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开麦13号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肥水利用效率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措施,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是由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199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本文论述了豫麦56号的选育方法和体会,认为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重视拓宽亲本资源,合理进行杂交组配,对后代材料进行定向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豫麦48号及选育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豫麦48号选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水、旱两种不同生态型的亲本组配,实现丰产与抗旱的有机结合,通过水、旱交叉选择,早代混系测产,高代多点鉴定的方法,选育丰产优质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重惠型旱地品种,并提出要加强对稳定品系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豫麦13号的主要形态生理特性为:成穗数多且千粒重稳定;穗分化前慢后快,适于黄淮地区生态环境;其冠层结构合理且具动态变化,后期干物质积累过程长而运转率高;根系活力强,植株体内碳氮代谢较正常,对主要自然灾害(冻、旱、涝、病等)有一定抗性或耐性。  相似文献   

5.
众麦1号是由河南省睢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于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19。该品种半冬性中晚熟,株高适中,抗倒伏,成穗多,穗较大,结实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好,抗逆性强,具有较广阔的利用前景。2012年众麦1号在河南省的种植面积达到43.4万hm~2,成为全省小麦五大主导品种之一,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众麦1号的选育目标、选育过程及品种特征特性,并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麦11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超高产、优质、抗病、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2001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区域试验和河南省生产试验,产量居第一位。2002年参加全国黄淮南片高肥春水组区域试验,比对照种增产显著,2003年参加黄淮南片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选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乡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需求,研究分析了小麦育种资源的状况,制订了适合麦田两熟种植的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目标。按照既定育种目标选配亲本,以优质品系郑州891、丰产品系周麦8836、适应性及综合性状较好的冀麦5418为亲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粗杆抗倒穗大粒多、耐旱抗逆、广适抗病、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郑优6号)。  相似文献   

8.
陈辉 《种子》2014,(4):108-109
阜麦8号是安徽省阜阳市农科院于1999年以小偃9403为母本,漯麦4号为父本,采用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2011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11008),2011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110599.0)。阜麦8号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广适,抗倒伏,是高产乃至超高产育种上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新麦 1 1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以周 882 6为母本 ,新乡 3 57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超高产、优质、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 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过程1 .1 技术路线和育种目标按产量 90 0 0kg/hm2 以上的超高产目标 ,采用地理和血缘关系较远的冬春性材料进行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择 ,实行早代株系测产鉴定 ,根据综合性状进行优中选优。具体选育目标是 :春性~弱春性 ,中早熟 ,幼苗生长势强 ,耐冬冻、抗春寒 ,分蘖成穗率高 ,株高 80cm左右 ,茎秆有韧性 ,株型好 ,选多穗兼大穗 ,中等粒重的中间类型产…  相似文献   

10.
新麦13(原新乡917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3年用宛原长白作母本,(C5/3577)F3d1作父本杂交,经过6年的系谱选择育成。1999-2001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均居第一位。其具有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优点,在黄淮平  相似文献   

11.
开麦18号选育技术及优良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麦18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高产、优质、抗病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阶梯改良的技术路线和多品种杂交的组配模式,经三轮杂交改良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6.08%。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不育株与常规亲本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混合选择、集团选择多种选育方法综合利用,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豫麦31号。  相似文献   

13.
抗病、高产、专用小麦新品种潍麦7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小麦新种质潍麦7号的系谱及选育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在小麦育种中选配杂交组合的重要性,并利用现代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拓宽小麦遗传基础,解决小麦基因来源狭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济儒麦19是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千禾麦17为母本、良星66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10012。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抗倒、粒重高。对济儒麦19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抗逆性,特别是选育的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高效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渝麦12号(原代号渝03062)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渝审麦2010001)。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抗倒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重庆市及相似生态区平坝和丘陵肥力水平中上地区的旱地或稻茬麦田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及时进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是渝麦12号获得优质和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合理密度肥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密度、肥料及其运筹方式配套试验数据的研究分析,初步归纳出三因素对扬麦13号不同生育时期植抹主要性状指标、产量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效果。并进而明确了在江苏省沿江高沙土地区优质高效高产的密度、肥料等关键技术要点为:基本苗15~16万/667m^,施N量12~14kg/667m^2,基肥:平衡肥:拔节肥=7:1:2。  相似文献   

17.
抗病小麦新品种黔麦20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麦20号是以贵农775为母本,夏繁28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黔审麦2014002号).2012-2013年贵州省小麦区域试验2年18点次平均单产为4 350 kg/hm2,比对照增产2.59%,增产点率60%以上.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3 913.5 kg/hm2,较对照增产9.3%,75%的试点增产.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好、适应性广、抗寒、抗倒伏等特点,在贵州省小麦主产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小麦新品种安麦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麦 1号系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小麦室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与方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 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方法1 989年采用作物亲本灰色分类原理与方法 ,选择遗传差异较大的豫麦 1 3 (母本 )和周882 6(父本 )作亲本进行杂交 ;F1 经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原理与方法确定为一等 (重点 )组合 ;F2 、F3、F4据单株灰色选择原理与方法 ,对田间入选单株进行综合评价。单株安 890 9 1 6 2、安890 9 1 6 2 1均被评为一级单株 ;F4安 890 9 1 6 2 1株行入选为优系 ,被评为 1级优系 ,定名为安93 2 …  相似文献   

19.
晋麦63号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培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抗旱性强、高产优质、稳产适应性广。1995-1996年参加全国黄淮旱地区试,两年平均产量4411.5kg/hm^2,比对照晋麦33号平均增产10.18%。1995-1997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三年平均产量3843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和晋麦33号平均增产3.5%。截止2001年底累计推广39.55万公顷。  相似文献   

20.
李世平  樊立强 《小麦研究》2000,21(3):11-14,32
晋麦64号具有综合抗性好、优质、早熟、适应性广的特点,在产量性状方面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产量结构三素协调,高产稳产性好,是适宜晋南麦区一般水地种植的理想品种。通过对晋麦64号的选育分析认为:在大面积育种在对品种性状的改良应注重总体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对单一性状的突出要求;在选育过程中必须紧扣“丰中求优、丰中求抗、丰中求早”的原则,这样育成的品种在生产上才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