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王增远  徐雨昌 《作物学报》1999,25(4):441-446
在大田条件下,应用甲烷自动测试系统在水稻生育期内持续测定3个水稻品种的甲烷排放通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品种间差异高达2.26倍;根量大的水稻品种,甲烷排放通量高,稻田气泡排放甲烷强度大,土壤水溶液中水溶甲烷浓度也高。试验证明,水稻根系的大小是导致水稻品种间甲烷排放通量差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产土壤营养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稻高产“土壤-植株”体系中土壤养分基本供应能力(B0)和养分消长幅度(A0)是土壤基础肥力和所施肥料的综合效应的反映,它们相互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是进行土依据。同时从试验中获得描述高产水稻植株体内养分含量,比例及干物重的变化规律的方程式,可作为植株营养诊断的根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江苏不同稻区近年推广的水稻品种施用钾肥的土壤临界值,施钾方法及其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为80-100,g/kg可作为江苏不同稻区主要土壤施钾的临界指标。在不同土壤上施钾都有增产效果,在667m^2施K2O6-15kg时,水稻增产极显著,粘性土壤为基肥和穗肥,砂性土壤为基肥和分蘖肥,分期施用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湿交替灌溉是一项重要的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干湿交替改变了稻田土壤水分状况,从而会引起稻田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改变,并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综述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品质以及稻田土壤呼吸、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稻田土壤生物学性状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水稻高产节水栽培和稻田土壤的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常年连作会导致水稻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逐年失调。为明确微生物菌肥对水稻农艺性状、田间病害发生率和质量的影响,探究适合水稻土壤的微生物菌肥施用种类和方法,以探究功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土壤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同田对比的方式,以水稻宁88为试验材料,在余姚市青港村稻区开展试验。试验以水稻种植土壤养分变化、稻株长势长相以及水稻品质等作为评判指标,分别对比出功能微生物菌剂A、B、C的优劣性,最终通过研究发现,功能微生物菌剂B对水稻土壤效果最好,旨在通过试验改善水稻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水稻抗病性和产量,并且为余姚市青港村稻区保育提供技术支撑,给种植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田土壤和稻米镉(Cd)污染严重,摸清稻田土壤与水稻各器官中Cd积累的关系,可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依据。以潜育水稻土和潴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点对点采集土壤和水稻样品,比较了潜育水稻土与潴育水稻土生长水稻Cd积累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相似的土壤Cd污染水平下,生长于潜育水稻土上的水稻各器官镉积累明显低于潴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上生长水稻的茎叶、糙米镉平均含量只有生长于潴育水稻土上的55.53%和56.10%,表明潜育水稻土上生长水稻对土壤Cd的吸收量明显低于潴育水稻土上生长的水稻。土壤全Cd含量均是影响两类土壤水稻各器官Cd积累的主要因素,但其他土壤因素对水稻各器官中Cd积累的影响在两类农田中有较大的区别;潜育水稻土上影响水稻Cd积累的因素还有交换性亚铁和粘粒含量,而潴育水稻土中则为CEC。结果还表明,在潜育水稻土中,采用新鲜土样测定的土壤有效Cd比风干土测定的土壤有效Cd更能有效预测水稻各器官中Cd的积累。故,土壤潜育化可降低水稻对土壤Cd的吸收,减免糙米Cd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水稻床土调施剂对土壤和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稻床土调施剂进行水稻育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播种时将适量的调施剂与细土拌匀后撤施能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对秧苗根系发诶和干物质积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应。同时能改善土壤的酸碱度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叶宏斌 《种子科技》2023,(18):61-63
“有机化”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需在栽培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从种植角度来说,营造良好的种植条件,做好土壤养分管理工作,能够保证水稻健康生长。为实现有机水稻高产高效,要做好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以及秧田管理等工作,保障水稻种植效益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论述了有机水稻具体的应用种植技术,提出了应用有机水稻种植技术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紫云英翻压对稻田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翻压紫云英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d的有效性及水稻Cd吸收积累的影响,以当地传统施肥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添加紫云英对水稻生物产量、Cd含量和土壤p H值、有效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对水稻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与单施化肥相比,所有紫云英处理的水稻地上部生物产量均有提高,平均增产率为11%。同时,水稻的Cd含量均有下降,稻谷Cd含量平均降低23.8%,稻草Cd含量平均降低50.2%,水稻Cd积累量平均降低了40.8%。翻压紫云英提高了土壤的p H值,降低了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Cd含量与p 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水稻Cd积累与土壤有效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在Cd污染稻田土壤上,应避免单施化肥,选用紫云英为代表的绿肥作物配合化肥施用,既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Cd活性和水稻Cd积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不同土壤的供肥特点,因地制宜地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黑龙江省5种主要种植水稻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微区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上水稻产量及其对氮、磷、钾、微量元素养分吸收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极显著,水稻产量在黑土、草甸土和冲积型土上较高,3年平均产量分别为6 883.9、6 689.6和6 797.3kg/hm2,在白浆土和石灰性土壤上水稻产量较低,3年平均产量分别为6 316.5和6 193.4kg/hm2;不同土壤对水稻养分吸收有影响,在黑土、草甸土、冲积土上种植的水稻氮、磷累积量高于在石灰性土和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在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铜、铁含量极显著高于在黑土等其他类型土壤上的水稻,在黑土、草甸土和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锰含量高于在石灰性土和冲积土上的水稻,草甸土和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锌含量高于黑土和石灰性土上的水稻,在冲积型土上种植的水稻锌含量最低;水稻氮素累积量与水稻产量显著正相关(r=0.994)。  相似文献   

11.
土壤对水稻根系氧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对水稻根系氧化力的影响冯双华,周建林(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410125)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土壤是南方稻区水稻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潜育化水稻土的土层常被水分所饱和,造成缺氧,致使土壤中有较多的还原物质积累。因而使潜育条件中生长的稍...  相似文献   

12.
赵蓓蓓 《种子科技》2023,(12):82-84
水稻种植是我国一些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同时也能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稻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采取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文章从水稻品种的选择、土壤选择处理、水稻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控等几方面论述了水稻栽培技术,同时简要介绍了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以期为水稻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稻系统中Cd迁移富集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每年有大量的秸秆资源可被资源化利用,其中直接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常见方式之一,也是减少秸秆焚烧的有效途径。但随着我国稻田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的日益加剧,秸秆受到Cd污染的程度也在增加,导致水稻秸秆富集大量的重金属Cd,所以,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将会把秸秆中富集的Cd再次带入土壤环境;然而,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对土壤中重金属Cd活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此,如何评价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水稻系统中Cd迁移富集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目前水稻秸秆Cd污染的状况,重点总结了还田过程中对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有机质、pH值以及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但秸秆还田在增产的同时可能会增加水稻吸收积累Cd的风险,最后提出了秸秆还田应考虑的实际问题以及未来秸秆安全利用的展望,为今后秸秆安全、资源化利用提供可参考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淹没水田中直播水稻的N利用效率,本研究确立了精细的N施用方法。播种后25天前,水稻植株对N吸收是不显著的,并且以后逐渐开始增加。在这早期生长阶段,水稻植株只吸收底肥N的4%,而水田土壤中残留了45%。水稻植株对底肥N的吸收几乎在施N后46,天就完成了。  相似文献   

15.
水稻窄垄密沟栽培的高产高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水稻的栽培一般为平田式,为搁田和生育后期需要,也有一些稻区在田中开挖串心沟或井字沟。以排去过多的水份,起到了增产作用。我国西南一些省份在冷浸田中采用垄作方式种稻,大大地提高了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视的稻田养鱼方式,虽增加了田中沟的密度,减少了种植面积,但水稻产量不减或有所增加。上述结果得到的启示是:改善稻田土壤水份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由此,设计了窄垄峦沟栽培试验,用以揭示改善土壤水份环境后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探索技术途径和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1年和1992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讨论了水稻旱种土壤养分问题.主要阐明:水稻旱种与淹水种植土壤养分的区别、水稻体内三要素的变化、氮素利用状况以及水稻体内养分运转率的区别等.同时提出,水稻旱种与淹水种稻在氮素营养的来源方面差异较大.淹水种稻应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而水稻旱种应适当增施一些无机氮肥.  相似文献   

17.
水稻配方施肥效果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的配方施肥是根据水稻的生育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土壤的养分状况、需肥规律、计划产量指标找出适宜的N ,P ,K及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及最佳的施肥比例 ,是促进水稻高产的一项施肥措施 ,为探索兴义市水稻配方施肥效果 ,2 0 0 2年在兴义市丰都地区黔西南州农校教学点进行了试验示范。1 材料与方法1 .1 产量指标与肥料用量的确定在水稻栽插前 ,将有代表性的田块分别取样 ,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 ,根据水稻土肥力等级划分指标及标准 ,确定各试验区上、中、下等肥力的水稻田块 ,配方施肥上、中、下肥力…  相似文献   

18.
水稻对养分的依赖程度和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在一定范围内土壤肥力越高,土壤供给养分的能力就越大,水稻生产能力的发挥也就越充分。水稻优质高产施肥总的原则就是要根据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进行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19.
水稻对甲烷季节排放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步军 Samo.  HP 《作物学报》1997,23(3):271-279
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温室条件下调查了水稻对甲烷季节排放规律的影响,土壤在同一时间灌水,并通过同时测量处于不面生长期的水稻植株的甲烷排放量,把水稻对甲烷季节排放量的影响效应与其它因素的效应分离开来。所有的水稻品种都胡在生长的早期导致一个甲烷排放高峰。  相似文献   

20.
旨在找到适合南通地区秸秆生物质炭还田的最适条件。在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试验基地,设7 组不同处理CK、3SD、4SD、5SD、3YM、4YM、5YM。测定生物质炭施用后稻田土壤的物理性状、养分含量、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状况,采用水稻产量以及多指标的冗余分析评价不同制炭条件与生物质炭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SD 与5YM均能使水稻增产,分别为28.01%和29.86%,5SD对水稻增产效果更高;在成熟时期5SD与CK相比,对水稻生物量具有增产的效果增幅为65.99%;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具有增幅效果为243.90%。而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土壤酶脲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均会降低,降幅为-41.01%、-82.78%、-48.92%、-57.29%。在本实验条件下施加500℃、水稻秸秆制成的生物炭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最好,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