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翠冠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早熟梨新品种.用杭青与新世纪杂交后,再与幸水杂交而成。翠冠梨成熟早,品质好.易丰产.是综合性状较好的早熟品种之一。目前。在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四川、福建、广西、山东等南方省份均有大量栽培.用以取代新世纪、20世纪、幸水、丰水等日本梨品种。苏州市于1998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翠冠梨,是我国南方近年推广发展最快、栽培面积最大的优质早熟梨新品种。我区自1996年开始集约化推广种植。目前栽培面积已达1000hm^2,投产园平均每667m^2效益超过4000元。已成为全省早熟梨高效栽培的重点和优势地区。根据我地台风多、湿度大等气候特点以及翠冠梨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出翠冠梨在露地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稳产、优质修剪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建宁县于1997年引进翠冠梨,到目前为止,全县新栽植面积130多公顷,高接1200多公顷,年产量达1.85万t,成为农民收入的新亮点。梨的棚架栽培是几年来试验推广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翠冠梨生长势强,生长陕,枝条柔韧性好,易拉枝,易形成花芽,早结果,极适合采用棚架栽培。建宁县农业局经作站对翠冠梨平棚搭架栽培进行多年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示范片成年翠冠梨667m2产量达2800kg。现将其平棚搭架与整形修剪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栽培对‘翠冠’梨物候期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保护地栽培的‘翠冠’梨为材料,研究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环境因子对‘翠冠’梨物候期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梨树采用保护地栽培,棚内温度、湿度均高于露地,尤其是前期更为明显,从而促进‘翠冠’梨提早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长江中下游梨产区轻简化栽培树形和品种的适配性,实现梨产业良种良法配套和省力高效栽培,以长江中下游产区代表性梨园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梨品种在不同树形下的新梢长势、萌芽率、成枝力、中短枝比率、早果性、产量等生长结果指标进行了调查,并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系统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平棚架栽培模式综合评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翠玉梨、翠冠梨、新玉梨,开心形则为黄花梨、翠玉梨、翠冠梨、蜜雪梨;采用“Y”字形树形后翠冠梨表现要优于丰水梨;采用圆柱形树形的丰水梨、秋月梨、若光梨综合评价值较低,分别为0.564、0.615、0.621,新玉梨、清香梨、翠玉梨、黄冠梨、晚翠梨、翠冠梨综合评价值均在0.70以上。翠冠梨采用不同树形或模式的综合评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开心形>“3+1”树形>水平棚架>圆柱形>倒“个”形>“Y”字形>纺锤形;翠玉梨的综合评价值在0.70以上的只有圆柱形1种树形;倒“个”形和“3+1”树形是适合丰水梨轻简化栽培的树形;不同树形黄花梨综合排名由前到后依次为开心形、圆柱形;圆柱形比纺锤形树形更适合苏翠1号梨的轻简化栽培。综上,水平棚架栽培、圆柱形、“...  相似文献   

6.
于2007年引进砂梨品种翠冠梨,在辽南进行日光温室栽培。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的翠冠梨平均单果重275.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0%,5月初成熟,早果丰产。对当地日光温室生产翠冠梨技术进行了总结,该项技术适宜在辽南地区进行适当规模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爱军 《广西园艺》2010,21(1):20-22
翠冠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于1979年用幸水与(杭青×新世纪)杂交培育成的砂梨新品种。20纪末期翠冠梨开始引入灵川县栽培,2008年灵川县翠冠梨种植面积2346km^2,  相似文献   

8.
嘉善县惠民街道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带.以翠冠梨为主蜜梨面积6000多亩.翠冠梨开花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花期往往会遇到阴雨、低温、晚霜等不良气候天气.影响翠冠梨的坐果率。目前.除了给梨树合理配备授粉树和人工授粉外.  相似文献   

9.
翠冠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荣 《落叶果树》2000,28(1):43-43
梨新品种翠冠,经6 年引种观察,在温州地区表现成熟早、品质优、果型大、抗性强等特性。为提高翠冠梨栽培水平,开展了以早实、优质、丰产为目的的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十一种梨果专用袋对翠冠梨果实外观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翠冠梨是近年来九江地区乃至江西省的早熟梨主栽品种。其果实汁多、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嫩无渣,单果重250~35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13.5%,内在品质上等,为早熟梨中的佼佼者。然而,该品种套袋果实普遍表现果皮色泽不纯,白斑与黄斑相间分布,俗称“云斑”,不美观。针对此问题,我们于2003—2004年开展了本研究,以期为翠冠梨果实套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江市平望镇2002—2003年承担了“苏州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根据苏州市“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园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及苏州市“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全镇建成无公害翠冠梨生产基地34.67hm^2,其中,无公害翠冠梨示范园7hm^2。从2001年开始,累计生产无公害翠冠梨780t,增加经济效益234万元。现将无公害翠冠梨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12年龙游县梨栽培面积712.07hm2,总产量14228t。去冬今春全县新发展梨园24hm2,由于部分梨园的征用开发,总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目前翠冠、翠玉等早熟梨面积占总面积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13.
翠冠梨是我国南方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梨品种,我们自1996年开始在宁波市鄞州区推广该品种,目前宁波市鄞州区翠冠梨栽培面积已近1 000 hm2,投产梨园平均每667 m2收益超过4 000元,鄞州区已成为浙江省梨树高效栽培的重点产地和优势地区.几年来,我们总结提出在当地沿海台风多、温度高、降雨频、湿度大等气候条件下翠冠梨露地栽培优质稳产修剪技术,该项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生产中,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翠冠梨,因其成熟早、品质突出已被全国十几个省市引种.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1998年从省农科院引进翠冠梨苗木进行种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表明,翠冠梨在常山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平市延平区是海西绿色腹地,山地资源丰富,是发展翠冠梨的优势区域。但由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组织推广乏力等,导致果园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威胁到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如何促进延平区翠冠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延平区翠冠梨产业的发展优势、现状做了深入的调查,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王其创 《现代园艺》2011,(14):10-11,14
<正>萧山区浦阳镇蜜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以来,已有蜜梨栽培面积近100hm2,主要是2000年以后的10年时间内引进种植了早熟"翠冠"、"黄花"梨等,其中以早熟"翠冠"梨种植为主,蜜梨种植面积、产  相似文献   

17.
赣西翠冠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新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赣江支流禾水中上游,为全国生态农业县。现有果树面积0.347万hm^2,水果年总产0.7万t。该县于1998年开始引种翠冠梨,表现为早结丰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等特征,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目前,全县翠冠梨种植面积达400hm^2。为进一步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和果业生产效益,永新县果业局于2001年开始实施《翠冠梨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过4年努力,课题组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为选出适宜‘翠冠’梨绿皮栽培的果袋,于2016—2017年在庄行蜜梨不同基地进行果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翠冠’梨果实套袋后果皮均较对照光滑,果面锈斑也明显减少,果实外观品质明显改善;各套袋处理单果重没有明显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显著低于对照,果实硬度基本显著高于对照。综合来看,为减轻‘翠冠’梨果锈、保持固有绿皮色泽,提升庄行蜜梨品牌效应,建议生产中使用外黄内白双层纸袋一次套袋栽培。  相似文献   

19.
翠冠梨的品种特性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广文  程杨 《果农之友》2008,(1):14-14,18
翠冠梨品种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幸水与新世纪和杭青的杂交后代进一步杂交育成的南方早熟梨品种之一。该品种抗性强,极耐瘠薄,为早熟优质品种.在南方地区广为引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重庆市高海拔地区也有引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合理栽培该品种,对其品种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摸索出一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翠冠梨品种套袋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果实套袋后的微域环境效应,套袋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耐贮藏性等性状的影响,套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不同效果,展示了梨免套袋栽培的方向,为翠冠梨套袋生产中果袋的选择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