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二年,我县局部麦田小麦全蚀病零星发生,2005年.局部发病的麦田病株率为3%。小麦全蚀病是一个毁灭性较大的病害,且蔓延扩展快,小麦受病后.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完全毁灭。  相似文献   

2.
近二年,我县局部麦田小麦全蚀病零星发生,2005年,局部发病的麦田病株率为3%.小麦全蚀病是一个毁灭性较大的病害,且蔓延扩展快,小麦受病后,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完全毁灭.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在我镇有零星发生,并呈现发病面积不断扩大趋势。此病发生后蔓延速度快,一般一块地从植株零星发病到整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  相似文献   

4.
华琼 《农家科技》1998,(11):12-13
<正>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发病规律。小麦纹枯病主要  相似文献   

5.
<正> 小麦叶枯病过去在河南省是局部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条件变化和生产上一些不合适的栽培措施(如播量过大、偏施氮肥等),以及感病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使小麦叶枯病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1990年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面积已超过700万亩,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5%左右,重病田减产60%以上,已成为影响我省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6.
小麦秆黑粉病是我县六十年代以前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后经防治,基本被控制。但近年来,此病又明显回升。据调查,1984—1986年仅有零星发生,病秆率千分之一以下,对产量基本无影响;1987年明显加重,大部分麦田均有发生,全县平均小麦病秆率1%左右,个别地块高达35%;1988年仍呈上升趋势,平均病秆率为1.5%;1989年是自六十年代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全县125万亩小麦,平均病秆率为4.1%,最高达51.9%,预计平均每亩减产10公斤,全县减产1250万公斤,已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其回升原因: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国外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发性,危害十分严重,轻病地减产10%~20%,重病地减产50%以上,是我国小麦上的检疫对象之一,目前国内20多中省(区)已有发生的报道。1992~1993年,我们在送检材料鉴定和病害调查中,首次发现该病在我省原阳、浚县、扶沟县发生危害,并有逐渐蔓延之势。如扶沟县包屯镇陈岗村三年前只有一块麦田发病,而今年发病面积扩大了几十倍,造成很大损失。全蚀病是以土传为主的病害,一旦  相似文献   

8.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为典型根病,主要为害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是一种毁灭性较强的病害,被列为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该病扩展蔓延较快,由零星发病到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又叫小麦黄花叶病,属土传性病害,2001年春天在我市部分麦田大发生.一般减产5%~10%,重者减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主要危害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是一种毁灭性较大的病害,被列为河南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幅度愈大,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扩展蔓延速度快,一般地块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了解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症状、规律、传播途径是我们发现和采取有效防治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为害,近年在河南省一些地区有蔓延趋势,它已被确定为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此病一旦被传入,就很难控制,且逐渐蔓延为害,一般麦田从零星发生到小麦成片死亡,只需三年左右时间,蔓延速度很快。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1-2成,严重者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12.
<正> 1990年长治市小麦发生大面积倒伏,倒伏麦田约30万亩,占麦田总面积的20%左右。5月中旬第1次倒伏,正值小麦扬花期,减产40%~50%;6月初和6月中旬的两次倒伏严重影响了子粒的饱满程度,减产15%~20%,3次倒伏大约使全市小麦减产3000~3500万公斤。可见,倒伏是麦田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是小麦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1 倒伏原因1.1 播量过大群体过密近年来,群众对麦田投入的积极性增加了,对优种的认识提高了,但受地力越好、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主要危害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是一种毁灭性较大的病害,被列为河南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幅度愈大,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扩展蔓延速度快,一般地块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因此,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检疫性病害,由于近几年我区土壤处理及小麦拌种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14.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检疫病害,一旦发生,蔓延较快,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通常仅需3年时间,轻者减产1~2成,重者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产颗粒无收,是农业生产上的一大障碍.1996年以来,小麦全蚀病开始在我市扩散蔓延,严重地影响了我市小麦产量,通过我们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总结出一整套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住该病在我市的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土传特性,该病已成为河南省麦田的常见病害。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一、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小麦纹枯病病菌,以菌核、菌丝状态在土壤中或附着于病残体上越冬、越夏。小麦种子萌发后开始侵染为害,主要侵染小麦叶鞘及茎秆。小麦种子萌发后,芽鞘感病褐变,然后枯死腐烂不能出土。幼苗  相似文献   

16.
冯海霞 《农家参谋》2011,(10):30-31
在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纹枯病最近几年发生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受害的麦田,轻者减产幅度在5%~10%,重者减产幅度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同时造成小麦的品质下降,尤其是  相似文献   

17.
<正>南阳的小麦病害有30多种,其中小麦赤霉病、纹枯病、锈病发生最重,不仅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而且大大影响小麦品质。南阳市常年种植小麦在78万hm2左右,小麦赤霉病发生率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被害麦田一般减产为20%~30%,严重地块损失在50%以上。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和小麦播种密度的加大,该病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如果防治不力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的一种病害,其危害程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水浇地面积扩大、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小麦播种量加大、密植程度提高,使小麦群体过大、田间小气候湿润、通风透光不良而利于纹枯病的发生。近年来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75%,平均减产15%,严重地块达39%。一、发生及危害小麦纹枯病是土壤传染的病害,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在  相似文献   

19.
小麦腥黑穗病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也是山东省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该病具有流行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一旦发生难以根除,不仅造成减产或绝收,而且病粒内含有带腥臭味的有毒物质三甲胺,人畜食用后会中毒呕吐,病籽粒超过3%就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2006年在邹城、微山、曲阜等地的部分麦田发病,重发地块病穗率达15%以上.一般造成小麦减产20%左右,严重的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许昌市对小麦产量构成威胁的病害种类主要有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孢囊线虫病、赤霉病、黑穗病等。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15%,严重的可造成小麦减产30%以上。一、发生特点(一)症状隐蔽全蚀病、纹枯病发病早期如果不注意观察,其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全蚀病是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