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蚕蚕台饲育及熟蚕自动上蔟是目前农村养蚕生产上急待推广的一项技术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蚕桑基地建设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显得尤为紧张,在栽桑、养蚕、上蔟等各个关键环节,由于劳动力奇缺造成技术不到位,熟蚕不能及时上蔟,单产低,茧质下降,降低了蚕农的经济效益,影响了蚕业生产的发展.根据近几年我市官渡、狮滩等镇推广蚕台育自动上簇技术,可克服上述不足,我认为这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省力化养蚕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二春蚕是在春蚕结束后,桑园暂不夏伐,利用其新梢继续生长的桑叶而饲养的一批蚕.近几年来,二春蚕在江苏省不少地方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受其影响,射阳县前几年也有少数养蚕农户开始试养,2002~2003年县蚕桑生产服务站组织重点镇、村进行了批量试养,试养效果颇佳.现根据近年来的试养实践,笔者就二春蚕在射阳推广的可行性及其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谈一些体会,供从事农村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同志们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徐向宏 《蚕学通讯》2003,23(1):53-54
按照“种品种桑、产品牌茧、建蚕桑基地”的目标 ,我县农村在县委、县政府提出“大田革命”的号召下 ,快速发展了一批高品质的蚕桑基地 ,蚕桑产业从区域化走上规模化。但规模化发展以后 ,如不解决农村蚕室紧张这个问题 ,就谈不上效益化发展。为此 ,我们在总公司蚕桑站的指导下 ,2 0 0 2年 8月份从嘉兴引进了大棚养蚕技术。在历经了土地调整、技术培训、大棚搭建等工作后 ,分别于早秋、晚秋期进行了试养 ,结果较理想。1  2 0 0 2年大棚养蚕基本情况早秋蚕于 9月 5日进棚 ,5户共养蚕6 .2 5张 ,产茧 2 4 6 .90kg ,茧款 36 77.88元 ;晚秋蚕由…  相似文献   

4.
如东是江苏省蚕桑重点县,蚕桑生产水平一直处在全省前列。1994年全县桑园面积10万亩、养蚕24.6万张。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我县的蚕桑产业经历了1996年和2008年两次下滑、萎缩,到2018年,全县桑园面积只剩0.8万亩亩、养蚕1.768万张,作为传统副业生产的蚕桑业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今天,急需寻求一条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此,我们利用如东得天独厚的小蚕集中共育优势,组织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通过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来积累人工饲料养蚕经验,逐步构建人工饲料养蚕实用技术标准体系,从而改变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认识,推动人工饲料养蚕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陈子铭 《北方蚕业》2010,31(1):35-36
从降低养蚕劳动强度,缓减农村劳动力紧缺状况,提高养蚕生产效率出发,结合榆林蚕桑生产的实际及气候特点,研制出适宜榆林推广的几种省力化蚕具。介绍了小蚕饲育箱、大蚕笆篱式饲育平台、大蚕省力化平台及活动式饲育平台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 回顾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程,养蚕布局曾进行过两次调整。1965年之前,由于都是利用农户家前屋后乔木桑养蚕,一般全年仅饲养春蚕、中秋(群众称之为桂花蚕)两期蚕。1966年开始,大力引种推广湖桑。为充分发挥其产叶量高的优势,第一次进行养蚕布局的调整。在饲养春蚕、中秋蚕基础上,增养夏蚕、早秋和晚秋蚕。逐步形成全年饲养5期蚕的养蚕布局。进入八十年代中期,秋蚕发种量最大的一批中秋蚕,由试养到基本全部实行春种秋养以后,为适应饲养蚕品种这一新的突破,确保稳产、高产,养蚕布局又一次进行了调整,由全年饲养5期蚕调整为饲养  相似文献   

7.
张明刚 《四川蚕业》2010,38(2):51-53
蚕桑是普格县的支柱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养蚕量不断增加,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蚕区劳动力更加缺乏,养蚕与其它农活争抢劳动力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在生产中推行了小蚕专业户共育、少回育、大蚕蚕台育、大蚕地面育、熟蚕自动上蔟的省力化养蚕技术,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了蚕茧优质高产,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李群英 《四川蚕业》2010,38(4):37-37
<正>蚕桑是威远县八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市场行情猛涨,春、夏蚕喜获丰收。张平养蚕收入达1300元以上,蚕桑发展势头喜人,但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家里只剩下"38961"部队,劳动力紧缺成为制约蚕桑发展的"瓶颈",透视威远蚕业的喜与忧,推广科学养蚕,提高蚕茧质  相似文献   

9.
蚕桑生产比较效益的高低,是决定蚕桑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淳安县蚕桑产业持续下滑,而且幅度很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蚕桑产业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不高。根据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集中成片种植桑树,发展适度规模农户;推广应用优良蚕桑品种,提高蚕茧产质量;调整养蚕布局,缓解养蚕劳动力和养蚕房屋紧张的问题;逐步推进"机器换人",提高蚕桑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推广"十天养蚕法",节约小蚕饲养成本;推广大蚕地面育技术,降低蚕桑产业的劳动强度;推广方格蔟自动上蔟,减少捉蚕的劳动量;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竞争力等建议措施,以提高淳安县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淳安县蚕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蚕片叶立体育推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家庭副业的劳力相对减少,致使部份农户养蚕操作粗放,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收入,不利于蚕桑生产的巩固发展,因而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已成为农村推广工作的迫切课题。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李奕仁等同志研究成功的“稚蚕片叶立体育”是一种省力化饲育小蚕的新型式。为了掌握并在农村推广这项技术,摸索饲育新方法,我们于1988年春、中秋二期进行农村试养,效果较好。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早秋蚕饲育是全年蚕桑生产气候条件最恶劣的蚕期,再加上近几年蚕作环境相对恶化,水、空气污染、农药危害增加,导致早秋蚕生产总量锐减,单产不稳,农民的养蚕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南浔区的早秋蚕饲育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都超过4万张,占春种的35%左右;可近两年分别只有1676张和1399张,仅占春种的2.5%.因此,我们拟寻求较适应目前早秋饲育的新品种进行试验和推广,以平衡全年各期蚕的饲育比例,稳定本区的蚕桑生产.2001年早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新品种秋菊×新6进行农村试养,现将试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淳安县鸠坑乡地处浙江省西部,与安徽省的歙县毗邻,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生产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回顾鸠坑乡蚕桑发展的历程,除了政策激励和优质优价外,蚕桑生产科技进步与种桑养蚕技术普及是推动蚕桑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鸠坑乡的蚕桑生产发展,也对全县蚕桑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经验,树立了典型,近两年来新推广的雄蚕试养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蚕桑产业面临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县进行了多季养蚕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即由原来一年养4季蚕增加到养8批次,从桑树管理、蚕品种、蚕种出库时间、小蚕共育、省力化养大蚕等方面进行配套,让蚕农养蚕量增加80%~100%,蚕农收入明显增加,劳动强度下降。1科学布局蚕种出库时间首先,提早第1批蚕种出库时间。当春季桑发  相似文献   

14.
谈蚕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何丽华 《中国蚕业》2003,24(3):65-66
蚕桑生产仍是浙江省重点蚕区未来若干年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蚕桑生产内在的矛盾,蚕桑生产正面临着新的问题,诸如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转移,养蚕地区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复杂的养蚕环境和目前农村的省力化养蚕技术,茧价的上下波动幅度较大等多种原因,使得蚕农疏于防患,致使近几年来在农村不时有病蚕和大面积不结茧蚕发生,极大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蚕茧生产效益的最大隐患。现就目前浙江省蚕区的蚕病发生现状与原因作一初步的分析,并就防治措施和对策提出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5.
刘晓华 《四川蚕业》2013,41(2):52-53
<正>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养蚕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劳动力缺失已成为农村发展蚕桑产业的突出矛盾。乐至县在培育养蚕大户,推进省力化养蚕技术,解决农村养蚕劳力不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5年来,乐至县养蚕户由4.9万户下降到2.87万户,但户均年养蚕由3.7盒提高到5.1盒,稳定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2012年,乐至县全县发种14.8万盒,户均年养蚕超过5盒,蚕茧单产达到31.2kg,生产蚕茧4600t,蚕茧产值1.36亿元;蚕桑综合利用产值2.05亿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4亿元。蚕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桑树栽培和家蚕的饲养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劳力,特别是5龄饲养期和熟蚕上蔟阶段劳力需求量大、时间集中。我县上  相似文献   

16.
蒙自市冷泉镇蚕桑产业在退耕还林、农业开发项目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从2002年到2008年共发展桑园1 460 hm~2,但2010年因农民弃蚕毁桑又锐减至333 hm~2,2018年仅维持在133 hm~2。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分析了冷泉镇蚕桑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弃蚕毁桑现象严重,桑园面积锐减;桑园规划布局不合理,桑叶产量低质量差;气候环境适宜,桑树病害多;桑园管理粗放,养蚕比较效益低;养蚕劳动力老龄化,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省力化养蚕推广不足,规模效益难以提高。提出了发展冷泉镇蚕桑产业的建议:统一思想,提高对蚕桑产业的认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桑、蚕品种;加强蚕业技术培训,做好小蚕共育工作;加强桑园管理,提高单位面积桑园收入;改进饲养方式,推广省力化养蚕模式;强化扶持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我区蚕桑生产发展中,农村原蚕生产是扩大蚕种生产,保证蚕种供应的主要途径;农村原蚕生产有利于蚕桑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增加农民种桑养蚕的收入;有利于提高蚕种场生产的效益。建议农村原蚕生产要加强做好防“微”工作,加强农村原蚕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桑园管理,加强原蚕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我区蚕桑生产蚕种的供应,促进我区蚕桑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浙西山区开化县蚕桑生产成本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是集栽桑养蚕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生产效益决定了蚕农对蚕桑生产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因而决定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蚕桑生产成本是影响蚕桑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蚕桑生产成本主要由桑园肥料、农药、蚕种、蚕药、蚕具维修折旧和养蚕用品消耗等物化成本和桑园培育管理用工、养蚕用工等劳动力成本两部分构成。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和劳动工资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成本也有明显提高。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西部,地理环境、生产习惯等因素与嘉湖重点蚕区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刘梅 《四川蚕业》2018,(3):49-52
正近年来,由于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出现了大量的桑园丢荒、桑树被挖,养蚕户减少。最后坚持下来的很多养蚕户就逐渐形成为养蚕大户。有些蚕农通过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从而形成蚕业农场,并由此使全县形成新的养蚕格局。大棚省力化蚕台养大蚕技术是目前蚕桑生产中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养蚕模式。它以省工、省力、高效、优质等特点而深受广大蚕农的喜欢。自2000年以来,荣县蚕桑站开始在过水、乐德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水明  王林甫  姚建荣 《蚕桑通报》2012,43(1):39-40,43
蚕桑产业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众多新型农业产业掘起,但栽桑养蚕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蚕业劳动力匮乏,养蚕量下降,弃桑不管或有桑不养蚕的现象突出,以及农民迁入新社区后,无房进行家蚕养殖等问题愈加突出,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无房养蚕的问题已刻不容缓。除了在生产中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