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调查、检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乳房炎是指奶牛泌乳期乳腺发生的不同性质的炎症,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不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危害人体健康.根据其临床表现,奶牛乳房炎可以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不显示任何临床症状,肉眼看不到其乳汁变化,但用细菌学和生物化学检查已发生明显变化,这类乳房炎发生率远高于临床型,危害最大,主要造成产奶量下降、降低鲜奶质量.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多发性且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疫病.大多数奶牛乳房炎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必须借助生化检验或细菌检验方可查出异常,该类乳房炎称为隐性乳房炎.其发病率较高,据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0%~40%.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临床上是否表现症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该病不仅会降低产奶量,而且还会影响奶及奶制品的品质,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从长春某奶牛场采集39份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致病菌对西索米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磷霉素敏感.结合该奶牛场的饲养管理与奶牛疾病防治现状,制定了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然害奶牛养殖业的常见疾病,根据乳房和乳汗有无肉眼可见变化可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和多发性疾病,依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引起养殖户的注意,但发病率高,这就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危害.因此,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定期进行检测并及时治疗,从而缩短发病奶牛的感染时间,降低经济损失[1].本试验对隐性乳房炎进行调查分析,并应用疗程较短、方便、快捷的中药外用新制剂乳肿消膏对隐性乳房炎患牛进行了治疗,为中药在防治隐性乳房炎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等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严重制约着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一度成为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奶牛乳房炎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高额医药费,还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为了科学、有效地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早期快速诊断该病意义重大。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全面、系统地搜集了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的先进方法,拟从病原检测法、乳汁检测法、微量元素检测法、酶学检测法、蛋白检测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等方法展开论述,以期为早期诊断奶牛隐性乳房炎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目前,奶牛隐性乳房炎已成为奶牛常见的多发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和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对当前该病的主要诊断技术与方法,包括体细胞计数法、乳汁PH检验法、乳汁电导率检测法、乳汁细菌培养、PCR检测方法、MTT检测法等,进行了对比阐述,以期为选择和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相关诊断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关于缴纳会费和发展新会员的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乳房炎性变化,是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 1 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奶牛乳房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乳房炎三类,即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长期以来困扰奶牛养殖业的主要常见疾病,就目前而言,奶牛乳房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一般在20-40%,有些牛场因由手工挤奶改为机器挤奶,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一直是危害奶牛养殖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威胁着人类健康。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关键。为此,文章系统地综述了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深入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提供方向,也为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加大,隐性乳房炎给养殖户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由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不太明显,经常被人们忽视,得不到及时治疗,进而引起大范围的流行。这种病不仅可以减低奶牛的产乳量,还可以降低其品质,造成乳糖、乳脂以及乳钙的减少,很容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因此,防治隐性乳房炎将成为奶牛养殖户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养殖实践中以隐性乳房炎居多,奶牛一旦发病,产奶量下降,牛奶质量降低,直接影响奶牛养殖效益,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疾病,及时诊治乳房炎对奶牛健康养殖尤为重要,奶牛乳房炎诊治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诊治,能够标本兼治,减少治疗后副作用,病牛痊愈后能快速恢复产奶量。笔者结合临床病例对奶牛乳房炎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兽医工作者诊疗奶牛乳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被誉为中国“朝阳产业”的奶牛业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奶牛业已成为当地饲养业的主导产业,但奶牛的某些疾病如乳房炎,由于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不易治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1症状治疗上根据乳房炎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及非临床型乳房炎即隐性乳房炎两种,隐性乳房炎不表现临床症状,乳汁也无肉眼可见异常,但病原菌已侵入奶牛乳房,炎症反应已在乳腺内部发生,产奶量也开始下降,可用多种方法做出诊断,如体细胞记数法、检测乳汁导电率法和应用凝乳法等,方法简单可靠,但因患病奶牛症状表现不明显,常不易引起重视而拖…  相似文献   

16.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困扰奶牛养殖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近年来的发病情况、致病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且提出预防措施,旨在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乳房炎对奶牛的危害,提高泌乳量,减小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症,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1],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也在46.4%~85.7%之间[2],这严重阻碍了奶牛养殖业和乳品业的发展,也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国外报道导致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3];而在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体主要有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霉形体、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我国奶牛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乳制品质量,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证据表明,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都会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其中,微量元素硒能改善奶牛乳腺免疫功能,对奶牛乳腺健康和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阐述硒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相关性,以期为通过调控乳腺免疫功能和防控乳腺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其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乳房炎是困扰奶牛养殖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临床症状不明显,不仅导致奶牛产乳量和乳质量的降低,还可能传染给其他奶牛,导致疾病的扩散.因此,只有对乳汁进行检测,通过其生理、生化等指标变化来判断乳房炎的发生情况.为减少该病的发生、提高乳质量,本文总结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微生物学检验、细胞学检查、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多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乳腺组织炎症,临床不表现症状,导致奶牛生产性能降低,牛奶品质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河南省新蔡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奶牛养殖业发展较快,规模养殖和散养方式并存。长期以来,奶牛业一直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困扰,为调查河南省新蔡县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