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林芝地区温室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岳海梅  庄华  旺姆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23-13224,13321
[目的]研究林芝地区温室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为该地区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的温度、pH值、碳源和氮源,研究林芝地区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条件。[结果]番茄灰霉病菌在10~30℃均能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最佳温度为25℃,30℃以上的高温抑制病原菌生长及产孢。pH值5.0~9.0范围菌丝均能生长,以pH值6.0为最适,中性条件下不利于产孢。碳源以果糖对菌丝生长最佳,产孢以蔗糖溶液中最多。氮源以蛋白胨对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缺氮条件下不产孢。[结论]番茄灰霉病在林芝地区日光温室中流行,最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不一定最利于其产孢,最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氮源同时也有利于其产孢。  相似文献   

2.
蜜环菌深层发酵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寻蜜环菌深层发酵的最佳条件,提高其产多糖的能力,改变蜜环菌生长的理化因素(包括碳氮源种类及浓度、刺激物种类及浓度、pH值、接种量、通气量、搅拌、消泡剂、发酵时间),分别发酵,测定菌丝含量和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蜜环菌产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红薯粉3%,蛋白胨1%,葡萄糖1%,KH2PO40.15%,MgSO40.075%,乙醇1%,酵母膏0.1%,pH6.0,接种量10%,装料量60%,发酵时间6d。  相似文献   

3.
桦褐孔菌的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为麦皮,不能利用硝态氮;最佳碳源为米粉,合适的碳氮比为15∽50:1,最适pH为9~10;光照(光强为500Ix)对桦褐孔菌菌种的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将为桦褐孔菌的发酵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番木瓜(Carlcapapaya Linn.)疮痂病原菌鉴定为番木瓜枝孢菌(Cladosporium carrieinum C.F.Zhang et P.K.Chi)。在5种不同培养基上,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不一致.在Richards培养基上生长最佳.PCA培养基上不产孢。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的pH值分别为5.0~6.0和5.0~6.5。碳源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其中以蔗糖、木糖和D-果糖较有利于菌丝生长,而以蔗糖、D-葡萄糖和乳糖较有利于孢子萌发;氮原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其中以酵母浸膏、蛋白胨和牛肉浸膏较有利于菌丝生长,而以硫酸胺较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在不同的光照处理下,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 现将我所多年来的天麻生产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一)快速培养优质密环菌材 密环菌材是天麻生长的“粮食”,培养优质的密环菌材是提高天麻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密环菌的树木,凡属落叶乔木都可以,但以白栎、樱桃夜光木树种为优。培养菌材的最佳时间应是3~  相似文献   

6.
狗牙根平脐蠕孢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狗牙根平脐蠕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5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狗牙根平脐蠕孢菌对多种碳、氮源都能利用,以蔗糖和硝酸钾、L-天冬酰胺最好,但以脲为氮源的培养基生长较差。菌丝最佳生长温度是25~30 ℃之间,在25 ℃时最利于产孢,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6 ℃;该菌在pH 3~11范围内均能生长,产生分生孢子,菌丝生长的最适pH 5~7,产孢量最大的pH是 3,9,10;糖浓度在2%~8%菌丝能生长,在糖浓度为2%时菌丝生长最好,产孢量最高;光照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明显影响,在全光照的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但不会产孢,黑暗12h光照12h既利于菌丝生长又利于产孢,而全黑暗的条件下不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对5种杀菌剂的研究表明:退菌特和百菌清对狗牙根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其它杀菌剂也能有效的抑制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对雅安市郊生长鸡菌的地形、植被、母质、土壤性质和地下菌圃进行了调查分析。还对野生鸡的分离和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适宜分离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DA+蛋白胨、温度为20-30℃,pH4.5-6.0;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7种温度、6种pH值、6种基质含水量条件下,分别培养两个长根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dicata (Relhan.:Fr.)Sing.)菌株,分别比较其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从而探讨不同温度、酸碱度和基质含水量对长根奥德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5-3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在35℃时不生长。以20-25℃时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最快(5.0-5.8mm/d)。酸碱度在pH3.0-8.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且生长势较好,以pH6.0-7.0时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最快(5.3-5.6mm/d)。基质含水量在50%-65%范围内菌丝能够生长,含水量为60%时,其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最快(2.8mm/d)。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中草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白藓皮对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菌、小麦黑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的菌丝生长,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0.2g/mL白藓皮对番茄早疫病、番茄灰霉病、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6.3%、82.3%和75.1%;胡椒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黑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山芋黑疤病菌的菌丝生长,对番茄早疫病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0.2g/mL胡椒对番茄早疫病防效为74.5%:甘草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强抑制作用,0.2g/mL甘草对番茄早疫病防效为70.9%。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猪苓和蜜环菌生长的母种和原种培养基配方,通过对为猪苓和蜜环菌设计的5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4种原种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试验,观察猪苓和蜜环菌母种和原种的菌丝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表明,猪苓母种在配方3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4.013 mm/天,菌丝粗壮,长势旺盛,猪苓原种在配方B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2.749 mm/天,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较好;蜜环菌母种在配方5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9.346 mm/天,蜜环菌原种在配方H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2.416 mm/天。所得试验结果可为日后猪苓人工栽培技术和猪苓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利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达V901草菇菌丝在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碳源有葡萄糖、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但对草菇菌丝生长最有利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碳氮比是10∶1;最佳可溶性淀粉浓度是5.0%;钾对草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草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  相似文献   

12.
配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接种干巴菌菌种,研究不同配方碳源、氮源培养基对干巴菌母种、栽培种菌丝长势、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巴菌母种培养基用松针水配制,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40%的松针,其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干巴菌母种培养基菌丝最适合的主要碳源是马铃薯,菌丝生长速度最快(4.53mm/d),最适合的主要氮源是蛋白胨与酵母粉1:1的混合物,菌丝生长速度快(5.06mm/d)、菌丝长势强。干巴菌栽培种碳源以糯米最好,生长速度快(5.89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39d);栽培种氮源以麸皮最好,生长速度快(5.75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40d)。  相似文献   

13.
以鸡腿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源配方对菌丝体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源的栽培料其菌丝长势、密度、颜色、生长速度、菌袋质地、产量均优于没有添加氮源的栽培料,且添加氮源为7%麸皮的栽培料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而其余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添加氮源为3.5%麸皮和3.5%玉米粉的栽培料最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温度、湿度、光照、培养基、pH值和营养对莴笋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 7~ 3 0℃ ,适温 15~ 2 5℃ ,最佳温度 2 0℃ ;菌丝在 2 4h光照或 2 4h黑暗生长较快 ,12h光照 +12h黑暗生长较慢 ;菌丝在相对湿度 80 %以上均能生长 ,湿度越大 ,生长速度越快 ;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在pH值为 5时生长最快 ;在碳源和氮源利用方面 ,淀粉和丝氨酸对菌丝生长最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任思竹  陈青君  程继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4974-4975,4990
[目的]研究碳源、氮源对蜜环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6种不同碳源和8种不同氮源的培养基,通过测定摇瓶浅层培养后蜜环菌菌球的生物量,探讨不同的营养源对蜜环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在培养温度25℃、振荡器转速为150 r/min的黑暗环境中恒温培养10 d;最适碳源、氮源分别是蔗糖和酵母膏,菌球生物量分别达到(10.60±2.70)和(3.95 ±3.55) g/L.[结论]该方法为供试蜜环菌的培养基筛选及进一步研究天麻、猪苓的共生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生长的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乳糖为碳源时,菌丝干重最大,长势强壮,为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为黄豆粉,菌丝长速最快且菌丝干重最大;无机盐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大,试验范围内测得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钙。同时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菌丝在15~30℃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不同,在25℃时,菌丝长速最快,且干重最大,为最适生长温度。菌丝培养基pH值为5.0~8.0时均可生长,当pH值为6.0时菌丝干重最大,长速较快,最适宜大球盖菇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织培养中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机理。[方法]通过用蜜环菌(Arimillia mellea)的胞内提取物、胞外提取物及活蜜环菌对天麻进行培养,分析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培养前后重量变化,研究这3种添加物对天麻生长的影响作用,探讨蜜环菌与天麻在细胞培养体系中的共生机理。[结果]蜜环菌胞内提取液对天麻生长呈一定的抑制作用;蜜环菌胞外提取液对天麻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不如活体蜜环菌的作用大。[结论]活体蜜环菌对天麻生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深层发酵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快樟芝的应用和发展。[方法]选取碳源及碳源浓度、氮源及氮源浓度作单因素试验,碳源、氮源、无机盐组合和生长因子作正交试验,优化深层液体发酵法生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的培养基。[结果]玉米粉作碳源时,樟芝菌丝体干重和胞外多糖含量最大,胞内多糖次之,质量分数4.00%的玉米粉作碳源最合适。以麸皮作氮源时,菌丝体干重和胞内、外多糖含量最大,硝酸铵最少,质量分数0.8%的麸皮作氮源最合适。玉米粉和麸皮是影响菌丝干重和胞内、外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深层液体发酵法生产樟芝菌丝体和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4.00%玉米粉,0.60%麸皮,12mg/LVB1,0.25%KH2PO4,0.05%MgSO4·7H2O。  相似文献   

19.
板栗果仁腐烂病是板栗贮藏期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当地板栗产业的收益。小刺青霉菌(Penicillium spinulosum)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为有效控制其对板栗储藏期间造成的危害,研究了其培养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6种杀菌剂进行室内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小刺青霉菌在板栗培养基最适宜其生长,菌落直径为3.72 cm。PDA培养基最适宜其产孢,产孢量为2.40×10~8 cell·L~(-1)。氮源为酵母浸粉时最适合其菌丝生长和产孢,菌落生长和产孢量分别为3.42 cm和2.93×10~8 cell·L~(-1)。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快,菌落直径为3.35 cm,甘露醇为碳源时最利于其产孢,产孢量为1.97×10~8 cell·L~(-1)。全黑暗条件最适宜菌丝生长,菌落直径为4.35 cm,而产孢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在任何光照条件下都能产孢。菌丝生长适宜温度是20℃;适宜pH为7.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氟硅唑EC、50%咯菌腈WP、45%咪鲜胺EW、80%多菌灵WP、25%丙环唑EC、24%噻呋酰胺SC对小刺青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_(50)分别为0.007 8、0.543 5、0.058 8、0.065 0、0.631 7和4.732 3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