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山茱萸又名"萸肉,红枣皮",《本草纲目》中称"淳萸肉"。内含丰富的矿物元素、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和药用成分,《本草纲目》将它列为滋补上品。临岐的山茱萸种植历史超过2000年,素有"浙江省山茱萸之乡"的美称。清朝年间,萸肉已作为淳安县的名贵药材行销全国,历史上以"淳萸肉"著称于药材行业。目前临岐镇山茱萸面积己达20000亩。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等,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以去除种核的果肉供药用,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是六味地黄丸等多种中药的主要原料;除药用外,还可精制成蜜汁萸肉、酿造补酒等,在国内外畅销不衰。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其果肉称萸肉,又称药枣、红枣皮,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珍贵木本药材,是淳安山区有名的传统特产。近几年萸肉畅销,价格上扬,各地正在大力发展。但由于山茱萸种壳厚而坚实,一般播后3年发芽,实生苗造林10多年才结果,严重影响发展速度。为加速山茱萸生产发展,根据淳安的生产实践经验,现介绍一套简单易行的山茱萸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 山茱萸,又称枣皮、药枣、蜀枣,去核后的果实称山萸肉、萸肉,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及观赏价值都很高。采用无压条法无性繁殖山茱萸可使山茱萸提早结果,速生丰产。其特点是,压条生根前所需水分、养分,由母株  相似文献   

5.
<正>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是山萸科(Cornaceae)植物,又名山萸、药枣、肉枣、红子、蜀枣等。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中医称为山萸肉、山茱萸、萸肉、枣皮。其性味酸涩,有滋补肝肾、固肾涩精的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材~([1])。由于药用保健价值很高,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投入少、效益高,山茱萸的种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邢台西部山区为发展经济,将山茱萸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以除去种子的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是霍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以除去种子的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是霍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致富门路     
《新农村》2000,(8)
萸肉树成了山民的“摇钱树”临安市农经委(311300)吴祥甫临安市湍口镇在调整林业结构中,按本地气候和土质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萸肉生产。目前,全镇已种萸肉树575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占临安市萸肉树总面积的67.39%,成了全市最大的萸肉生产基地。1999年萸肉收入达400多万元,全镇人均收入400多元。萸肉,俗称“药枣皮”,系山茱萸成熟的果实,去核后带皮果肉晒干而成。萸肉色泽红润、肉汁丰厚,是高档名贵药材。湍口镇土壤深厚肥沃,湿润带砂性,高山气候适宜,有利于萸肉树生长。广大农民在实践中也养成了“白露打山核,寒露收萸肉”的习惯。从1986年起,镇党委和政府在调整林种结构时,注重发展萸肉生产。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又名枣皮、药皮、萸肉,是我国传统珍贵的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十分广泛。陕西省佛坪县栽植山茱萸历史悠久,业已形成规模生产,2001 ̄2002年,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国家科技部命名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国家级山茱萸药源基地县”。而且山茱萸已成为佛坪县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0.
<正>山茉萸又称药枣、萸肉、枣皮,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主产于浙江,分布于安徽、陕西、河南、山东、四川等省。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山茱萸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原料之一。 1.生物学特性 山茱萸生长发育要求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质土壤。适宜年平均温度8~17.5℃,具强抗寒性,可耐短暂的-18℃低温,年降雨量为66~1500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又名枣皮、药枣、萸肉,是我国传统的木本中药材,现在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陕西省佛坪县的山茱萸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大,生产经验丰富。近几年来,不少农民朋友纷纷来信询问有关山茱萸栽培方面的问题,现将其栽植技术予以介绍。1适时栽植山茱萸苗“定早”、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浙江省淳安县临岐镇紧紧围绕"秀水富民"总目标,依托自然环境和中药材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努力打造浙西"百草临岐、中药小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至2017年底中药材面积56 000余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最具代表的道地药材"淳六味"为山茱萸、覆盆子、前胡、黄精、七叶一枝花、三叶青。《本草纲目》中的淳萸肉就是临岐一带的山茱萸,萸肉面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     
《天然产物分离》2005,3(3):39-39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Sieb.et Zucc.),别名枣皮、萸肉、药枣。山茱萸科。落叶亚乔木或灌木。以果皮和果肉供药用。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的作用,用于神经衰弱、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  相似文献   

14.
别名:山芋肉、萸肉、枣皮、药枣。栽培方法:1 选地整地。山茱萸性喜阳光,适宜于在湿润肥沃疏松的壤土和沙质壤土上生长。播种前每亩施底肥3000公斤,深翻整平,作平畦或高畦两种,供亩床用。  相似文献   

15.
药枣,又称山茱萸、萸肉、枣皮,属山茱萸科植物,果实入药。山萸肉有补阴壮阳、祛痰健胃、涩精止汗的功效,药用价值高,为名贵中药材。其生长特性是:在10℃~30℃的环境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喜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整地施肥选好地块后,深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修剪打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亦称萸肉、药枣、石枣等,以果肉入药,具有滋补肝肾之功能。我县山茱萸产量居全国之首,年产量35万公斤,占全国年产量的40%,且质量亦居全国之冠。但我县山茱萸长期处于野生自然生长状态,近年来,虽然加强了对优良品种的选择和对野生林的抚育管理,但树冠郁密,枝梢发展不齐,有的树冠内部光秃空虚,导致果小质差,降低了山茱萸的产量和质量,据统计,全县平均亩产干枣皮不足7.5公斤。为此,我们于1983年始,依据山茱萸的生理特性及树体结构和树龄大小,进行了山茱萸修剪、打顶试  相似文献   

17.
山茱萸又名酸枣、肉枣,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枣肉可入药.山茱萸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叶对生,椭圆形.花期3~4月,鲜黄色,顶生或腋生,由15~30朵小花组成伞形花序.核果长椭圆形,红色,8~10月成熟,10~11月采摘,除去枝梗与果柄,用小火焙干或阴干即成商品出售.山茱萸味酸,性平微温,无毒,入肝、肾经,有安五脏,通九窍,除三虫,逐湿痹,暖腰膝,疗耳鸣,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之功效,久服可轻身明目,延年盖寿.常见品种有欧洲山茉萸和川鄂山茱萸.  相似文献   

18.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 s Sieb etZuce)是一种落叶小乔木,生长在海拔600—1400米的山沟两侧山坡上,以900米高处生长较好,主要为野生,亦有少量栽培,其果实经加工炮制是一种重要的常用中药材一山萸肉。产于浙江、河南、安徽、陕西、山西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市场调研、实地考察佛坪县部分地区山茱萸的种植数量和密度,对佛坪县山茱萸产业的种植、发展现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此推动佛坪县山莱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茱萸     
山茱萸,简称山萸,又叫山萸肉,枣皮子,石枣子,药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