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库区地处盆周东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植被覆盖率低,荒山荒坡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威胁着三峡水库的运行安全,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地区.自2001年以来,国家在库区大面积实施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万州区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83×104hm2,而且传统放牧地带也部分实行封山育林,但山羊采食植物种类多,喜食脆嫩树枝等植物,如果饲养方式不当,有破坏草地和生态环境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历史上是国家肉羊生产的主产区。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传统的放牧养羊已经受到制约,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国家在库区大面积实施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如万州区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8333hm)2,许多放牧地带实行了封山育林。利用田隙野草、人工牧草、农作物秸秆等草资源,实现山羊舍养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为此,笔者于2005年4 ̄5月在重庆市良种羊繁育中心进行不同饲草资源对舍养山羊影响的试验,为面上推广利用提供依据。1材料及方法1.1试验羊的选择选…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历史上是国家肉羊生产的主产区。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传统的放牧养羊已经受到制约,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国家在库区大面积实施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如万州区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8333hm^2),许多放牧地带实行了封山育林。利用田隙野草、人工牧草、农作物秸秆等草资源,实现山羊舍养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为此,笔者于2005年4~5月在重庆市良种羊繁育中心进行不同饲草资源对舍养山羊影响的试验,为面上推广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建成片桑园对水土保持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  吴大洋  孙波 《中国蚕业》2004,25(1):22-23
桑树作为退耕还林的树种之一受到三峡库区蚕农的普遍欢迎,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适应西部地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选择.在四川和重庆,有数百万公顷的坡地急待退耕还林,在政策的引导下广大深丘和山区种上了桑树.经过几年的沉淀,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在三峡库区,由于特有的地理环境,加之三峡工程的瞩目,各种建设项目相继上马,而三峡工程的成败主要集中在库区近600km2约400亿m3水库的生态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而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应该加强生态农业的发展.退耕还桑是西部许多地区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西部地区进行生态治理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而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各地的生态条件差异十分悬殊,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类型应有明显的区别。在中西部地区,国家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已8年有余,有关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宏  相似文献   

6.
<正>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西部地区进行生态治理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而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各地的生态条件差异十分悬殊,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类型应有明显的区别。在中西部地区,国家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已8年有余,有关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宏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还草中牧草生产的优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四川草原》2003,(2):38-40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重点从牧草在控制水土流失、促进林木生长、发展畜牧业生产及所产生的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述,说明了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种植牧草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移民是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战略发展、集扶贫开发、环境保护与治理、产业调整、新牧区建设等多项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建设工程,科学合理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加快“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能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牧民生活质量,有利于国家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现就对青海省同德县和兴海县生态移民集居点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重点从牧草在控制水土流失、促进林木生长、发展畜牧业生产及所产生的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述,说明了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种植牧草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三峡库区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类型齐全,这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刊拟从这期起,分三期向读者介绍三峡库区的珍稀濒危植物、野生资源植物、特有植物和名木古树,以便让读者认识三峡,更好地利用资源。三峡库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北部,地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系的核心部位,地貌复杂,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气候变化较大,自然生态环境较优越,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之一。植物种类繁多,且有不少珍稀濒危名贵植物资源。本区受第四纪冰川侵袭损失不大,使得古老的于遗植…  相似文献   

11.
目前,河南省桐柏县退耕还林工作的典型做法,受到国家林业部门的肯定,在全国堪称典范。目前,全县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1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02%;建成500亩以上的退耕还林基地30余处,造林成活率平均在96%以上。宣传到位。地处千里淮河源头的桐柏县,把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并举的“生态经济”作为发展方向,努力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淮源生态区域。该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这一历史机遇,一方面,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等媒体广泛宣传,召开群众会,面对面讲解,使退耕还林的意义家喻户晓。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陕西延川县土地辽阔,蜜源植物丰富,但由于养蜂数量少,蜜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近年来,由于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多项生态建设项目,如“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扩大了蜜源植物面积,在这些贫困地区发展养蜂业,不仅能吸纳富余劳动力,而且能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现就延川县如何发展养蜂事业谈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生态移民是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战略发展、集扶贫开发、环境保护与治理、产业调整、新牧区建设等多项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建设工程,科学合理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加快"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能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牧民生活质量,有利于国家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现就对青海省同德县和兴海县生态移民集居点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草原生态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周俗  唐川江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04,21(12):28-32
四川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和源头,是我国第二大藏区、第一大彝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国家生态安全维系、畜牧业结构调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四川省天然草原严重退化,草原生态变得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蜂业生态经济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蜂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在三峡库区开展生态保护和养蜂业发展相结合的试验,拟在生态建设中探寻植物与蜜蜂的最佳发展关系,构建三峡库区蜂业生态经济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武宁县地处赣西北九岭山和幕阜山余脉地区,为赣、湘、鄂三省交界之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自然风景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2.1%。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试点县,被评为"首届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十佳县"。良好的生态为我县蜜蜂养殖提供了丰富的蜜源植物。其中具备生产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如柑橘、山乌桕、萝卜柴、板栗、鸭脚木、青果和盐肤木等遍布全县各乡镇。更有出产的野桂花(柃)蜜因蜜质上乘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建立草地生态系统,对促进湟源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地处高寒,农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脆弱的地区,充分利用现有草地资源,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封山育草、人工种草等,制定农林牧三结合发展计划,进一步促进湟源县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面积16804 km~2,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海拔800 m以下的低山河谷地区占20%,海拔800~1500 m的中高山区占75%,海拔1500 m以上的地区占5%。全州拥有36.7万公顷天然草山草坡可供人工种草或进行围栏改良,12万多公顷25°以上的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农区还有大面积的经、果、林地和冬闲田地可供种草发展畜牧养殖业。所以,黔西南州草地面积宽广,资源丰富,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建立草地生态系统,对促进湟源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地处高寒,农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脆弱的地区,充分利用现有草地资源,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封山育草、人工种草等,制定农林牧三结合发展计划,进一步促进湟源县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处秦巴山区和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奉节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该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创新机制、体制,走"生态为先,特色为魂,市场为路,效益为重"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脐橙产业,使以脐橙为主的柑桔产业成为区域农民稳收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