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是一种水禽草食动物,抗逆性、适应性强,耐粗放饲养,产品综合利用价值高.冬季育鹅经20~25天即可上市出售,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其快速育肥方式有以下2种: 1.强制育肥法可采用填鸭式的强制饲喂法.通常将煮(蒸)熟的甘薯和玉米粉、米糠、麦麸(粉)、菜籽饼粉和少量食盐混合,揉搓成粗1~1.5厘米、长5~6厘米的条状饲料,填喂时用双膝夹住鹅身,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鹅嘴撑开,右手拿条状饲料在水中浸一下,用食指把饲料填下去,每次填3~4条,以后逐次增加到5~6条或更多,每天填喂3~5次,保证供足水量.  相似文献   

2.
3.
彭永进  高强 《新农业》2003,(8):23-23
1.防暑降温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鹅舍温度不得超过26℃.为此,可采取下列降温措施:①保持鹅舍通风透气,并在地面上撒国防大学1厘米厚的细沙;②鹅舍外活动场地搭凉棚遮阴;③天气过于炎热时,可向鹅舍周围地面上喷洒冷水,也可向鹅身上轻轻喷射细雾.  相似文献   

4.
5.
练亚平 《新农村》2004,(9):17-17
快速育肥的肉鹅品种应选择狮头鹅、菜茵鹅、浙东白鹅等体型大、生长快的肉用型杂交雏鹅。当雏鹅饲养到45日龄时便可进行快速育肥。常用的育肥方法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6.
7.
肉鹅野生放牧育肥,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放牧条件,结合农情觅食天然饲料与残株落谷,不但节省精料,降低成本,达到迅速育肥的目的,而且野生放牧鹅的肉质、口味均超过单用饲料和添加剂育肥的圈养鹅。饲养户可直接与禽肉加工厂、宾馆等签订供销合同。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曾经在人们餐桌上火爆的肉鹅逐渐凉下来,原因是市场上销售的肉鹅大多是添加剂育肥的,其味不鲜,肉不嫩。被云、贵、川、藏四省(区)评为"成才致富先锋"的华林,决定靠"绿色"育肥肉鹅重占"餐桌"。去年,他在天蓝、地净、水清、草丰的山沟里建起鹅舍,先后放牧饲养了3批肉鹅。这些肉鹅饲养周期虽然比用添加剂育肥  相似文献   

9.
肉鹅野生放牧育肥,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放牧条件,结合农情觅食天然饲料与残株落谷,不但节省精料,降低成本,达到迅速育肥的目的,而且野生放牧鹅的肉质、口味均超过单用饲料和添加剂育肥的圈养鹅。饲养户可直接与禽肉加工厂、宾馆等签订供销合同。仿野生仔鹅放牧饲养到60~70日龄时,体重已达2.5千克,达到上市的膘度。野生放牧鹅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搭好鹅棚。可因地制宜搭架临时性鹅棚,一般多用  相似文献   

10.
不作种用的中鹅成肉用仔鹅,上市前经15~20天的育肥后,膘肥肉嫩,胸肌丰满,味道鲜美,屠宰率高,效益显著.肉鹅快速育肥可选择以下4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饲养肉鹅采用快速高效育肥新技术.育肥周期短,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一般饲养70天即可上市,平均只重3-5公斤,每只鹅可获纯利10-15元。其快速高效育肥的主要技术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降温防暑。让肉鹅生活在26℃以下的环境中。 二、选好雏鹅。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品种。 三、精养雏鹅。出壳雏鹅的饮水、开食,按常规方法实施。 2~4日龄的雏鹅,白天喂4~5次,夜喂2次,每次喂七八成饱;5~10日龄的雏鹅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  相似文献   

13.
秋季天气凉爽,青草茂盛,再加秋收后副产品多,正是肉鹅育肥的最佳季节。在此期间,鹅经过20-25天的育肥,一般可增重1.5~2.2公斤。  相似文献   

14.
<正>肉鹅放牧育肥,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放牧条件,结合农情让肉鹅觅食天然饲料与残株落谷,不但可节省精料,降低成本,达到迅速育肥的目的,而且放牧育肥的  相似文献   

15.
16.
肉鹅放牧育肥是最经济的一种育肥方法,可提高养殖效益,降低饲养成本。因此,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可适当采用放牧育肥方式。1.放牧场地肉鹅放牧育肥场地,应选择牧草丰盛、品质良好,靠近水源且水质良好、环境安静的地方。一般说,300~400羽规模的鹅群需  相似文献   

17.
肉鹅的骨骼在2~6周龄,肌肉在4~9周龄生长发育最快.根据这一生长发育规律,对肉鹅进行大棚快速育肥,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运》2006,(5):37-38
肉鹅高棚育肥技术是适应养鹅规模化生产发展的需要,大规模育肥肉鹅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王华 《农家参谋》2011,(10):18-18
1.牧饲结合育肥法雏鹅45天前应以放牧为主,尽量使鹅采食天然的青绿饲料而节省精料。放牧中让鹅吃饱后再游泳、饮水,每次游半小时,上岸休息半小时再继续放牧,鹅群归牧前在水上运动,洗净身上污泥,在舍外休息与补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