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关川河流域有耕地面积124.47万亩,其中坡耕地100.55万亩,占80.8%。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仅425.1mm,多集中于7~9月,平时干旱缺水,汛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亩产徘徊在50kg左右,群众生活十分困难。50年代以来,特别是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及引进外资进行开发治理以来,把梯田建设作为一项控制坡面水土流失、解  相似文献   

2.
关川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引起的径流响应研究不仅是流域水文学的一个热点,也是评估国家退耕还林战略实施效果的需要。选择黄土高原西部关川河流域为对象,依据流域出口大羊营水文站1993—2001年期间5—9月的径流资料,对SWAT模型进行参数率定。进而利用率定后的SWAT模型计算1980年、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下的径流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结果表明:模拟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85,0.78和0.86,0.84,说明模型对关川河流域汛期径流量模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关川河流域在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后,2000年较1980年耕地大面积减少而草地大面积增加。在气象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即气象输入数据不变的情况下,2000年土地利用下的月径流模拟值相比1980年土地利用下的月径流降低,9a内年均(5—9月份)径流量减少1.39m3/s。既在气候不变情况下,林草植被恢复将会引起流域径流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区的新修梯田作物选择与轮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半干旱地区,梯田修筑质量一定时,先锋作物的选择及增施化肥是保证新修梯田增产的重要措施。关川河流域的监测资料表明,新修梯田前4年,年平均亩产达到102.02kg,比老梯田增产9.28%,比坡耕地增产67.41%。保证新修梯田增产的主要措施是,以洋芋、春小麦、扁豆、荞麦为先锋作物,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并根据作物产量需求增施相应数量的化肥。  相似文献   

4.
研究大汶河流域降雨侵蚀力(R)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可为流域水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大汶河流域6个雨量站1970—2019年逐日降雨数据为基础,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累积距平、小波分析、逆距离加权插值和泰森多边形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大汶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间与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1970—2019年年均降雨侵蚀力范围为1 310.84~6 721.53 MJ·mm/(hm2·h·a),均值为3 808.83 MJ·mm/(hm2·h·a),年际变化比较剧烈且呈微弱下降趋势,存在着4~7 a,8~12 a,17~25 a共3类周期变化,突变年份为1979年; 年内分布集中在6—9月,7月、8月尤为突出,四季的年际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再到上升; 空间上整体分布为中部>东部>西部,整个流域降雨侵蚀力的离散程度为东、西部较大,中部较小; 降雨侵蚀力与海拔、降雨量在不同的地区上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大汶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年际存在周期性且变化显著,年内集中于7月、8月。因此,7月、8月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沙变化归因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近几十年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沙变化显著。众多学者以该地区典型流域无定河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局限于方法的突破而忽视了方法间的对比分析。为此,该研究采用双累积曲线法、水文法、弹性系数法和水保法对无定河流域1957—2010年水沙变化进行归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定河流域年降水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年潜在蒸散发、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且突变年份依次为1982、1971、1971年。径流归因对比分析表明,水文法与弹性系数法结果较为接近,水保法人类活动贡献率偏小;输沙归因对比分析表明,水保法与其他3种方法结果一致。归因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流域水沙变化的主控因素且逐年增强,人类活动中对径流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灌溉引水和造林;对输沙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淤地坝和造林。淤地坝的淤满或失效对流域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影响较大。因此,未来无定河流域的治理应继续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并加强淤地坝等工程措施的布局优化和后期维护。  相似文献   

6.
<正>响河流域金华林示范点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区以北15km处,总流域面积79.4km~2,总耕地面积907.7hm~2。示范点项目共实施退耕造林333hm~2,荒山造林400hm~2,栽植优质侧柏4 4万株,山毛竹、臭椿、刺槐等80万株,点播柠条137万丛,造林保存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马莲河流域高效林草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马莲河流域世行贷款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前后人工造林、种草成效的对比分析,认为“高效林草建设”是植被稀疏、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措施治理的最佳途径.其主要措施有:按照“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速生丰产优质的树草(品)种,对位配置;积极推广ABT生根粉蘸根、吸水剂泡根、根宝浸根、径流林业、容器苗造林、营造乔灌混交林、浸水造林等实用造林技术;进行规范化育苗和精细整地,辅以家畜舍饲喂养,缓解林牧矛盾等.  相似文献   

8.
茹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隔坡梯田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改梯是茹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丘陵区15&#176;~25&#176;的缓坡上,固原市水务局选择了建设隔坡梯田作为坡改梯的主要形式。经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和4a的建设,茹河流域的隔坡梯田建设取得了可观的基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介绍了茹河流域隔坡梯田的设计要素,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
柠条植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柠条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是陕北丘陵沟壑区植物治理措施的主要灌木树种,近几年又有大发展。国家重点治理区之一的无定河流域,种植的柠条占到总治理面积的40%以上。但是,由于柠条造林多年沿袭传统直播方法,虽简单省工,但受干旱气候、自然条件等不利因素制约,造成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综合效益差的问题相当突出,已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和治理成果的巩固。因之,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柠条造林质量与效益,对陕北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经营类型红松林对汤旺河流域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实地调查与试验分析,研究了汤旺河流域4种经营类型红松林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研究地区无论土壤pH、土壤有机质,还是土壤养分和土壤物理性质,白桦与红松天然更新形成的混变林和白桦与红松人工造林形成的混交林都较红松人工纯林优越,维护林分土壤地力及涵养水分的功能强。而红松人工纯林较原始红松林和两种白桦红松混交林维护地力及涵养水分功能弱。研究结果为汤旺河流域森林恢复与重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3年开展重点治理以来,陕西省无定河流域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开展以兴修基本农田、造林种草等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截至1989年底止,全流域治理面积1825.6万亩,其中“四田”196.7万亩,造林1241.4万亩,种草301.6万亩,使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拦截了泥沙,减少了对下游河流的危害。但是由于水毁、老化、林草成活率低等原因,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面积较实施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上报统计数字常出现一些误差,加之现行统计方法不尽合理等原因,使得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确切的治理面积统计值。随着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乌裕尔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乌裕尔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及其原因,以黑龙江省典型流域——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1995年和2000年的TM影像为基本资料,运用3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研究了乌裕尔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的新变化,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格局水平对2个时段的景观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乌裕尔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的主体为耕地,耕地面积有增加的趋势;景观类型水平上,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破碎化指数表现为略有下降或持平,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景观破碎化指数上升,尤其是耕地该指数增幅较大;景观格局水平上,主要景观指数变动趋势对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发挥不利,流域的生态系统脆弱性在增加。研究结果可为乌裕尔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利用及生态景观设计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7623.9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7.3%,人为侵蚀在整个流域范围内均有发生,近年来呈加剧趋势,基于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现状,分析了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盘古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研究流域径流对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响应,为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盘古河流域1987,2000和2011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和1988—2012年的水文气象资料,结合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分析盘古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结果]1987—2011年盘古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变化为裸地向林地、草地转化,林地面积增加,裸地面积减少;汛期径流量占年总径流量的比例随着林地的增加而减少;林地的增加使得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汛期径流量和最大月经流量均呈减少趋势。[结论]SWAT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盘古河流域的月流量过程;流域径流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5.
李天毅    于坤霞    李占斌    李鹏    贾路    杨志  张国军  魏小燕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4):203-209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的泥沙和泥沙集中度的变化规律,阐明泥沙集中度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56—2010年皇甫川、孤山川、秃尾河、窟野河和无定河流域的输沙量数据,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泥沙集中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探究了泥沙集中度与生态建设措施的相关性。[结果](1) 1956—2010年,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的输沙量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但是皇甫川、孤山川、无定河流域的泥沙集中度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2)孤山川与无定河流域的泥沙集中度具有显著的(p<0.05)突变点,分别为1990年与1986年。(3)研究区泥沙集中度主周期介于15~55 a。(4)径流集中度对于研究区泥沙集中度有显著的影响。除此之外,生态建设措施面积与泥沙集中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梯田、造林和种草对于研究区的泥沙集中度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的输沙量逐渐减少且越来越集中,泥沙集中度受到降雨径流和生态建设措施等因素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湟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为黄河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与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基础与决策依据。[方法]基于湟水河流域2000年和2018年的MODIS,Landsat,降雨、人口密度、经济等数据,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RUSLE模型和地统计等方法,开展湟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模型计算、验证与时空变化分析。[结果](1)2000年湟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均值为477.81 t/(km2·a),微度侵蚀面积比例为72.06%,中度、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比例合计为3.46%,轻度、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北部祁连山、中部达坂山及南部拉脊山海拔较高、植被覆盖少的山地、荒地;(2)2018年湟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均值为1 625.30 t/(km2·a),微度侵蚀面积比例为55.38%,中度、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比例合计为21.26%。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城镇居民聚集地带与河流滩地;强烈侵蚀和极强烈侵蚀零散分布于祁连山、达坂山等高山、秃岭裸地区域;(3)2000—2018年,微度侵蚀面积比例减少16.68%,中度侵蚀面积比例增加8.15%,强烈侵蚀...  相似文献   

17.
<正>1988年以来,—延安地区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支持援助下,在杏子河流域,实行山、坡、沟、水、田、路综合治理,走出一条农林牧全面、稳定发展的路子,是目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最佳治理模式。经过短短5年时间,使整个杏子河流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昔日的“山光、水混、地瘦、人穷”变为今天的“山青、水秀、地平、人勤”。使杏子河流域到处呈现出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EI的疏勒河流域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87年、2007年和2017年Landsat遥感数据,通过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指标,应用主成分方法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SEI),再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1987~2017年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987年至2017年,疏勒河流域R...  相似文献   

19.
基于SEBAL模型的疏勒河流域蒸散量时空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是重要的生态水文过程,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对环境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疏勒河流域为例,利用DEM,MODIS和气象数据,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SEBAL(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s for Land)模型,运用ArcGIS软件在栅格尺度上反演出该流域的地表蒸散量,并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疏勒河流域2000—2015年8月基于栅格的地表多年平均日蒸散量变化范围为0~8.52mm,空间差异十分显著,从东南向西北呈现逐渐减少趋势,上游蒸散量大于中下游区域;(2)2000—2015年疏勒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8月份地表月蒸散量呈减小趋势;(3)疏勒河流域2000—2015年8月份地表月蒸散量时空变异显著,中、上游地区蒸散量较大且时间稳定性差;(4)2015年4个月份地表月蒸散量变化显著(7月>4月>10月>1月),但其空间分布格局相似。研究蒸散量的时空动态定量评价结果对于疏勒河流域的环境模拟、气候变化研究、灌溉和水资源管理,以及深入了解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循环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0年和2009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盖孜河流域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研究了2000~2009年间盖孜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揭示了该流域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空间变化的方向,阐明了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同时,建议加强盖孜河流域水资源的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