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辣椒疫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贵州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来源于贵州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辣椒疫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分离鉴定。其孢子囊形态各异,多为圆形、近圆形、长椭圆性,孢子囊平均大小为43.5~52.7×33.3~38.8μm,长宽比1.0~2.3,乳突明显,一般单乳突,偶见双乳突。单株培养不产生卵孢子。病菌能在12℃以上、35℃以下生长,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石绿不敏感,部分菌株可利用淀粉作碳源。根据这些特征将这5个菌株鉴定为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  相似文献   

5.
对来源于贵州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辣椒疫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分离鉴定.其孢子囊形态各异,多为圆形、近圆形、长椭圆性,孢子囊平均大小为43.5~52.7×33.3~38.8μm,长宽比1.0~2.3,乳突明显,一般单乳突,偶见双乳突.单株培养不产生卵孢子.病菌能在12℃以上、35℃以下生长,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石绿不敏感,部分菌株可利用淀粉作碳源.根据这些特征将这5个菌株鉴定为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病病原的特征特性、病害循环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了辣椒疫病的发生特点、疫霉菌的分类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所致病害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陕西辣椒疫病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3个辣椒疫病病原分离物鉴定结果表明,陕西辣椒疫病致病菌为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病原菌的抱子囊有卵形、近球形、长椭园形、梨形和不规则形,长宽比1.5-1.6,乳突明显,没有层出现象,会脱落,带有长柄,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绿不敏感,寄主范围广泛.此外,确认ph1的致病性较强,可用于杭性筛选.  相似文献   

8.
9.
沈阳地区辣椒疫病的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8年对沈阳地区的辣椒疫病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菌丝形态与已知A1和A2两种配型菌株杂交鉴定结果表明,该病致病菌为Phytophthora capsici,配型为A2.盆栽试验表明,甲霜灵、甲霜灵·锰锌、霜霉威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对发生在海南冬种辣椒上的一种细菌性软腐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研究,根据病原菌的细菌学性状,生理生化性状,致病性等测定结果,确定本病病原菌为菊欧文氏菌。  相似文献   

11.
辣椒疫病病原菌观察及致病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病菌分离及回接证实,辣椒疫病死秧的原因是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侵染所致.观察了病原形态、培养特性、生长温度,25~32℃为生长最适温,低于10℃和高于37℃不生长.测定了致病性及寄主范围.室内药效测定表明辣椒苗期发生疫病初期,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疫菌净(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最佳.  相似文献   

12.
辣椒疫病是威胁辣椒生产主要病害,改良品种抗性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途径.选用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免疫的高代自交系ZCM334为父本抗源,构建F1、BC1F1、F2群体分析辣椒抗疫病遗传规律性.结果表明,在感病对照全部发病时,ZCM334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抗性由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利用SLAF-BSA技术对BC...  相似文献   

13.
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病是辣椒疫霉菌(Phytop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为害较严重。为明确现有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36份辣椒品种进行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之间抗性差异较大,其中4个品种表现出高抗,3个品种表现抗病,5个品种表现中抗,24个品种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14.
15.
泰国辣椒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国引进行cmp-22等7个辣椒品种在福州地区作大棚和露地栽培,对其生长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与本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综合经济性状评价,初步筛选出可供进一步区试或示范的品种,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为Hp-41,适合露地栽培的为cmp-454.  相似文献   

16.
辣椒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外地人口增多,辣椒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我区大棚种植面积亦不断扩大。几年来主栽品种一直为新丰五号,该品种虽然具有早熟性好、早期结果多、株型紧凑、耐低温等特点,但因果型偏小、后期辣味偏重,色彩带黄,卖相不是很好,挫伤生产者积级性,影响产业化发展。为此我所于2008年引进四个新品种作品种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光合细菌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光合细菌应用于辣椒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生防资源.[方法]以3个光合细菌菌株PSBCS、PSB06和PSB 13-2-2为试材,以化学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为阳性对照,等量清水为阴性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光合细菌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PSBCS、PSB06和PSB 13-2-2对辣椒疫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PSB06用量为7500 mL/ha时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达45.80%; PSB 13-2-2用量为3750 mL/ha时次之,相对防效为44.67%;两处理的相对防效均略低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处理(防效为54.83%),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光合细菌具有防控辣椒疫病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辣椒嫁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辣椒嫁接栽培效果与抗病增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砧木的筛选与利用、嫁接技术研究、嫁接栽培效果、抗病增产机制以及辣椒嫁接栽培与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 种化学药剂对辣椒疫病菌的毒力,其中烯酰吗啉(EC50=0.48 滋g/mL)和氟 吡菌胺(EC50=0.32 滋g/mL)的毒力最强。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表明,百菌清颐氟吡菌胺为1颐9 和烯酰吗啉颐氟吡菌胺为2颐8 时,表现出增效作用,分别配制成20%百窑氟悬浮剂和20%烯窑氟悬浮剂。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10 d,20%烯窑氟 悬浮剂2 000 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在96%以上;20%百窑氟悬浮剂1 000 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为75%左右。 20%烯窑氟悬浮剂2 000 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溶性粉剂1 000 倍液的防治效果相 当,显著高于68.75%银法利悬浮剂1 000 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柠乳油是无毒、且有较好肥效与防治病害作用的一种植物性药剂。用500倍、800倍两个不同浓度的黄柠乳油喷雾辣椒,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加产量,防病效果比一喷雾植保素、植保灵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