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家致富》2011,(23):29
五、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主要应用在连栋温室内。由于夏季温室内气温高(40~50℃),空气干燥,不适宜作物生长,只有通过加湿、降温才可维持温室的正常生产。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利用水分蒸发时空气中的湿热转变为潜热的原理进行降温。水分蒸发的多少与空气的饱和蒸汽压差成正比关系,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经过湿帘的空气降温越大,一般降温在4~7℃之间。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业》2011,(23):29-29
五、湿帘风机降温系统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主要应用在连栋温室内。由于夏季温室内气温高(40~50℃).空气干燥,不适宜作物生长,只有通过加湿、降温才可维持温室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3.
湿帘—风机降温是温室中应用广泛的降温技术,不仅在现代化温室中使用,近年来在日光温室中也较多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由湿帘、风机及整个温室空间所形成的室内外空气交换系统,不仅包括了湿帘降温装置和风机,还涉及到温室骨架和围护结构组成的整个环境空间,甚至会受到室内作物的影响。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在温室中安装使用,其降温效果不仅与湿帘降温装置与风机产品的性能有关,而且取决于温室降温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湿帘风机系统存在温湿度不均匀,无法调控冷空气温度;对温室密闭性要求较高,不适用于节能型日光温室等问题,借鉴国外半封闭温室降温方式,对日光温室正压式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结构参数优化与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湿帘风机系统结构参数为,湿帘厚度150 mm,单位面积水流速4 L/(min·m~2),直径50 cm、均匀打孔、孔距20 cm、孔径1 cm、反光膜材料的通风筒;与对照温室相对,此系统最高可降温10℃,室内温度基本全天均低于室外,在距地面1.5 m水平面上各处的温差在2℃以内,湿度差在7%以内,垂直方向上距地面3 m以下的温差在3℃以内。此降温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夏季日光温室的温度,且温室各处的温湿度比较均匀,可以为我国节能型日光温室提供有效的夏季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峡库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通过比较湿帘-风机、风机-外遮阳、湿帘-外遮阳、自然通风,外遮阳、强制通风-侧窗的降温幅度的试验,指出三峡库区的夏季最佳降温方式为湿帘-风机的降温系统。试验表明:在天气晴朗,温室内空气湿度增大不多的条件下,采用该方式可使温室内气温比室外降低5~13℃,降幅可达10℃左右,并且温度的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亚热带地区夏季温室温度调节措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亚热带温室热环境调节试验平台,以解决亚热带地区夏季温室内高温不利于作物生长的问题。【方法】研究开窗、外搭遮阳网、屋顶喷淋、开启湿帘风机和室内喷雾等5种单项调节措施及外搭遮阳网分别与开窗、开启湿帘风机和屋顶喷淋相结合3种组合措施对温室温度的影响,探讨亚热带地区夏季温室不同降温措施的温度调节特性。【结果】采取8种降温措施后,温室内外温差由小到大依次为:外搭遮阳网与开启湿帘风机组合、开启湿帘风机、外搭遮阳网与开窗组合、外搭遮阳网与屋顶喷淋组合、室内喷雾、开窗、屋顶喷淋、外搭遮阳网。其中,采用外搭遮阳网与开启湿帘风机组合及单独湿帘风机2种调节措施,温室内温度可低于室外温度;采取室内喷雾措施降温速度最快;采取屋顶喷淋和外搭遮阳网2种措施降温效果较差,但可降低薄膜内壁温度。【结论】根据各降温措施的降温特点及效果,亚热带地区夏季温室应依据实际生产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降温方式。  相似文献   

7.
玻璃连栋温室正压通风降温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大型玻璃连栋温室夏季降温难度大、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引入荷兰半封闭温室环境控制理念,采用正压通风降温技术,以湿帘蒸发降温提供冷源,对管道风机、送风管等关键机构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建立连栋温室正压通风降温系统,并进行适应性生产试验。试验依托河北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项目,以采用湿帘-风机负压降温系统的温室为对照,对采用正压通风降温系统的温室,进行降温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送风管各侧孔出风风速基本一致,送风均匀性高;2)采用正压通风降温系统的温室室内温度平均高于对照温室3.7℃,极端高温时可高出6.8℃。在河北南和地区,传统湿帘-风机负压通风降温系统的降温效果优于创新设计的正压通风降温系统,正压通风降温系统的实现方式还需改进,在我国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温室降温常规措施有以下几种:外遮阳、内遮荫、侧窗、天窗、湿帘-风机、屋顶喷淋、迷雾降温等,各设备的高效运转和良好使用直接决定温室的收益,一套没有正常保养的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9.
以天津某现代农业连栋花卉温室为例,从蒸发冷却降温机理出发,对影响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如循环水水温、湿帘表面风速、通风量、温室气流组织形式、其他物性参数等,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各参数对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作用机理和内在联系,并对该连栋花卉温室的改造提供建议,为其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湿帘降温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温室园艺降温方式,正在被广泛地应用,而且逐渐被推广开来。并且通过科研者的努力,湿帘降温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些学者对湿帘降温的动态参数及降温效果等进行了研究,为温室园艺的降温工作带来了很好的作用。基于此,对湿帘降温在温室园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强制通风条件下密集烘烤过程中烤房内部温度、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强制通风条件下,烤房内部温湿度更加均衡,平面温度在可控范围,烟叶变黄、失水差异不大;层间平均温差≤1.5℃,54℃以前纵面干球温度呈上高下低趋势,纵面湿球温度呈中间高上下低趋势.平面湿球温度比较稳定,变化幅度小于干球温度,利于烟叶内部化学物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结合昆明市的气候特点,分析了连栋玻璃温室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设计了适合昆明市气候特点的温湿度调节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自然通风的方法进行降温除湿和夜间卷帘保温凋节策略,设计了温湿度模糊控制器,并制定了模糊控制规则;经过模糊实现后,完成了对各个执行机构的控制,使温室作物获得了最佳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介绍了用单片机8031组成的干湿球温湿度数字测示仪的设计思想,给出了电气原理图及它的编程和使用方法.该测示仪的设计为在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中对环境温湿度的测试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根据PC板温室内太阳辐射、通风、对流和作物蒸腾作用引起的质热交换物理过程,基于物质和能量守恒,建立了与温室内外气象参数、土壤蒸发、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品质相关的温度与湿度预测模型,并根据所建模型及仿真结果对温室环境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杏麦间作环境温湿度日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间作系统内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EI-USB-2温湿度记录仪及StevensPOGO便携式土壤温湿度测定仪观测杏麦间作区与杏单作区内空气和地表温度、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结果】间作区与单作区的温、湿度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气温和地温均随太阳辐射的升高而上升,随其下降而降低,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变化则呈负相关。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温度分别较单作区低4.53和0.7℃;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相对湿度分别较单作区高4.90%和3.93%。【结论】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园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肉牛舍冬季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个规模化肉牛育肥基地具有代表性的4种育肥牛舍的温热环境及CO2浓度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冬季的肉牛舍普遍存在着气温低、湿度高、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同时进一步分析表明,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能力差、通风换气系统设计不完善、环境管理措施不力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而采用挤塑板为屋顶保温材料、冬季用塑料膜封闭敞开...  相似文献   

17.
蓟春型与普通型日光温室温湿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春型日光温室在结构上与普通型目光温室有很大不同,为双层骨架,保温被内置于骨架之间。这种结构不仅解决了普通型日光温室保温被易受雨雪浸湿的问题,而且在采光、保温、通风等性能方面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试验通过对蓟春型与普通型日光温室的气温、地温和湿度等环境因子的比较,分析了蓟春型目光温室的温湿度特性,为该类型温室的改进与推广利用提供参考。测量结果表明:1月中旬,晴天蓟春型日光温室最低气温比普通型高2.5℃;阴天最低气温比普通型高1.7℃左右;最低地温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高于普通型0.8℃;蓟春型日光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偏高,平均最低湿度比普通型日光温室高7.2%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模式对枣棉间套作微生态区域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枣棉间套作体系下生态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期确定不同灌溉模式的生态影响效果,为优化枣棉体系灌溉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处理1(红枣单作)、处理2(枣棉一行双管)、处理3(枣棉微喷)、处理4(沟灌)和处理5(对照)棉花单作中分别设置不同点的3个EL - USB自动温湿度计,连续3d监测距红枣树不同距离点的微生态区域温湿度的影响变化.[结果]东西走向的红枣树对微生态区域温度影响是树南>树北>树行间,对湿度影响是树行间>树北>树南;不同灌溉模式对微生态区域温度影响是处理5>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对湿度影响是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5.[结论]枣树对树南树北的温湿度有影响,温度表现为树南>树北>树行,湿度与温度成负线性关系;枣棉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比单作模式田间的温度低,而湿度高,其中以枣棉间套作中红枣采用微喷和一行双管灌溉模式对微生态区域温度降低和湿度增加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有利于提高红枣坐果率.  相似文献   

19.
环境温度对蜂巢内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蜂巢内温湿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在蜂群处于近乎原生态环境下的温湿度测试系统.该系统根据巢脾位置前后对称和蜂房均匀分布情况,在巢脾间隙处精确地放置微型温湿度传感器.上位计算机和下位单片机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计算机控制单片机何时采集,单片机采集的温湿度值传给计算机并显示和存储在计算机上.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可知: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蜂巢各点温湿度几乎相等,蜜蜂均匀分布在蜂巢中;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从中间巢脾向最外层巢脾温度递减湿度递增,对于单张巢脾,从巢脾几何中心区域向周边区域温度递减湿度递增,说明蜜蜂聚集在蜂巢中间.无论环境温度高低,在蜜蜂分布区域都呈现出恒温和恒湿现象,蜂巢中心温度和湿度分别是(35±1)℃和(56±10)%RH.  相似文献   

20.
几种常见城市绿色廊道结构类型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结构城市绿色廊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乔灌草结构绿色廊道的降温增湿效果最为显著,与单一草地结构比较,O.5 m层次日平均降温为2.8℃,日平均增湿达7.8个百分点;其次是两行行道树结构:最后是多行行道树结构.0.5 m层次与1.5 m层次比较,前者温度普遍高于后者,而相对湿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