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今武夷工夫茶艺是在继承古人煎茶、斗茶、点茶、分茶、鉴茶、品茶的传统品饮方法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 ,特别是明代崇尚品饮真味散茶 ,“盖杯茶”饮法的出现和清代风行泡饮鉴尝乌龙茶(“工夫茶”)壶杯泡饮法的继承和挖掘整理。形成总结出一套当今古朴典雅高尚的“武夷茶艺” ,也就是“工夫茶艺”。通过武夷茶艺这个载体 ,来体现茶道精神和茶文化的深厚含义 ,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新风尚的树立。《武夷茶艺》其程序二十有七 ,合三九之道 :恭请上座 焚香静气 丝竹和鸣叶嘉酬宾 山泉初沸 孟臣沐汤乌龙入宫 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自清代以来武夷岩茶品类的历史面貌,体现武夷岩茶在不同时期的认知过程。武夷岩茶经种植、生产进入消费市场、品饮生活等环境,呈现丰富的品类样态,也是武夷茶文化的重要一面。本文探讨武夷岩茶分类的重要性,以凝聚武夷岩茶的品牌力量,促进武夷山茶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茶叶界对乌龙茶、工夫茶的涵义有不同的解释。本文所指的乌龙茶系指以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半发酵茶,而工夫茶则是指曾流行于闽南和粤东一带的品饮乌龙茶的传统茶艺。 提到乌龙茶当然首先要说武夷乌龙茶,但武夷种茶历史虽然悠久,制乌龙茶却是十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20,(6)
正5月21日,全球首个国际饮茶日,武夷星响应号召在国际饮茶日当天发起了"全民茶会",广邀天下爱茶人,齐聚武夷星数百个门店,同时品饮一杯鲜美的武夷春茶。全民饮茶月线上直播活动,助京东武夷星官方旗舰店迎来了直播间历史上高峰。国际饮茶日弘扬茶为国饮武夷星全国200+门店,在同一时间共同举办了全民茶会,到场茶友数千人,一同品尝2020年的武夷岩茶小品种春茶。"星鲜"滋味顿时香遍神州。  相似文献   

5.
茉莉花茶是一种再加工茶,她融茶与花香于一体,而且具有保健功能,本文针对花茶茶艺表演设计所涉及的品茗环境、冲泡技巧、品饮方法等因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旨在引导人们科学地品饮花茶和欣赏花茶茶艺。  相似文献   

6.
1 安溪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总体要求安溪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 ,属半发酵茶 ,其制作工序复杂 ,冲泡讲究技巧 ,品饮更须细斟慢啜 ,才能心领神会地尝到茶之真味与妙香。安溪茶艺因此亦称作“工夫茶艺” ,它同其它类茶艺一样 ,追求一种美的艺术 ,即“茶艺四美”———茶美(色、香、味、形 )、水美 (清、洁、轻、洌 )、器美 (茶具 )、饮美 (环境、方式 )。现今的安溪茶艺是在乌龙茶传统的泡饮基础上 ,融入品茗者对茶的一种精神追求而形成的艺术 ,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安溪茶艺既要求品饮者掌握乌龙茶 (以铁观音为例 )的冲泡技艺 ,又要求品饮者熟悉乌…  相似文献   

7.
武夷岩茶具岩骨花香之韵,要领略这种岩韵需掌握好冲泡水温、茶水比和冲泡时间等方面才能得到美好的茶汤,更要掌握闻香、观色、品味的品饮技艺。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08,(3):39-39
在20只小鼠和20只大鼠上分别做武夷岩茶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和自来水;试验组添加3%的武夷岩茶,饮0.5%的茶汤;试验期3周。抗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死亡时间为(1.90±0.66)min;试验组死三时间为(2.52±0.77)min,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  相似文献   

9.
初探近代闽江茶叶贸易对福州港兴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历来为闽江上游山区的传统产品,其中武夷茶又是茶中精品,“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崇安县新志》记载:“武夷茶始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而复兴于清”。明代,“(武夷)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降至清代,武夷茶叶商品生产有较大发展,鸦片战争后进一步走向鼎盛。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武夷茶是女子茶,又有人说她是男士茶,而我说她是文人茶。君见否,一部厚实的武夷茶史,把武夷茶和文人形影相随、亲密无间的关系捕绘的淋漓尽致。首先说的是唐代徐寅,那是兴化府上第一位状元,著有两部诗文集,诗工整,文厚实,大文人衔头卓卓有余。  相似文献   

11.
武夷岩茶文化所含内容极为广泛,本文仅能扼要地述说如下:1武夷茶包含武夷岩茶,但武夷岩茶虽是武夷茶中的主要部分,而不能概括统称为武夷茶,武夷茶历史悠久,南北朝(公元479-502年)的南朝“齐”时,浦城令江淹赞武夷山为“碧水丹山”称山上所产的“珍木灵芽”皆淹平生所至爱。已有文字记述。至唐元和(公元806-820)年间《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碧水丹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贱用之“,至同代光启年间(公元885-886年)进士、郑谷之徐寅腊石茶诗云“武夷初暖日初园、采摘…  相似文献   

12.
巩志 《中国茶叶》2008,30(1):36-37
自古有“闽中茶品天下高”之称,而闽茶以武夷产者声名为最著。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顾名思义是在大山岩或岩石上所生的茶,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包括蒸青团饼茶,炒青和小种红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青茶)类,即在武夷生产加工的半发酵茶。昔时武夷茶充为贡品,世界茶叶市场上概以武夷(Bohea)为中国茶叶代称,今以武夷岩茶(乌龙茶类)品质优异,脍炙人口,声振中外。武夷所产之茶却有武夷茶与武夷岩茶的区别,它有两种不同含义,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13.
武夷星"金眉"以紧直绿、匀为特色,外形紧直、浑圆、锋苗、挺秀、色泽墨绿,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匀明亮,沸水冲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茶品十分秀美,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宁波、广东、福建等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岭头单丛茶,属乌龙茶类.其品质特佳.具有自然花蜜香及蜜的,以香、醇、甘、韵、耐泡,耐藏六大特色而久负盛名.备受茶客的青睐.品饮后令人心旷神怡.清心爽口。那么,究竟该如何;中泡和品饮?才能品出其真正的品质特征。不同区域生活的人对岭头单丛茶的品饮习惯有所不同.但无论那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5.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①。茶在道教末正式形成之前,便已和神仙结了缘。如茶的发现,相传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遇茶而解之”。道家发现武夷茶云:“武夷真是神仙地,又产灵芝又产茶”②。茶被视为仙人所发现的神物仙品,他们称茶为“灵芽”或“仙草”。《云笈七签·洞天福地》列武夷为道教第十六真升元化玄洞天。据《神仙传》载:“昔有神仙降此曰:予武夷君也,统录地仙,受绾于此”。《武夷茶》开宗明义地指出:“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这位神人便是“飘然自号武夷君”的山神③。《武夷真君仙茶道秘笈…  相似文献   

16.
何为铁观音韵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笔进 《福建茶叶》2007,(B02):36-36
品茶,如何品呢?以铁观音为话题,重在品其韵味。又何为韵? 韵味主要是入口及入喉的感觉,味道的甘甜度,入喉的润滑度,回味的香甜度;好的铁观音气味带有兰花香,回味甘甜,入口滑细,喝上三、四道之后两腮会有想流口水的冲动,闭上嘴后用鼻出气可以感觉到兰花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民族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茶俗、不同的风情。白族“三道茶”云南白族“三道茶”,久负盛名,茶分三道,味各有异,表达的涵义不一样,泡饮的技艺也独特:第一道称“苦茶”。即先把小砂罐放在炭火上烤热,然后放入一撮茶叶,用手握砂罐,边烤边抖动,待茶叶色泽变微黄色,散发出清香时,立即冲入少许开水,这时“嚓”声如雷,茶水翻腾,如“绣球花”盛开的泡沫溢出罐外,这是吉祥的象征,这叫这一道茶称作“雷响茶”。主人给客人斟茶非常讲究,遵循“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专客例规,先在小小茶杯斟入三…  相似文献   

18.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连横于辛亥革命前后,在《雅堂文集》说:“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武夷之茗,厥种数十,各以岩名。上者每斤十至二十金,中亦五、六金。三州之人嗜之,他处之茶不可饮也。新茶清而无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是走向全国的茶类。在省市茶叶市场和各大中城市茶叶店,都有乌龙茶的销售,全国乌龙茶消费明显增长。在十六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各省市、部长采访时,还谈到安溪铁观音。乌龙茶为何受欢迎?主要因素有三,即品质水平高,冲泡技艺高,拍卖价最高。乌龙茶种类有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黄金桂、凤凰单丛等。乌龙茶品质总体特点是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品种不同又形成各自独特的风味。乌龙茶与其它茶类相比,最大特点是七泡有余香有茶味,受到消费者喜爱,放弃他茶转饮乌…  相似文献   

20.
茶的品饮是茶文化中最直观的部分。品茶与简单的饮茶解渴层次上是不同的,同样的泡茶,“饮” 只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品” 则包涵了精神上的追求,且远胜于物质上的需求,从饮茶发展到品茶用水、选茶、择具、环境种种的考究,是茶的品饮被冠以“文化” 和“艺术”的根源。自古以来,我国爱茶、懂得品茶的人,被称之为“茶人”,他们用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通过品茗品味人生,以茶味先苦涩而后回甘,发扬传统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善品茶,重视道德修养,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提倡“清茶一杯” 的精神,以茶代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