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近几年来 ,随着化学肥料大量使用 ,有机肥料逐渐减少 ,导致棉田缺硼症愈来愈严重 ,就石首棉区而言 ,目前有 70 %的棉田表现缺硼症。据调查 ,缺硼棉田 ,棉株顶芽坏死 ,棉株矮化多分枝 ,下部老叶肥大 ,暗绿色 ,变脆 ,叶脉突出 ,顶部新叶变小 ,边缘和主脉失绿 ,叶柄上出现绿色浸润状环带突起 ,严重缺硼时 ,叶片反向卷曲、皱缩 ,苞叶张开 ,蕾铃易脱落 ,结桃少。 2 0 0 2年在缺硼棉田采取叶面喷硼与不喷硼对比试验结果显示 ,喷硼棉花蕾铃脱落率为43%~ 5 6% ,每公顷产皮棉 1 44 0~ 1 5 4 5 kg,比不喷硼棉田的蕾铃脱落率低 1 8%~ 2 4 %、皮棉增…  相似文献   

2.
硼是棉花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对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输有重要作用 ,土壤有效硼的临界值为 0 .5mg· kg-1。据商丘市土壤分析结果 ,该地区土壤有效硼含量仅为 0 .31~ 0 .42 mg· kg-1,属严重缺硼和潜在性缺硼 ,特别是盐碱地更为严重。为此 ,1 998年在本地区棉花上进行了喷硼试验 ,以便为当地生产提供依据。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商丘市农科所试验田进行 ,土质为两合土 ,中等肥力 ,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 ,每公顷基施过磷酸钙 750 kg、尿素和硫酸钾均为 2 2 5kg。试验设 4个处理 :(1 )对照 ;(2 )种肥 (硼砂每公顷 7.5kg掺细土施于播种沟内…  相似文献   

3.
贾改花 《中国棉花》2005,32(8):36-37
棉花需要氮、磷、钾及部分微量元素,为满足其一生对养分的需要,施肥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基施和根部追施,但是由于向土壤施肥存在养分运转慢,养分易被土壤固定、淋溶,施肥不均或施某种养分量过大易引起毒害,费时费力等缺点,而在棉花关键时期出现的缺素症状,需要快速恢复才不致于影响其生长及产量,这时叶面喷肥就显得尤为重要。1叶面喷肥技术1.1氮肥。尿素0.5~1kg兑水50kg,配成1%~2%的尿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公顷为225~750kg,在棉花苗期、蕾期或花铃期喷,有效预防或减轻棉花因缺氮引起棉株生长缓慢、矮小、茎秆细弱、分枝少、早衰、花少子…  相似文献   

4.
棉花吐絮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要保护棉花后期的根系吸收功能 ,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减缓叶面积的下降速度 ,维持相对较高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 ,为棉铃发育和成熟创造良好的田间条件 ,促早熟防早衰。1肥水管理棉花根际追肥应在 7月底前结束 ,进入 8月份一般不再根际追肥 ,否则易造成棉花贪青晚熟。对于脱肥或脊薄地的棉花可采用叶面喷肥 ,用 1%的尿素溶液 ,每次每公顷喷施 112 5 kg左右 ,每隔 10~ 15天喷一次 ,连喷 2~ 3次。也可用 30 0~ 5 0 0倍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根外追肥晴天宜在下午进行 ,阴天可全天进行 ,以防喷施后水分迅速蒸发…  相似文献   

5.
卢隆杰  苏浓  岳森 《中国棉花》2004,31(4):34-35
1棉花苗期的叶面喷肥棉花苗期叶面喷肥 ,可选喷叶肥 1号。叶肥 1号以氮肥为主 ,其含氮为 34.7%、磷 6.6%、钾6.6% ,以及硼、铁、钼、锌、镁、锰、铜等。浓度为 1 .5 %~ 2 % ,喷施前先用少量水把粉剂溶化开 ,再按比例加足水量 ,于无风的下午 4时以后喷施 ,可使棉苗生长旺盛。但应注意 ,棉叶背面是海绵组织 ,背面比正面气孔多 ,吸肥能力较强 ,应尽可能地把肥液喷到叶片背面 ,以提高其吸收利用率。苗期喷 40~ 60 mg· kg-1的七○二 ,能促使苗齐、苗壮 ,提早现蕾、开花 ,并减轻病害 ;若棉苗生长不整齐 ,对其中矮小、瘦弱的 ,可喷 40~ 5 0 mg…  相似文献   

6.
硼是棉花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棉花缺硼后将会产生蕾而不花和花而不实现象 ,从而造成铃重减轻 ,衣分下降 ,产量降低 ,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沧州市从 1 981年开始小面积试验 ,1 984年棉花喷硼面积发展到 30 687hm2 ,1 997年喷硼面积 1 32 4 0 hm2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 ,棉花适当喷硼能增加铃重 ,提高衣分 ,降低蕾铃脱落率 ,一般可增产 1 5%左右。1 棉花缺硼田间诊断1 .1 症状特点。棉花缺硼造成“蕾而不花”,棉花下部叶片变厚增大 ;上部叶片变小、萎缩、卷曲、边缘失绿 ,现蕾后大量脱落 ,产量很低。1 .2 主要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安徽池州市棉花品种多为抗虫杂交棉,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吐絮至11月上旬吐絮基本结束,平均吐絮期约75天。掌握棉花吐絮期的生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田管措施,是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保证。1叶面喷肥棉花生长后期,对缺肥的田块采取叶面喷肥效果较好。一般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2.25kg加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棉花因栽培、品种、气候等多种原因 ,枯、黄萎病及早衰大发生 ,造成棉花减产 ,本研究会两年来运用自制“窝肥”在棉田施用 ,大大控制住了棉花病害 ,起到了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窝肥”制作方法简单 ,费用低廉 ,每公顷用麦麸 1 5 0 kg,加入微生物速腐剂 (一袋可发酵 5 0 kg麦麸 )拌匀 ,每 1 0 kg麦麸兑水 1 0 kg左右拌匀 ,不干不湿堆起来 ,用布或麻包盖严 (不能用塑料布 )发酵1 0~ 1 2天 ,上下都长出大量白色菌丝 ,再摊开降温2~ 3天即制成了“窝肥”(发酵时不要被雨淋 )。在棉花移栽或直播时 ,用手抓“窝肥”每公顷 1 5 0 kg,在旱…  相似文献   

9.
20 0 1 - 2 0 0 2年连续在小寨乡进行棉花高浓度叶面喷肥方法试验 ,试验地肥力中等 ,采用地膜覆盖 ,两年平均密度每公顷 7万株 ,小区面积 66.7m2 ,3次重复 ,喷施时间为 8月 5日、1 2日和 2 0日共 3次。肥料配比为 :A:2 %尿素 + 1 %磷酸二氢钾 ;B:3%尿素 + 2 %磷酸二氢钾 ;C:4%尿素 + 3%磷酸二氢钾 ;D:5 %尿素 + 4 %磷酸二氢钾。每次每公顷施用量为 75 0kg,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于9月 1 5日分别考察各小区的铃数、蕾铃脱落情况和铃重 ,各小区单独计收产量。1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叶面喷肥 ,对棉花均有增产效果 ,两年平均增产幅度在 2 .9%~…  相似文献   

10.
棉田套种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群众乐于接受的实用技术 ,是现阶段提高棉花单位面积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有途径。一般棉田套种每公顷可增加收入 30 0 0~ 45 0 0元。酒泉市几种棉花套种模式如下 :1棉粮套种栽培技术1 .1棉花套种小麦。 ( 1 )选地。选择肥力中上等 ,灌溉方便的地块 ,前茬以豆类、玉米、瓜菜茬为好 ,前茬收后及时深耕 ,并进行小平整。施足底肥。结合播种前的浅耕或深施 ,每公顷一次性施优质农家肥 75~ 90 m3 、硝铵 30 0 kg、磷酸二铵 30 0 kg或过磷酸钙 1 2 0 0~ 1 5 0 0 kg。 ( 2 )选用良种。棉花选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估免耕棉花生产中缓冲叶片 B和 /或 K溶液的作用 ,在粉砂壤土中进行了试验。叶片处理 :(1 )每公顷施用 B 0 .1 1 kg,不缓冲 ;(2 )每公顷施用B0 .1 1 kg,缓冲到 (a) p H6和 (b) p H4;(3)每公顷施用 K4.1 kg,不缓冲 ;(4)每公顷施用 K4.1 kg,缓冲到 (a) p H6和 (b) p H4;(5)每公顷施用 B0 .1 1 kg K4.1 kg;不缓冲 ;(6)每公顷施用 B0 .1 1 kg K4.1 kg;缓冲到 (a ) p H6和 (b) p H4;(7)对照 ,不处理。结果表明 ,叶片 K和 /或 B溶液缓冲到 p H4,第一次收获量和总皮棉产量多于未缓冲的或溶液缓冲到 p H6;B K溶液、K溶液、B溶液缓冲…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专用缓释包裹复合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专用缓释包裹复合肥具有养分全、配比合理,并能够根据棉花生长期间的需肥规律同步释放等优点,每公顷用2100kg作基肥一次施用,或公顷用1500kg基施,后期结合棉花长势采取根外追肥一到两次,即可满足棉花一生的养分需求,在节省施肥用工的同时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微肥对棉花的施用效果,1994年我们进行了几种微肥的肥效对比试验。(1)农一清500ml/公顷·次为对照;(2)喷施宝5ml/公顷·次;(3)喷有机络合硼肥0.25kg/公顷·次;(4)喷硼砂0.5kg/公顷·次;(5)喷垦易生物微肥500ml/公顷·次。3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66.7m2,各处理在5月13日、7月14日、8月26日进行3次喷施。10月24日进行棉花经济性状田间考查,结果如表1、2。表1 棉花施用微肥经济性状考查处 理株高(cm)果枝数(个)蕾(个)花(个)脱落(个)铃(个)成铃率(%)铃重(g)衣分(%)皮棉产量(kg/hm2)比CK增产(%)农一清(CK)108.618.353.32726 45.…  相似文献   

14.
棉花软管灌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软管灌水是一项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增效明显的节水技术 ,据测定 ,用水量仅为漫灌的 3 0 %~ 5 0 %,这项技术将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它的推广应用让广大北方农民受益。1质地准备1 .1灭茬 ,清废膜、施肥。秋收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打杆还茬 ,清理未收的残膜 ,残旧软管 ,然后施油渣每公顷 1 2 0 0~ 1 5 0 0 kg,二胺 3 0 0 kg,尿素 1 5 0 kg,抛洒均匀 ,深施 3 0 cm以上 ,以培肥地力。1 .2秋耕。深度 3 0 cm,要求翻垡均匀 ,不漏耕 ,不重耕 ,耕后用平土框或刨式平地机进行对角整地 ,地表平整 ,无大土坷垃。第二年开春用小钉…  相似文献   

15.
邹德银 《中国棉花》2003,30(8):35-35
棉花生长后期 ,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 ,这时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 ,具有防早衰、防病害、攻大桃、争优质的作用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1喷氮防早衰叶面喷施氮素营养 ,可使叶片保持绿色 ,增强光合作用 ,防止脱氮早衰 ,与调节剂 80 2混合喷施 ,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应在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用1 0 0倍的尿素与 40 0 0倍 80 2混合溶液喷施 ,每隔 5~ 7天喷施 1次 ,连喷 2~ 3次 ,每次每公顷喷肥液1 1 2 5 kg。2喷钾防病害开花结铃期缺钾易发生红叶茎枯病 (凋枯病 ) ,发病后 ,棉叶变为红色或黄色 ,变厚且皱缩易脆 ,最后脱落 ,引起棉株早衰 ,可…  相似文献   

16.
赵风娟 《中国棉花》2004,31(7):32-33
为提高植棉效益,吴桥县农林局从2 0 0 1年开始在县境内示范种植棉花与天鹰椒间作种植,到2 0 0 3年种植面积已达到1 333公顷,棉花与天鹰椒间作每公顷收子棉30 0 0~375 0kg,天鹰椒2 2 5 0~30 0 0 kg,经济效益达3.0万~3.8万元,较单种棉花增收1 .1万~1 .2万元。1种植方式棉花与天鹰椒间作的较好模式有两种:1 ) 1 .3~1 .5 m一带,种植一行棉花和两行天鹰椒。棉花行株距为1 .3~1 .5 m×0 .2~0 .2 5 m,每公顷留苗3.0 0万~3.75万株。天鹰椒行株距为0 .3~0 .4m×0 .2~0 .2 5 m,每公顷定植6万穴,每穴双株,每公顷留苗1 2万株左右。2 ) 2 .5 m…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甜菜栽培的高度化学化和块根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土壤内微量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文献指出,每公顷甜菜块根产量为35000kg时,将从每公顷土壤中摄取0.5~1.2kg硼和锰、0.2~0.5kg铜、0.4~0.8kg锌。在美国43个州中,缺锌土地面积约为260万公顷,缺铜、锰、钼和硼的土地面积可达1500万公顷。苏联缺硼、钼、铜、锌面积分  相似文献   

18.
施用硼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硼肥在油菜种植上的增产效应,2008-2009年在浏阳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油莱专用肥、增施爱棵硼或者在抽墓期喷施流体硼肥均能促进油菜生长,增高增枝增荚,提高油菜产量。以每公顷施油菜专用肥600kg为基肥,尿素150kg为追肥的增产效果最显著;抽墓期每公顷喷施硼肥900g增产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施硼各处理增产幅度为63~696kg/hm^2。  相似文献   

19.
“棉花公顷 1 50 0 kg优质轻型模式栽培原理与调控技术研究”,采用麦 (油 )后移栽地膜棉方式 ,利用棉花生育期间 ( 7月 2 0日~ 8月 3 1日 )光照足 ,降水适中的条件 ,全面调整肥水运筹 ,促进棉花成铃与温、光、水、肥同步 ,使棉花多结优质桃 (伏桃、早秋桃 ) ,从而提高优质铃率。并通过一系列轻型(简化 )栽培技术 ,将每公顷用工量从 73 5个压缩到50 0个左右 ,下降 3 2 .6 %。该课题 3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76 8.1 kg( 1 997~ 1 999三年平均 ) ,较对照增产 2 .4% ,试验表明轻型栽培产量并没有因栽培技术简化而下降 ,相反还稍有增加 (表 1 )…  相似文献   

20.
一、缺硼症与喷硼示范推广情况硼是棉花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肥料,在一般缺硼的情况下,常出现叶柄环带,严重缺硼时,棉苗矮化,不现蕾。据调查,我县不少棉区棉花在现蕾时都出现叶柄环带,有的公社出现成片的蕾而不花缺硼症,棉苗只现蕾不开花不结桃,群众称为“公棉花”,又叫“冬瓜棉”。过去误认为是施肥不当引起的疯长棉,常采用深中耕切根,控制施用氮肥和扯破主杆大叶等防疯长措施,但收效甚微,棉花严重减产甚至朵花不收。今年,我们在袁渡、小港、拖船、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