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叶全程消毒在原蚕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原蚕区桑叶浸泡消毒与桑树上喷消相结合的桑叶全程消毒防控微粒子病的新模式。其核心技术:结合推行原蚕小蚕(1龄-3龄)共育,大蚕(4龄-5龄)分发到农户饲养等技术,从1龄-5龄期第2天前采用桑叶全程浸泡消毒,5龄期第2天后桑园采叶前喷消。主要技术经验:一是结合桑园的管理、害虫防治和原蚕区环境净化以及日常的消毒防病措施构筑完善的防微技术体系;二是加强与蚕农的沟通,发挥积极主动性,保证桑园杀虫,群防群治,蚕沙无害化处理,净化养蚕环境等技术细节落实;三是讲究技巧,合理解决全程桑叶消毒配药、脱水、消毒及树上喷洒彻底等问题;四是根据合格种茧、工作配合情况、维护原蚕区环境有功等指标,给予蚕农奖励,调动蚕农搞好全程桑叶消毒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桑园使用消微灵进行叶面消毒对桑叶营养成分及原蚕饲育品质的影响,将桑叶经不同浓度消微灵药液进行桑叶喷施处理,调查药液处理后桑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和对原蚕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桑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与清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且对虫蛹生命力、产茧量、产卵量与孵化率等指标亦无明显影响,表明消微灵可用于原蚕区桑叶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漂白粉浸渍桑叶消毒后采用不同时间的漂洗、浸渍消毒后不漂洗、桑叶不消毒直接饲养云蚕7、云蚕8原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叶浸渍消毒后不漂洗直接晾干后饲养云蚕7、云蚕8的原蚕,4龄起蚕结茧率、4龄起蚕健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单蛾产卵量、单蛾良卵率、实用孵化率等指标,都比桑叶浸渍消毒后漂洗不同的时间或不消毒直接喂蚕的处理区低;桑叶不消毒直接喂蚕的茧层率及病蛾率最高。从养蚕成绩和一代杂交种质量看,1~3龄蚕用含有效氯0.33%~0.35%、4~5龄蚕用含有效氯0.35%~0.38%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桑叶浸渍消毒5 min,滤去药液保持湿润15 min,再用清水漂洗10 min后脱水晾干喂蚕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EM菌剂在蚕桑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于春蚕期按常规根外追肥的方法,对桑树喷施EM菌剂,并用EM喷施叶饲育5龄蚕.结果:(1)用EM喷施叶饲蚕,对5龄经过、结茧率、上茧率和健蛹率均无不良影响,而产茧量提高了1~6%;(2)5龄蚕给与EM喷施叶,能改善茧质,全茧量提高3~5%,茧层量提高2~4%,而对茧层率影响不大.试验认为,采用0.2%EM菌剂3眠、4眠2次喷施的桑叶饲育5龄蚕,其增产和改善茧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EM是英文“有效微生物群”的简称 ,是引进日本先进技术生产的高科技生物产品 ,无毒副作用 ,不含化学成份和合成激素。EM沤制农家肥给桑田施肥和用 EM叶面喷施 ,桑树发病少 ,桑叶肥厚油绿 ,桑叶增产 2 5 %以上。EM喷洒桑叶给蚕添食 ,蚕儿食桑快 ,吃叶干净 ,提高桑叶利用率。蚕病少 ,结茧率高 ,茧质好 ,提高产茧产量 10 %左右。每张蚕种只需投入 5元钱 ,回报的效益却是 6倍以上。用法 :(1) 2~ 4龄蚕第二餐叶各龄用 10 0~ 2 0 0倍 EM原露溶液喷叶添食 1次。 (2 ) 5龄起蚕开始 ,每天用 5 0倍的 EM溶液添食 1次。注意事项 :(1)添食抗菌药…  相似文献   

6.
在种茧育中,何时添食蜕皮激素,既能保证制种质量,又能节省桑叶、节约用工呢?为此,我们于2001年春季,进行了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蚕品种:9202 1.2 设区:分5龄5足天、6足天、7足天和7足天半(180小时)添食蜕皮激素4介试区,另设清水对照。每区500头,常规方法饲养、上蔟、制种。 1.3 调查项目: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死笼率、单蛾良卵数、不良卵率。  相似文献   

7.
中山县古镇公社蚕桑组在《消除“煤烟桑叶”毒素饲蚕试验初报》一文中报导:用5%石灰水澄清液浸“煤烟桑叶”半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待晾干后喂蚕。分二个试验区分别添食不同药物,其结果如下:试验区一(试验蚕数213头),每天添食葡萄糖酸钙(片剂,每片加水2两)和豆浆水(1:20)各一次。结果上簇结茧率为百分之四  相似文献   

8.
王琴 《江苏蚕业》2005,27(2):51-54
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蚕的体质、茧质、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针对江苏省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产量高,质量优的3个主要桑品种湖桑32、育151、育71-1对原蚕的种茧育成绩进行了试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种茧育用桑品种湖桑32与育151较好,其茧质、幼虫生命率、虫蛹率都较好,优于育71-1。秋季种茧育用桑品种育71-1较好,其茧质、造卵数、产卵量等高于湖桑32与育151。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新型叶面肥应用于原蚕区蚕种生产,本试验以植物生长调节剂PGH-D、PGH-X和对照KH_2 PO_4等三种叶面肥为材料,调查了不同叶面肥对春季原蚕生长发育与蚕种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施用浓度范围内,PGH-D、PGH-x与KH_2PO_4一样具有提高桑叶叶质的作用,尤其是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能够增加原蚕体重、提高茧质成绩;同时也显著影响原蚕(5龄期)强健性、发育进程及制种成绩,其作为种茧育叶面肥的使用技术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纸板方格簇是蚕业界公认的优良簇具。但若使用不当,往往会出现营茧率低,茧质不良等问题。为此,特将方格簇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上簇前的准备:簇片要在阳光下曝晒1~2天,以杀灭病原。新簇片可在桑叶里埋放几小时或用桑叶浸出液喷洒,以提高熟蚕进孔率。使用...  相似文献   

11.
桑叶桑蚕幼虫及茧壳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检测了桑叶、桑蚕幼虫和茧壳中的重金属元素砷、铅、汞的含量.结果发现,桑叶、桑蚕幼虫和茧壳中的汞含量没有规律,蚕体中的砷含量高于桑叶含量.砷和汞在桑叶、桑蚕幼虫和茧壳中的含量均比较低,符合国家保健食品通用标准的要求.但是,对于铅而言,桑叶中的含量却比蚕体中的含量低,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保存现行推广品种的部分母种为材料,采用1~2龄颗粒饲料、3~5龄常规桑叶育,调查茧质成绩,并与全龄桑叶育茧质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蚕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其全茧量、茧层量增幅较大,茧层率有升有降,增幅不明显。说明增幅主要来源于蛹体重量,其次为茧层量。通过茧质成绩尤其是全茧量、茧层量比较发现,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到大蚕期桑叶育后,生长迅速,全茧量、茧层量增幅较大,说明可能存在某种补偿生长,但具体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究。试验结果为下一步选育人工饲料蚕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仙蚕人工饲料”进行了养蚕添食试验,结果表明:(1)减桑添食仙蚕人工饲料区的收茧量、茧质均较全桑叶饱食饲育的差,并且随着“仙蚕人工饲料”添食量的增加其各项饲育成绩也有下降趋势。(2)在用桑量减少的情况下,添食该饲料区比不添食的全茧量、茧层量、单产虽有所提高,但看不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用甲状腺碘質(T)2:100,000、4:100,000以及8:100,000濃度的溶液醮湿桑叶,然后在19~23℃下每昼夜餵养三次,用这些桑叶飼养过的蚕儿,熟蚕体重較重,蚕茧量亦較重;因此,各試驗区的总产茧量較对照区高。夏期飼养的蚕儿,經甲状腺碘質添食后,总收茧量較高,上茧率也較多。試驗区的蚕茧繅絲良好,添食第1、2种濃度的(T)溶液的試驗区,其茧絲长增长,在某些試驗方面,生絲率亦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正1桑叶食用开发利用意义"栽桑-养蚕-结茧-售茧-缫丝-丝绸"是我国传统的蚕桑经营模式。但随着近年来茧丝绸市场长期在低位徘徊,加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成本却逐年上升,导致传统栽桑养蚕的模式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在很多蚕区,桑园抛荒失管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因此,打破这种传统的蚕桑经营模式,提高蚕桑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是开拓蚕桑产业转型发展的新途径。近年来,各地蚕区积极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稻虱净对家蚕毒性和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稻桑混栽区,施用浓度约1000ppm稻虱净时,将被污染的桑叶饲蚕,或在实验室用约1000ppm稻虱净从一龄蚕连续添毒,均能对家蚕造成慢性中毒,发生迟眠蚕,多营下茧和烂茧,全茧量、茧层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2018年春,如东县引进苏州大学和盐城市大丰区蚕种场合作选育的菁松R×皓月蚕品种,进行了人工饲料与普通桑叶饲育对比试验。该品种采用1—2龄人工饲料饲育,与普通桑叶育相比,良蛹率相仿,茧丝质量数据相近,但眠蚕蚕体体重和蚕茧产量、茧丝纤度和鲜毛茧出丝率有所下降。该品种采用全龄人工饲料饲育,与普通桑叶育相比,除粒茧丝长外,眠蚕蚕体体重、蚕茧产量、良蛹率、公斤茧粒数以及上车率、解舒率、茧丝纤度、洁净、鲜毛茧出丝率等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 多化性蚕蛆蝇一年繁殖6代,一只雌蝇—生产卵300—400粒,蝇蛆进入蚕体,以蚕体组织液为养料,被寄生的蚕在幼虫期或蛹期死亡,被蝇蛆为害的蚕茧,变成下脚茧,不能缫丝。防治方法是:1.发动群众挖蛹扑蝇,蚕室最好装上纱门纱窗。2.用0.3%漂白粉溶液,喷洒蚕体,使蝇卵胶质物溶解,杀死蝇卵,使之脱落。喷洒适期从四龄起,隔日一次,每次在下午四时后进行。3.桑叶喷洒灭蚕蝇用以蚕添食效果最  相似文献   

19.
设饱食添食区与饱食对照区、吊食Ⅰ添食区与吊食Ⅰ对照区,吊食Ⅱ添食区与吊食Ⅱ对照区共6个处理,为5龄蚕起蚕添食营养饲料,每处理区再设一个重复区,每处理区蚕头数200头。添食区添食营养饲料,自5龄饷食开始到见熟蚕为止,每天3次,每次给桑前将营养饲料与冷开水按1∶10配兑的稀释液用喷雾器喷于桑叶上混匀后再稍晾干喂蚕;对照区则饲喂用清水进行同样处理的桑叶。试验结果表明添食桑蚕营养饲料可以增强蚕儿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且能强化蚕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蚕儿对桑叶的消化吸收,提高叶丝转化率等。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晚秋蚕期到2014年晚秋蚕期,进行了5期1~2龄颗粒饲料育3~5龄桑叶育与全龄常规桑叶育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龄颗粒饲料育的蚕体质量不同程度的低于桑叶育,2眠蚕时蚕体质量开差最大,达到了28.9%~41.6%,4眠蚕时蚕体质量开差则缩小为1.0%~9.9%,熟蚕时蚕体质量差距进一步缩小至0.5%~8.5%。人工饲料育蚕的龄期经过有延长现象,1~2龄颗粒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龄期经过与全龄常规桑叶育相比,2014年春蚕的差距最小,全龄经过延长12 h;2014年夏蚕的差距最大,全龄经过延长30 h;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盒种产茧量要略低于全龄桑叶育,无论是全茧量、公斤茧颗数、盒种产茧量等指标都是一致的,但总体差距较小。上车率、茧丝长、毛茧出丝率等主要丝质指标相近,洁净、万米吊糙和茧丝量指标优于全龄桑叶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