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原条运材车辆是林区桥梁的主要荷载型式,运材车辆荷载对桥梁的动力作用同一般公路桥梁的车辆荷载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在林区桥梁设计中,过去一直套用交通部的标准,由于动荷载冲击系数偏低,致使林区桥梁的设计可靠性与安全使用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十几座林区桥梁的振动试验,本文对两种原条运材车辆对于跨径为15m、20m、25m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动力作用的实测分析,提出适合我国林区运材车辆荷载的冲击系数公式,以及冲击系数(1+μ)与运行速度V、桥梁跨径l之间的经验曲线。这对填补我国林区桥梁设计理论的空白,发展林区公路桥梁建设,增加设计可靠性与安全使用都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路面结构的动、静荷载作用响应,并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结果比较,表明路面结构的动、静荷载反应有明显的差别。路基不同深度处存在刚性下卧层时,考虑静荷载作用的分析结果有显著的差别,而考虑动荷载作用的分析结果差别不大。在利用动态弯沉盆数据进行路面结构模量反分析时,如忽视动荷载的影响,则反算结果误差很大,甚至不可信。如果按照动力学模型进行路面结构反分析,结果可基本不受下卧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墙土系统动测模型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基于模态参数的土体附加参数识别方法,为墙土系统的损伤识别和健康诊断提供一种简单、适用的模型。【方法】建立了墙土系统动测模型,假定附加刚度和附加质量成三角形分布,采用附加刚度和附加质量模拟土体对墙土系统模态特性的影响。基于模态频率构造目标函数,建立模态频率和土体附加参数之间的BP神经网络结构,识别得到不同土体弹性模量对应的土体附加参数。将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分析得到的模态频率作为真实值,计算真实值和识别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判定识别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基于模态频率和BP神经网络的土体附加参数识别方法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模态频率相对误差均在2%以内;随着土体弹性模量的提高,土体的附加刚度呈双指数函数增大,附加质量呈双指数函数减小。【结论】提出的动测模型及基于模态参数和BP神经网络的附加参数识别方法是可行的,为墙土系统的健康诊断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双向循环荷载耦合作用下饱和红土的动变形强度特性,为红土地区工程的抗震设计和性质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SDT-20型电脑控制电液伺服双向土动三轴试验机,对饱和红土试样施加了不同的应力路径,模拟横波和纵波在不同相位差下耦合的情况,分析不同应力路径下饱和红土的动变形和动强度特性。【结果】径向循环应力幅值和相位差的变化对饱和红土的动变形和动强度有较大影响。在相位差为180°时,轴向应变发展速度最快,动强度最小;当相位差为0°时,轴向动应变发展最慢,动强度最大。径向循环应力较大且相位差为180°时的耦合情况对土体的稳定最为不利,此种组合下饱和红土的动强度衰减率可以达到90%以上。【结论】随着径向循环应力幅值的变化,不同应力路径下动应变发展速度不同,应力路径斜率越大动应变发展越缓慢。在实际工程的抗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双向动荷载相位差为180°且径向动荷载较大的组合情况。  相似文献   

6.
以合肥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GDS-AAT型真/动三轴仪开展了不同参数下的膨胀土动力学试验研究,分析了围压、固结比、振动频率对土体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小应变幅值下,Kondne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动弹性模量倒数与动应变关系;随着围压、固结比、振动频率的增大,初始动弹性模量和动弹性模量均增大,相同条件下,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增大而大幅度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同围压、固结比、振动频率下动弹性模量比变化较小,没有明显倾向性,而阻尼比的变化较复杂,与累积应变有关.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初始动弹性模量关于围压和固结比的回归方程,采用Darendeli模型得到膨胀土的动弹性模量比表达式,提出运用关于应变的动弹性模量比多项式进行阻尼比曲线拟合回归分析.拟合结果表明,初始动弹性模量关于围压和固结比的回归方程能较好描述初始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和固结比的增长规律,采用Darendeli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膨胀土的动弹性模量比随动应变的变化规律,阻尼比可用动弹性模量比多项式来描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计算单桩的动力阻抗 ,利用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来考虑桩 -土动力相互作用 ,在此基础上导出计算群桩桩顶内力的方程 .通过算例说明动荷载作用下群桩桩顶的荷载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8.
屋顶绿化的荷载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正常施工及绿化成败与否,是屋顶绿化中首先涉及的重大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了屋顶活荷载、静荷载等,提出了减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水平双向动剪应力、相位差对水泥土变形和动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双向动剪应力为15.8,16.8,17.8,18.8,20.4kPa以及相位差为0°,45°,90°条件下,对水泥土进行水平双向动单剪试验,测定不同试验条件下水泥土的变形和动强度。【结果】动剪应变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转折应变,且转折应变与破坏剪切次数的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转折应变作为水泥土的破坏标准,水泥土动强度与破坏剪切次数呈良好的反比例函数关系。3种相位差下导致水泥土破坏的临界动强度为15.2kPa。相位差为0°时,水泥土动强度最高;相位差为90°时,水泥土动强度最低。【结论】水平双向动剪应力和相位差对水泥土的动强度及动变形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建筑物基础全部或部分在岩质坡体内,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方法按极限平衡理论中的平面滑动破坏和楔体破坏两种破坏模式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根据建筑物基础全部或部分在坡体内以及不同的破坏模式选择合适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对建筑物基础部分在坡体内时。有些只须通过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构造措施就可确保边坡的安全.结论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为建筑荷载作用下的边坡稳定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如何建立同类负荷动特性的综合模型问题,提出了基于实测响应空间的负荷动特性直接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重心法确定同一类负荷特性的聚类中心,再通过对聚类中心等效样本进行参数辨识,以得到的模型参数作为该类负荷特性的综合模型参数.通过对某一变电站现场采集的负荷特性数据进行综合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而且其实现比综合辨识建模以及参数加权平均综合建模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挡土墙除其功能备受重视外,其景观效果也逐步受到关注.挡土墙景观化有多种途径,笔者试图从对挡土墙进行立体绿化的途径来寻求一种既美观,又生态的景观营造方式.通过对挡土墙景观化处理手法及挡土墙立体绿化方法的探讨,归纳了城市景观挡土墙立体绿化主要包括种植槽绿化、垂直墙体绿化和材料墙体绿化3类,并对景观挡土墙立体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冲击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梁-板脱层前后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基于四分区梁板脱层模型,利用Galerkin法和Wilson-θ法对梁板在脱层前后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进行了求解.分析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突然脱层的梁扳,其在脱层前后的动力学性态有明显变化:脱层后系统的频率比脱层前系统频率低;系统的各种动力响应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均增大,而且这种变化在脱层的区域比在未脱层的区域显著。最后,将有限元方法和本文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报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同时兼顾了时序法和相关法的特点,将日期特征量,气象特征量及一天的多个有功负荷水平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信息,通过对输入信息动态,灵活地处理,利用有监督的学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再预测下一天相应时间点的多个有功负荷,以提高有功日负荷的精度和方法的适应性,为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周期荷载作用下几何缺陷对拱的动力性能的影响.首先将结构有限元节点坐标偏差视为随机变量,通过建立拱的条件相关矩阵,分解得出几何缺陷的分布方式及缺陷幅值标准差.在考虑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的稳定性能时,由Lyapunov稳定性原理出发,推导出了反应结构长期动力性能的运动稳定方程,基于此方程求解Lyapunov指数.对比分析了几何缺陷拱与完善拱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了周期荷载作用的频率与几何缺陷的大小对拱动力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静力屈曲模态相似的几何缺陷分布方式对拱的动力稳定性影响最大;同时存在使拱发生动力失稳的激励频率区域.  相似文献   

16.
浅析园林工程中景观挡土墙的种类与处理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中,挡土墙已经突破以往单一的功能性作用,而蜕变成一种新的园林景观元素。在这种趋势下试图浅析这种新的景观营造方式,通过开篇介绍传统挡土墙与景观挡土墙的内在关系,随之展开归纳和分析了景观挡土墙的种类,最后将具有代表性的处理手法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通过分离后桥力、矩,分别设置 M,P 传感器,分辨 M,N,Pq,Z 的方法,经检骚性试验和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方法是正确的。同时还系统地介绍了传感器的标定、数据处理及处理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nonobe -Okabe理论的基本假设,通过对滑动土体中水平薄层单元的分析,建立了墙体平动(T)模式、墙体绕基础转动(RB)模式和墙体绕墙顶转动(RT)模式下的主动土压力的一阶微分方程式,给出了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土压力作用点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将该理论计算公式与Mononobe -Okabe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土压力强度分布呈非线性分布,合力作用点到墙底的距离依(RB)模式、 (T)模式和 (RT)模式次序增大.当地面荷载 q 0=0 时,各种墙体变位模式下的动土压力合力与Mononobe -Okabe理论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