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印楝是一种适生于热带和亚热带的长绿乔木植物,从印楝种仁中提取的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一种对小菜蛾、莱青虫、蝗虫等昆虫纲8个目中的200余种农业、林业、仓储和卫生害虫有毒力活性的广谱杀虫剂。印楝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于农药、医药及日化产品等领域,在云南发展印楝产业,将印楝素作为杀虫剂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印楝素是世界上公认最有潜力的杀虫植物,由于印楝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使用不断受到人们重视,所以对印楝植物源农药使用后安全性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综述了印楝植物源农药制剂对脊椎动物的毒性,对生态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 (特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源农药,田间登记应用已30多年,对全球作物保护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印楝素的发现和印楝在中国引种情况,总结了印楝素结构鉴定与全合成的历程,重点介绍印楝素拒食、抑制昆虫生长发育、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作用机理以及印楝分子生物学、印楝素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1983年,赵善欢等成功地将印楝引种中国,随后我国许多学者开展印楝引种与繁育,种植面积曾超过6万hm2,为我国印楝素杀虫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1997年印楝素以新化合物结构作为新农药在我国登记,实现了商业化应用,2014年成为农业部推荐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我国学者发现了印楝素诱导细胞自噬现象,阐明了印楝素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调控机理.随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印楝素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普及.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明确印楝素的分子靶标,为印楝素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源农药,田间登记应用已30多年,对全球作物保护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印楝素的发现和印楝在中国引种情况,总结了印楝素结构鉴定与全合成的历程,重点介绍印楝素拒食、抑制昆虫生长发育、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作用机理以及印楝分子生物学、印楝素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1983年,赵善欢等成功地将印楝引种中国,随后我国许多学者开展印楝引种与繁育,种植面积曾超过6万hm~2,为我国印楝素杀虫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1997年印楝素以新化合物结构作为新农药在我国登记,实现了商业化应用,2014年成为农业部推荐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我国学者发现了印楝素诱导细胞自噬现象,阐明了印楝素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调控机理。随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印楝素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普及。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明确印楝素的分子靶标,为印楝素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程少敏  邓忠贤 《新农业》2011,(10):46-47
印楝素是一种植物源生物杀虫剂,原料来自于印度、缅甸等国家楝树的种子。作为杀虫剂的研究是从1968年,由国际上科学家和学者成功地分离出印楝素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和开发的,并从印楝素中提取了许多类似物物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印楝素及制剂,取得可喜成果。目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对高粱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混药法测定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毒力,通过3地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印楝素对高粱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并采用盆栽法测定印楝素对3个品种高粱植株的安全性.[结果]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2龄幼虫的LC50为6.44 mg·L-1,室内活性较强;3...  相似文献   

7.
科研     
我国开发出印楝素生物农药新制剂 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生物农药印楝素新制剂”的实施, 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利用高科技技术结合云南特有的植物资源,开发出绿色、环保、低残留、无公害的印楝系列生物农药,该产品为保证食品安全、出口创汇、印楝产品产业化建设、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印楝素乳油是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生产的植物保护剂,属于高效低毒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在极低浓度下使用,具有抑制和阻止昆虫蜕皮、降低肠道活力、抑制成虫交配产卵的作用;对害虫的天敌影响较小;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残留,…  相似文献   

8.
6种楝科植物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楝科植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 ,在药用、杀虫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是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植物种类之一。印楝属和楝属的 6种植物中对昆虫活性最高的次生物质主要是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除印楝素、川楝素、Salannin、Nimbin外 ,还有新近发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Marrangin、拒食剂Volkensin等。指出加快楝科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和理化性质的研究 ,把其作为化学农药的先导化合物而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印楝果实的成熟期较长,不同成熟期所采样品的百粒重、印楝素含量和印楝素产量也不相同,调查和实验结果显示:印楝果实的成熟期集中在7月初至9月中旬期间;早期样品的百粒重低而印楝索含量高,后期样品百粒重高而印楝素含量低,成熟率约30%时百粒重和印楝素含量基本稳定,印楝素产量在果实成熟后基本稳定;同一时期采摘的样品中,绿色果皮的样品印楝素含量和产量均高于黄色果皮的样品。  相似文献   

10.
印楝粗提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印楝素分别经口服和皮肤接触对小白鼠的毒性.印楝素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10g/kg,属于微毒物质;蓄积系数K>5,属于弱蓄积毒性;对皮肤无毒性和过敏性,印楝素对哺乳动物低毒,是有前途的植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叶片浸渍法、食料混药法和药液点滴法,研究了印楝素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处理浓度越高,体重增长倍数越低,死亡率越高。经浸渍法和食料混药法处理后,幼虫的存活历期为12~14d,各浓度的致死作用可达100%。用药液点滴法处理后,印楝素的致死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d后最大死亡率为92.86%。  相似文献   

12.
青椒对外源糖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有14 C标记的外源糖 (葡萄糖和蔗糖 )点滴青椒叶片 ,示踪试验表明 :外源糖被叶片吸收后可运转到植株的各个部位 ,但集中向果实 ,幼嫩的茎、叶等生长比较旺盛的库性器官分配 ,其分配量与器官干重无关 ;青椒对外源葡萄糖的吸收率高于蔗糖  相似文献   

13.
印楝素在贵州茶区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印楝素对贵州茶区茶树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其对天敌、茶树植株的影响,以0.3%印楝素乳油和30%印楝油为供试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药剂在大田中单独施用后防治茶小绿叶蝉较为理想,最高防效可达91.82%~94.87%,同时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可维持在14 d以上,且对茶树生长安全、对天敌亦无影响,推荐施用剂量分别为90和30 m L/667m2。  相似文献   

14.
印楝素对中华稻蝗若虫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呼吸测定试验表明,以每头印楝素5.0μg点滴3龄中华稻蝗蝗蝻前胞背板,4hCO2释放量减少,抑制率达到33%。对6龄蝗蝻测定,处理后试虫CO2释出量降低,呼吸受到抑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失去了节律,图线变得近于直线。点滴法与注射法,在前期呼吸影响有所不同,点滴法随着经过的时间,呼吸抑制率提高;而注射法48h呼吸抑制率才提高,到72h达到最高,其图形为U形。  相似文献   

15.
能被植物主动吸收转运的农药具有优良的应用特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被细菌主动吸收转运,为初步探明此类抗生素在植物体的吸收转运机理,本文研究了烟草叶碟对春雷霉素的吸收机理。结果显示,烟草叶碟能逆浓度梯度吸收春雷霉素,且吸收速度可被能量抑制剂——氰化羰基间氯苯腙(CCCP)抑制,表明春雷霉素能被烟草叶碟主动吸收,其酶促吸收的动力学参数为:Km=1.53 mmol/L;Vmax=1.62 nmol/(h.mg)。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0.3%印楝素水剂不同用药量对防治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开展了该药剂防治田间甘蓝小菜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7.2~10.8g(a.i.)/hm2用量下,各药剂处理10d平均防治效果均高于90%;在相同用药量情况下,水剂剂型的防效与乳油剂型无显著差异。建议在防治小菜蛾时采用0.3%印楝素水剂的使用剂量为9.0~10.8g(a.i.)/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喷雾和灌根施药方式下吡虫啉在烟草植株的吸收传导分布规律.[方法]进行温室盆栽试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施药不同时间烟草根、茎、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中吡虫啉含量.[结果]灌根施药方式下吡虫啉能被烟草根部吸收并转运至植株各个部位,而喷雾施药在烟草叶片上原始沉积量较大,通过内吸作用传导至烟草其他部位的含量较低.[结论]灌根施药在烟草植株内输导分布更加均匀,持效期更好,喷雾施药能较好的作用于叶片部位,速效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应用86Rb研究不同施钾量在烤烟中钾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86Rb研究不同施钾量的烤烟中钾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施入钾量多,烤烟的叶、茎、根、芽中吸收的钾量多;生长前期(团棵期)烤烟各器官中含钾的百分率顺序为芽>叶>茎>根;生长后期(生长旺期)烤烟各器官含钾总量顺序为叶>茎>根。在一定施钾范围内,施入钾量多,烤烟吸收肥料和土壤中钾量多,但施钾量多,烤烟对钾肥利用率降低。烤烟生长前期钾素主要来自肥料中的钾,占烤烟植株吸收总量的68.3%;烤烟生长后期吸收钾素主要来自土壤,占烟株吸收钾总量的65.7%。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叶面营养组分对黄瓜叶片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15N示踪法研究了黄瓜中、下位叶片不同营养组合配施后^15N「^15NH4)2SO4」刊载内瓜体内的速率,运移途径及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黄瓜叶片能有效地吸收营养元素并将其迅速转移,不同叶位施肥,植株吸收的^15N在体内运移主要发生在处理后72h之内,并且绝大部分转移至新生长点,老叶中^15N回收很少,叶面施用硫酸铵肥料的氮素在黄瓜地上部的分配率一般在50.7-61.8%,随吸收时间延长,黄瓜营  相似文献   

20.
高粱的株形性状主要包括株高、叶角和叶向值等,这些性状在F1代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叶向值为负优势。株高的杂种优势最大,但在试验范围内株高与籽粒产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今后育种中可适当降低株高。由于F1代叶角为正优势,叶向值为负优势,要获得紧凑型高粱杂交种就必须选择叶角更小、叶向值更大的亲本系。本试验中的紧凑型高粱(叶角小,叶向值大)没有表现出高产趋势,说明产量形成是较复杂的,既受株形因素的影响,也受其他性状的影响,超高产必须要实现株形性状与其他优良农艺性状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