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蜂业》1996,(3):10-11
浙江地区防治蜜蜂白垩病的综合措施浙江省蜜蜂白垩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组蜜蜂白垩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发生。我国大陆首例白晋病发生在1990年9月浙江省缙云县三里蜂场。1991年起,迅速蔓延到全国大部分地区蜂场,给养蜂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我省防治白垩病...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蜜蜂白垩病的综合防治高夫超李俊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157041)几年来,我们通过对白垩病发病情况的追踪、观察和研究后发现,黑龙江省蜜蜂白垩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有以下特点:1.蜂群发病的箱外条件是:低温、潮湿;蜂场周围的蜜...  相似文献   

3.
蜜蜂白垩病在浙江发生情况调查及药物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蜜蜂白垩病是由蜜蜂子囊球菌(Ascophaeraadis)引起的蜜蜂幼虫真菌病,是当前养蜂生产中继“爬蜂病”后的又一大病害。该病在我国大陆过去一直未见报导,直至1999年9月我省的缙云县三里蜂场从东北放蜂回乡时才开始发生白垩病,由于病情10月  相似文献   

4.
蜜蜂白垩病病原分离及防治药物选择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从四川彭县某蜂场大量死亡的蜜蜂幼虫中,分离到蜜蜂球囊菌,经过抑菌试验,初步筛选出了几种防治蜜蜂白垩病有效的药物,其中防霉剂Ⅰ号、Ⅱ号抑菌效果较好,可望成为理想的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5.
中西药结合防治蜜蜂白垩病李真银四川江津市农牧渔业局养蜂接待站蜜蜂白垩病是我国近年来危害蜜蜂幼虫的一种顽固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养蜂业的发展。因此,养蜂主管部门对该病的防治和检疫非常重视。一、蜜蜂白垩病发生状况白垩病在国外流行情况:1901年瑞士的Odi...  相似文献   

6.
预防蜜蜂白垩病的三点经验白垩病是目前养蜂生产中一种传播快、不易根治的细菌性传染病。自90年代在我国南方发现后,逐渐向全国蔓延。1994年从夏到秋,黑龙江地区大部分蜂场亦先后传染上白垩病,给养蜂带来较大损失,笔者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南方兄弟蜂场治疗经...  相似文献   

7.
任付珍 《蜜蜂杂志》2019,(9):J0011-J0011
7月31日下午,河北省石家庄市科技局蜜蜂疫病监控中心(站)主任王荣申一行3人先后来到邢台县南石门镇崔路村刘志军蜂场和城计头乡乔庄村冯四妮蜂场,协商建立基层蜜蜂疫病监控点有关事宜。蜜蜂疫病防治是养蜂人最伤感的事情,爬蜂病、大肚病、白垩病等一直困扰着蜂群的强势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区野生蜜源植物以不受污染、天然纯绿色而闻名中外,因此,吸引了很多农业人员从事养蜂,截止到2002年末,延边地区饲养蜂群6.7万箱。自1992年部分蜂场发现白垩病,到1997年蜂群患病率高达40%,受白垩病危害的蜂群,轻则群势下降,重则蜜蜂丧失生产能力,甚至整群死亡,严重影响了养蜂生产的发展,为了掌握该病在延边地区的发病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对白垩病发病规律进行调查,总结出防治白垩病的方法。1病原症状与诊断蜜蜂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是由蜜蜂子囊球菌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主要是老熟幼虫或封盖幼虫死亡,…  相似文献   

9.
谈长白山区蜜蜂白垩病发病率低的因素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陈东海,历延芳,葛英,高洪学白垩病是我国西方蜜蜂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全国蔓延,给养蜂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白垩病传入长白山区以后,许多蜂场染病,群势下降,甚至全群衰亡。从此,养蜂生产受到白垩病的...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了吉林省主要蜜蜂饲养区蜜蜂疫病危害的现状,发现蜜蜂白垩病(56%)、蜂螨(40%)及爬蜂病(20%)为吉林省3大主要蜜蜂病害,同时通过实验室检测病蜂样本发现,蜜蜂微孢子虫的隐性感染情况较为严重,32%的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应引起重视。蜜蜂敌害中胡蜂危害(42%)较为严重,个别蜂场兼受地胆、蚂蚁及蟾蜍的侵害。蜂病的确诊是目前饲养者面临的第一难题,建议尽快建立蜜蜂疫病防治技术体系,宣传蜜蜂健康养殖技术,加强流行病学及相关基础研究,加大抗病蜂种的培育力度,加快无公害对症蜂药的研究进展,给饲养者养成防患于未然、饲养强群等优良习惯,为蜜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龚绍安 《蜜蜂杂志》2008,28(4):26-26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顽固性真菌传染病.蜜蜂极易感染,小群大群都会感染,一经感染很难根治.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给健康蜂群构成严重威胁.据笔者所知.近4年来,与本地相邻近的三县市的12家蜂场,其中有10家蜂场的蜜蜂都先后不同程度患过白垩病,患病蜂群一般占该场蜂群的10%~20%.经过养蜂人员的积极治疗.到现在还有4家蜂场白垩病尚未治愈.白垩病成为本地养蜂人员的"头痛病".  相似文献   

12.
云南西方蜜蜂白垩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2年,在云南省放牧的许多西方蜜蜂相继发生此病,几乎遍及全省,有的蜂场感染较为严重。据有的养蜂员反映,此病可能是由浙江传入的。本文阐述云南西方蜜蜂白垩病的试验室诊断结果,并简介国外对该病的防治方法。一、试验室诊断结果和临床症状标本于1991年10月采自云南省元谋县的一病蜂场。标本Ⅰ:幼虫尸体白色木乃伊样,密布白色菌丝体。标本Ⅱ:幼虫尸体棕黑色,菌丝已产生棕黑色的子囊。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蜜蜂白垩病并逐渐蔓延,现在仍然危害着养蜂生产。2008年我地的蜂场蜜蜂白垩病发病率较高,一些受到白垩病危害的蜂群其蜂蜜产量是健康蜂群的1/3。为此,笔者提醒蜂  相似文献   

14.
方左 《中国蜂业》1992,(1):22-22
近一二年来,蜜蜂的一种真菌病——白垩病已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流行、蔓延,对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已造成危害。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是由蜂囊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的一种顽固性传染病。目前,虽然只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流行,但必须引起重视与注意。为了帮助读者认识和防治此病,特从有关的养蜂书籍中节录一些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生物制剂综合防治蜜蜂疾病中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功能生物制剂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室内测定对蜜蜂安全 ,对病原微生物有效的基础上于 1998~1999年 ,开展综合防治蜜蜂疾病的试验。参加中试的有吉林、山东、云南、辽宁、新疆、河北、北京等 7个省、市、自治区的 12个县、市 30个蜂场 ,2 74 6群蜜蜂。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多功能生物制剂防治蜜蜂白垩病效果为 97 4 % ,防治由病毒和螺原体引起的“爬蜂病”效果为 98% ,防治细菌病效果为 10 0 % ,此外 ,该药对蜂螨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为6 2 5 %~ 70 %。  相似文献   

16.
1991年,沿江地带的蜂场普遍发生了流行性白垩幼虫病,发病率90%以上,病群损失子脾5%~60%不等。致使生产能力剧降,严重群甚至覆灭。本文依据对病群的观察和本地蜂友的防治经验,对白垩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7.
黄坚 《蜜蜂杂志》1998,(9):22-23
浙江地区,白垩病始发于1991年春,到次年夏秋时大暴发。其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危害大,几乎所有蜂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的全场覆没。1白垩病传播快、危害大蜜蜂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是由蜜蜂球囊菌所引起危害幼虫的一种顽固性真菌传染病。此病一旦...  相似文献   

18.
蜜蜂欧洲幼儿虫病、爬蜂病、白垩病是近几年长白山区对蜜蜂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快、患病后很难根治等特点。1992年以来,我们走访调查了40多个蜂场、1400群峰,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现将长白山区蜜蜂3种病发病原因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坚 《中国蜂业》1993,(3):23-24
为探索白垩病发病规律,探讨防治方法,笔者调查了有代表性的3个蜂场,对此病的发生、流行、防治等方面作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介绍如下: 一、白垩病在沈育初蜂场发生,为何未造成大的危害该场共养意蜂40群,定地于本县蒋山乡湘家岭,前年已发生白垩病,但始终未造成大的危害。蜂群群势强大,王浆产量高。笔者于去年国庆节去拜访时,平均每群已产王浆4.64公斤,蜂花粉170多公斤。当时尚下双框生产王浆,群产量平均75克左右。到茶花期结束,估计群产王浆可破5公斤大关,群均净收入300元以上。该场同样患了白垩病,但未造成大的危  相似文献   

20.
徐祖荫 《蜜蜂杂志》1994,(10):24-25
开展群众性选种育种工作是控制白垩病危害的重要措施贵州省农业厅畜牧局(550001)徐祖荫蜜蜂白垩病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发生的真菌性病害,具有传染力强、危害期长、易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治愈等特点。在养蜂流动性大、蜂场间不易隔离的情况下,如仅单纯用药防洽,花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