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菌根型食用菌的菌根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简要介绍 6种共生型菌根食 (药 )用菌在相应树苗上完成菌根合成 ,并成功地长出子实体的事例 ,说明菌根食用菌的发展途径 ;就有关菌根合成的方法及技术作一初步介绍 ;对菌根合成技术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对菌根型食用菌今后的研究与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学报》2007,14(1):42
由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菌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云南省农业厅,昆明海关,中国国家濒危动植物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中国菌根联合会,国家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域规划研究所,中国林业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云南食用菌协会,中华合作供销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共同协办的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将于2007年8月26—29日在云南楚雄召开.会议将由菌根食用菌的科技论坛,商业贸易论坛和文化论坛(野生食用菌科普展览和云南野生食用菌品尝)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黑孢块菌的菌根合成及其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纯培养的黑孢块菌菌丝体接种红椎实生苗 ,对菌根感染情况及其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在适宜条件下 ,该菌在红椎根系上形成的菌根具有块菌菌根典型的形态结构。本文探讨了名贵菌根食用菌在我国的半人工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4.
统计了近年来食用菌基因组测序的情况,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食用菌木质纤维素代谢、活性成分合成、人工栽培的基因研究及食用菌基因组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欧洲块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陈应龙 《中国食用菌》2002,21(1):7-9,11
黑孢块菌、白块菌、勃良第块菌等是分布于西欧地区的著名美味食用菌。法国科学家最早开展了块菌人工驯化及其栽培技术研究,开创了菌根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先河。这一技术在欧洲得到了推广,成为新兴产业;近年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也试验成功。本文对块菌菌根化苗生产及种植园经营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以香菇、平菇、秀珍菇等7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菌丝生长状况、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和木质纤维素含量,探讨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以期为进一步利用猕猴桃枝生物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猕猴桃枝可作为7种食用菌栽培的原料,但生长适应性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秀珍菇选择性降解木质素效果最佳,栽培20 d后木质素降解率达35.6%;平菇对基质中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好,栽培25 d时纤维素降解率达48.3%;鹿角灵芝对基质中半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强,栽培30 d时降解率达68.3%。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是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它们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基质中获得所有的营养需求。食用菌栽培以木质纤维素为基质,它们是农林产业副产品。这些木质纤维素材料与真菌结合后就在生物世界创造一些特殊的东西。因为食用菌的细胞壁含有几丁质而不是纤维素,所以它们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最近对一个4.4亿年前的蘑菇化石研究结果表明,蘑菇可能是生活在陆地上最古老的生物。食用菌生物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科学学科,它涉及蘑菇科学研究的所有方面。应用食用菌生物学主要是两个领域的研究:一个是关于食用菌生产的食用菌科学,另一个是关于食用菌产品的食用菌生物技术。因此,食用菌科学和食用菌生物技术可以说是食用菌产业的两条腿。应用食用菌生物学的目标就是解决当今世界以及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未来世界将持续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这两个问题就是食物和健康,它们紧密相关,并且我们正在试图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用菌》2007,26(5):13-13
2007年8月26日-29日,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在云南楚雄隆重举行,来自世界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余名食用菌专家齐聚楚雄,就野生食用菌的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研究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 Vittad.)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菌根食用菌。通过对黑孢块菌与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合成菌根苗的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用黑孢块菌孢子液接种华山松树苗后,第7个月可观测到黄褐色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为单轴状或二叉分支状,单根菌根长0.3 mm~4 mm,直径为0.3 mm~0.5 mm,表面呈马赛克镶嵌结构,其外延菌丝为透明、半透明,呈近直角的分枝。菌根老化后变红褐色或萎缩。菌根表面呈马赛克镶嵌结构、外延菌丝有近直角的分枝是黑孢块菌与华山松形成菌根的最重要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波氏块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菌根食用菌。对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合成菌根苗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用波氏块菌孢子液接种锥连栎树苗后,第1个至第2个月可形成淡黄色、黄褐色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为单轴状、羽状和不规则分支状,单根菌根长0.35mm-1.99mm,直径为0.18mm-0.29mm。菌根延伸出外延菌丝,其外延菌丝为排列整齐的刚毛,呈半透明状。菌根老化后变暗褐或萎缩,外延菌丝呈透明、半透明、排列整齐的刚毛是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形成的菌根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高等担子菌纤维素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担子菌含有丰富的木质纤维素酶,能使天然木质纤维索分解,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许多高等担子菌可供食用或入药,它们能利用木质纤维素废物的养料,生产出大量美味可口的食品和有医疗价值的药品。因此,对食用(包括药用)担子菌的纤维素酶系的研究,改变食用菌的废物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 Vittadini)、夏块菌(T.aestivum Vittadin)i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菌根食用菌。本文对印度块菌、夏块菌与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合成菌根苗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印度块菌、夏块菌孢子液接种化香树苗后,第三个月发现已形成根尖淡乳色,基部淡黄色、黄褐色的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为单轴状、羽状和不规则分支状,单根菌根长300μm~4 000μm,直径为200μm~500μm;平坦或从菌根延伸出外延菌丝。印度块菌与化香树形成的外延菌丝为透明、半透明、絮状。夏块菌与化香树形成的外延菌丝为黄绿色、羊毛状。菌根老化后变暗褐或萎缩;两种块菌与化香树形成的菌根在显微镜下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侧耳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侧耳属食用菌以生长快,抗逆力强,易栽培和高生物效率著称。它们的上述特性是和它们具有较强的木质纤维索酶活性分不开的。因此,对侧耳纤维索酶的研究,可能对食用菌的栽培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普遍测定食用菌纤维索酶和半纤维索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侧耳属4个种5个常见栽培品种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索酶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早期人们将木质纤维素材料进行转化的努力,同时也将其确定为纤维素生物量,包括: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纤维素(cellulose)和木质素(lignin),作为原材料来生产食、药用菌。这些领域涵盖了食用菌生活史的研究以及遗传、育种的应用,所有研究均试图改善菌种质量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木质纤维素。近十年来,科学家也致力于探索发展新学科-“蕈菌生物学”(Mushroom biology)取代“蕈菌学”(Mulshroomology)、“蕈菌产品”(Mushroom products)区别于“蕈菌生产”(Mushroom production);“保健品”(Nutraceuticals)区别于“滋补品”(Nutriceuticals)。食用菌科学研究推动发展了食用菌产业及其相关的食用菌栽培和生产,因此,食用菌生物技术产生出食用菌产品及其相关的食用菌衍生(物)产品(mushroom derivatives)(食用菌滋补品/食品补充剂)。这就是现代食用菌基础工业的两个分支。通过对21世纪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预测,回顾世界食用菌及其产品的市场产值状况,得出结论:“非绿色革命”(nongreen revolution)。“非绿色革命”已经并将继续保持对全球长期San食营养、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再生资源和经济及社会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强调的是,优质、讲信誉的食用菌产品及其衍生产品,是获得公众长期信赖的重要保证并奠定世界食用菌市场持续繁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黑块菌是一类珍稀的外生菌根食用菌。着重描述印度块菌和夏块菌的形态特征和鉴别特征,并介绍它们的生境及分布区域。同时,对块菌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luteus)是一种优良的菌根食用菌,对油松具有很好的促生长作用,在国内广泛分布,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野生食用菌之一。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从2001年开始承担市、省级多个牛肝菌科技研究项目,包括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种分离、液体培养、生态学、野生促繁、人工栽培技术等。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培养及菌剂制作是实现其人工栽培产业化的基础。现将液体培养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易门野生食用菌资源与农户收入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食用菌是云南山区农村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之一,通过对地处云南省滇中西部的易门县3个乡6个村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6个村落经济收入来源及经济状况相关性分析,发现当地农户野生食用菌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例并不高,为1.22%~2.95%;农户是否出售采摘的野生食用菌、野生食用菌的收入高低和农户所在村落的立地条件、其它经济收入状况有明显的关联,尤其是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收入较高的家庭,野生食用菌收入明显降低;而劳动力缺乏或田地较少,林地较多,而导致经济作物收入较低的农户,则比较注重野生食用菌的收入;农户基本没有任何真菌资源保护的措施和观念。同时也对易门县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伞菌虽然多至三千二百五十多种,但因为不是所有的种类都能人工培养,所以已知能产生分生孢子的只有七属和十种左右。在形成菌根的类型中,从未见过产生分生孢子的报道。对伞菌分生孢子阶段的研究,在食用菌育种理论和实践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松乳菇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菌根食用菌。对松乳菇人工栽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张家界栽培松乳菇潜力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良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良种选育中的应用是食用菌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进展。它使蘑菇科学和现代遗传工程靠拢了一步。这种技术使食用菌的远缘杂交,相同交配型的杂交以及共生菌根类蘑菇的驯化栽培成为可能;同时,在遗传学的理论与实践中,赶上酵母菌和丝状真菌的水平。原生质体融合的技术研究属于细胞工程的范畴,它的开展约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近年来遗传学的戏剧性发展,更推动了这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细胞壁消解后的原生质体,虽然失去了原有的形态,变成球体,但是它依然具有原生质膜和整体基因组,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