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信鸽的驯养     
1 鸽舍的要求信鸽白天活动十分活跃 ,晚上则在舍内安静休息。鸽舍必须为信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强化其恋巢性。1.1 环境必须安静 信鸽喜静怕闹 ,惧怕惊扰。如果经常受到外界骚扰 ,尤其是在夜间 ,会引起鸽群的惊恐和混乱 ,受扰后的信鸽不愿回巢 ,宁愿夜栖屋檐之下。1.2 通风向阳 ,冬暖夏凉 信鸽最适温度为 13~ 18℃ ,空气相对湿度 6 0 %。鸽舍应尽量减少外界自然气温变化对信鸽的影响 ,夏季要凉爽防暑 ,冬季要保温防寒 ,鸽舍还要经常清扫和消毒 ,保持清洁的环境。2 提供足够、合理的营养食物是信鸽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 ,要保持…  相似文献   

2.
1.鸽舍的要求信鸽白天活动十分活跃,晚上则在舍内安静休息。鸽舍必须为信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强化其恋巢性。如经常受到外界骚扰,尤其是在夜间,会引起鸽群的惊恐和混乱,受扰后的信鸽不愿回巢,宁愿夜栖屋檐下。鸽舍应通风向阳,冬暖夏凉。鸽舍最适宜温度为13~18℃,相对湿度60%,并应尽量减少外界自然气温变化对信鸽的影响,夏季要凉爽防暑,冬季要保温防寒。鸽舍还要经常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的环境。2.提供足够、合理的营养食物是信鸽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要保持信鸽健壮的体质和良好的竞翔性能,就要根据信鸽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的需…  相似文献   

3.
<正>冬季天气寒冷,管理稍有不慎,会使信鸽害病。因此,冬季管理信鸽要勤于观察,及时发现病鸽。特别重视对鸽舍、赛鸽冬季的日常管理,保持赛鸽正冬养鸽子安管要点常有序的生活规律。1鸽舍管理1.1修缮鸽舍在冬季到来之前,对鸽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检修,封堵迎风口的窗户。冬季到来后为防  相似文献   

4.
信鸽的驯养     
1 鸽舍要求信鸽白天活动十分活跃,晚上则在舍内安静休息。必须为信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强化其恋巢性。(1)鸽舍环境必须安静。鸽子喜静怕闹,惧怕惊扰。如经常受到外界骚扰,尤其是夜间,会引起鸽群的惊恐和混乱,受扰后的信鸽常不回巢,夜栖屋檐之下。(2)鸽舍应通风向阳,冬暖夏凉。适于信鸽的适宜温度为13~18℃,相对湿度60%。鸽舍要  相似文献   

5.
信鸽的驯养     
谢杭  张剑 《新农村》2003,(8):17-17
1.鸽舍要求 信鸽白天活动十分活跃,晚上则在舍内安静休息.必须为信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强化其恋巢性.  相似文献   

6.
1、防寒保温入冬前应检查防寒设备.确保鸽舍不漏雨雪.不受寒风袭击。在寒冷天气,应关严门窗。增加保温性能好的垫料,保证舍内干燥卫生。合理安排繁殖,舍温长期在0℃以下时,应停止繁殖,让产鸽休息。在饲喂日粮中,适当增加能量饲料。可加入一些芝麻、菜子等。  相似文献   

7.
信鸽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信鸽在我区大多是家庭散养,它既能作通讯工具,又可竞翔联赛,是一项有益的体育项目,而且鸽肉是滋补品,还能作药用。现将信鸽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一、鸽的常用饲料和饲料配方信鸽的饲料包括玉米、小麦等能量饲料,豌豆、大豆等蛋白质饲料,食盐、骨粉等矿物质饲料以及黄玉米、青菜叶等维生素饲料。要喂以含蛋白质较高的日粮,一般以豌豆为主。常用饲料配方:豌豆70%,玉米20%,小麦10%。同时投放保健砂,其配方:黄泥20%—25%,砂粒25%—30%,蚌壳粉25%—30%,骨粉5%—10%,石膏2%,食盐3%—5%,木炭末1%—3%,氧化铁0.5%,甘草0.5%,龙胆草末0.5%,畜禽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抽样和镜检虫体法,调查了3个养鸽场和2个市场上的鸽毛滴虫病,在17000只肉鸽中,随机抽查1980只,鸽毛滴虫病感染率为75.12%,感染率的范围为34.44%-94.00%;信鸽50只,毛滴虫病的感染率为0%。为探索鸽毛滴虫的保存方法,就保存温度、保存液种类、保存液的pH值、保存液中的鸽毛滴虫密度、冷冻保护剂等对鸽毛滴虫的影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保存溶液为生理盐水或pH7.2的PBS液、温度为28℃左右、溶液pH为7.2、保存液中的鸽毛滴虫密度为显微镜以10&#215;40倍下每个视野50个-200个虫体为佳。  相似文献   

9.
汪兵 《农家科技》2008,(1):36-36
<正>1.防寒保暖。一是要堵塞鸽舍墙壁上的裂缝和孔洞,不让肉鸽受寒风侵袭。二是用塑料膜封严前后窗。晚上要在窗外挂麻布帘,门上挂防风帘,这样可以提高舍内温度。三是在严冬时要保持鸽舍温度。通  相似文献   

10.
冬季天气寒冷,管理稍有不慎,就会使信鸽患病。因此,冬季管理信鸽要勤于观察,及时发现病鸽,鸽友们千万不可忽视。一、鸽舍管理1.修缮鸽舍注意保温防寒。在冬季到来之前,对鸽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检修,封堵迎风口的窗户。冬季到来后夜晚最好用布帘遮住鸽舍出入口,以利于挡风御寒,严防冷风直接袭击鸽体。同时对侧壁的裂缝必须补上,因它会使冷空气进入鸽舍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食的要求越来越讲究。肉鸽的饲养业得到不断地发展,养肉鸽专业户在不断地增多,如何普及肉鸽的饲养管理技术,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有关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供养鸽爱好者参考。 1 鸽舍:鸽舍是鸽子生活、栖息和繁殖后代的场所。建造鸽舍时,既要考虑式样美观,又要讲求经济实用,小群养肉鸽,可利用余房旧屋改建,人群养肉鸽要根据饲  相似文献   

12.
毛荣耀 《新农村》2005,(11):19-19
养鸽须先置舍。鸽舍可用木板、铁丝网制作,安放在阳光充足、视野开阔的高处;忌放在阴冷潮湿,夏季日晒雨淋,冬季多贼风和鸽子在空中不易看到的地方。潮湿为鸽舍之大忌;日晒、雨淋和贼风对鸽子的休憩、孵卵、育雏不利;鸽舍过低,难免有猫、蛇、鼠、黄鼬等侵害;鸽子在空中看不到鸽舍,不利于放飞归巢,可能走失幼鸽和新鸽;鸽舍附近忌过多障碍物。  相似文献   

13.
鸽场的卫生防疫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般卫生防疫措施 1搞好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工作 (1)注意改善外界环境条件应尽量使鸽舍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引起应激的不良刺激,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幼龄鸽由于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机体抵抗力弱,当外界环境不稳定,过冷过热时,都会使幼龄鸽发育不良,体质衰弱,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代农业》2014,(18):37-37
秋季气温渐降,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变短,上一年孵出的秋鸭经过大半年的产蛋已经身体疲劳,管理上稍有不慎,就会停产换毛。因此,秋季应注意加强蛋鸭的营养调节,保持环境稳定,尽可能推迟其换羽,以提高生产水平。一、提高饲料蛋白质秋季动物都有蓄积能量、保证安全过冬的特性,蛋鸭也不例外。此时应适当降低日粮的能量水平或保持适当的运动,将蛋鸭体重控制在1.5~2公斤.同时适当提高其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圈养蛋鸭的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提高到18%.对散养蛋鸭应适当补充蛋白质饲料.使其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满足产蛋需要。  相似文献   

15.
1.防寒保温保温是养好肉鸡的关键,特别是冬养肉鸡。暖舍的温度应控制在20—24℃,对肉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最为有利。2.调整日粮冬季外界气温低,肉鸡热能消耗大,应提高日粮中代谢能的含量,蛋白质的需要量也要多于夏季,因此,也有必要增加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07,(3)
1·舍选好鸽场、建好鸽舍。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无“三废”污染的地方建场。鸽舍应干燥清洁,空气清新,光照适宜,通风良好。2·控即控制环境。出壳雏鸽羽毛未丰,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多雨季节应搞好鸽舍卫生,保证通风干燥;炎夏季节要防暑降温,注意通风换气。3·料  相似文献   

17.
<正>1 分季节增减饲料营养含量 产蛋山鸡日粮特别是产蛋后期日粮应根据季节和温度的 不同而变化。夏季气温高时,应适当减少能量饲料,增加蛋 白质和钙质饲料,同时补充维生素C,冬季气温低于10°时, 则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减少蛋白饲料。 2 适当增加饲料中钙和维生素D3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是养好肉鸽的关键。科学地配制肉鸽的日粮,充分利用饲料资源,合理搭配饲料,可满足鸽子的生长发育和发挥其生产性能的需要,从而获取高的经济效益。科学配制肉鸽饲料的原则是,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根据季节不同选择饲料原料,注意能量和蛋白质的营养平衡,考虑日粮中脂肪含量的合理比例以及维生素的种类与数量的平衡。一般来说,用于青年鸽的日粮配方是,用能量饲料3~4种,占其日粮的70%~75%,蛋白质饲料2种,占25%~30%;用于育雏期种鸽日粮配方,用能量饲料3~4种,占其日粮的65%~70%,蛋白质饲料2~3种,占30%~35%;用于非育雏期种鸽…  相似文献   

19.
1鸽舍的要求建筑鸽舍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无工业废气污染和无燥音干扰、方位最好向南或向东南且阳光充足、冬暖夏凉、交通较方便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正>(续第1期第15页)五、营养因素日粮占蛋鸭养殖成本的70%以上,因此应科学设计蛋鸭日粮中主要营养素,如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的供给水平,并随生产阶段、蛋鸭体况和季节的变化等合理调整。1.能量能量来源于日粮中的3种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和粗纤维。鸭对粗纤维有一定消化能力,但日粮中不可过多,蛋鸭日粮中一般为6%左右,过少时肠道蠕动不充分,对蛋鸭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