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空护林在我国东北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航空护林这个家族中,机降灭火和空降灭火,以及空中喷洒灭火的试验已搞过多年,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人们普遍认为机降灭火是目前我国东北林区扑救林火的一项极为有效的手段。笔者通过多年航空护林的经验发现,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林火以雷击引燃为主,但多发生在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即使采用机降灭火,也很难选择着陆场地,现有的着陆场地离火场距离不等,往往机降队员需长途跋涉才能赶赴火场,这在短时间内扑火带来许多不便。笔者通过几年索降灭火的试验研究,对索降灭火在我国东北林区的应用发表自己的看法,本文只对索降灭火的方法及经济效应进行分析论述。具体应用和技术要求将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2.
国家林业局专家分析认为 :以人工为主开展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火扑救工作创造了世界森林火灾扑救史上的奇迹。专家介绍说 ,由于一般的雷击往往伴随着降雨 ,由此引发的雷击火也往往是自生自灭。但是 ,干雷暴是“光打雷不下雨” ,其引发的火灾具有地点不确定、扑救难度大等特点 ,因此预防和扑救干雷暴引发的森林大火是世界性难题。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火发生在内蒙古北部未开发的原始林区 ,远离公路 ,火场距公路最远处达 2 0 0km ,灭火人员主要靠直升机空投到机降点 ,再步行到火场。由于干旱高温 ,山高坡陡 ,没有水源 ,久未…  相似文献   

3.
雷击火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火源之一,约占全区总林火的38%,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岭北地区约占总林火的56%。雷击火多发生在人烟稀少及交通不便的偏远林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发现,在扑救不及时的情况下,造成的危害要比人为火严重得多。塔河林区1968—1979年共发生林火59起,其中雷击火占41起,雷击火过火面积约占总火灾面积的67%。所以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4.
索降灭火     
索降灭火是航空护林灭火的先进手段,是航空护林灭火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尤其适用于扑救偏远的原始林的林火,具有机动灵活,不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将扑火队员索降到火场,开辟场地,可为之后的机降灭火提供着陆场,实现“打早、打少、打了”的扑火原则。索降灭火@姚树人~~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季,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省区相继发生多起森林火灾,其来势凶猛、面积之大、扑救之艰难,是近年来少有的。面对严峻的扑救森林火灾形势,东北、西南航空护林中心(总站)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林业发展实际,积极协调各有关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扑救黑龙江大兴安岭草甸森林火场、富拉罕火场、伊春阿廷河火场、内蒙古大兴安岭金河火场、阿尔山外蒙入境火场中,东北航空护林中心适时派出工作组,对火灾扑救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组全体…  相似文献   

6.
在雅江县“2·19”火场扑救中,南方航空护林总站调派直升机支援火场扑救,首次集结5架K-32直升机开展航空直接灭火作业,这在川西高原航空直接灭火历史上属于首次,具有开创性意义。分析总结航空扑救雅江县“2·19”森林火灾的情况、采取的措施、扑救的难点及特点、航空灭火经验,对拓展高原林区航空灭火能力实为新时代高原林区开展航空直接灭火提出可行性建议,推动航空护林及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航空护林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其特点是:①机动性大,不受地形和道路条件限制;②速度快,能迅速运输扑火力量,在林区道路网密度很低的情况下,尤为重要;③侦察精确,对起火点和火场范围标定较准;④控制面广,空中鸟瞰,一览全局。这些特点是地面设拖所不及的,对无人无路偏远山区的火灾进行扑救更为重要。既或地面道路网密度达到4m/公顷和其他设施比较完善的林区,在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上也离不开空中的支援。因为在抢险救灾上,速度快是至关重要的,不能认为地面设施搞好了,就可不用飞机;但航空护林尚须有个适当的发展。我认为我国发展航空护林搞“大机群”的预防和扑救为时尚早,在本世纪内还不可  相似文献   

8.
森林雷击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而在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又主要集中在落叶松—偃松林中。落叶松树体内含有大量树脂和挥发性油类易燃,瞬间燃烧十分快速。发生在林内的火,烟雾较浓,燃烧快,与其它可燃物类型燃烧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结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的分布特点论述了各种类型雷击火的扑救技术。  相似文献   

9.
航空护林第一梯队是东北航空护林中心代表国家林业局防火办赴火场指挥扑火工作组的简称。它组建于1994年。十年来,第一梯队在局防火办的正确指挥下,接到命令,快速反应,迅速出击,奔赴火场,出色地完成了数十个火场的火情侦察、指挥扑救任务,大、小兴安岭林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多次受到上级和地方政府的表彰奖励。第一梯队的主要任务是:东北、内蒙古林区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时,第一梯队奉国家林业局防火办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火场,侦察火场情况,传递火场信息,提供火场图象资料,协调各方关系,组…  相似文献   

10.
航空护林,是随着民用航空事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防火措施,是整个护林防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不受地面交通及地形地物的影响,具有速度快、机动灵活等特点。对交通不便, 偏远林区的护林防火工作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一、侦察火情,迅速报警在开展航空护林的林区内,应结合火险状况,按照一定的航线进行巡逻。一旦发现火情,可随时改航前往侦察。飞机在火场上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如雷击、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泥碳自燃、地被物堆积发酵自燃等。从世界各国的天然火源所引发的森林火灾情况来看,其中最主要的是雷击火。由空中闪电和森林可燃物接触而引起的火灾称为雷击火。这种火灾在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比较突出。发生在2002年7月28日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的森林大火就是由雷击火引起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夏季雷击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2.
信息荟萃     
内蒙古大兴安岭雷击火扑救取得全胜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表示慰问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连续23昼夜的艰苦奋战,到8月19日上午,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火被全部扑灭,扑火取得全面胜利。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火扑火前线指挥部发来电报,向参加扑火的全体武警森林部队官兵和林业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兴安岭呼中林区雷击火发生火环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雷击火作为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 ,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火主要发生区 ,对雷击火的研究表明特殊可燃物、干雷暴的天气和较高的地形构成了雷击火发生的火环境。长期干旱 ,可燃物失水严重 ,森林中积累丰富的可燃物 ,雷暴发生后干燥的植被容易引火燃烧 ,起火之后 ,遇上盛行的大风将使火灾迅速蔓延。雷暴 ,特别是干雷暴出现时 ,遇到降水少、地面温度增加 ,相对湿度降低 ,可燃物干燥的情况 ,就很容易引起火灾。森林火灾多发地区 ,雷击火常常也多。大兴安岭纬度越高 ,雷击火越多 ,5 1°N以北海拔 80 0m以上山脉的腹部或山顶的落叶松 -偃松林、樟子松 -偃松林林区为该林区雷击火发生最集中区域。一次干雷暴天气过程 ,可以同时引起多起雷击火 ,它们之间的距离最远可达 1 5 0km。雷击火多发生在 6— 8月 ,雷击火的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下午的 1 4时到 1 7时。雷电作为一个随机干扰因子引发森林火灾 ,使得雷击火的预防与扑救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4.
1合理布局、加强建设国家为了加强大兴安岭林区护林防火扑救能力,相继在西林吉、椅子圈、韩家园子、大子杨山、满归、温库吐等重点、多火灾区建立了一批直升机地面加油站。这对于增加该林区的航空护林空中优势,进一步发挥直升机灭火(机降、空中洒水)的作用,提高直升...  相似文献   

15.
林区跳伞灭火是随着航空护林事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扑火措施,是航空护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不受地面交通的影响,具有速度快、机动灵活等特点。特别是对交通不便,偏远林区的灭火工作有着极大的优越性。我国的林区跳伞灭火组织是1960年在林业部的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当时在空降兵部队调来120人,仅仅是在边沿林区进行试跳。到1965年,这支队伍发展到308人。1965—1966年是我国林区跳伞灭火大发展的时期。在32个火场,跳伞78架次,331人次,扑灭林火面积1800km~2,90%以上是靠跳伞队员自己单独  相似文献   

16.
东北航空护林系统,担负着东北、内蒙古三省区重点林区的空中巡护报警、林火侦察、空中指挥扑火、机降灭火、航化灭火、索(滑)降灭火、吊桶灭火、撒防火传单、火场急救、火场调查等航空护林任务。多年来,航空护林在森林防火中充分显示了“发现早,行动快,灭在小”的空中优势,为保护东北、内蒙古林区的森林资源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据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至2000年东北航空护林飞机共飞9043架次,18312小时,发现和观察处理553个火场;机降228个火场29941人次;航化灭火飞行40个火场,575架次,喷洒…  相似文献   

17.
百色航空护林站自1987年春开展航护工作以来,积极发挥航空护林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空地密切配合,发挥空中优势,预防、扑救森林火灾取得成效。百色航空护林站是国务院于1985年批准恢复的。该站担负的航空护林范围是西南重点林区之一,涉及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6个地、州27  相似文献   

18.
百色站是西南航空护林总站恢复后开航较早的基地之一,1987年3月试航成功,1988年正式开展航空护林业务。百色护区是滇场佳结合部林区,居住着壮、瑶、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各族群众野外用火频繁,稍有不慎便会发生森林火灾。这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通讯十分落后,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很难组织扑救。如何发挥空中优势,提高直接灭火能力?带着这些思考,百色站对直接灭火手段进行了不懈地探索。1993年,由于南昆铁路指挥部设在百色机场,航护工作被迫停止。1994年改为以田阳为起降点开展航空护林工作。工作环境变了,工作战线也拉长了,在…  相似文献   

19.
2000年6月中旬,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持续高温干旱,相继多处发生森林火灾,特别是富克山原始林区、十八站双河原始林区和呼中自然保护区几乎同时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6月20日04时25分,我们乘M—17型91706号直升机在塔河起飞,载10名森警去呼中火场机降灭火,05时20分到达火场。由于风小气压低,火场被浓厚的烟雾覆盖着,根本无法进行火场观察和机降作业。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地形图和GPS进行巡护导航和火场位置确定的传统航空护林工作存在着识图导航难度大,工作强度大,飞行观察员对护区林情火情的侦查时间相对较少等弊端。探究Google Earth软件在航空护林工作中的应用,旨在把飞行观察员从定位、导航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林情火情侦查中,提高航空护林效率。文中阐述Google Earth软件在航空护林中找寻目的地,获取3D地形,获取地标,添加注释,地标收藏,测量长度、周长、面积等功能。并探究Google Earth软件在航空护林工作中的几种模拟应用,包括航线规划与制作,火场确定与火场周边地形预览,按规定航线导航,火场势态图制作,建立护区林火信息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