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志华 《蚕桑通报》2012,43(3):46-47
海宁市是蚕桑重点产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海宁市"新市镇新社区"建设的开展,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小蚕共育解决了一些农户在小蚕饲养阶段过程中缺设备、缺技术、缺劳力的矛盾和困难,在保障蚕桑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蚕茧产质量、稳定蚕桑生产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共育蚕种受到大家的欢迎。下面介绍斜桥镇一小蚕共育户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海宁市蚕桑生产趋于萎缩,蚕茧总产降幅较大,其主要原因是蚕桑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的收入来源增多,导致部分农户放弃种桑养蚕。由此产生了桑园抛荒现象,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最终影响到蚕桑产业的稳定。为此,我们对海宁市的桑园抛荒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郁志华 《蚕桑通报》2010,41(4):30-31
<正>斜桥镇位于海宁市中北部,是海宁市蚕桑生产重点镇之一,全镇现有桑园面积565hm2,养蚕农户9967户,全年饲养蚕种2万张左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茧价下跌、中秋蚕气候恶劣以及"两新"工程的推进,蚕桑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江为民 《蚕桑通报》2011,42(4):46-47
1王店镇基本情况 王店镇位于嘉兴市秀洲区南部,处于海宁市、桐乡市、秀洲区三县交界地带。蚕桑生产历来是王店镇的传统产业,种桑养蚕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较早地形成从桑苗培育、蚕种生产、蚕茧生产、加工出口等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全镇桑园面积1400hm2,养蚕户1-3万余户,年饲养蚕种在4万张左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宁市262户养蚕农户的问卷调查,揭示了目前海宁市的蚕桑生产情况和近年来海宁市蚕桑产业规模持续萎缩的主要原因,并在分析海宁市蚕桑产业存在劳动力老龄化、养蚕环境恶化、生产规模萎缩、比较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争取政府支持稳定产业基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综合效益、加强蚕茧市场管理实现提质增效等推进海宁市蚕桑产业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宁市蚕桑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瑞华 《中国蚕业》2001,22(4):75-76
1蚕桑生产现状 1.1基本概况海宁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面广量大,是农业生产上一项传统的支柱产业,年蚕桑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0%左右,长期以来,已形成了育苗、制种、养蚕、缫丝和织绸等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的茧丝绸产业链.近年来,通过狠抓桑园基础建设,积极推广桑、蚕新品种,加大技术培训和普及的力度,科学管理催青和普及省力化养蚕技术,使全市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1月 ,浙江省海宁市丝绸集团公司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创建了 5 0 0 0亩高产蚕桑示范基地。海宁市是全国主要的蚕茧产区 ,但年需干茧缺口近 4 0 % ,各丝厂每年需从外地采购。云南省保山市自然条件优越 ,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且有长期种桑养蚕历史 ,近年来由于信息、市场、管理等因素 ,蚕桑业近乎消失。当地政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十分有意重新发展蚕桑业。 2 0 0 1年 10月 ,海宁市丝绸公司专门组织人员对保山市蚕桑生产基地进行考察 ,达成建设蚕桑基地的意向 ,并正式创建了保山茧丝绸有限公司 ,成为全国第一个到…  相似文献   

8.
建基地创品牌推进桑苗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海宁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肥沃,自古以来是全国的重点蚕茧产区,形成了育苗、制种、养蚕、缫丝和织绸等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的茧丝绸产业链。特别是嫁接育苗历史久、面积广、比重大,是蚕桑生产上一项传统的特色产业。年培育嫁接桑苗1350hm~2,产商品苗4亿株以上,素以品种新、质量优闻名省内外,是全国嫁接桑苗集中产区之一。并通过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建立起以周王庙为中心的长安、郭店3个产苗重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格局。为进一步提升海宁市这一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我们通过搞基地、优品种、树品牌、建协会、讲诚信、拓市场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使新品种苗比例逐年提高,满足了全国各地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生猪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在生猪生产发展过程中,猪肉质量与人民生活的需求密切相关。生猪无公害生产技术是目前畜牧业生猪生产中完善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项目由海宁市裕盛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该合作社是我市生猪生产行业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优品质、保安全",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品牌和声誉有着深远的意义。1项目概述该项目以合作社核心规模养殖场为示范区,核心技术是完善推广生猪无公害生产技术,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投入品购置、统一疫病防治、统一品牌销售等运作模式。主要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三控一严”方针 控制微粒子病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仲儒 《蚕桑通报》2012,43(2):52-53
在海宁市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发生是近年来面临的头号难题。从上世纪末至今,微粒子病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蚕种生产中。近年来由于蚕种市场混乱引起的原蚕区蚕种来源不明,原蚕区原蚕饲育比例的降低等因素影响,原蚕区饲养环境日益恶化。另一方面,原蚕区劳力日渐老龄化,高强度“防微”措施很难落实。要认真落实“三控一严”的微防方针,有效地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必须在具体措施上进行探索,实施一套既安全有效,又切实可行的“防微”措施。根据海宁市原蚕区实际情况和可能引起微粒子病发生的环境因子关系,我们围绕“三控一严”的微防方针,对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治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蚕桑被视为海宁市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曾经为全市农民增收、丝绸工业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收入的多元化,蚕桑与其他新兴种养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蚕桑生产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形势下已成为产业稳定的主要制约因素。一些经济收入较高的农户不再重视蚕桑生产,抛荒弃养的农户逐年增多。可以说,蚕桑业在海宁已走过了辉煌历程,进入了萎缩后的相对稳定时期。当前如何围绕海宁市“十一五”规划,保持蚕桑业的高效…  相似文献   

12.
蚕桑是海宁市农业生产上一项面广量大、受益农民多的传统产业。2005年全市有养蚕农户8.37万户,占总农户数的60.52%;户均桑园面积726m2、饲养蚕种3.32张、产茧138.36kg、茧款收入3003元。虽然单产水平居全国前列,但因户均桑园面积少、生产规模小、设施化程度低等原因,使蚕桑只成  相似文献   

13.
董瑞华 《蚕桑通报》2012,43(2):37-39
海宁市蚕桑产业历史久、面积广、比重大,是全省重点蚕茧生产县(市)之一。目前实有桑园面积近7000hm。,从业农户6万余户,历年产茧量占浙江省15%、嘉兴市30%左右,生产规模和总量居全省第二,是全市唯一被省政府认定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县(市)的产业。  相似文献   

14.
海宁蚕桑产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为农民增收、出口创汇、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蚕桑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进入本世纪后,随着蚕桑产业规模萎缩,蚕种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每况愈下。海宁市蚕茧生产量位居浙江省第二位,为保障全市蚕种供应安全,市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蚕种生产出台了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5.
蚕桑是海宁市农业生产上一项历史悠久、面广量大,并有着成熟种养技术和完整产业链的传统优势产业。长期以来种桑养蚕以生产周期短、比较效益好而成为广大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并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故农民一直有“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的说法。但上世纪末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人和高效种养业的发展.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传统优势逐步削弱。同时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大量农村劳力向务工、经商等方面转移,农民增收渠道呈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海宁市蚕桑产业历史悠久,《海宁市志》记载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劝督农桑”,在唐代海宁蚕丝已经作为贡品之一,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推动了海宁蚕桑丝绸业的快速发展。鸦片战争以后,生丝外销出口增加,农户育蚕收茧后大多缫丝出售,城镇出现了缫丝工厂,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海宁市桑苗产业的历史和现状,桑苗作为蚕桑产业的基础性配套产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必然受到蚕茧行情波动的影响,指出了稳定桑苗产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海宁市现阶段桑苗产业应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在市场信息、品种领先、品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稳定桑苗产业,确保优质桑苗供应,为我国蚕桑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湖北畜牧兽医》2011,(7):47-47
据浙江省海宁市工商局悉,根据国务院下发通知及工商总局要求,海宁市工商部门将在食品流通许可项目中对乳制品进行分类单项审核和管理,乳制品将成为单独一项许可经营项目。2011年7月底前,海宁市从事乳制品经营的经营户,须主动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许可项目和经营范围。如未  相似文献   

19.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疫病,桑叶浸渍消毒是切断食下传播途径的重要技术措施。前几年,海宁市采取桑叶全龄用0.3%漂白粉精液浸渍消毒法,使用效果良好。但该方法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原蚕区大蚕期措施落实难度大、对人体皮肤有损伤、浸洗过程容易造成桑叶养份损失、蚕常吃湿叶易发病等缺点,也是导致原蚕户饲养原蚕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责任有限公司在了解省内兄弟蚕种生产企业微防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春蚕五龄期推广使用多菌灵粉250倍液在桑树上喷施代替桑叶浸消,以期达到在控制微粒子病的基础上,提高蚕农饲养原蚕积极性的目的。但多菌灵粉使用后,蚕种孵化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海宁市蚕桑产业历史悠久,一直来是全市农业生产上一项面广量大的传统产业,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发挥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使传统的蚕桑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逐步丧失,产业规模逐年萎缩。究其原因,除了茧价波动频繁、劳动工效和比较效益低等因素以外,养蚕环境恶化,生产风险加大,导致收成不稳,已成为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