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攀枝花市现有的部分本地鲜食核桃单株坚果大小、壳厚、单果重、出仁率、种仁特征、壳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测定和记录。结果表明:本地鲜实核桃单株坚果性状指标变化幅度较大,3径平均2.87cm~3.89 cm、壳厚0.92 mm~1.84 mm、干果重6.70 g~15.65 g、出仁率39.0%~60.5%。同时在种仁特征、取仁难易和壳面特征也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露丰是从早实核桃实生后代中选出的露仁核桃新品种,属早实核桃类型.坚果长圆形,壳厚0.5mm,成片状显露种仁;单果重13.0g,核仁饱满,味香不涩,出仁率86.3%,品质优良.侧花芽果枝率79.0%,坐果率82.1%,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3.
漾杂3号是云南省大理州内地方核桃经种内杂交选育出的核桃新品种,坚果扁圆球形,平均三径3.5cm;平均单果重13.4g,平均仁重7.8 g;平均壳厚1.0mm;内隔和内褶较薄,纸质,取仁较易,可取整仁,平均出仁率53.79%;仁饱满,黄白色,味香,核仁蛋白质含量18.26%,脂肪含量71.65%,风味香。经多年区域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晋绵1号是从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的雌先型晚实新品种。坚果扁圆柱形,三径平均值达到39.41 mm,平均单果质量18.0 g,壳厚1.2 mm,壳面较光滑,内褶壁退化,易取整仁。核仁充实饱满,内种皮为淡黄色,风味香甜,单仁仁重9.4 g,出仁率52.0%.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5.
核桃优质乡土品种选育是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种苗遗传品质的关键,2011年在贵州省息烽全县10个乡镇开展了核桃优良单株选择,为泡核桃采穗圃建设和进一步的品种选育提供繁殖材料。依据优树选择标准初选152株优良单株,坚果的单果质量和壳厚变异最丰富,出仁率变异最小。综合评分评选15株优良单株,主要是浅麻壳细香泡核桃类型。坚果的平均纵径为34.09 mm,平均侧径为30.48 mm,平均横径31.26 mm,平均单果质量8.85g,平均壳厚1.01 mm,平均出仁率58.3%,冠影面积产仁量平均为0.53 kg/m2。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省分布的7个核桃群体的6个坚果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以及典范对应分析(CCA)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云南核桃的表型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2.22%),保山群体的单果重和出仁率的表型变异系数最大(50.53%和10.43%),而蛋白质含量最低(13.4%),表型变异系数也最大(13.45%),遗传资源最为丰富,保山群体的三径均值最大(3.8 cm),壳厚最小(0.75 mm);鲁甸群体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平均为70.79%)。单果重与三径均值及壳厚存在显著正相关(0.836),而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0.395),壳厚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0.514),出仁率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0.271),丽江群体和昭阳群体表型性状最为相似,红河群体与其它群体表型相差较大,经度分布对核桃坚果表型相关性最大,其次气候因子是影响核桃坚果表型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尤其是7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2018年晚霜对辽宁系列核桃果实从单株结果量、坚果三径均值、壳厚、平均单果重、出仁率、种仁脂肪含量6个方面进行了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得出辽宁4、6号在本次霜冻影响中表现优于其他辽宁系列核桃品种,可作为抗晚霜核桃品种选育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8.
‘强特勒’核桃引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特勒’是从美国引种的核桃优良品种,其亲本来自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1年以穗条形式引入陕西.早实型,侧芽结果率80%-90%.在黄龙县展叶期和雌花盛期比当地核桃晚7d左右,从而减轻了黑斑病的感染及晚霜的危害.平均单果重12.8g,壳面光滑,缝合线紧密,壳厚1.5 mm,耐储藏.核仁重6.3g,出仁率49%.浅色仁率稳定在90%以上,品质极佳.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利用红花串核桃这一优良种质资源,对形态学特征和主要生物学特性等品种特性进行了观测,制定了育种策略并探讨了品种选育技术。红花串核桃属于早实晚熟丰产耐晚霜品种,为薄麻壳泡核桃,具有二次开花结实特性;第一次果的生产利用价值和商品性能高,8年生单株产坚果15kg以上,坚果椭圆形、整齐端正、缝合线高,种仁浅黄色,取仁易、取整仁,平均单果重14.28g,种壳厚1.3mm,出仁率54%;第2次果是核桃遗传育种的新型试材,目前的生产利用价值和商品性能较低。  相似文献   

10.
‘乡核1号’为甘孜州乡城县的实生乡土核桃优株,树势较强,雌雄花期同步,果实9月中旬成熟,果实椭圆形。核仁饱满,黄白色。平均单果重14.5 g,平均壳厚0.97 mm,取仁易,坚果出仁率61.6%,脂肪含量62.9%,蛋白含量21.2%。2014年4月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1.
薄麻壳泡核桃是贵州主要农家品种,数量分布广,具有壳薄、取仁易、味香等特点。对薄麻壳泡核桃开展优良单株选择,拟为核桃苗木生产提供优良繁殖材料,为选育核桃优质农家品种提供技术支撑和遗传材料。2015年以来,对贵州省薄麻壳泡核桃进行选优调查,按照丰产性状和坚果品质进行初选和复选,应用多性状综合评定开展决选。预选优树30株,复选优树15株,按照国家标准决选优树6株,评选出来的6株优良单株,其单果重变幅为9.54~14.27g,壳厚变幅为0.97~1.30mm,出仁率变幅为50.24%~59.98%,含油率变幅为59.04%~70.67%,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9%~23.9%。优良单株壳面麻壳,其取仁难易、壳厚、出仁率、仁色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12.
商洛紫仁核桃是商洛市自主选育的特色核桃新品系,核仁皮紫红色,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花色苷和鞣花单宁成分含量极高,在核仁种皮中含量分别为1.65%和4.10%;生长势旺盛,树体强壮,坚果圆球形,三径均值31.55 mm,平均单果重10.44 g,出仁率51.11%,壳厚1.13 mm,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3.77%、64.89%、15.65%,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总含量54.7%。该品种具有早实特性,性状遗传稳定,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以大理州5个核桃主产区39份核桃坚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坚果表型性状特征进行变异性、聚类性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大理核桃坚果表型特征丰富多样性状况,为该地区核桃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数量性状以单果重、核壳厚、出仁率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26.61%、27.91%、16.54%,单果重和出仁率上分别占参试样本总数41.03%和25.6%达到国家特级标准。质量性状以露仁情况、取仁难易、核仁饱满度和果形均匀度4个表型特征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介于18.27~38.29%。对12个坚果表型质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其Simp-son指数为0.077~0.826,Shannon-Wiener指数为0.122~1.854,其中以果形性状的两项指数最高,分别为0.825和1.854;缝合线性状的两项指数最低,说明循化产区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最大,以漾濞产区的表型变异程度最高,遗传多样性最丰富。5个核桃主产区的39份核桃资源可划分为两大类,并可按坚果形状进行区分,这充分说明了按果形划分核桃种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即将YB(漾濞群体)、YP(永平群体)、YN(云龙群体)和WS(巍山群体)4个聚为1类,EY(洱源群体)单独聚为1类,这充分说明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自然气候与降雨量直接影响了核桃表型变异程度和遗传资源丰富程度。  相似文献   

14.
对22份滇西及滇中地区主栽核桃品种果实进行10个数量性状测定和10个质量性状鉴定及赋值,并进行特征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在坚果形状、缝合线、种仁颜色等方面特征丰富;数量性状方面单果重、壳厚、仁重、出仁率、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26%、19.46%、22.85%、21.88%、17.22%,在单果重和出仁率方面有45.45%、18.18%达到国家特级标准。聚类分析表明,22份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并且这两大类型正好可用坚果形状进行区分。22个主栽品种坚果表现出丰富的特征性和优良性,其不仅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也为核桃品种改良等提供宝贵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9个核桃优良单株的8个主要经性状(三径平均、坚果重、壳厚、种仁重、出仁率、粗脂肪、蛋白质、单位面积核桃树冠投影产仁量)进行分析,以性状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2.751%为标准,确定了两个反映攀枝花市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函数式,并通过计算样本的重要主成分值和对供试样本进行坚果性状比较,最终选择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样本.  相似文献   

16.
"石门核桃"及其优良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历史名牌产品"石门核桃"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石门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过程和主要品种特点.元宝,坚果元宝形,单果质量14.5 g,出仁率59.2%,脂肪含量68.2%,蛋白质17.7%,风味浓香不涩;龙珠,坚果近圆形,单果质量13.91 g,出仁率54.71%,含脂肪72.9%,蛋白质13.0%;魁香,坚果圆形,单果质量13.9 g,出仁率55.4%,仁极为饱满,香味浓,含脂肪68.5%,蛋白质18.0%;硕宝,坚果近元宝形,单果质量21.15 g,出仁率52.12%,含脂肪59.1%,蛋白质22.3%.  相似文献   

17.
渝东北核桃优良单株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本地核桃良种,在渝东北地区开展核桃优良单株的选择研究。通过对渝东北地区的64株初选核桃优树坚果的主要性状离散程度进行分析,对其中43株较优树的5个主要数量指标(三径均值、坚果质量、仁质量、壳厚、出仁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对描述性指标(坚果外观、取仁难易、饱满程度、种仁颜色、风味)进行评分分析,进而选择坚果综合性状优良的核桃单株。根据主成分分析与描述性指标的评分,结果表明13、39、16号等16株核桃优良单株的坚果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早实核桃半同胞子代坚果体积,单果重,出仁率,果壳厚和缝合线宽度等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的测定,分析,探讨实生子代的变异的规律。一般多为劣变,且母树品质越优,子代的劣变程度越大,但超亲优亲也为核桃良种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核桃良种推广应采用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19.
以盛果期"绿岭"核桃树为试材,研究了短期更新处理和常规更新处理下不同病害级别核桃(Juglans regia)坚果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病害级别增加,坚果直径、单果质量、壳厚呈降低趋势;短期更新的出仁率以大病果最高,轻病果、好果次之,常规更新的出仁率以好果、轻病果、大病果较高;短期更新的核仁脂肪含量以大病果、轻病果、好果较高,常规更新的核仁脂肪含量则以轻病果和好果较高。经相关分析,坚果直径、单果质量与病害级别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91~-0.970之间,壳厚、出仁率、核仁脂肪含量与病害级别无显著相关。修剪更新以短期更新为宜。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鄂北引种栽培的10个核桃品种坚果的外观品质,并分析测定部分品种核仁的脂肪、蛋白质、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元丰、晋龙3号和辽核4号综合品质较优,其外观品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中林5号坚果较小,脂肪含量较低,但出仁率高、口感好,可以作为授粉品种使用;当地野核桃果径小、单果质量小、壳厚、内隔壁骨质、出仁率极低,无直接经济利用价值,但蛋白质含量高达26.1%,可用野核桃与核桃进行杂交,选育抗性强、高蛋白含量的核桃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