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永宁茶明时“永宁茶”有二处,均为明代的茶叶集散地一为明洪武五年(1372),在滇东北四川境内建立永宁茶局批验所的永宁宣抚司(现四川省宜宾地区的叙永县),一为明洪武十六年(1383),即朱元璋讨平梁王,建立云南布政司的第二年,在滇西北永宁府设置永宁茶马司,以茶易马。永宁府在今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为明时云南普洱茶经大理  相似文献   

2.
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起源古代的"茶马互市",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足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云南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云南茶区的各族人民是最早发现、利用茶树的民族.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也赋予了"茶马古道"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雅安藏茶是典型的黑茶。中国黑茶起源于四川,早期的四川茶叶运往西北易马,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缩小体积,蒸制紧压,以便长途运输,茶叶品质因此发生变化。从唐宋蒸青团饼茶到明代散装叶茶,明末将散茶筑制成包,成为紧压砖茶,经历了长期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雅安藏茶干茶褐黑油润,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和悠长。尤其是加入酥油、盐、核桃仁末等搅  相似文献   

4.
(一) 在我国外贸史上,茶叶作为主要的出口商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唐宋之时,历代封建政府就用边茶作为手段,一方面控制居住于我国西北、北部和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以茶易马”来补充政府军需马匹。但这些贸易活动都是在政府专卖制度和封建措施限制下进行的。到了十六、十七世纪,欧洲诸国商队相继踏上我国大陆,特别是1684年(康熙23年),清政府开海禁以后,茶叶开始逐渐从海路运往欧洲,并转运到美洲。随之,海外的茶叶市  相似文献   

5.
蔡襄字君谟,福建仙游人,是北宋的一位著名茶人,他以创制小龙团茶和著作《茶录》闻名于世。我在1984年曾写了“蔡君谟与茶”,刊登在《福建茶叶》第4期上,现根据新收集到有关他的茶诗方面的资料,写一续篇,蔡襄有茶诗二十余首,这些茶诗,既是福建的珍贵茶事史料。又是中国茶文化的精品,特撰之以文供大家研究和欣赏。北苑十咏这十咏包括:出东门向北苑路,北龙、茶垄、采茶、造茶、试茶、御井、龙塘风池、修贡亭。纵观这十咏,它写了北苑的地理位置(第一、二首),贡茶(龙凤团茶)的采制和品尝(第三、四、五、六、十首),优质的条…  相似文献   

6.
茶枝镰蛾(Casmara patrona Meyrick)又名茶蛀梗虫,也称茶枝蛀蛾、茶蛀心虫以及茶钻心虫等,属鳞翅目织叶蛾科,以幼虫钻蛀茶树枝干为害。该害虫在浙江临安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为茶树偶发性次要害虫,一般年份均轻发生或局部地块零星发生。然而,虫口的逐年累积也会导致严重发生。例如1988年横畈茶场185亩茶园中茶枝镰蛾普遍发生,春茶期间剪下茶枝镰蛾虫枝就有4300多公斤。本文对该虫的为害症状、重发生成因和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宁毫茶     
福宁毫茶是霞浦县茶场以无锡毫茶炒制工艺,研制成功的机制新名茶。该茶条索肥壮卷曲,色灰透翠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耐泡,汤色绿而明亮,叶底肥嫩明亮。以上市早、成本低,畅销国内茶叶市场,1993年被福建省农业厅评为省优质茶。  相似文献   

8.
赖建红 《中国茶叶》2007,29(1):30-31
一、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促进安吉茶产业的发展 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于2001年1月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获准注册,是全国茶叶类的第1只证明商标。安吉白茶产业快速发展,与证明商标的规范管理与使用不可分离,安吉白茶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科技工作者发现,经试验、示范推广,到1996年全县种植的安吉白茶面积只有1082亩。近十年以来,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安吉白茶种植面积每年均以5000~6000亩飞速增长,到2006年冬全县拥有安吉白茶面积4.2万亩,产量由2002年的13.5吨增长到2006年的260吨,产值3.2亿元。  相似文献   

9.
赖婷婷 《中国茶叶》2008,30(5):12-12
长期以来,日本人把荼视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并把茶道看成是一门学问。近10年来,日本又逐渐流行以茶养猪,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以茶养猪可使猪肉的味道更佳。  相似文献   

10.
茶有千种,味具万象。从茶壶中倒出的茶联、茶回文,润入心田的却是一份美好,一股亲情和一种境界。 与茶的渊源深远的是茶联。有的借物抒情,有的叙事说理,言简意深,寓庄于谐,使人在趣味盎然的谈笑声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 不妨以几幅茶联进行精神的会餐。  相似文献   

11.
信阳毛尖茶产于河南信阳,以“细、圆、光、直、多白毫”的精美外形和“滋味醇和、香高持久、汤色碧绿”的独特内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社会需求量不断扩大。近几年,信阳毛尖茶产区不断扩大,产量逐渐提高,但传统的信阳毛尖茶均为手工炒制,存在制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等问题,扩大生产受到了限制,较难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需要。鉴于此,信阳市茶叶试验站和蚕业试验站于1995年进行了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的研究。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一、研发工作概况 2006年4月21日,奥组委向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提出.以茶为媒纪念申奥历程,并将此作为申奥遗产的计划。得到伍局长的肯定并亲自题下“中国申奥第一茶”。2006年12月,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2009,(5):42-42
通过对不同年代普洱茶、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原料、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出堆样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的普洱茶中,以贮藏时间15-18年的普洱茶样品(S-6、S-7)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值分别高达50.00%和54.63%;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原料中,以勐海、临沧的普洱茶样品(S-5、S-6)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步进式扁形茶整形机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扁形茶以手工加工为主。近几年,一些茶机生产企业设计生产了一些简易的扁茶机械,但这些机械,仅仅是模仿手工劳动,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不能保证扁形茶的加工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扁形茶整形机。实践证明,这一新型的扁形茶制茶机,是对传统扁形茶制茶工艺的彻底革新,对提高我国制茶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存善 《中国茶叶》2000,22(4):38-38
茶树无性系良种具有性状一致、萌芽整齐、品质优良、不易退化等优点,是制作名优茶的首选品种。近年来,我国各产茶区都十分重视茶树无性系良种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位于我国茶树栽培北限的临沂茶区来说,由于所处地理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偏低,无性系茶苗种植一直是项空白。为弥补空白,促进临沂茶叶生产的发展,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中心从1995年起,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临沂茶区无性系茶苗种植技术研究”攻关课题,经过4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无性系茶苗栽植技术,现介绍如下,以供我国其他北方茶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 《中国茶叶》2012,(11):49-49
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将于12月20-2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展示面积达60000平方米,有2800个展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专业茶博会。历经四年市场积淀,深圳茶博会深入各大名茶产区,调查茶业发展态势,在规模、档次、专业化方面逐年提升。本届茶博会以“茶悦世界,分享未来”为主题,欲搭建全球最大规模和最专业的茶业经销、加盟、投资、礼品茶定制一站式交易平台。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69个名茶产区的千家茗企、专业采购商以及海内外爱茶人士齐集一堂,共话茶业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7.
李荣林 《茶叶》2010,36(4):243-245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楹联真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它是任何其他文化也无法仿效的。茶事楹联也是蔚为大观,读来写来茶墨俱香。陕西有一号为冷香斋主人的马嘉善先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数年之间遍饮真茶感受到的茶香七味,这让我很有启发,习茶数年,我也断续写过一些茶联欣赏的文字,  相似文献   

18.
苦丁茶是用非茶届冬青科大叶冬青树的叶制成的,其制作与饮用方法与普通茶叶相似,罗定市近年发展普丁茶有一定规模,经多年的实践,笔者积累了一定的关于苦丁荣采摘、制作与品评的经验。一、采摘苦丁茶萌芽分枝较普通茶叶少,新植茶树生势弱,末封园时,少摘或不摘嫩叶和芽头,以促技养蓬,多产枝条作扦插育苗更能发挥效益。两年以上的密植速生茶园可采摘茶芽和嫩叶,摘一芽二叶初展、开展,或一芽一叶初展、开展,采嫩芽叶通常一年可摘4~6轮。摘成熟的叶适合任何树龄的茶树。摘老叶不致于创伤茶芽,对树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少,对树势发展有…  相似文献   

19.
页茶,是古代茶叶生产者被迫以无偿或税收形式将上等茶叶进献(上供、上页)皇朝。我国最早的带有进贡形式的茶叶起始于周武王,发于公元前1135年。联合四川各民族代纣之后,诸民族首领带好茶进页周朝。①建州最早贡荣记我是“通文二年(oav年)……国人贵建州苗青,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耐重儿,凡八枚.”②其后至宋朝“前丁后蔡”、“制愈精,数愈多,跨式屡变,而品不一”。③一至登峰造极。武夷山好山好水出好茶,自古为人所重视,所歌颂。那么,其何时有贡茶、所贡何荣、中间如何、最后又怎样?冒昧探讨,诸多指教。一、武夷茶人灵…  相似文献   

20.
由于阴差阳错.机缘巧合,1986年3月,陕西省茶叶公司在搬迁仓库时发现了一批长期滞销的“过期”库底茶,其中有十余件天、贡、生尖,因包装较完整而没有销毁。这几十件天、贡、生尖茶因没有放在正规大库保存,长期无人问津,大多数因接触地面潮湿霉烂而于1993年销毁。1998年,有人寻购老茶时,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查找时仅存天尖茶两件半,贡尖茶一件,后经调查,该茶系上世纪50年代初期白沙溪茶厂天、贡尖产品的仅存孤品,生产于1953年3-12月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