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治地区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01年玉米丝黑穗病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发生严重,造成发病面积约2 000hm2,玉米产量损失严重.本文对该病发生概况、症状、发生原因进行了叙述,结合当地调查结果,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金亚菊  韩颖 《杂粮作物》2007,27(3):225-226
玉米是葫芦岛市连山区的主栽粮食作物,常年玉米种植面积都在2万hm2左右,占总耕种面积的50%以上。近些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推广,连作玉米的增多,防治措施不到位等综合因素,致使玉米丝黑穗病病害在连山区不断蔓延、加重,已成为连山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严重病害之一,给玉米造  相似文献   

3.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它的病原菌为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reilianum(Kuhm)LangdonetFull],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异名为Sphacelothecareiliana(Kühn)Clinton,它的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个别年份发病率可达80%以上。详细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病原菌、侵染途径、流行条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其主要侵染来源是病田土壤和带有病菌的种子,苗期侵染期长,从播种至五叶期均可由幼苗地下部分侵入,但侵染高峰在三叶期以前。多发生在冷凉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部、河北北部、西南山地、西北地区等。病害损失严重,发病率接近损失率。病原菌易在田间土壤中富集,可存活数年。品种抗性差异显著,但绝对免疫品种较少。抗病性受多基因控制。2002年,辽宁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有本溪、抚顺、铁岭等地。这些地区如不进行控制,进一步发病的可能性还很大。1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1)感病品种的大量…  相似文献   

5.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启辉 《杂粮作物》2004,24(6):353-353
近两年,玉米丝黑穗病在北方发生较为普遍而且严重,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造成了玉米的大幅度减产.因此,掌握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规律,对控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丽辉 《杂粮作物》2010,30(6):438-440
分析了玉米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壤中病菌大量积累;玉米多年连作;感病品种不合理种植;气候条件不利;种衣剂使用不正确;栽培管理措施失当。同时分析了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症状。提出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农业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玉米黑穗病又称黑粉病、瘤黑粉病,俗称灰包、乌霉;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玉米、哑玉米。这两种病害是玉米上经常发生的病害,有时又同时发生,但两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发生条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已越来越影响玉米的产量。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害循环,从品种因素、减少初侵染来源、合理耕作管理、掌握播期、药剂防治等方面探讨了丝黑穗病的防治,指出品种的抗病性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屯留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地处36°13′~36°30′N,112°28′~113°03′E,是山西省长治市管辖县之一,是个农业大县。属于暖温带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高温多雨集中,四季分明。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hm~2左右,是本县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丝黑穗病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本县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到80年代中后期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大量品种的引进,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中丝黑穗病灾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安全高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种衣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田间和室内人工模拟低温条件,重复再现了烯唑醇产生药害的症状,首次明确了烯唑醇药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找出了解决的办法.研制出安全、高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Hc",克服了烯唑醇遇低温易产生药害问题,试验示范防治效果达88.6%。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对1949~2006年玉米产量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提高了4270.5kg/hm2,增幅为380.1%,年均增加101.85kg/hm2;总产由1175万t提高到14548.5万t,增加了12.4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82.1%,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17.9%,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在总结分析不同年代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玉米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15~2018年对东北中西部春玉米区玉米病虫草害防治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玉米田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占农药总使用量的99%以上.吉林省玉米田农药年均用量为3 216.45 g a.i./hm2,内蒙玉米田化学农药年均用量为1 133.44 g a.i./hm2.各类化学农药按照使用量排序依次为除草剂>杀虫剂...  相似文献   

14.
提取发病植株叶片及茎髓组织DNA,用玉米丝黑穗病菌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验证叶片DNA对玉米丝黑穗病研究的可靠性。结果发现,提取叶片DNA研究玉米丝黑穗病的可靠性远低于茎髓组织DNA。  相似文献   

15.
松辽平原玉米带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辽平原玉米带样本县玉米秸秆基本概况及利用现状的统计,分析阐述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农户认知、成本、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和补贴因素),提出推广玉米秸秆食用菌基料化生产规模,建立玉米秸秆离田和收储运体系,利用卫星监控、无人机巡查科技手段助力玉米秸秆禁烧等有效利用的建议,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北部分春玉米地乙莠合剂防效下降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东北春玉米区,长时间使用乙草胺和莠去津,导致部分地区防效下降。在吉林省农安县通过定点试验、大面积试验和大范围调查发现,乙莠合剂防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杂草群落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同时降水的减少和药剂使用方法不当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未发现产生明显抗性的迹象。在未来,乙莠合剂仍是该地区玉米地除草剂的主要药剂,对于杂草群落尚未发生变化的地块仍然有很好的防效,而在杂草群落发生变化的地区,应适当更换除草剂或适当增加轮作;针对当地特点,适当推迟乙莠合剂的喷施时间,采用机械喷雾、加大用水量等措施来提高乙莠合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松辽平原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经过5年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系统研究,明确了松辽平原生态区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灾变动态,进行了品种抗病虫性研究,筛选出抗性品种,明确了玉米苗期丛生苗的发生原因,建立了玉米螟发生程度长期预测体系。将综合治理技术组装配套、协调应用,建立了以灾变动态为依据,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综合配套措施为主导的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出苗后干旱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选取2个不同抗性的玉米杂交种,播种期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出苗后(约6~7片叶)进行干旱处理,开花期调查发病率。结果发现,同一玉米品种干旱处理比对照的发病率高。说明苗后干旱增加了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经分析发现存在携带病菌而不发病的植株,出苗后期保持适宜的水分可以减少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