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立足大庆市整体生态因素,利用耦合分析法,针对其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承载力二者内在联系展开研究。以2012~2016年相关数据样本,建立指标性体系,论证在城镇化发展历程中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评述在不同阶段、大庆市各个不同地域之间城镇化发展中的水平。以此作为基础,为大庆市致力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借鉴。目标表明:2012~2016年,大庆整体区域耦合度处于0.836的水平,表明大庆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承载力之间属于中高契合。大庆市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建设之间联系紧密。其城镇化发展,带来生态危机、污染加重等问题。但综合考量,大庆市城镇化建设仍处于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属于"高水平耦合"。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建设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2013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描绘出总体蓝图。本文结合区域实际,试就尤溪县八字桥乡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定位与发展,以及如何推进八字桥城镇化建设,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213-214
提高城镇化发展的生态质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以河北省为例,分析新常态下对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认为新常态下的城镇化建设应以生态城镇建设为抓手,通过更新观念、做好规划和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法律法规等,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苏北地区为例,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分析苏北地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苏北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能够负荷该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在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的同时,应控制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分析广西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广西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困难,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思考提出贫困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集中各方资源重点抓中心乡镇建设;坚持产业先行、以产兴城,实现产业化与城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服务一体化进程;整合兼并20%-30%的地域远、缺乏产业支承、人口较少的小乡。  相似文献   

6.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依据其在建设中取得的成效,通过分析,提出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建议:建设温馨小镇,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特征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垦区的城镇化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类型。以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和牡丹江管理局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结构、城镇工业和服务业、人口集聚与就业结构等关键要素,分析了垦区城镇化演变过程以及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垦区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1)推进城镇化发展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转变,着力加强城镇功能建设;(2)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加快从现代农业向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加速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3)建立健全城镇化推进的内在机制,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合力转变;(4)促进城镇化制度创新,为垦区城镇化发展扫清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优化城乡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六盘水市以农业产业十大工程、农业品牌创优工程、特色农业"3511"工程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工程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以创新驱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第三产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统筹城乡工业发展,建立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的第一个年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全国各垦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农垦职工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以场部为主体的小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农垦的面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农垦"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国有农场综合改革、享受公共财政普惠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农垦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垦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带动作用,实现农垦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农垦小康社会,农垦职工和居民安居乐业的梦想、美好生活的追求,必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龚建文 《农业考古》2012,(6):362-367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必须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  相似文献   

11.
李杰义  谷晗  郑文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30-2731,2743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互动的作用机理,二者需要协调互动以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情景将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浙江省嘉兴市姚庄镇和崇福镇的案例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目标,中心镇是区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重要节点与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的具体路径,政府可通过调控土地、资金与人力资源等要素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入分析国外4种主要城镇化发展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的城镇化、以拉美为代表的畸形城镇化和以亚洲新兴地区的经济拉动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镇产业发展,加大城镇建设投入、提高小城镇的承载力和加快城镇体系发展,以期对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九华新区新型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区建设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主要包括:科学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管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以供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开展"多规合一"是全面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优化和完善县(市)规划体系,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规划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视角,以都匀市为例,分析县域"多规合一"实施中存在的差异与突出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以提高县域"多规合一"工作的可操作性,推进"多规合一"的实施,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搞好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外在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但是还应当注意解决好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9):222-223
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并由此推动城镇发展的过程。上蔡作为人口大县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重点城镇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主要以上蔡县为例分析县级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及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之间是有机的统一体,当前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尤其要致力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尤其要以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41-244
基于对武汉城市圈成员孝感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小城市乡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对待城镇化的态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调查表明,推进"十三五"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现行户籍制度,关键是能否因地制宜形成产业支撑,核心理念是"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制度改革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要发展城市群,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提高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城镇化成为中国的热词。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文章从土地开发整理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