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别处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cv.UC-82)幼苗,研究分别处理12、24和48h后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编码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番茄幼苗12h能明显促进Le-EIL1基因的表达;0.08mol/L NaCl溶液处理12和24h都能促进Le-E1L2基因的表达;用0.04和0.08mol/L NaCl处理12h和24h后,Le-EIL3基因表达都得到增强。用0.04和0.08mol/L NaCl溶液处理番茄幼苗12h能显著地促进Le-ERF1基因的表达;用3种浓度的NaCl溶液0.04,0.08和0.16mol/L处理番茄幼苗12h后均能明显的促进Le-ERF2基因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别处理番茄幼苗Pti4基因的表达变化不大。这些结果说明Le-EILs和Le-ERFs家族成员基因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和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表现不同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全硝(100%NO-3)、铵硝配施(75%NO-3: 25%NH+4)及全铵(100%NH+4)营养对樱桃番茄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测定了与有机酸合成相关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柠檬酸合成酶(CS)、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变化,并利用RT-PCR检测了相应的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 1)全硝和铵硝配施处理下果实柠檬酸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全铵处理,而铵硝配施处理下果实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在成熟期均显著低于全硝处理。2)不同形态氮素及配施处理下,果实中柠檬酸含量与CS活性的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但到达峰值的时间不同。全铵处理下果实苹果酸含量与PEPC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全硝、铵硝配施处理下果实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都与M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3)在膨大期和成熟期,全硝处理和铵硝配施处理下PEPC基因(PPC1、PPC2)表达显著高于全铵处理; 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的表达对果实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和苹果酸积累起主要作用,表明适当比例的铵硝配施可能通过影响果实中PEPC和MDH的活性和基因表达从而显著降低成熟果实有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果实薄片培养试验研究不同钙浓度(0、1和10 mmo1/L CaCl2 ;5 mmo1/L EGTA)和处理时间(6、12、24和48 h)下苹果果实活性氧代谢特征;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苹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在分子水平的表达。高钙处理12 h后,SOD酶的活性显著增加,O2.-产生速率显著下降;高钙处理24 h后,CAT酶的活性显著增加,H2O2含量显著下降;缺钙处理下SOD酶和CAT酶的活性受到抑制,O2.-形成速率和H2O2含量显著增加。基因表达实验显示,高钙处理12h后,SOD基因的表达量增加,与SOD酶活性变化一致,说明SOD酶的活性取决于SOD基因的表达量;高钙处理12 h后,CAT1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而CAT酶的活性是在加钙处理24 h后显著增加,说明CAT酶的活性并不完全取决于CAT1基因的表达量,推断其酶活性还取决于该基因翻译后的修饰调控。上述研究表明苹果外源补钙通过在分子水平上调SOD和CAT1基因表达量来激活SOD和CAT酶的活性,有效减少体内活性氧积累,确保果实生理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首次研究了ZST-1在中棚番茄上的使用效果和适宜浓度。结果表明,在第一花序开花期喷施一次ZST-1,对植株营养生长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使开花座果期提前,果实发育和成熟提早,经济系数、早期产量和纯收入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加,酸度降低。综合考虑,ZST-1浓度以1500μg·L-1为宜,处理比CK早期产量和纯收入分别提高74.9%和29.0%。  相似文献   

5.
刘浩然  汪俏梅 《核农学报》2020,34(12):2858-2864
为研究脱落酸(ABA)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番茄ABA生物合成缺失突变体not和flc及其野生型各成熟时期果实,以及外源100μmol·L-1 ABA处理后不同天数的番茄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内源ABA缺失抑制番茄果实增重并促进果实纵向生长,但对果实硬度无明显影响。同时,内源ABA可影响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促进破色期和转色期的还原糖积累。not和flc果实中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野生型,且外源喷施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外源100μmol·L-1 ABA处理能显著抑制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的积累。综上,ABA在调控番茄果实外观品质方面,可促进番茄果实增重并抑制番茄果实纵向生长;在调控番茄果实营养品质方面,可促进还原糖积累并抑制类胡萝卜素积累。本研究结果为利用ABA调控番茄果实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磷肥对日光温室番茄磷营养和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盆栽方法进行了不同施磷(P2O5)水平下,日光温室番茄产量、不同生育期番茄磷素分配、干物质积累、土壤速效磷含量和酶活性研究,并确定了适宜番茄生长的最佳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及番茄各组织含磷量相应增加;当施用P2O5达到0.53 g/kg(处理5),土壤速效磷含量在60~77 mg/kg时,较适宜番茄生长,番茄产量和单果重达最高,根系和茎叶干物质积累也达到最好水平。当施磷量超过0.53 g/kg时,造成土壤和植株磷累积过高,易引起土壤盐害,降低土壤酶活性,从而降低干物质积累和番茄产量,影响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亏缺灌溉时期对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实验研究了亏缺灌溉不同开始时期对番茄品质、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率影响。不同时期开始亏缺灌溉果实的营养品质明显不同,亏缺灌溉开始的越早,果实的硬度和密度越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 rix)、滴定酸度、维生素C的含量越高,但糖酸比变化不大;随着亏缺灌溉开始时间的提前,单果重逐步减少,结果数变化不大,产量降低的幅度也越大;膨大期和座果期开始亏缺灌溉水分利用率提高,开花期开始亏缺灌溉水分利用率下降。生产中应选择膨大期开始亏缺灌溉,既可以提高品质,又可以减少产量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亏缺灌溉时期对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亏缺灌溉不同开始时期对番茄品质、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率影响。不同时期开始亏缺灌溉果实的营养品质明显不同,亏缺灌溉开始的越早,果实的硬度和密度越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rix)、滴定酸度、维生素C的含量越高,但糖酸比变化不大;随着亏缺灌溉开始时间的提前,单果重逐步减少,结果数变化不大,产量降低的幅度也越大;膨大期和座果期开始亏缺灌溉水分利用率提高,开花期开始亏缺灌溉水分利用率下降。生产中应选择膨大期开始亏缺灌溉,既可以提高品质,又可以减少产量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形态氮素对樱桃番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基质营养液共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及配施对樱桃番茄果实解剖结构、果实生长以及发育过程中与品质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全硝(100% NO3-)处理相比,铵硝配施(75% NO3-∶25% NH4+)处理下果实表皮细胞形状更加规则,排列紧密,且角质层覆盖均匀;全铵(100% NH4+)处理的果实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其角质层厚度在幼果期和绿熟期显著低于另两个处理,在成熟期显著增加。2)全硝和铵硝配施处理果实单果重变化一致,成熟期铵硝配施处理单果重略高。花后14 d全铵处理显著降低单果重,抑制植株生长,并缩短生育时期。3)氮素形态显著影响果实发育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全硝呈持续下降趋势,铵硝配施先下降后升高又持续下降,全铵则呈W型。不同形态氮素处理下果实总糖含量均先升后降,于花后21 d达到高峰,此时全铵处理的总糖显著高于另两个处理。全硝及铵硝配施处理下可滴定酸度呈单峰曲线,花后28 d达到最高值;全铵处理在花后7 d含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供锌水平对番茄果实抗氧化性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不同供锌水平对番茄产量及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设置了不同的硫酸锌浓度的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缺锌还是多锌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上升,POD酶活性下降,以缺锌处理较为明显;缺锌处理SOD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多锌处理稍高于对照,产量均下降。缺锌和多锌处理番茄果实的酸度增加,Vc含量降低;缺锌处理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下降,而多锌处理与正常处理没有差别。此外,缺锌和多锌处理果实中的番茄红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低于正常处理,而抗氧化力没有差别,果实的芳香物质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变化。说明适宜的锌水平是保证番茄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不同供硼水平对番茄产量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番茄品种“中杂10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供硼水平对番茄产量和果实风味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缺硼还是多硼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都显著低于正常硼处理;而MDA含量高于正常处理,产量下降。品质方面,缺硼和多硼处理果实的酸度增加,甜度和Vc含量降低;果实中的活性物质番茄红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下降,果实的芳香物质种类也发生了变化。说明适宜浓度的硼是番茄高产、高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外源激素和糖类对叶片zSs1表达的影响,本文以玉米优良自交系18-599叶片为材料,在分别含有甘露醇、蔗糖、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处理,然后分别添加ABA、GA,提取总RNA,通过Real-time PCR检测zSs1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与只含基础盐处理相比,单独用甘露醇和葡萄糖处理玉米叶片,zSs1基因...  相似文献   

13.
OsCRY2基因抑制表达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公布的水稻OsCRY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部分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ihpRNA植物表达载体pSC1301-347-OsCRY2,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OsCRY2干扰片段导入水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根据转基因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了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抑制OsCRY2基因表达会强烈延迟水稻开花与成熟;转基...  相似文献   

14.
吴玉  杨迎伍  邓伟  李正国 《核农学报》2010,24(3):490-494
为研究番茄EBF2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果实cDNA中扩增了全长EBF2基因,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在烟草原生质体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内。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构建成由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启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EBF2,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MicroTom番茄。经PCR及GUS组织染色检测,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类型玉米淀粉形成机理,对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淀粉积累、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类型玉米淀粉积累、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总淀粉和直链淀粉百分含量为:普通玉米>糯玉米>甜玉米,支链淀粉百分含量为:糯玉米>普通玉米>甜玉米,灌浆期间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3个玉米类型间差异显著;灌浆期间,普通玉米各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最高,甜玉米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最低,糯玉米则介于普通玉米和甜玉米之间,但其GBSS酶活性很小。灌浆期间3个类型玉米除GBSS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显著;普通玉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总体均高于甜玉米和糯玉米,甜玉米和糯玉米相关突变基因仍存在表达。表明不同类型玉米淀粉含量和组成上差异明显;普通玉米淀粉的形成需要淀粉合成相关酶相互作用,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缺失会改变淀粉组成;不同类型玉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显著,但都存在转录活性。对普通玉米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发现,淀粉的合成不仅受到转录调控,还受到转录后调控,淀粉的合成是淀粉合成各酶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小麦籽粒胚乳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及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的特征,选用4个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普通六倍体小麦新春24、E28(高淀粉含量组)和宁春16、安农9912(低淀粉含量组)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对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对其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的相关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淀粉分支酶基因( SBE)、淀粉去分支酶(DBE)基因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9个基因在不同淀粉含量的4个供试品种花后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花后6d这些基因开始表达,在灌浆的中期(花后12~18d不等)有表达的小高峰,但在不同时期,2个高淀粉含量的品种中各种酶活性及其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比2个低淀粉含量的品种相对较高;这些基因表达谱与酶活性相关分析显示, 除GBSS外其他几种淀粉合成酶基因均与相应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且GBSS酶活性到达峰值时间稍迟于DBE、SSS、SBE等酶,说明DBE、SSS、SBE基因可能主要通过转录水平来控制籽粒淀粉的合成,而GBSS基因可能主要通过转录后水平来控制籽粒淀粉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对处于伸长生长后期的两个甘蔗品种,用三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粤糖71/210经草甘膦处理及桂糖11经乙烯利处理后,有降低叶片含水量,减少绿叶面积的作用,表现有良好的催熟增糖效果.增糖最佳时期为:粤糖71/210经喷施草甘膦后2个月,桂糖11经喷施乙烯利后1个月,甘蔗蔗糖分分别比对照高1.45%和2.42%;PP_(333)的作用不明显。三种处理在植株株高、茎节数、节间长度、蔗产量及宿根蔗出苗数等方面,与对照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8.
任磊  王雁  周琳  彭镇华 《核农学报》2011,25(5):939-944
以牡丹品种赵粉(Paeonia suffruticosa L.cv.Zhao Fen)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法从花瓣中获得了1个牡丹SEPALLATA基因cDNA,命名为PsMADS5,GenBank登录号为HQ449569。其cDNA全长1222bp,包含190bp的5'非编码区、302bp的3'非编码区...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多拷贝rolB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对转入多拷贝rolB基因的三倍体毛白杨1年生植株进行了苗期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rolB基因多拷贝株系和转Ri质粒三倍体毛白杨的苗高、节间距和地径(其中多拷贝株系863B的地径与未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一样)均低于未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rolB基因多拷贝株...  相似文献   

20.
Seedlings of bok choy and tomato were grown in soils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N) sources [no N (?N), ammonium sulfate (AS), and cattle farmyard manure (CM)]. Comparison between soils treated with ?N and CM indicated that the growth and N accumulation in bok choy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CM treatment, whereas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omato. In the rhizosphere soils, the highest protease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CM treatment irrespective of species.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rhizospheric protease activity and total N accumulation of plant treated with –N and CM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only for bok choy.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no acid absorption rate in excised roots indicated that glycine was taken up at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in bok choy than tomato.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at least two possible factors affected the acquisition of organic N: rhizospheric protease activity and ability to absorb amino acids in roo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