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家禽》2004,26(4):22-22
据韩国《中央日报》2月3日报道,忠清南道大学兽医系教授徐相熙对候鸟进行血清化验证明,近期在韩国各地发生的禽流感病毒是由候鸟带入并传播的。这是首次确认禽流感病毒传播者是候鸟。报道称,徐相熙教授为探明禽流感发生和传播途径,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在忠清南道锦山地区捕捉了野鸭等6只鸭类候鸟,采取了血清。经对候鸟血清进行H5N1病毒抗体反应试验,发现6只野鸭中有2只的血清呈阳性反应,从而证明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者。徐教授说,每年,东南亚的候鸟汇集在西伯利亚,相互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又飞到各国进行传播。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  相似文献   

2.
候鸟携带的病原中有数十种能传染给人,候鸟迁徙能将一些致病微生物跨国、跨州,甚至全球传播。一候鸟是一个巨大的病原微生物储存库候鸟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几乎包括了能感染家禽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目前已发现候鸟携带的病原中有数十种能传染给人,包括病毒、细菌、霉形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和线虫、吸虫、绦虫等寄生虫,尤其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禽流感病毒(Avian  相似文献   

3.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候鸟迁徙的季节即将来临。候鸟迁徙是造成禽流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防范候鸟迁徙带来禽流感疫情很有必要。宣传禽流感科普知识通过广播、电视、科技赶集、报纸、网络、宣传栏、印发明白纸等各种宣传  相似文献   

4.
严峻的禽流感疫情形势,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禽流感防控已成为当前养禽生产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现就在禽流感防控工作中总结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1当前禽流感发生的特点1.1候鸟发病和迁徙传播成为当前禽流感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候鸟迁徙,将病毒传播全世界。这是当前世界各地发生禽流感的主要原因。过去候鸟(主要是野生水禽)带毒而不发病;不会使过多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散播产生新疫区。随着病毒的变异,现在候鸟带毒且发病,候鸟自身大量繁殖病毒,不仅自己死亡,而且在迁徙中大量散毒,使地面上养禽业和其他易感禽、鸟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2012~2014年,为了调查鄱阳湖地区家禽及野生候鸟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现状,以RT-q PCR试验为检测手段,在鄱阳湖区庐山区、湖口县、星子县等10个县的24个乡镇,共采集样品1 281份。其中,野生候鸟16个品种,样品135份,包括粪拭子102份、组织样本33份;家禽样品1 050份,包括粪拭子684份、喉拭子137份、泄殖腔拭子229份;水样96份。结果表明:共检出禽流感H2亚型病毒核酸阳性3个,H9亚型病毒核酸阳性2个。由此推断:鄱阳湖区家禽及野生候鸟现阶段没有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但存在低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都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试图找到预防疫情发生的方法,从已研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途径来看,流行病学专家和鸟类专家普遍认为,候鸟是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地处世界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位置,世界上8条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中,有3条迁徒通道与我国候鸟迁徙有密切关系,从我国过境迁徙的候鸟种类和数量约占世界20%和25%左右。加强候鸟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是从源头上防范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湖南地处候鸟迁徙主要通道和越冬区,农业部公布的3条…  相似文献   

7.
<正>禽流感病毒通常由候鸟中的野鸭、野鹅和鹭类携带,这些携带者本身不会受到病毒的侵害。禽流感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其易感动物种类很多,包括鸡、野鸭、天鹅、雁等。野生鸟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邛海湿地位于我国候鸟迁徙西部通道的重要节点,是我国高原内陆地区水禽候鸟繁衍和越冬的重要栖息地,也是候鸟迁徙的中转驿站,每年有大量候鸟从西伯利亚及青藏高原迁徙而来。这些候鸟的来临意味着给邛海湿地带来了潜在  相似文献   

8.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以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教授为第一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基因组研究所汪建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祝庆余教授等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联合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我国科学家联手攻关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科学》杂志发表的这篇论文名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对候鸟的感染》,描述了今年上半年在我国青海湖发生的候鸟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情况。今年5月初,在我国青海湖发生了斑头雁、棕头鸥等候鸟的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行业动态     
两岸四地探讨联手防禽流感本刊讯:5月10~11日,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研讨会在香港举行,内地及港澳台专家就禽流感防控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分别介绍了内地及港澳台禽流感防控的总体情况,并就禽流感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及实施、疫情监测与报告、禽流感诊断研究及工作开展、禽流感疫苗研究生产及质量监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与会的港澳台专家认为,内地在禽流感疫情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内地在候鸟监测、实验室研究和免疫效果监测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地区H7N9禽流感传播途径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为进一步明确传播途径,基于家禽产业链视角,在H7N9禽流感最为严重的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有代表性且能反映整体情况的养殖场、批发市场、屠宰场、农贸市场,调查H7N9禽流感的动物防疫和个人防护情况。结果显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隔离仍不完善,存在活禽接触候鸟感染禽流感的风险;批发市场和屠宰场防疫水平高,人感染风险较低;农贸市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和个人防护不充分,易扩散病毒;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是与候鸟接触后携带病毒的活禽,通过"养殖—批发—零售"产业链蔓延。该结论在明确"禽传人"、"活禽市场环境暴露"观点上深化了产业链各环节间的传播路径。因此,珠三角地区H7N9禽流感的防控重点要加强养殖环节的生物安全隔离,并做好零售环节中活禽与人之间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动物保健》2005,(12):16-16
11月30日上午.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当前在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方面的工作.截至当前,中国已经有11个省先后发生了约30起家禽或候鸟的禽流感疫情.并发现了3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其中湖南1例安徽2例.  相似文献   

12.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又是中亚一印度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目前记录到的鸟类有189种.2005年5月青海湖流域发生H5N1型禽流感疫情,造成大量在青海湖繁殖栖息的候鸟死亡.刚察县是环湖重点县,禽流感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有效的防控措施势在必行. 1 防控工作难点 多种传染源和传播途经加大禽流感防控困难.禽流感的传染来源较多,可以来自感染或发病的家禽,也可来自野生鸟类、迁徙的水禽等.病毒通过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及其他物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原及危害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它对紫外线敏感,60℃加热10 min其可被灭活,大多数消毒药物对该病毒有消杀效果。病毒能感染家禽、水禽、野禽、候鸟,还可感染猪、马、人,以火鸡最易感染,蛋鸡比肉鸡易感,鹅和鸭为隐性感染,其带毒不发病。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又称高致病性禽流感,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把它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它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消息 :北京即将迎来候鸟迁飞的高峰期。从3月3日开始 ,北京市林业局将在郊区设立14个野生候鸟监测点 ,严防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传播禽流感。北京地处亚热带与亚寒带的过渡区 ,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必经通道。据统计 ,北京地区共有喜鹊、杜鹃、雨燕、小天鹅、黄鹂等410余种鸟类 ,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31 .5 %。春、秋两季 ,经北京南迁或北徙的夏候鸟和旅鸟多达353种。目前 ,候鸟迁徙数量逐渐增大 ,其中延庆野鸭湖近期已有上千只野鸭。专家预计 ,大量的候鸟将在3月中下旬迁入北京。据介绍 ,监测人员将在加强候鸟保护的基础上科学监测候鸟 ,每日填写记录表并上报监测结果。监测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候鸟是否有异常情况 ,一旦发现有得病、死亡的候鸟 ,及时通知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处理。监测人员还将向群众宣传鸟类保护知识 ,共同爱护野生候鸟。此前 ,北京市林业局成立了严防候鸟传播禽流感领导小组 ,并对野生动物管理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识别候鸟种类、野外监测、防治禽流感等内容。北京监测候鸟防禽流感$新华网  相似文献   

15.
野生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对流感病毒的生态和繁殖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辽宁境内边境地区的迁徙候鸟进行了禽流感流行病学分析,在2009—2010年间,分别从辽宁境内丹东、葫芦岛、东港、盘锦、锦州、营口等6个边境地区中野生候鸟迁徙路线上采集了15种野生水鸟,共80份血清样本和840份拭子样品,通过血凝抑制试验,运用H5、H7、H9亚型的禽流感标准抗原检测待检血清的禽流感病毒抗体,结果在白鹭、夜鹭、斑头雁、白嘴鸥、燕鸥等几个品种野生候鸟和鸭、鹅所采血清中未检测到有抗H5、H7、H9亚型流感病毒的抗体(<31og2);病原检测方面,从白鹭、夜鹭、斑头雁、白嘴鸥、燕鸥等迁徙候鸟中检测未能到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发生的流行病学分析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详细阐述了禽流感病毒的特性以及禽流感流行的主客观规律,作者认为对禽类缺少检疫和监测,人、畜、禽间密切接触,候鸟迁徙等因素会造成禽流感爆发流行,并对如何有效防控禽流感提出了具体措施,指出对禽流感建立主动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禽类高度易感的病毒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禽流感具有广泛流行、发病急、变异率较高、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毒亚型多、危害大等特点,感染禽类会引起高死亡率。春季气候因素及候鸟迁徙促进禽流感的传播,直接影响禽流感  相似文献   

18.
2022年7月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部分湿地内发现候鸟棕头鸥异常死亡,采样并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诊断其死因为疑似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所致,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对病毒进行了分离培养,确诊候鸟因感染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已成为国际上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对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认识和深入研究已刻不容缓.近年来在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人感染的机制以及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进展.文章探讨了人感染禽流感的可能途径,在查阅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主要症状,比较了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在功能结构上的差异,分析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禽流感病毒的相关性.推测"微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禽流感病毒作用的靶细胞",认为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上皮紧密连接结构的破坏、鼻黏膜损伤、皮肤伤口等途径感染人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10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是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等。印尼疫情形势严峻,人感染禽流感及死亡病例继续增加;埃及又发现家禽和人禽流感病例;美国再次检测到野鸭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印尼人禽流感病例继续增加,疫情仍未得到控制9月22日印尼确认在东爪哇省死亡的11岁男孩感染了H5N1病毒;9月24日一名9岁男孩确认死于禽流感;9月27日万隆市一名20岁男子感染了禽流感,并于28日死亡;9月29日一名21岁女孩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10月11日万隆地区的1名67岁妇女禽流感病毒检测呈阳性,正在医院接受治疗;10月14日晚一名11岁男童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