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兴敏 《植物医生》2001,14(5):32-32
柑桔大实蝇 ,俗称“蝇蛆” ,属双翅目 ,实蝇科。危害柑、桔、柚、甜橙等多种柑桔类果实 ,其中以甜橙受害最重 ,而且近年来逐渐加重。被害果实 ,往往早期脱落或未熟先黄 ,瓤中有蛆 ,不堪食用。一、发生规律柑桔大实蝇1年发生1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据观察 ,4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 ,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开始产卵 ,7月下旬卵先后孵化为幼虫 ,9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 ,10月中旬为化蛹盛期。成虫用尾部产卵器刺穿果实皮层进行产卵 ,每果产卵1次 ,每次2~8粒 ,多的可达20多粒 ,卵孵化为幼虫后即蛀害果瓤 ,老熟幼虫直接由…  相似文献   

2.
桃潜叶蛾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潜叶蛾是近几年危害核果类果树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 ,严重时能造成果园绝产。主要危害桃、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同时又危害苹果、梨等果树叶片。一、危害症状以幼虫在叶组织内潜食危害 ,串成弯曲潜道 ,并将粪便充塞其中 ,叶表皮不破裂 ,由叶面可透视虫道。叶受害严重时枯死脱落 ,严重时造成果园绝产。二、虫源及发生规律桃潜叶蛾属鳞翅目 ,潜叶蛾科 ,又称桃叶潜蛾。它1年发生6~7代 ,以蛹在被害叶上结一白色丝茧越冬。来年桃展叶后 ,羽化成虫一夜间在叶表皮内产卵 ,幼虫孵化后危害 ,老熟后在叶内吐丝结白色薄茧化蛹 ,5月上中旬发…  相似文献   

3.
樗蚕在任丘市发生危害1994年6月,樗蚕在河北省任丘市发生幼虫危害:在臭椿树上发生极为普遍,几乎全市所有栽植的椿树都遭受樗蚕幼虫危害,叶片几乎全被吃光。第1代幼虫化蛹后,椿树长出了新叶;7月份发生第2代幼虫,椿树叶片再次被吃光。9月份再长出的新叶,不...  相似文献   

4.
蓼科杂草的重要天敌——蓼蓝齿胫叶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仕田 《植物保护》2002,28(1):52-53
蓼蓝齿胫叶甲是蓼科杂草的重要天敌 ,以成虫、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叶柄和和植株生长点 ,导致全株枯死。该虫在宜昌 1年发生 1代,2月底至 3月初成虫出蛰取食、交配产卵 ,3月中旬始见幼虫,4月上旬至 6月上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4月中旬以后成虫陆续羽化 ,以未交配成虫在土壤中越夏越冬。该虫历期卵7~10d ,幼虫10~20d ,蛹5~10d ,成虫期长达1年之久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自1959年引种茶树以来,茶树害虫的发生逐年加重。茶褐蓑蛾MahasenaColonaSonan在临沂、日照、青岛及江苏连云港茶区的茶园中,呈点片发生,危害严重时叶片被食光,致使茶树遭受严重冻害,春天被迫台刈。从1991年开始,我们对其雌蛹重与...  相似文献   

6.
襄南地区大量发展春玉米生产,种植面积千余公顷,玉米长势青绿,成为成片相连的绿色基地,为第二代粘虫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6月上中旬春玉米抽雄授粉期,正处第2代粘虫盛蛾期和盛卵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暴发性的食害花丝、影响授粉,植株中部玉米叶片食成疙瘩残破、甚至部分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供应。危害株率100%,百株幼虫200~600头,多的达1000头以上,单株虫量最高达15~20头。晚上幼虫出动食害果穗花丝,嫩蕊、籽粒、叶片,白天多数幼虫躲藏在果穗花丝、嫩蕊、苞叶、叶鞘等里面,甚至白天部…  相似文献   

7.
酸模角胫叶甲(C.astrophysa atroeyanea Motschulsky.)是蓼科杂草的天敌昆虫,寡食性,对农田常见杂草齿果酸模(Rumex dentatus L.)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成虫、幼虫取食齿果酸模叶片,大龄幼虫群集蚕食叶片,使之仅剩叶脉,导致植株枯死。酸模角胫叶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寄主植物根部13~17cm深土中越冬、越夏。翌年3月中旬越冬成虫出土,取食、交配、产卵,孵化幼虫大量取食,老熟幼虫入土化蛹,羽化成虫出土活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成虫入土越夏、越冬。控草期达50~60d。  相似文献   

8.
桑根瘿蚊 ,又名黄瘿蚊 ,体长2mm~2.5mm ,橙色偏黄 ,在贵州遵义1年发生2代 ,以第2代老熟幼虫越冬 ,翌年4月下旬入土化蛹 ,5月下旬羽化 ,卵产于根际表皮或伤痕裂隙内 ,第1代幼虫于6月上旬孵化 ,第2代于8月孵化。幼虫孵化后 ,向表皮与形成层钻蛀 ,排出粪便 ,致使危害处溃烂 ,轻者叶变黄或发芽后叶片萎缩 ,重者根颈处表层一圈腐烂 ,整株桑树死亡 ,苗圃被害率可高达50%~70 %。防治措施 :1.在冬末春初剪去被害部 ,在根际灌入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 %乐果乳油。2.增加寄主树干基部的表土厚度 ,使成虫不能…  相似文献   

9.
<正>茶尺蠖和茶毛虫是鄂南茶树的主要害虫,造成茶叶减产,对茶叶生产影响大。茶尺蠖幼虫咬食叶片呈弧形缺刻,为害严重时,将茶树新梢吃成光秃,仅留秃枝,使树势衰弱,耐寒力差,易受冻害。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茶叶减产60%以上。茶毛虫以幼虫咬食茶树成叶,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产量。为害严重时,可将茶树的嫩枝、花蕾、幼果咬食殆尽,仅留秃枝,远看似枯树,导致减产。由于茶  相似文献   

10.
茶毛虫,又名茶毒蛾 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 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江西、宜春、万载、铜鼓等县的油茶和茶叶树,每年都有发生,繁殖力强,食量大,以幼虫咀食叶片、嫩梢、茎皮和幼果。危害轻的影响当年产量,严重时使茶树变成光杆,甚至枯死。  相似文献   

11.
苹果金纹细蛾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苹果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在鲁中南地区1年发生5~6代,以蛹在苹果落叶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是开始再现越冬代成虫,4月上旬达盛期。成虫羽化后于次日清晨5:00~6:00开始交配,持续交配1.5~3h,交配后不久在叶片背面产卵,单个散产,平均单雌产卵40余粒。幼虫孵化后直接景入叶片内取食叶肉,并非苞内化蛹。在15~30℃,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芦毒蛾(Laelia coenosa)是洞庭湖区获(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和芦苇(Phragmitas communis)上的一种暴食性食叶害虫。危害很大,仅1980年发生面积近20万亩,严重时将叶片全部食光。近年来对其天敌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发现粉质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对幼虫和蛹的寄生率高,有利用前途。 苇田寄生率调查:1984年10月下旬,在沅江县的几个芦苇场作调查。被寄生的第二代蛹体粘附或悬挂于芦叶上,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复盖于蛹茧表面,呈乳白至乳黄色。在200亩苇田范围内选择5点,每点调查200棵植株上的蛹体,害生率为36.8~66.7%。  相似文献   

13.
扁豆小灰蝶在湖南洪江全年可发生8~9代,主要以蛹和部分幼虫在扁豆残株等处越冬。一~四代幼虫在4~7月先后为害豌豆,长江豆,豇豆和扁豆,四代后8~11月集中为害扁豆。该虫完成一代需30~50d,卵期5~8d,幼虫期15~25d,前蛹和蛹期8~11d,成虫寿命2~5d。卵主要产在花萼和花蕾上,少数产在幼荚处。幼虫蛀食花蕾和豆夹,并能转蕾和转夹蛀害。老熟幼虫在地面杂草,落叶或土缝中化蛹。在卵盛孵期喷施80%敌敌畏800倍液,2.5%敌杀死1500倍液和25%杀虫双2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85.7%~87.8%、87,2%~88.8%和80%~81.3%。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城口县2002年茶毛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毛虫 (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又名茶毒蛾、茶黄毒蛾、茶斑毒蛾 ,俗称毛辣虫、茶辣虫、毒毛虫等 ,属鳞翅目、毒蛾科 ,是茶区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咬食茶树叶片 ,造成损失。危害严重时可将茶树的嫩枝、花蕾、幼果咬食吃尽 ,仅留秃枝 ,远看似枯树 ,不仅严重摧残茶树树势 ,导致当年无收 ,而且影响第 2年的树势和产量。同时由于其幼虫体外密布毒毛 ,触及人体皮肤后能引起红肿、奇痒 ,从而严重影响茶叶的采摘、茶园及间套作物的耕作管理 ,给茶叶的生产和农民的增种增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 城口县茶…  相似文献   

15.
茶毒蛾又名茶毛虫、茶黄毒蛾。主要为害茶树,也为害油茶、梧桐、椿树等。主要分布在全国各产茶区,以前从未在关中东部香椿树上造成严重损失。1998~2000年在华县、渭南塬区香椿树上普遍发现茶毒蛾幼虫为害叶片,且年趋严重,整枝、整树被食,剩下枝干。据初步观察,关中东部椿树的茶毒蛾为第二代幼虫。幼虫具有群居性,三龄后群集上部枝叶间,食叶成缺刻,五、六龄食量最大,进入暴食期,8~9月间进入为害高峰期。防治方法:①清除枯枝落叶,可消灭部分蛹;②4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于晚上7~11时点灯诱杀成虫;③在幼虫三龄以前,可…  相似文献   

16.
菜螟又称菜心野螟、萝卜螟、钻心虫等。主要危害萝卜、白菜、包菜、花菜、红菜苔等十字花科蔬菜,尤以秋萝卜、大白菜、包菜幼苗受害最重。菜螟幼虫钻蛀取食心叶及叶片,受害幼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萎蔫死亡,造成缺苗断垄。高龄幼虫还能蛀食茎杆,形成隧道,甚至钻食根部引起腐烂,还可传播软腐病,导致减产。菜螟在我市一年发生6~7代,以8月、9月第4~6代发生量最大。卵多散产于心叶、叶柄或外露的根上,以心叶着卵最多。初孵幼虫潜叶为害,3龄吐丝缀合心叶并在其中取食为害,4~5龄可由心叶或叶柄蛀入茎杆。幼虫有吐丝…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美国白蛾对主要农作物的危害风险,选取20种常见农作物进行美国白蛾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幼虫饥饿时能被动取食多种农作物,未发现其嗜食的农作物;喜食玉米和棉花,大部分虫体生长发育正常,危害风险极大,且会产生较严重的下一代疫情风险;可取食芝麻、空心菜、苋菜、大白菜、小白菜、番薯、南瓜,但50%以上的幼虫死亡,残存幼虫部分不能发育为正常蛹和羽化,具有一定的危害风险,也存在下一代疫情风险;厌食大豆、白花菜、豇豆、葫芦,部分幼虫可化蛹,但发育不正常,不能羽化,危害风险较小;拒食水稻、花生、荷花、番茄、辣椒、苦瓜、茄子,对其不存在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8.
豆荚螟又称豆蛀虫、豆荚斑螟,是近几年豆类生产中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豆荚螟以幼虫蛀食豆荚、花蕾和种子,造成瘪荚、空荚,并由于粪便堆积,引起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笔者根据多年田间经验,就豆荚螟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1生活习性豆荚螟在华南地区1a发生6~9代,从第二代就开始世代重叠。幼虫共5龄,三龄前蛀入嫩荚或花蕾取食,三龄后蛀入荚内取食豆粒。幼虫有转株为害的习性,一般先在上部豆荚为害,渐至中、下部,上部豆荚受害较重。幼虫老熟后离荚入土结茧化蛹,部分老熟幼虫还可随豆株运至场院,离荚在场…  相似文献   

19.
柑桔花蕾蛆的发生及防治李尧方(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遵义563123花蕾蛆以幼虫危害柑桔花蕾,在柑桔花蕾露白至谢花时期,幼虫集中其子房部位危害,蛀食10余天后从花瓣缝隙中爬出弹跳入土,或随花蕾落地再脱蕾入土。入土深度在表土3~7厘米,分布范围在树冠周围...  相似文献   

20.
斑潜蝇类害虫以幼虫在作物叶片内取食叶肉 ,计数其叶内幼虫的死活非常困难 ,以前所采用的一些调查统计方法 ,误差大不能真实反应药效 ,或调查太复杂、工作量大 ,在几年来的试验中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查蛹法进行药效的调查统计 ,该法科学、准确、简捷 ,解决了难于确定斑潜蝇幼虫死活的问题 ,能很好地反映防治效果。现将查蛹法简介如下1试验原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老熟后爬出虫道在叶外化蛹 ,幼虫死亡后就不能化蛹 ,可根据化蛹量判断其幼虫的存活情况 ,从而评价药剂的防治效果。2药剂选择与处理设置斑潜蝇以危害蔬菜为主 ,应选择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