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11)
正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作为一种公共卫生疾病,世界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由于近年人畜间疫情不断上升,越来越受到国家、省、市的关注和重视,现已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各地均采取检疫、扑杀、免疫、监测相结合的措施。布氏杆菌病活疫苗(S2株)作为家畜布病免疫的首选疫苗,具有使用范围广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可供猪、牛、羊等动物免疫使用,其免疫方法有肌肉注射、口服、饮水免疫等多种接种方法。为了观察布氏 相似文献
2.
3.
4.
<正>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笔者曾对新疆石河子地区一三二团畜群及从牧人员作了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检查及免疫效果测定,现报告如下: 一、情况介绍: 一三二团是个农、林、牧、付综合生产团场,年养畜量,牛900头,羊12000只,猪11000头,马800匹及其他小家畜。从1966年 相似文献
5.
<正> 哈巴河县地处新疆最西北部,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自然草原面积大,水草丰盛,适合发展畜牧业,1981年底各类牲畜存栏数达(27.3)万头,畜牧业连续五年增产。一、免疫前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免疫前,本病曾在本县各社场严重流行。每年都有大量牛只流产,空怀,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1977年在自治区、地区协助下,对全县牲畜全面进行以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3)
为了比较布鲁氏菌病温敏凝胶疫苗经不同黏膜途径免疫的效果,本研究采用BABL/c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制备了用于黏膜免疫的布鲁氏菌病温敏凝胶活疫苗(S2株),比较了该疫苗与常规疫苗黏膜免疫(阴道灌注、点眼、口服、直肠灌注)后的体表排菌,研究了黏膜免疫与注射免疫的抗体反应规律差异及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凝胶疫苗能够在34℃~36℃完成由液态到凝胶态的相转变,适合所选小鼠黏膜途径的免疫;凝胶疫苗从免疫后第2 d开始停止排菌,常规疫苗的排菌持续到免疫后第4 d;黏膜免疫小鼠抗体效价比注射免疫低25%~80%,并且在免疫后45 d左右微量试管凝集试验(MSAT)结果显示前者抗体效价即下降至1∶50以下或接近1∶50,下降速度显著快于注射免疫;对阴道灌注、点眼、口服、直肠灌注及注射免疫的小鼠攻毒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的出菌指数为6.47,免疫组的单位保护(对照出菌指数-免疫出菌指数)分别为3.89、3.81、3.32、3.25、4.08,其中阴道灌注、点眼2种黏膜免疫小鼠的单位保护更接近注射免疫的单位保护(4.08)。研究结果提示,凝胶疫苗比常规疫苗在免疫后更可以显著减少体表排菌,抗体持续时间更短、使得对疫病的诊断干扰更低,此外,凝胶疫苗免疫也具有接近注射免疫的单位保护。因此,采用布鲁氏菌病凝胶疫苗进行黏膜免疫更有利于布鲁氏菌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奶牛接种布氏杆菌S2疫苗后抗体消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杆菌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其控制要点是执行以检疫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其中也包括对重点疫区的易感动物接种疫苗,在临床病例逐步减少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实施群体和地域的净化.国外现用的布氏杆菌病疫苗主要有S19、Rev.1,我国也已成功研制出了布氏杆菌猪种S2弱毒疫苗,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S19、M5疫苗在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应用.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是每年接种一次疫苗和每年接种两次疫苗的免疫程序接种,为了进一步寻找奶牛在按照上述程序接种S2疫苗后血清中抗布氏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消长规律,为科研、疫苗开发以及基层兽医工作者提供参考,进行了以下试验. 相似文献
12.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7,(4)
都兰县是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疫区。早在1962—1967年间,曾以变态反应和平板凝集反应对绵、山羊做过4次布病检疫,共检疫绵山羊29737只,检出阳性2260只,平均感染率7.6%,最高达13.37%。1976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巴隆乡人间布病普查结果,布病感染率为14.7%。一、免疫 70年代以前,本县的布病防治工作处 相似文献
13.
14.
按照作者略加修改的氏法,利用马牛各二头进行布氏杆菌病高度免疫血清的试制,所制备之血清应用小白鼠和绵羊作被动免疫试验,在注射血清24—48小时后,注射强毒布氏杆菌,然后观察小白鼠的发病死亡与绵羊体内的保菌情况;结果小白鼠保护力在牛源血清效果良好,马源血清效果较逊;用牛源血清免疫的6只绵羊中,检出病菌者仅2只,未免疫者2只,则全部检出病菌。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之血清有一定之被动免疫效果,牛源血清之效果较马源血清为高。 相似文献
15.
16.
1981年,在乐都县开展了布病防治工作,用淘汰病畜和菌苗免疫等手段,试图找出适合农区的布病防治措施。由省畜牧兽医总站,乐都县畜牧兽医站和公社兽医人员二十人组成工作组,按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防治布氏杆菌病的暂行办法》和我省八一年《对今后防治布病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对八个公社,两个牧场的牛、羊、猪进行了布病抽检、普检工作。并以药草台地区为重点,进行了布病的防治工作。乐都县全县现有各类家畜289,245头,其中牛25,578头(牦牛15,200头),羊175,613只,猪61,233头。从八个公社、两个牧场共抽检、普检绵山羊6.762只(其中绵羊4,661只,山羊2,161只),检出阳性252只,阳性率为3.73%,可疑564只,疑性率为 相似文献
17.
18.
《畜牧与兽医》2017,(3):104-107
为了解绵羊对布氏杆菌病S2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通过口服和注射2种方法对绵羊进行了布氏杆菌病S2疫苗免疫试验,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以及c ELISA检测方法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剂量口服免疫S2疫苗20 d后,RBT、SAT、c ELISA抗体阳性率均达到最高,分别是80%、70%、60%,并且在免疫100 d后羊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RBT 20%、SAT 10%、c ELISA 10%,免疫250 d后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转为阴性。2倍剂量口服免疫S2疫苗20 d后,RBT、SAT、c ELISA均达到最高为60%,并在免疫100 d后均转为阴性。以正常剂量注射免疫S2疫苗免疫7 d后RBT和SAT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为80%,c ELISA抗体阳性率达到60%,30 d后达到80%,而疫苗免疫370 d后,RBT和SAT检测抗体阳性率下降到60%,c 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依然80%;而2倍剂量注射免疫S2疫苗370 d后,RBT和c 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仍保持着100%,SAT检测抗体阳性率达80%。结果表明,从免疫羊抗体产生及体内消长规律来看,布氏杆菌S2疫苗注射免疫明显优于口服免疫效果,且两种免疫途径的试验羊均且未发现明显接种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1保护健康畜群每半年或一年用基本诊断方法对畜群普遍检疫一次,若有个别家畜呈阳性反应,应隔离饲养,一个月后再用基本方法及辅助方法重检。如用基本方法重检未见反应增强,用辅助方法检验也为阴性,则这些家畜被认为没有患布氏杆菌病,并送回原畜群。诊断布氏杆菌病的基本方法是,牛用试管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结合进行。犊牛用变态反应进行诊断,羊、猪用补体结合反应和试管凝集反应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20.
富平县是我省奶山羊中心产区和输出地,饲养奶山羊14万余只。据调查该县人、畜间均有布病感染。1980年以来,贯彻检、免、处等综合防制措施,使奶山羊布病阳性率由6.71%,下降到0.17%。1985年经省、地考核审定,富平县达到国家规定的布病控制标准。现将防制情况报告如下。防制前畜间布病的流行情况据1984年调查,畜间感染率为12.76%,人间感染率为4.95%。1980年和1981年血检奶山羊7 244只,布病阳性率分别为6.71%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