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对由地锦草、石榴皮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感染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临床大肠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手段。试验选取5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莫西林组、中药复方高剂量组(DSH)和低剂量组(DSL)。给药组在3日龄开始给药,连续给药至试验结束,共10 d。除空白对照组外,在雏鸭6日龄时用大肠杆菌腹腔注射进行攻毒,0.5 mL/只。比较各试验组雏鸭的病死率;对病死鸭和各组存活鸭进行解剖,观察肝脏和小肠的病理剖检及HE染色切片;检测血常规及血清生化各项指标,评价中药复方对感染大肠杆菌雏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DSH、DSL和阿莫西林均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雏鸭的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阿莫西林和DSH、DSL组均可减少肝脏、小肠等器官的损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尿素(UREA)极显著升高(P<0.01),且模型组和给药组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指标变化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ALP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血液中WBC、RBC、HGB、PLT等指标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给药组机体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以上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可以减轻因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机体损伤,且作用效果与阿莫西林相近。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抑制耐药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草药能抑制大肠杆菌耐药并消除其耐药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开展中药抑制和消除耐药性方面的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安全、高效、经济的耐药性消除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大肠杆菌耐药现状、中草药抑菌机理及抑制耐药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5种中药对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地方流行株QH1(O78)、QH2(O89)、QH4(O1)的体外抑菌效果,以E.coli标准株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利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使终浓度为1g/mL;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改良微量二倍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25种中药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金银花、黄连、乌梅、五味子4种中药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0.3mm~22.7mm之间,其MIC在15.65mg/mL~31.25mg/mL之间;其他药物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为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制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方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并选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的对分离株大肠杆菌敏感较高的药物丁胺卡那霉素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制剂组的治疗保护率为83.3%,丁胺卡那霉素组为86.6%,结果表明利用中草药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制剂预防组和丁胺卡那霉素预防组保护率均为93.3%。试验各组间鸡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甘肃省民勤县某饲养场肉仔鸡腹泻的病原及复方中草药制剂和抗生素分别对分离病原的抑菌效果,对7日龄病死肉鸡进行解剖,通过采集死亡肉仔鸡肝脏、脾脏、心脏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16S rDNA分子鉴定,最终鉴定该病死肉仔鸡为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抑菌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此三株菌同时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恩诺沙星四种药物耐药;鸡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敏感,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链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敏感,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头孢曲松、链霉素、头孢噻肟敏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肉仔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分离鉴定以及科学指导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河北省奶牛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中草药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于河北省收集30份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奶牛粪便样品,对样品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透射电镜观察、PCR扩增及致病性研究。采用传统煎煮法与醇提法提取9种中草药,通过96孔板-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将中草药进行两两联合,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直径(inhibition zone diameter,IZD),并通过96孔板-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MIC和MBC,评价药物的抑菌效果。【结果】 分离获得12株奶牛源大肠杆菌,检出率为40%,均具有致病性,其优势血清型为O55,检出率为58.3%。在中草药水提取液中,五倍子、五味子抑菌效果最强,MIC和MBC均为7.80 mg/mL,其次为乌梅、夏枯草、石榴皮,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和MBC均为15.63 mg/mL;在中草药醇提取液中,五倍子抑菌效果最强,MIC和MBC均为3.97 mg/mL,其次为五味子抑菌效果较好,MIC和MBC均为7.80 mg/mL。在中草药两两联合中,五味子与乌梅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作用,抑菌效果最强,IZD为26.00 mm,MIC和MBC均为3.97 mg/mL,其次为五倍子与乌梅,IZD为23.66 mm,MIC和MBC均为7.80 mg/mL。【结论】 本研究成功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为O55型,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及复方中草药,为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腹泻临床应用中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其相关毒力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规模化养鸭场患典型大肠杆菌败血症雏鸭分离的28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中鉴定出210株(包含37种血清型),其中O93、O78、O92、O76占43.8%(92/210)为优势血清型,O46、O32&O93混合型、O60&O93混合型为首次从鸭群中分离到。应用PCR结合核酸序列测定对210株致病性E.coli(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和28株自健康雏鸭泄殖腔拭子分离的E.coli(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包括强毒力岛(HPI)中的鼠疫菌素受体基因(fyuA)和铁调节蛋白基因(irp2)、Ⅰ型菌毛必需蛋白基因(fimC)、P型菌毛结构基因(papA)和血清耐受基因(iss)检测,结果表明:fyuAi、rp2、fimC、papA和iss基因在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的携带率分别为41.0%、43.3%、92.9%、97.6%和96.7%,在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携带率分别为21.4%、25.0%、92.9%、100%和92.9%,患病鸭和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iss、fimC和papA携带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papA的携带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宿主(鸡、猪和人)源E.coli;HPI毒力岛在鸭源E.coli中分布较广,其携带率表现为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极显著高于临床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HPI毒力岛的携带率与菌株的致病性呈明显的正相关,与O78等特定的血清型有一定的关系。鸭大肠杆菌病分离株有37.6%(79/210)同时携带fyuAi、rp2、fimCi、ss和papA基因,极显著高于健康鸭大肠杆菌分离株的14.3%(4/28)(P〈0.01)。  相似文献   

8.
12味中药对鸡血清型O_(78)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乌梅、芦荟等12味中药的水煎液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抗菌活性。选取乌梅、芦荟等12味中药加水煎煮以获得中药水提取物,测定其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对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进行体内试验。乌梅、芦荟、白头翁抗菌活性较好,桔梗、连翘、大黄、白芍、白术几乎无抗菌活性,其中乌梅、白头翁与芦荟水提取物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MIC分别为2.57、2.06和2.31mg/mL。乌梅、芦荟、白头翁具有一定的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作用,将为开发新的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将18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网上平养1周后,挑选150只健康无病、大小适中的内仔鸡,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首次免疫后,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其中2,3,4组免疫后5周内在饮水中按1%剂量分别添加中草药金银花、黄芪、柴胡,第5组添加金银花、黄芪、柴胡组成的复方制剂,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饮水中不添加任何药物;在免疫后第14天和第28天时通过心脏采血后分离血清,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I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试验组肉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效价与免疫器官指数都高于空白对照组,并以金银花、黄芪、柴胡组成的复方制剂组方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试验比较多种益生菌和中药组合对鸡源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并对其抑菌机理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益生菌中,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鸡源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但地衣芽孢杆菌没有效果.中药组合中,黄连和茯苓、赤芍、金银花、鱼腥草、桂枝分别配伍时抑菌效果明显,但中药组合的抑菌效果明显低于益生菌.进一步研究益生菌中的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了解毛皮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有效控制毛皮动物细菌病的发生.针对14株分离自毛皮动物的大肠杆菌,采用PCR方法检测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的携带情况,并对扩增得到的gyr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进一步针对gyrA基因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使用斑点杂交检测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使用牛津杯法检测了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复方中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PCR检出gyrA基因的阳性携带率为57.1%,斑点杂交检出耐氟喹诺酮类大肠杆菌的阳性率为50.0%,对复方中药的耐药率为28.6%.结果表明,毛皮动物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非常严重,对中药表现较高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将为临床毛皮动物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sistance to fluoroquinolones and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and control colibacillosis in fur-bearing animals.14 E.coli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seased fur-bearing animals were detected by PCR for the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gyrA gene,and then the PCR fragment of gyrA gene was cloned,sequenced and analyzed for homology.Afterwards,the fragment was labeled with digoxigenin as DNA probe for dot-blot hybridization detection.The resistance to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was detected by Oxford-cup test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s of PCR and dot-blot hybridization were 57.1% and 50.0%,respectively.Only 28.6% of the E.coli strains were resistant to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sistance to fluoroquinolones in E.coli strains from fur-bearing animals was severe,however,the isolates were much more sensitive to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The results would provide basis for control of colibacillosis of fur-bearing animals.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由小鱼眼草、凉粉草、圆穗蓼、梁王茶4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效果,首先对病料进行分离鉴定,然后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抑菌圈直径,通过小鼠测定中药安全性,最后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模型治疗试验,并应用中药分别以高、中、低3个剂量(1、0.5和0.25 g/mL)对试验鸡进行灌服治疗。结果显示,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现红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见红色短小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甘露醇、吲哚和MR显阳性,三糖铁产酸产气,枸橼酸盐、VP和硫化氢显阴性。对分离细菌进行PCR检测,检测基因与对照基因均得到大小为1 466 bp的特异性条带。中药、西药环丙沙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2和18.3 mm。小鼠灌服中药后全部存活,各试验组小鼠平均增重和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未见不良反应。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环丙沙星组、感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6.7%、93.3%、63.3%、93.3%、50.0%和100%,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治愈率分别为96.7%、93.3%、63.3%和93.3%。中药高、中剂量组平均增重及胸腺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脾脏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和感染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1和0.5 g/mL中药口服液抗菌效果明显,与环丙沙星效果相似,中药低剂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荆对肉牛的增重效果,选用310 kg左右健康无疾病的杂交肉牛60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头.1组为对照组,2~4组为试验一组,分别饲喂含1%、1.5%和2%的自拟一号中草药添加剂饲粮,5~7组为试验二组,分别饲喂含1%、1.5%和2%自拟二号中草药添加剂饲粮,进行了为期60 d的育肥试验,所有试验牛的基础日粮相同.测定分析了试牛初重、末重和日增重.结果试验组的平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使用中草药添加荆可以提高肉牛的日增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对河南部分地区采集的样品(50份)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对分离鉴定后的致病性猪大肠杆菌选用12种中药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将筛选出来的中药与抗生素进行中西联用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做体外抑菌试验,并分析中西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采集的50份样品有23株菌符合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且23株菌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耐药性检测,23株试验菌株对测试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试验菌株对甘草耐药率最高(82.6%),其次为生地(78.2%),而对黄柏(17.3%)和白头翁(21.7%)耐药性较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柏、白头翁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最明显。以上结果说明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不仅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还可以延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中草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选取大黄、艾叶等中草药在实验室制备了复方中草药消毒剂,并对其进行了定量杀菌试验、临床现场消毒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以大黄、艾叶等中草药组方的中草药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 min,杀灭率达99.9%,作用30 min,可达100%;对大肠杆菌作用10 min以上,杀灭率达100%;对枯草芽孢杆菌作用15 min以上杀灭率达99.9%;表面现场消毒对细菌杀灭率达99.96%;54 ℃温箱中放置14 d后,杀菌效果基本不变;有机物的存在对消毒效果有一定影响。结果提示中草药消毒剂用于养殖场消毒稳定有效,并可进行相关消毒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对中草药敏感性试验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44  
用平板法、管碟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芽胞杆菌对23种单味中药、复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敏感性、管碟法结合试管法,具浓度高、准确性好和平板法显示稳定的优点,比较适合中药MIC的测定。结果表明黄芩、秦皮、黄连、大黄、连翘、金银花、夏枯草、石榴皮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功用的药物抑菌效果比较明显;以三黄汤为基础方的清热解毒类复方中草药抑菌作用明显,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5-500mg/ml,复方中草药比单味MIC高。同时还观察了中草药对有益菌的影响,选用了乳杆菌SM0101、芽胞杆菌007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药敏性有明显差异,这是中草药特异性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方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并选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的对分离株大肠杆菌敏感较高的药物丁胺卡那霉素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制剂组的治疗保护率为83.3%,丁胺卡那霉素组为86.6%,结果表明利用中草药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制剂预防组和丁胺卡那霉素预防组保护率均为93.3%.试验各组间鸡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连翘对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基因AcrA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和开发理想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抑制剂,用连翘作用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提取其基因组DNA,并以大肠埃希菌AcrA基因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成功扩增出AcrA基因中1005bp的片段,与多重耐药菌种中的AcrA基因序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连翘改变AcrA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能有效抑制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减弱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大肠杆菌噬菌体BP16对O2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 以及噬菌体BP16的最佳治疗剂量。【方法】 将O2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新鲜培养物稀释成5×1010、5×109、5×108、5×107和5×106 CFU/mL 5个浓度梯度, 以测定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半数致死量(LD50), 确定其感染剂量; 选取常用的对革兰阴性菌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 筛选出阳性对照药物; 经无菌试验和安全性试验确定噬菌体裂解液的无菌性及安全性, 用于后续试验。将80只雏鸡随机分为5个试验组与3个对照组, 试验组在雏鸡攻毒前后不同时间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噬菌体BP16, 3个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氟苯尼考、大肠杆菌菌液、生理盐水, 其余条件一致, 连续饲养7 d, 记录雏鸡的死亡率, 评价大肠杆菌噬菌体BP16对大肠杆菌人工感染试验鸡的防治效果。【结果】 O2血清型大肠杆菌的LD50为1.5×108 CFU/mL, 筛选出氟苯尼考作为阳性对照药物, 噬菌体裂解液中无菌, 噬菌体悬液对雏鸡安全, 可用于后续防治试验。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前6 h使用噬菌体能有效预防大肠杆菌病, 在感染同时至感染后6 h内使用噬菌体, 能有效治疗大肠杆菌病, 且噬菌体治疗效果优于氟苯尼考; 当大肠杆菌攻毒剂量为1.5×108 CFU时, 噬菌体剂量为1.5×109 PFU时治疗效果为最佳。【结论】 大肠杆菌噬菌体BP16对大肠杆菌病具有防治作用, 本研究为进一步应用噬菌体防治大肠杆菌病及开发大肠杆菌噬菌体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