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几份荔枝种质材料的RAPD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探讨了2个荔枝新种质(荔13号和A4)与原产海南的2个品种(大丁香和南岛无核荔)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荔13号与大丁香、A4与南岛无核荔的亲缘关系较近,但它们之间没有同种异名关系。  相似文献   

2.
据海南省农业厅南亚办有关人士介绍,受2007年冬季至2008年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影响,海南、广东、广西等荔枝主产区普遍减产,但是减产并未影响收入。目前,海南荔枝的当家品种“妃子笑”销售已进入尾声,三月红、白糖罂和海垦13等品种也已经销售一空。而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的海南本土荔枝也已成熟并批量上市,质优价高的无核荔枝也陆续上市。专家指出,海南无核荔枝没有受到寒害影响,这标志着无核荔枝将成为未来海南荔枝市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种质圃的荔枝品种(种质)和海南的霸王岭、尖峰岭等地采集的野生荔枝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品种(种质)的果实形状、果实大小、果皮龟裂片、果皮颜色、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广东增城具有悠久的荔枝栽植历史,是广东优质荔枝产区之一,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和鉴定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深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的 6 个自然村,系统调查当地实生荔枝资源和古荔枝资源。【结果】共调查收集 160 份单株信息、其中收集实生荔枝 45 份,并对其中 26 份结果树的果实性状进行分析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实生荔枝种子大多饱满,焦核率低(25% 以下),可食率较低(75% 以下),味道多酸而果中等偏小;但也从中筛选出 6 株具有代表性的特异性或综合性状优质的实生荔枝品种资源,其果实具有高焦核(93%)、留树期长、熟期较早、果皮紫色、浓香味、口感特异等特点,表明广东增城实生荔枝存在果实综合性状优良和特异性的种质资源。古树调查方面,选取 18 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系统调查,收集到 115 株古荔枝树的生物学特点信息,并分析其生境分布特点和生产能力状况。结果表明古树果实类型比较单一,以‘糯米糍’‘桂味’‘怀枝’优质品种为主;树体最大高度 25 m、平均高度 9.8 m,最大干周 410 cm、平均干周 220 cm,平均冠幅南北 11.5 m× 东西 12.0 m,古树树龄大多在 100~500 年,估测最大不超过 1 000 年;古树产量表现较好,分布在下坡位山脚和平地的产量较高,大多有 100 kg,最高可达 300 kg。【结论】在对广东 增城兰溪荔枝种质资源调查基础上,依据其果实特性鉴定评价出 6 份特异性或优异实生荔枝种质资源,分析了古荔枝资源生存现状及年龄范围,并提出相关的资源保护利用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广东增城的荔枝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无核荔枝是海南农民王廷标于1997年,利用37株海南荔枝优稀母树进行无数次筛选繁育而成功选育出的新品种。此后,王廷标又不断摸索、改进,选育出超级无核荔枝“金澄荔A4号”,被农业部授予新品种权。与普通荔枝相比,超级无核荔枝果肉凝脂、晶莹清脆、完全无渣,吃起来比普通荔枝明显要甜。6月21日,“金澄荔A4号”超级无核荔枝通过了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6.
对海南菠萝蜜种质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调研,结果表明实生种质零散分布于全省,以北部羊山地区为主;嫁接种质分布相对集中,以农场或果园规模化种植为主。收集保存了120多份菠萝蜜种质资源,对其中3份湿苞种质、33份干苞种质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及果实品质性状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种质间各性状差异显著,而以HNBLM2、HNBLM35两份种质综合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地方品种、进一步丰富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提供借鉴,对龙海区10个乡(镇)19个自然村的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普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龙海区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共收集到121份种质资源(其中粮食作物22份、蔬菜46份、果树48份、其他经济作物5份),其中发现4份优异资源(安海杨梅、糯米糍荔枝、毛豆5号、寸糯水稻),还发现了一些濒临灭绝的宝贵资源,如白蜜杨梅、5份特色水稻资源、隆教本地木薯等。全面掌握龙海区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种类及其优异资源情况,对保护和丰富地方品种资源及其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评价海南荔枝资源多样性提供更多基础资料,对193份海南荔枝资源叶片的6个质量性状、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说明品种间变异较大,仅叶基形状与小叶形状、叶尖形状有显著相关关系。9个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面积(21.74%),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比叶重(11.31%);除叶形指数与个别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外,各指标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93份荔枝资源可分为4大类,第Ⅰ类有7份,是所有分类中叶片最为厚实宽大的种质。第Ⅱ类有40份,比叶重最低,其余指标大小仅次于第Ⅰ类。第Ⅲ类有10份,是属于叶片窄小且薄的种质,其比叶重最高。第Ⅳ类有136份,是处于中间态的资源,性状间变异的范围较大。上述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叶片性状多样性丰富,可以用于评价资源的多样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海南荔枝资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生长于巴基斯坦和海南不同椰枣品种和资源果实品质性状,以期了解生长于巴基斯坦和海南椰枣果实品质的差异性,为今后引种试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收集于巴基斯坦4个不同椰枣品种和收集于海南2份不同椰枣种质资源的成熟期的椰枣鲜果为试验材料,考察其果实的单果鲜重、果长、果宽、含水量、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含量、必须营养元素含量,比较椰枣果实品质性状的差异性。【结果】4个巴基斯坦椰枣品种果实的单果鲜重显著大于2份海南椰枣果实的单果鲜重,其中2个巴基斯坦椰枣品种果实的果长和果宽均显著大于海南椰枣果实的果长和果宽。生长于巴基斯坦的H椰枣果实中糖组分中的木糖、果糖、山梨糖、葡萄糖、甘露糖、蔗糖含量和酸组分中的烟酸、丝氨酸和苹果酸含量均相对较高。2份海南椰枣果实中的镁含量显著大于4个巴基斯坦椰枣品种,不同椰枣果实中的其他营养元素含量虽具有差异性,但是钾含量均最高。巴基斯坦的D、A品种和海南的R、Y亲缘关系较近,而与H、M品种关系较远。【结论】巴基斯坦椰枣品种和海南的椰枣种质资源果在果实性状、糖酸组分、营养元素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本研究了解了生长于巴基斯坦和海南椰枣果实品质差异性,为今后有目的引种试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调查、收集和评价广西果树种质资源,为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外调查、原产地和室内鉴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果树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以筛选优异单株并妥善安全保存。【结果】从广西101个县级行政区共收集到果树种质资源2338份,其中荔枝资源149份,龙眼及其近缘资源39份,柑橘及其近缘资源269份,黄皮及其近缘资源146份、葡萄及其近缘资源255份、芒果及其近缘资源141份、猕猴桃及其近缘资源206份、火龙果资源88份、柿资源157份、桃资源40份、李资源48份、梨及其近缘资源74份、杨桃资源115份、枇杷资源5份、橄榄资源45份、苹婆及其近缘资源151份、菠萝蜜资源120份、木奶果资源132份和野生果树资源158份。所收集的果树资源隶属于21科38属86种。通过对果树资源进行果实品质、特异性状或抗病性鉴定评价,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异种质25份。调查发现,桂西南地区有龙眼野生资源及假苹婆、粉苹婆和香苹婆等苹婆近缘野生种分布,进一步明确桂西南地区是龙眼和苹婆的起源地之一。【结论】广西果树种质资源分布范围广、资源蕴藏量丰富,除栽培种类外,还有砧木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地区荔枝品种进行RAPD分析,拟通过该研究为荔枝品种体系分类及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采自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5个地区的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改进的CTAB法提取其叶片总DNA,选取20对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并对该5个荔枝品种进行多态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5个荔枝品种多态性为61%,其相似系数为0.5714~0.8036,其中广东和广西的相似系数最大,为0.8036,最小的是四川和海南,为0.5714。适当延长退火到延伸的时间(即ramp),将其调为0.3℃/s时,可显著提高RAPD的分辨率和产量。[结论]该研究为荔枝品种体系分类以及进一步的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地区荔枝品种进行RAPD分析,拟通过该研究为荔枝品种体系分类及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采自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5个地区的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改进的CTAB法提取其叶片总DNA,选取20对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并对该5个荔枝品种进行多态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5个荔枝品种多态性为61%,其相似系数为0.571 4~0.803 6,其中广东和广西的相似系数最大,为0.803 6,最小的是四川和海南,为0.571 4。适当延长退火到延伸的时间(即ramp),将其调为0.3℃/s时,可显著提高RAPD的分辨率和产量。[结论]该研究为荔枝品种体系分类以及进一步的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收集、采访,对云南元阳褐毛荔枝(Litchi fulvosus YQ Lee)古树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参照《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对其果实性状进行了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西钦州市1990~2005年荔枝产量与同期光、温、水等气象资料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钦州市荔枝产量的高低与末次抽梢成熟至冬梢抽生期、开花至幼果分大小期及果实成熟期的雨量、温度、日照等气象要素均有显著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对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荔枝专项气象服务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动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研究测定了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较高;中期乙烯(Eth),赤霉素(GA),的含量较高,这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及落果有密切相关。同时,果实发育前期应用外源CTK、中期应用GA、处理果穗可显著提高产果率。  相似文献   

16.
荔枝产量与其花期的天气气候条件关系甚为密切。本文收集漳州1955—1980年气象资料,采用自然正交函数的方法,对漳州地区荔枝花期的气象要素场施行展开,模拟其历史演变,获得一组可供设花期参数的公式。据此确定花期的气象条件,为荔枝高产稳产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海南中西部荔枝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海南中西部荔枝园土壤养分状况,为该区的荔枝园水肥管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袁以海南岛中西部荔枝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依据海南省第2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对土壤养分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海南中西部果园土壤多为酸性,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普遍偏低,交换性钙、镁的含量较高;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其中铁、锰、锌的含量等级均达一级标准。荔枝园所处地形和管理方式是其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NAA、GA3对A4无核荔枝采前落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年生的A4无核荔枝树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采前落果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80 mg/L的NAA、GA3均对防止A4无核荔枝采前落果、改善果实相关品质具有显著作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中,以40 mg/L处理对降低采前落果率、果实可滴定酸及提高果实的纵径、横径、单果重的效果最佳;不同浓度的GA3处理中,以20 mg/L处理对采前落果率、果实可滴定酸及提高单果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生选种的方法,选出优质荔枝新品种"脆绿".脆绿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6.3g,可溶性固形物18.2%,可食率74.9%,果实美观, 肉质清甜爽脆,品质优良.栽培上应注意合理修剪、培养适时健壮结果母枝、合理疏果及适时采收.脆绿的选育对促进荔枝品种结构优化,提高荔枝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同荔枝花粉源对桂味坐果及种子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荔枝品种花粉对桂味进行人工授粉,探讨了不同花粉源对桂味坐果、可食率及种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妃子笑、将军荔和桂味花粉进行授粉,桂味的座果率相对较低,可能与花粉发芽率及花粉相容程度有关;采用妃子笑、糯米糍、黑叶和桂味花粉进行授粉,桂味的焦核率相对较高,果实可食率也较高;采用淮枝、黑叶、红绣球、雪怀子、将军荔、尚书怀等品种花粉进行授粉,桂味的焦核率降低,说明花粉源可能是影响桂味大核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