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用量恶草灵及其与乙草胺混配对大蒜地杂草的防除效果,于1993-1995年开展了恶草灵防除蒜地杂草的田间试验,1996-1998年在江苏、山东两省示范88hm以上,获得成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剂25%恶草灵乳油(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产);37.5%抑草宁乳油(恶草灵与乙草胺混剂);对照药剂为对%旱草灵乳油(抑草宁和旱草灵均为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1.2试验设计①露地大蒜恶草灵不同用量及混配试验设恶草灵(每667m2有效量,下同)175g,22.5g,30g,37.5g,90g,恶草灵15g加乙草胺30g,恶草灵17.5g加…  相似文献   

2.
薛光 《长江蔬菜》1999,(9):37-39
蔬菜地除草剂的应用技术包括适用的除草剂种类、适宜剂量、用药期、用药方法、用药次数、与收获的间隔期、施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由于蔬菜种类多,栽培方式繁杂,收获方式及次数与粮食作物大不相同,其应用技术亦与大田作物不完全相同。本文所述除草剂的用量均指667m2的量;药液量,土壤处理为60-100kg,茎叶喷雾为20-25kg。1葱蒜类蔬菜①蒜田可用25%蒜草醚36-48ml或37%旱草灵100~120ml或37.5%抑革宁125-150ml或25%恶草灵180ml,在大蒜播后苗前或2叶后采草2叶前,阔叶草4叶前喷雾。注意事项:a.最佳用药期为大蒜立针期,此时大部…  相似文献   

3.
周国庆 《长江蔬菜》2011,(22):71-73
以喜旱莲子草、稻草、油菜荚为材料对大蒜进行覆盖栽培,分析各处理大蒜田间杂草种群结构,发生频率、高度、盖度、大蒜田间地面温度、地下10 cm温度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未覆盖的大蒜田间杂草有9种,发生频率多在20%以上,盖度多在5%左右;喜旱莲子草覆盖、稻草覆盖栽培的杂草均为3种,且发生频率、盖度都较低;油菜荚覆盖的因带油菜种子,油菜苗占据生长空间,抑制了大蒜生长。阴雨天气和低温晴天下,喜旱莲子草、稻草和油菜荚覆盖的地下10 cm处温度比未覆盖的增加1℃左右。说明喜旱莲子草覆盖、稻草覆盖可明显抑制大蒜田间杂草,提高土壤温度,改善大蒜生长环境,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油菜荚晒干后也可用于生物覆盖。  相似文献   

4.
草害是柑桔苗圃地的一个严重问题。笔者1985年10月在本县农技站沙质壤土酸柚播种育苗地,用恶草灵进行了防除杂草试验。 试验药剂是法国进口的25%恶草灵乳剂,具有触杀和内渗作用,用作土壤和叶面处理,通过杂草  相似文献   

5.
韭菜是多年生小棵作物,群体大,杂草多,影响大。人工除草废工度时投入多。通过杂草群落调查,苗期可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氨乐灵、扑草净和施田补地表封闭;生长期可用盖草能、精禾草克防治禾本科杂草,用恶草灵防治双子叶杂草,韭菜收割后出土前可用草甘膦防治多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6.
第三讲 蔬菜田杂草化学防除(二) 三、葱蒜类蔬菜田杂草的防除 (一)大蒜田除草技术:大蒜的种植方式通常以蒜瓣排种。由于其对除草剂的耐药性较强,所以可选用的除草剂品种较多,如 50%大惠利可湿性粉剂100~150g/亩或20%敌草胺乳油200~250ml/亩、33%除草通乳油150~200ml/亩、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300~400g/亩,加水40~50kg/亩,在大蒜播后站前均匀地喷雾土表。还可用25%恶草灵乳油100~150ml/亩,在大蒜播后苗前至立针期均匀地喷雾,对指殃殃有特效。23. 5%果尔乳油50~60ml/亩,于大蒜播后芽前至立针期或大蒜2叶1心至4叶期、杂草4叶期以下时均匀喷雾,对杂草的防效较为彻底,但应注意果尔用药时间,在大蒜立针期、大蒜1叶心上2叶期时不可用药。苗后施药大蒜叶片有时会出现褐色或白色斑点,但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6,(4):31-34
为了更好地防治大蒜病虫害,提高产量,达到一次施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效果,笔者于2013—2014年在中牟县大蒜田进行了噻虫·咯·霜灵、咯菌·精甲霜、噻虫嗪3种药剂包衣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200 m L包衣蒜种120 kg,对大蒜基腐病防治效果达89.26%,对根蛆防治效果达96.67%,蒜薹增产11.55%,蒜头增产9.62%,并可促进大蒜叶长增长、叶宽增加,使根系粗壮。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200 m L包衣蒜种120 kg的方法既可有效防治大蒜病虫害又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异地换种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中牟蒜区常年主栽品种为试材,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在壤土地栽种不同换种年限、不同土质来源的异地蒜种,研究异地换种,特别是换种年限和土质来源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大蒜异地换种提供科学依据和具体指导。结果表明:不同土质来源的蒜种是影响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换种1a、来自粘土的蒜种处理(T4)表现最好,蒜薹和蒜头增产幅度分别达61.01%和22.85%;从大蒜植株生长势、蒜薹单重、蒜头单重、蒜头横径和大蒜产量上分析可知,大蒜异地换种以每3a换种1次为宜,粘土来源的蒜种优于砂土来源的蒜种,显著优于壤土来源的当地蒜种。  相似文献   

9.
大蒜气生鳞茎(天蒜)利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类型大蒜(有薹型和中间座止型)天蒜(气生鳞茎)形成对地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粒重天蒜作为播种材料对后代性状的影响,并比较了用天蒜无性繁殖系和地蒜作为播种材料在产量和增殖倍数方面的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型、品种大蒜的天蒜作为播种材料利用的可行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郑笑微 《西南园艺》2005,33(3):25-25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名空心莲子草、革命草、水花生、水蕹菜。温州农民俗称乌来藤,为苋科莲子草属植物。喜旱莲子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生长迅速,在农田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与作物争肥争水争空间。且该杂草具匍匐地下茎。再生繁殖能力强,人工很难防除,是一种顽固性农田恶性杂草。近几年推广草甘膦等内吸性除草剂,对喜旱莲子草防效较好,但草甘膦显效慢、控草时间短。难以有效解决喜旱莲子草的为害。为更有效地防除喜旱莲子草。我们采用使它隆乳油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6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四川地区大蒜资源表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地区81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株高、叶长、叶宽、假茎长、假茎粗和鳞茎质量6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同时结合海拔高度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大蒜资源的遗传变异丰富,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9.13%~73.43%,其中大蒜鳞茎质量的变异系数高达73.43%。6个农艺性状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804 6%,第1主成分反映植株株型,第2、3主成分反映鳞茎质量。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将81份大蒜资源在欧氏距离169.8的水平上聚为4个类群,类群Ⅱ适合作为选育独头蒜品种的重要资源,类群Ⅲ适合作为选育高产大蒜品种的重要资源。海拔高度与大蒜鳞茎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假茎长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30份大蒜资源的7个鳞茎性状(鳞茎横径、鳞茎纵径、鳞茎质量、鳞芽高、鳞芽背宽、鳞芽数、鳞芽质量),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大蒜资源7个鳞茎性状间均存在较大变异,鳞茎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46.68%,其次是鳞芽质量、鳞芽数,鳞芽高和鳞茎纵径变异系数最小。鳞茎性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2号资源具有最大鳞茎质量、鳞茎横径和鳞芽质量,适合作为鳞茎高产的大蒜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鳞茎质量与其余6个鳞茎性状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鳞茎横径、鳞茎纵径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905、0.509,表明鳞茎质量与鳞茎横径和鳞茎纵径关系最为密切,在田间可用鳞茎横径、鳞茎纵径作为筛选鳞茎高产大蒜品种的基本指标。  相似文献   

13.
Here we characterized eight novel polymorphic SSR markers, developed from an enriched genomic library of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These SSRs produced a total of 64 alleles across 90 garlic accessions, with an average of 8 alleles per locus. Values for observed (HO) and expected (HE) heterozygosity ranged from 0.16 to 0.77 (mean = 0.44) and from 0.22 to 0.86 (mean = 0.65), respectively. Six loci deviated significantly (P < 0.05)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HWE). The averages of gene diversity and PIC values were 0.65 and 0.62, respectively. The mean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was 0.4380, indicating that among garlic accessions existed wide genetic variation. Based on 64 alleles obtained by 8 SSRs, a phenogram was construct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90 accessions. These newly developed SSRs should prove very useful tools for genotypes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garlic.  相似文献   

14.
王玉杰  白丽  赵帮宏 《蔬菜》2021,(12):50-54
为减轻大蒜价格不规则波动对大蒜种植业以及相关加工企业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利用2004年1 月—2021年9月我国大蒜批发市场价格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大蒜市场价格作出预测。结果表明: 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我国大蒜市场整体价格比较平稳,维持在7.38元/kg左右,不会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且平均价格较往年有下降趋势。建议重视科技力量在大蒜产业中的作用,延长大蒜产业链,稳定大蒜价格,以促进我国大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大棚基质栽培的大蒜在单、套作条件下生长及产量的差异,设置番茄单作、番茄/大蒜
套作、大蒜单作3 个处理,测定大蒜生长量、产量及基质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番茄套作的大蒜形态指
标显著低于单作大蒜;套作显著降低了大蒜的鳞茎质量和总产量,同时显著提高了独头率和独头蒜产量。
番茄/大蒜套作土地当量比高达1.56,具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在及时摘除番茄老叶、精细管理的栽培措施下,
套作大蒜独头率高达58.1%。大蒜单、套作基质的氮、磷、钾含量均较高,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细菌和放
线菌数量也无显著差异,套作大蒜生长的限制条件是光照。  相似文献   

16.
洋葱型大蒜为大蒜鳞茎异常生理变态所形成的类似洋葱鳞茎结构的大蒜(原称“面包蒜”),该鳞茎主要由肥厚的叶鞘基部及鳞芽的外层鳞片加厚所构成,无肉质鳞片或肉质鳞片极不发达,可形成蒜薹或无薹分化,无任何食用价值。洋葱型大蒜的形成与N、P、K超量施用且配比不当,追N过多且时间过早,土壤过于粘重并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状态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大蒜形势展望及营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当前大蒜的种植、贮藏和销售情况为基础,分析了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年大蒜产业面临的机遇、风险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大蒜的价格走势,进一步提出了营销对策,以期为大蒜种植者和经营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河南中牟为供试地点,对不同钾肥品种和罗布泊钾肥不同用量在大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以了解钾肥在大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钾肥处理都可以增加大蒜蒜薹、蒜头鲜重,蒜头瓣数、蒜头直径、茎周长,可以促进大蒜对氯素的吸收,提高Vc、蛋白质含量,但不同钾肥种类和用量袁现不同.利用回归方程求得罗布泊K2SO4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253.5kg/hm2时,最大产值为33 495.5元/hm2.  相似文献   

19.
曹莉  石爱红  任伟  关永  张丽 《蔬菜》2023,(2):76-78
为了推动了山地蔬菜产业发展,利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当地优势“三蒜”品牌,摸索经验,总结出山地大蒜覆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化了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施肥、蒜种处理、适期播种、覆膜与破膜、采后管理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陇南市秋播大蒜产量,实现蒜薹增产60%,蒜苗增产50%,蒜头增产45%;提升了大蒜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大蒜667m2总产值可达8 100元,蒜苗667 m2总产值可达10 000元。  相似文献   

20.
贵州白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启江 《长江蔬菜》2014,(10):75-77
贵州白蒜是贵州传统名特优农产品,曾经是当地的主要出口商品,由于新兴产区的规模化发展和出口竞争,贵州白蒜发展形势严峻。为此,针对贵州白蒜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恢复利用贵州白蒜的名特优效应、建设"中国大蒜良种繁育中心"、发展绿色食品大蒜产业带、建设贵州白蒜品牌、带动大蒜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