通过发蛾量诱测、卵虫量消长观察、虫态发育进度饲养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斜纹夜蛾在柑桔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进入90年代,斜纹夜蛾在本地暴发周期越来越短,是秋季蔬菜的主要虫害之一,常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对斜纹夜蛾在本地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田间药剂防治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是南京地区蔬菜生产上主要夜蛾类害虫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2种夜蛾的种群数量愈益加重 ,暴发的频率提高 ,现已演变为常发性害虫。为此 ,笔者通过几年来田间调查观察 ,对2种夜蛾类害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作了探索 ,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田间发生调查1.1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在南京地区一般每年发生 2~ 3代 ,主害代为第 2代和第 3代 ,为害夏秋季蔬菜。据田间调查 ,1代于 7月 30~ 31日出现幼虫高峰 (1996年 ) ;2代一般出现两个幼虫高峰 ,即 8月 7日至 12日和 8月 2 0日至 2 6日 ,迟的年份为 9月 6~ 13日 ;3…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的田间调查,摸清了崇明地区花椰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状况,重点明确了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螟以及猝倒病、黑腐病、根肿病等在崇明地区花椰菜上的发生规律,为今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0~2011年将斜纹夜蛾诱芯应用于对斜纹夜蛾的防控与测报,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性诱剂诱集法预测到的卵孵高峰期与田间调查卵块法预测卵孵高峰期相吻合,均能客观反映田间实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和银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别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 Staudinger别名黑点银纹夜蛾、菜步曲、大豆造桥虫等.均属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很多地区田间常混合发生,近年有越发严重的趋势.两种害虫寄主较多,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茄科、葫芦科、豆科等蔬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西兰花斜纹夜蛾发生危害规律,揭示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年度运动规律与季节性消长规律,于2002~2012年应用性诱剂监测方法进行了定点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台州西兰花近11a来斜纹夜蛾大发生频率36.4%,其年度运动总体呈开口向下的抛物型曲线变化趋势,其运行轨迹为N=-18.416t2+182.51t+179.71,t={1,2,3,……,n}(n=11;r=0.6917*);其季节性消长呈波峰性振荡减弱曲线变化趋势,自播种育苗至现蕾结球总体蛾量渐趋递减,其平均日量函数模型为:m=0.0002d2-0.0675d+6.7973,d={1,2,3,……,n}(n=186,r=0.9552**),影响季节性数量变动的主要外因是气温,其旬诱蛾量与旬平均气温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M=0.243T2-6.9351T+46.681(n=108,r=0.5602**)或M=2.7344T-35.446(n=108,r=0.5003*).由此可见,田间发蛾量随旬平均气温升高而渐趋加强,7~9月高温少雨季节为田间斜纹夜蛾盛发为害期.应用上述模型对提高西兰花斜纹夜蛾预测预报或预警水平,及对决策防治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区蔬菜、花生、甘薯等农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也是一种暴食性害虫。斜纹夜蛾在我区的寄主作物种类很多,有芋子、莲藕、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茄、椒、瓜、豆等蔬菜和花生、甘薯、烟草等农作物。近年来, 斜纹夜蛾在我区的暴发频率很高,对经济作物和粮食生产影响很大。为探讨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的药效, 我们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药剂为20%毒·虫酰肼乳EC(福建省龙岩龙门化工发展有限公司)、48%乐斯本EC(美国陶氏益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是辣椒等蔬菜上的重要害虫,通过应用性信息素可以有效降低田间蛾量从而减少为害。介绍了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组分及其活性,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主要应用方式有虫情监测、大量诱捕、干扰交配以及配合使用昆虫病毒等制剂。通过在岳阳蔬菜基地辣椒连续3年应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性诱剂可以有效控制辣椒上斜纹夜蛾的暴发为害。  相似文献   

12.
有机蔬菜生产中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蔬菜生产中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危害大、防治困难。课题组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预测预报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药剂防治技术等。上海蓝滨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应用该项技术后,每年降低用药次数3~5次,减少10%~15%的用药量,每667 m^2可节约防治成本80~120元;甘蓝667 m^2产量达3 150 kg,花椰菜667 m^2产量达1 012 kg。同时精准施药减少了药剂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蔬菜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对甘蓝夜蛾卵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的研究结果。用扩散系数(C)、扩散指标(Iδ)、Taylor的幂法则(S^2=-/αx^b)及M^*与-/x的回归关系对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甘蓝夜蛾卵在田间随密度的升高,其聚集度增强;利用M^*--/x回归式得出的α、β值,按I 提出的理论抽样数计算公式得出了甘蓝夜蛾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抽样数;得出“Z”字型随机取样方法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甲维盐与氟啶脲按不同比例复配对斜纹夜蛾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按有效成分1∶10复配对斜纹夜蛾表现的增效作用最显著。同时研究了2.2%甲维盐·氟啶脲乳油对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2%甲维盐·氟啶脲乳油600,900,1200mL/hm2在药后10天的防效达72.25%~82.96%,植株未出现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15.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别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该虫食性很杂,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已知可为害的寄主植物达100 余科400 余种,其嗜好的寄主植物多达90 余种,在蔬菜寄主中,主要为害甘蓝、大白菜、小白菜、花椰菜、芥蓝、藕、芋、蕹菜、苋菜、马铃薯、茄子、甜椒、番茄、豆类、瓜类及大葱、韭菜等,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浙江、安徽以及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盛发期为7~10 月。该虫在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常暴发为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斜纹夜蛾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识别特征详见《中国蔬菜》2009 年第19 期。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雷通"对花椰菜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效和最佳使用剂量,2016年进行雷通防治花椰菜甜菜夜蛾试验。结果表明,田间使用"雷通"20 ml/667 m2,可有效防治花椰菜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2008 ̄2009年在桂林市六县一区应用性诱剂开展了防治荔浦芋斜纹夜蛾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性诱剂对斜纹夜蛾雄蛾有明显的诱捕效果,在全州和荔浦2个示范区,单个诱捕器平均每日诱蛾量分别为27.3头、48.0头。通过诱捕斜纹夜蛾雄蛾,能显著减少斜纹夜蛾在田间的产卵量和幼虫发生数量,全州和恭城2个示范区产卵量分别减少77.8%和82.40%,幼虫发生数量分别减少90.8%和93.09%;同时能使荔浦芋叶片受害率减轻42.4%。应用性诱剂防治荔浦芋斜纹夜蛾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作者于2014—2021年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地块设置监测点调查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种群动态,通过分析诱虫量的变化,探明两种夜蛾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监测结果表明,苏州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量高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在苏州地区呈早发态势,两蛾越冬代多于4月上旬始见,危害高峰期为秋季,9~10月斜纹夜蛾的诱集量占全年诱虫量的40%~75%,8~10月甜菜夜蛾的诱集量占全年诱虫量的61%~96%;相同年份太仓地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诱集量均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ubner)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暴发害虫,国内分布广泛,食性甚杂,能取食甜菜、蔬菜大豆、杂草等100多种植物。该虫在大丰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发生很轻,为偶发性害虫,但近几年来暴发频率增加,危害作物程度加重,仅2001-2002年我市秋季青椒与菠菜因甜菜夜蛾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3成。该虫在本地主要危害时间8~10月份,主要危害大白菜、青椒、赤豆、芦笋、青菜、甘蓝、菠菜、萝卜、棉花等作物。目前对甜菜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因该虫抗药性较强,多种药对其防效欠佳,严重田块可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20.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又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草莓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夏秋两季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花与花蕾,严重影响草莓生产。为此,我站从2002年开始,建立观察田,对草莓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2005年是斜纹夜蛾重发生年,但在草莓高效栽培示范区通过科学防治,草莓叶受害率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