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萃取方法对缫丝蛹油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正已烷和石油醚)萃取法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分别萃取获得缫丝蚕蛹油样品,并对其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指标进行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缫丝蚕蛹经两种萃取方法共3种溶剂萃取获得的3个蛹油样品,其脂肪酸组成相同,均分离出4种饱和脂肪酸和5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2%~75%),其中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蛹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而碘价和皂化值较高,质量优于其它2种有机溶剂提取的蛹油。提示超临界CO2萃取的蛹油作为一种富含ω-3型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的功能性油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对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达  双金  玉荣 《中国奶牛》2011,(4):19-23
本试验主要研究奶牛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后对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亚麻籽可极显著提高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提高26.94%(P〈0.01);其中明显增加C18:2、C18:3、C20:4、C20:5和C22:6脂肪酸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中ω-3 PUFA(包括α-C18:3、EPA、DHA)脂肪酸含量和ω-6 PUFA脂肪酸(C18:2、γ-C18:3和C20:4)含量,两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78.47%和19.40%。添加亚麻籽可极显著(P〈0.01)降低牛乳中ω-6 PUFA/ω-3 PUFA比值,降低33.10%。  相似文献   

3.
青海3种野生植物籽油中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青海境内3种植物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的11种脂肪酸中以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79%以上。  相似文献   

4.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鸡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下简称ω-3)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中,距羧基最远的双键是在倒数第三个碳原子上。主要是由:C20:5ω-3(EPA),C22:6ω-3(DHA),C18:3ω-3(α-亚麻酸)组成。陆地植物油中几乎不含EPA和DHA。海藻与深海鱼中含有较高EPA和DHA。α-亚麻酸进入人体后.经过~系列的脱饱和作用.缓慢而有限度地转变为EPA和DHA,但延伸却比较快。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效利用柞蚕蛹开发药用保健品的目的,采用石油醚浸提法从柞蚕蛹中提取蛹油,并用尿素包合法进一步提纯蛹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气相色谱检测,柞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含量较高,蛹油提纯后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制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由75.22%提高到90.89%。以wister雄性小鼠为试验动物,摄食柞蚕蛹油及提纯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品,结果显示柞蚕蛹油及其不饱和脂肪酸制品均具有较好的血脂调节作用,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具有可行性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ω-3 PUFA的转变人类可通过脱饱和与链延长等步骤,将短链ω-3脂肪酸(亚麻酸-C18:3)转变成长链ω-3脂肪酸(Brenner,1989)。这种转变相当缓慢。Δ6位脱饱和是限速的步骤(Crawford等,1989)。结果,尽管C18:3 ω-3脂肪酸(亚麻酸)在人体中是EPA与DHA的前体物,但并不被认为是一种主要来源。增加膳食中的亚麻酸似乎不产生EPA+DHA可产生的那种临床效应(Barlow等,1990)。有证据表明C22:5 ω-3(廿二碳五烯酸)既可转  相似文献   

7.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研究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昱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2):31-31,34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原子数为16-22的直链脂肪酸。按照ω编号系统(n编号系统)可将其分为ω-9组、ω-7组、ω-6组、ω-3组,其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通常是ω-3组和ω-6组。常见的PUFAs有:ω-3PUFAs中的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ω-6PUFAs中的亚油酸(LA),r-亚麻酸(GLA),双高-ω-亚麻酸(DHGLA)和花生四烯酸(AA)等。研究表明,PUFAs是  相似文献   

8.
紫苏籽油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含量达到53%~62%,具有抗氧化、抗癌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文章从紫苏籽油的提取方法、活性物质组成营养功效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紫苏籽油的开发及综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1引言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是指从甲基端起第一个双键位于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间的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包括a—亚麻酸(C18:3ω—3,ALA)、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己烷、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和氯仿-甲醇(体积比2∶1)4种有机溶剂提取柞蚕蛹油,并对蛹油中的甘油酯、磷脂、甾醇、维生素E等脂类物质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柞蚕蛹油中的脂类物质主要为甘油酯,其中甘油三酯约占88%,1,3-甘油二酯(1,3-DAG)约占1%,1,2-甘油二脂(1,2-DAG)约占1.5%;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质量分数可达到8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0%,油酸占29%,亚油酸占7%;脂类物质中维生素E的质量分数高达382.56μg/g,主要为α-生育酚(255.00μg/g),还含有少量β-生育酚、γ-生育酚和γ-生育三烯酚;甾醇类物质主要由胆固醇和β-谷甾醇组成,其中β-谷甾醇的质量分数达到3.36 mg/g;磷脂类物质主要由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酯酰丝氨酸(PS)组成,其中PE含量最高,达到34.82%,PS含量最低,仅占1.28%;采用质谱鉴定出18种甘油三酯,相对含量较高的依次为二油酸棕榈酸甘油酯(POO)、二亚麻酸棕榈酸甘油酯(PLnLn)和二亚麻酸亚油酸甘油酯(LLnLn),其含量分别占总甘油三酯的21.18%、14.22%和10.54%。  相似文献   

11.
正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指含有2个及以上双键且碳原子数在18~22个的直链脂肪酸,因其独特的生物学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营养保健、化妆品、生物制药和饲料生产等领域[1]。特别是含有3个或更多个非共轭顺式双键的18碳(C)至22C PUFA,因其潜在的营养和生物学效应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通过在围生期母猪日粮中添加α-亚麻酸,并强化其ω-3 PUFA的营养,以便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近年来,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利用油  相似文献   

12.
亚麻籽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钦龙 《广东饲料》2002,11(5):13-14
亚麻籽(linseed)种子小,外皮坚实,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有望成为配合饲料的新资源。人们看重不是它的蛋白质,更多的是对它的脂肪性质感兴趣。亚麻籽脂肪中亚麻酸(ω-3脂肪酸)含量特别高(亚麻籽油55.0%,豆油仅为8.0%)。众所周知,ω-3脂肪酸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患和心脏病的有效药物。在油料作物中,亚麻籽的含油量能与卡诺拉(一种改良油菜籽)相匹敌,但其代谢能(鸡代谢能15.7MJ/kg)远低于卡诺拉。亚麻籽的蛋白质含量与其他油料种子相比不相上下,而且氨基酸组成较平衡。然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亚麻籽及亚麻籽油对母羊乳汁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妊娠120 d母羊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有5.25%炒亚麻籽日粮(炒亚麻籽组)、5.25%生亚麻籽日粮(生亚麻籽组)和2.25%亚麻籽油日粮(亚麻油组),试验结束时采集每组乳样和日粮原料检测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日粮ω-6多聚不饱和脂肪酸/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ω-6 PUFA/ω-3 PUFA)为11.10,而3个试验组分别为1.01,1.01,1.07,说明对照组日粮具有ω-6 PUFA营养特性,相反3个试验组日粮则均为ω-3 PUFA营养特性。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及亚麻籽油使母羊乳汁中不饱和脂肪酸(USFA)组成极显著上升(P0.01),其中亚麻籽油组极显著高于生亚麻籽组(P0.01),而与炒亚麻籽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使乳中ω-3 PUFA组成极显著上升(P0.01),相反ω-6 PUFA组成极显著下降(P0.01);使乳中ω-6 PUFA/ω-3 PUFA极显著下降(P0.01),但是3个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使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组成和≤16C脂肪酸组成显著下降(P0.05),但是3个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亚麻籽及亚麻籽油可明显改善母羊乳汁中ω-3 PUFA营养特征,其中炒亚麻籽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富含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蚕蛹油为原料,采用化学酶法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2种高附加值功能性油脂。2种目标产物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是:采用碱液催化蚕蛹油中的甘油三酯与乙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经反相C18柱制备色谱分离获得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单体;以副产物甘油和天然抗氧化成分咖啡酸甲酯为底物,采用脂肪酶催化转酯化反应获得咖啡酸单甘酯单体。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制备过程的蚕蛹油脂肪酸组分,其中乙酯化得到的α-亚麻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的产率分别为37.5%、18.2%和13.7%,副产物甘油的产率为20.6%,C18柱纯化后可得到纯度90%的α-亚麻酸乙酯及纯度70%的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水解产物甘油与咖啡酸甲酯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的产物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鉴定为咖啡酸单甘油酯。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酶促合成工艺条件为温度74.6℃、底物咖啡酸甲酯质量浓度41.2 g/L、脂肪酶Novozym 435的用量(质量分数)9.6%,在此条件下咖啡酸单甘油酯的得率高达85.04%。利用建立的新工艺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和咖啡酸单甘酯,使蚕蛹油的水解副产物甘油得到有效利用,为蚕蛹油的高值化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于昱 《北方牧业》2004,(5):16-16
<正>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原子数为16~22的直链脂肪酸。按照ω编号系统(n 编号系统)可将其分为ω-9组、ω-7组、ω-6组、ω-3组,其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通常是ω-3组和ω-6组。常见的 PUFAs 有:ω-3PUFAs中的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ω-6PUFAs 中的亚油酸(LA),r-亚麻酸(GLA),双高-ω-亚麻酸(DHGLA)和花生四烯酸(AA)等。研究表明,PUFAs 是所有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机体的激素代谢和许多酶的活性起调控作用,能降低心脏病发生率,抑制前列腺增生和乳腺肿瘤,延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家蚕蛹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蛹脂肪酸对人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家蚕不同杂交组合、不同性别的蛹脂肪酸,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脂肪酸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烯酸、软脂酸、α-亚麻酸、硬脂酸为5个家蚕杂交组合的蛹脂肪酸共有成分,其中相对含量最丰富的是α-亚麻酸;在G1白×C108和C108×大造(雄性)的蛹脂肪酸中检测出壬醛酸;在菁松×M-2的蛹脂肪酸中新检测出9-十二碳烯酸;壬醛酸、月桂酸、9-十二碳烯酸为首次从蚕蛹脂肪酸中检测出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1 DHA和AA的功能介绍 DHA化学名称二十二碳六烯酸,由于其第1个双键起始于第3个碳原子上,所以它们属于ω-3型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的摄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从食物中摄取;二是通过人体必需脂肪酸ω-3系列的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生物转化而得.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5,(6)
<正>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按ω命名法可以分为ω-9、ω-7、ω-3、ω-6 PUFA 4个系列。ω-6 PUFA主要有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ω-3 PUFA主要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PUFA对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特别是ω-3系列PUFA能够降低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合理的膳食以及适当的ω-6与ω-3比例对人体健康尤为重要。世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北京油鸡腿肌中长链脂肪酸变化规律,试验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50、300、450日龄北京油鸡腿肌的中长链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北京油鸡腿肌共鉴定出33种中长链脂肪酸,其组成不随日龄的变化而变化;油酸(C18∶1 n-9c)、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 n-6c)、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 n-6)和棕榈油酸(C16∶1)等脂肪酸为北京油鸡腿肌中的主要脂肪酸,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95.52%;除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外,饱和脂肪酸(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不饱和脂肪酸(UFAs)、必需脂肪酸(EFAs)和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比例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450日龄绝对含量极显著地高于150和300日龄(P0.01);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 n-3,DHA)、α-亚麻酸(C18∶3 n-3,ALA)和花生四烯酸(C20∶4 n-6,ARA)、亚油酸(C18∶2 n-6c,LA)分别是北京油鸡腿肌中主要的n-3系列和n-6系列PUFAs,北京油鸡腿肌n-6/n-3 PUFAs比例在21.18~24.39∶1范围内,且450日龄显著高于150和300日龄。研究结果提示日龄对北京油鸡腿肌脂肪酸分类的绝对含量影响程度高于对相对比例的影响,且基于脂肪酸绝对含量,北京油鸡150和450日龄的腿肌在营养及风味上要优于300日龄。  相似文献   

20.
苜蓿草粉替代花生秧对波尔山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苜蓿草粉替代花生秧对波尔山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75只3月龄、体重相近(24~28 kg)的雌性健康波尔山羊,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用0%,10%,20%,30%,40%的苜蓿草粉等量替代花生秧。结果表明:用苜蓿草粉代替等量花生秧,胴体净肉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和对照组相比,羊肉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羊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随着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提升,羊肉的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含量有依次递增、ω-6/ω-3比例依次下降的趋势,其中试验Ⅲ、Ⅳ组ω-6/ω-3符合人体需要的比值6水平。试验组羊肉中未检到二十碳五烯酸,对照组未检到亚麻酸。综合研究表明,用苜蓿草粉替代部分花生秧,改善了波尔山羊的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