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无公害鱼虾蟹池塘养殖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河蟹养殖技术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荡、滩地、沼泽地、低洼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下游,大都邻近湖泊、河道,有的则是湖泊长年淤积演变而成。面积有大有小,大的数万亩,小的数百亩。各自的成因、条件、特点虽不相同,但有其共同点,即地处暖温带或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源丰富,水较浅,水温较高,水体易交换,溶氧高。底质多为粘壤土或软泥,土质肥沃,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较多,有利于养蟹。  相似文献   

3.
4.
关春江 《水产科学》1993,12(10):17-18
本文简述了人工促产的生产过程,并对促产时间及促产时的掉卵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家庭养蟹是一项投资少、经济效益好的家庭副业。养蟹池占地面积不大,不需花大量财力和时间,业余时间即可进行。  相似文献   

6.
张士刚 《内陆水产》1993,(11):22-22
家庭养蟹是一项投资少,经济效益好的家庭副业。养蟹池占地面积不大,不需花大量财力和时间,业余时间即可进行。  相似文献   

7.
河蟹对水库大坝无直接影响;河蟹外逃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防止河蟹外逃可在库中心设置几处灯光和防止盲目投种;捕捞蟹可用大拉网、灯光诱捕和饵延绳钓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祝仁堡 《科学养鱼》2004,26(4):50-50
芜湖县地处水乡,实有养殖面积11万亩,是全省渔业重点县之一,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和圩堤达标工程等建设使全县池塘养蟹面积达1万余亩,笔者随机抽样调查了30户池塘养蟹户,有近1/3养蟹户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河蟹大量死亡,出现亏损。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4  相似文献   

9.
经分离鉴定,河蟹体内栖居的菌群主要有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肠球菌属、爱德华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粘球菌属、变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奈氏球菌属,其分离分别为23.8%、20.2%、12.8%、7.3%、6.4%、4.6%、4.6%、3.7%、2.8%和2.8%。动物实验表明,除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和爱德华氏菌属外,其他分离菌对小白鼠均无致死性,但有的能引起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0.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由于产地不同,又分长江蟹、辽蟹、瓯江蟹、珠江蟹等。河蟹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养殖业倍受关注,河蟹属杂食性,它对温度的适宜范围较广,能在北方进行养殖越冬,因此是农村致富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温阶段是河蟹养殖成败的关键阶段,夏天的蟹池管理主要包括病害管理和水质管理。病害管理看上去比较具体直接,但它主要还是受水质变化的影响。水质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与高温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高温阶段是河蟹养殖成败的关键阶段,夏天的蟹池管理主要包括病害管理和水质管理。 病害管理看上去比较具体直接,但它主要还是受水质变化的影响,水质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还与高温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第四种(稻田模式):以高淳等地为代表,该地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稻田养蟹模式,其蟹池大部分是由稻田开挖而成,池塘普遍较浅,一般水深50~80厘米,池塘底部井字型结构,四周配有环沟。放养量为300~500只/亩,规格为200~400只/千克,亩产量在25~40千克,河蟹平均规格在150克/只左右。该区域比较重视池塘水草的种植,水草的栽种面积基本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毛蟹是一种在海水中繁殖在淡水中生长的高等甲壳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河蟹的人工养殖具有饲养方法简单,养殖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因此是一种深受人们欢迎的高档的名特优水产品。河蟹的人工养殖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已得到较好的开展和推广,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我省河蟹近几年主要是以人工放流为主,河蟹的人工养殖还刚刚起步。我校自1985年承担县科委下达的“中华绒螯蟹人工养殖实验”以来,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就河蟹的人工养殖技术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北方地区河蟹养殖要适应市场变化形势,适时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在巩固发展现有大眼幼体孵化和蟹种培育(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成蟹养殖生产,实现大眼幼体孵化、蟹种培育(养殖)、成蟹养殖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河蟹人工育苗幼体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蟹蚤状幼体前期以单胞藻、轮虫为主,后期以鱼糜为主,大眼幼体后以枝角类为主的饵料系列,作为河蟹人工育苗幼体饵料,成功育出了大眼幼体。1992年育苗613万只,平均出苗量9.73万只/米^3,平均成活率44.8%。以鱼糜代替丰年虫的饵料成本仅为7%。  相似文献   

17.
河蟹养殖阶段的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江苏省建湖县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迅速,但在养殖过程中河蟹常因病死亡,造成损失,影响效益。本文根据建湖地区发生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供各地参考。 1.纤毛虫病 (1)症状:病蟹鳃部、整个头胸部、腹部和四对步足(除复眼、口器、肢节等部位外)有大量纤毛虫附生,仅有少数河蟹为局部少量寄生。附生后的河鳖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明显减弱。 (2)病因:多由残饵不清除,池水过肥,水质恶化所致。  相似文献   

18.
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河蟹高产技术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一年的试验,9.1亩成蟹池塘,平均亩产125克以上成蟹205.9千克,成活率65.7%,饵料系数2.8,亩获利1500元.7.5亩蟹种池,平均亩产30克以上蟹种111.6千克,成活率29.6%.  相似文献   

1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为我国著名淡水蟹,俗称毛蟹。分布较广,适应性强,易养殖。 形态 头胸甲发达,略呈圆形或椭圆形,腹部退化,并折叠在胸部的下方,腹节有愈合现象,尾节很小。胸肢除颚足组成口器外,其余5对胸肢中第一对较大,呈钳状,为捕食及御敌工具,其上长有绒毛,故有毛蟹之称。腹肢退化,丧失游泳功能。  相似文献   

20.
河蟹人工养殖技术的能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能学的角度探讨温度,饵料与河蟹生长,蜕壳,性成熟的关系;阐明了河蟹养殖中温度效应;指出应注意温度控制,防止有效积温引发的早熟;详细讨论了饵料的种类配比以及蛋白质含量对河蟹生长,蜕壳,性成熟的影响;为推广和提高福建河蟹人工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