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双船底拖网渔具设计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明彦 《水产学报》1996,20(1):36-44
本文通过多次拖网系列模型试验,分析比较了我国双船底拖网渔具设计参数对网具性能的影响,并指出选择设计参数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2.
拖网是海洋渔业生产中的主要作业方式,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近年来,由于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变化,生产已出现了严峻局面,并且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各种保护鱼类资源的条款和措施。在此情况下,为了科学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网具进行改进、改革,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根据我国现在使用的拖网情况,如果进行优化组合式网具的设计、装配、使用方面的研究尝试,必将推动网具在装配、生产上走向现代化、标准化、系列  相似文献   

3.
拖网渔具重还是轻,是拖网渔具渔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之一。渔船拖网时的负荷总重,是由曳纲、网型结构、底纲等构成的。拖网作业时必须做到“稳定、匀速、徐行”,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捕捞效果。如果网具拖行中摇摆不定,很少附泥磨损,或磨损不匀,或时快时慢,或磨损过重吃泥过多,都是拖网渔法的大“忌”。所谓“稳定”,也是相对和有限度的,过稳就转为笨重,拖速就会减慢,附泥就会过多,网具就会过度磨损。  相似文献   

4.
目前,桁拖网拖虾生产已成为沿海渔区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其产值在整个海洋渔业产值中的比例年年上升。由于该项作业方式属单船底层桁杆拖网作业,其网具设计、装配、操作调整以及渔场选择等各道环节的技术性都比较强,因此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拖虾生产。尤其是桁拖网作业中的调整技术是捕捞生产技术中的关键,如在生产实践中大家经常遇到这种现象:同样马力的渔船,使用同规格的网具,在同一渔场生产,但网产量相差十分悬殊,最高的近千斤,低的只有十几斤甚至空网。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渔具、渔法的正确运用和调整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拖网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底层鱼类的捕捞压力,1996年福建省莆田市对原有的单拖作业进行渔具渔法改革,改单拖作业为兼作流目网对拖作业,改变原有的单拖作业单纯捕捞底层鱼类为兼捕中上层鱼类。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单拖作业渔具渔法改革技术介绍如下:一、改革规模改20艘单拖作业渔船为门对兼作对施作业船。兼作对拖作业渔船中2IOk。。的渔船6对,198kw的渔船2对,265kw的渔船2对。每对作业渔船配备相应的疏目拖网l-2张。二、渔具1、网具规格:11Oh。。的对拖作业渔船配备的网具网四周长为80二X3m…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此报告了双联式虾拖网在1995-1996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使用该网具作业,在渔船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平均网次总产量比网板虾拖网提高14.26%,平均网次虾产量提高23.68%,平均纯效益提高12.37%。同时对蟹类及底层鱼类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文内还简单分析了该网具与捕捞对象的渔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网.抽D绳zipper line 网囊上开闭取鱼口的绳索。 手纲sweep line 网板拖网中,连接网袖和网板的纲索。其中,双手纲式中位于上面的一根称上手纲,下面的一根称下手纲。 游纲pennant 网板拖网中,连接曳纲和手纲,便于收绞手纲操作的纲索。 曳纲warp 拖曳网具的纲索。 带网纲bush rope 束U网、张网作业时,连接网具和渔船的纲索. 侧纲side rope 装在网具侧缘的纲索。 浮标绳buoyrope 连接浮标和渔具的绳索。 底环绳purse ring bridle 有环围网中,连接底环和下纲的绳索。 网头绳bridxe 单船围网作业时,连接围网翼端和带网船(或带网浮标)的绳索。 跑…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南极磷虾拖网系统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于 2020 年 1—4 月随“龙发”轮在南极 48.2 亚区(45°W~48°W, 60°S~61°S)进行海上试验, 采集了拖速、曳纲长度、曳纲张力、网具和网板深度等信息, 分析了投放和收绞曳纲的速率对拖网渔具的动态特性影响规律, 以及在稳定拖曳状态下拖速和曳纲长度与网口高度、曳纲张力、网位的关系。结果表明: (1) 放网阶段平均拖速为(2.96±0.36) kn, 收网阶段平均拖速为(1.35±0.26) kn; (2) 网具自然沉降阶段曳纲投放速率为(54.1±5.9) m/min, 起网阶段曳纲收绞速率为(47.15±7.02) m/min; (3) 随着投放速率的增大, 曳纲张力逐渐减小, 网口高度增加; 投放速率与网位下沉速率成正比; (4) 收绞速率与曳纲张力呈负相关关系, 网具上调阶段的曳纲张力要比起网阶段的曳纲张力大。随着收绞速率的增加, 网口高度增加; (5) 稳定拖曳过程中, 拖速和曳纲长度对网口高度均产生显著影响(P<0.01), 随着拖速和曳纲长度的增加, 网口高度减小; (6) 在自然沉降阶段, 当投放速率过大, 网板带动网具急速下沉, 网板会出现“超调”现象。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南极磷虾拖网网位的有效调整, 提高拖网瞄准捕捞效率, 还可为验证中层拖网性能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虾拖网渔具渔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虾拖网存在网目偏小,渔获物中经济鱼、虾类幼体和杂物所占比例较大等问题,于2002~2003年对在福建海区生产的网板虾拖网作业的网具进行改革,主要是在网具的后部采用上、下两个囊网。下囊网入口处装配刚性栅隔装置,起鱼、虾分离作用,上囊网采用放大网目尺寸,以达到释放经济鱼、虾类幼体为目的。通过改革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论述改革后的渔具特点与渔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西班牙鳕鱼拖网的结构特点,网具采用“保险绳”和“网片式舌网”等新颖设计理念,对中小型渔船的网机作必要的技术改进后,能够进行深水捕捞作业。  相似文献   

11.
单船深水底拖网渔具渔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于2007年5~8月间,在毛里塔尼亚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中,"中水9504"和"中水9505"探捕船进行单船深水底拖网渔具渔法试验研究的情况和结果.本研究提出的四片式底拖网的设计原则和结构的设计方法合理、可行;所研制的四片式底层拖网网型适宜西非单船底拖网渔船使用,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新设计的四片式拖网与原使用的六片式拖网相比,网具线面积减少18%,网口周长减小6.42%,网具水动力性能(M)优于原生产网;当拖速为3.5Kn时,四片式拖网的网具阻力可比原生产网下降10.76%,网口高度可提高8.45%,拖网的水动力性能值可提高42.24%.生产试验证明,四片式底层拖网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应用.与原生产网相比平均产量、产值均可提高17%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机轮拖网作业中,我们经济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船使用同样的网具,在主捕品种分布较均匀的同一渔场上,渔获产量时常相差悬殊。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船长的操作技术和渔具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鹰爪虾锚流网,是我市针对捕捞生产结构调整,结合渔民生产实践研究出来的新型网具。是采用传统梅童龟锚张网(兜网)的基本设计结构及其作用原理,依据鹰爪虾生活习性和生产特点,加大浮沉力,加大网目尺寸,加大同片的水平缩结系数,增加网具在水中的拦截面积等新技术。它利用涨潮的流压作用,促使网片弯曲形成包囊状,把鹰爪虾兜桶上来,这种网具克服了拖网生产中的鹰爪虾质量差、鲜活度低的缺点,将打桩式定置刺网改变为抛锚式底流刺网.扩大了外延作业渔场,具有作业灵活、产量高、费用低、渔获效果好等特点。实践证明,此种网具适应大…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8月对环黄渤海三省一市沿海一线的拖网渔具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调查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型式、渔场、渔获物组成、渔具结构、渔船数量及分布等现状。结果表明:黄渤海区三省一市在册拖网渔船12 358艘,其中110.3kW(150马力)以下渔船约占70%,而110.3kW以上渔船只占30%,拖网渔船数量随渔船功率增大而减少。网具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型式:单船桁杆型拖网、双船有翼单囊浮拖网、单船有翼单囊底拖网。黄渤海区拖网总船数量巨大,严重破坏近海渔业资源,渔具选择性差,渔具标准缺失较多,科研滞后。  相似文献   

15.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定性调查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6~7月,对黄渤海区沿海一线的32个主要渔港渔村和5家网具生产厂的拖网渔具渔法情况进行了综合定性调查(访问)和定量(测量)研究,调查分析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原理、渔期、渔场、渔具配比、渔船功率等及网口周长、网衣总长、网口网目尺寸、囊网最小网目尺寸等现状。结果表明,环黄渤海区共有各种类型的拖网船25000余艘;小型拖网渔船比例高达80%,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和黄海的部分近岸海域。共调查到34种拖网网型,分别为:有翼单囊单船小型底拖网7种,有翼单囊单船小型浮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底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浮拖网两种,单船桁杆多囊拖网1种,单船桁杆、框架单囊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中型底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大型底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单船大、中型浮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双船中型底拖网3种和有翼单囊双船大、中型浮拖网5种。拖网捕捞强度大大超出渔业资源承受能力,渔获物品种低值、幼小;生计渔业与商业捕捞矛盾突出。翼网和网口网目尺寸大型化、囊网网目尺寸小型化,整个网具大型化;最大网型翼网网目尺寸16000mm,网口网目尺寸15000mm,网口周长840m,网衣总长长度170m,囊网最小网目尺寸40~45mm或18~20m...  相似文献   

16.
钟百灵 《水产学报》1993,17(3):209-215
作者根据中国沿海现有几十种较有代表性的底层有翼单囊拖网网具资料,统计了大量的网具设计参数,并根据拖网的结构特征和作业性能来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在中国沿海拖网渔业生产中,使用较多、效果良好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底层有翼单囊拖网的网型,主要有尾拖型、疏目型、改进疏目型和编结型四种,并认为这四种网型的作业性能可简单地归纳为:改进疏目型为高口中速;尾拖型为中口中速;编结型为中口高速;疏目型为低口快速。  相似文献   

17.
<正> 网具部件net-parts网具中具有独立作用的组成部分.网袖wing拖网网口前方,扩大捕捞范围和引导捕捞对象进入网内的部件。网翼wing在围网、张网取鱼部或网口的一侧或两侧,扩大捕捞范围和引导捕捞对象进入网内的部件.网盖square突出在拖网网口上前方并与网身连接,防止捕  相似文献   

18.
智利竹筴鱼中层拖网设计参数与作业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0年~2007年拖网使用情况,对于捕捞竹筴鱼的11种拖网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渔获性能比较不同网具作业性能的差异。结果为:智利竹筴鱼拖网的规格尺寸如网口网目大小、网具周长等都不断增大,且长周比范围为0.127~0.328;身周比范围为0.119~0.26;袖长比范围为0.182~0.242;大型中层拖网的长周比、身周比随着网具规格的增大总体有增加的趋势。袖长比与网具规格尺寸没有相应规律变化。竹荚鱼拖网的长周比、身周比、袖长比值比狭鳕拖网的值小。根据2001、2006、2007年实测拖网数据资料,分析了拖网的捕捞性能,结果发现,竹筴鱼拖网的对地拖速均在3.5~6.0kts(1.792~3.072m/s),以1440和1632型为代表的大型竹筴鱼拖网其垂直扩张、水平扩张、阻力性能方面均优于960、1152型的狭鳕拖网。1632型竹筴鱼拖网网口高度为70~80m的出现频率超过70%,960型等狭鳕拖网的生产时网口高度55~60m的出现频率超过60%。综合960、1152、1632型等3顶网具的实测数据,得到实测网口高度公式为:H=0.126CV^-1.0573。根据Yield—density数学模型分析了鱼群水层分布,建立了水层分布频率方程:F,=1/(41.0661—1.1621&#215;H1+0.0098&#215;H1^2),通过分析产量频率水深分布模型,建立了产量在不同水层分布模型方程:F2-1/(47.6698-1.3726&#215;/42+0.01123&#215;H2^2)。  相似文献   

19.
<正> 南海底拖网网具,经过近30年的不断改革,网具结构起了较大的变化,网具的技术性能日趋合理,适应南海近海渔场的作业,对开发利用南海近海鱼类资源发挥重大的作用.为了摸索网具技术性能,及了解拖网在海底运行的状况,南海水产研究所在有关海洋渔业公司的协助下,从1975年以来曾多次  相似文献   

20.
江浙沿海桁拖网作业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江浙沿海桁拖网作业性能试验的初步结果。作者将现用的桁拖网分为三个类型、五种结构模式,经过网具模型静水池试验和海上实测,对各类桁拖网的作业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现用的各类桁拖网中,以大网目双囊虾、蟹两用拖网的性能最佳,在相同拖曳阻力条件下,其网口高度最大,而且生产上能兼捕虾蟹。但其网口部位的网目似乎存在偏大的缺点,有漏虾现象。在其他各类中,小网目多囊桁拖网的性能一般优于双囊桁拖网。作者认为,桁拖网捕虾的渔获效率主要取决于网具的水平扩张即桁杆长度。现用桁拖网的桁杆长度已达到渔捞操作所允许的最大长度,但实际作业拖网所用功率一般都在渔船额定功率的10%以下,存在着能耗极不经济的状况,对此,极有研究改进之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