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养猪和猪肉消费大国 ,猪肉的生产 ,特别是瘦肉的生产在中国养猪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鉴于此 ,本文拟就猪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及选择方法加以概述。猪胴体瘦肉率的概念猪的胴体瘦肉率 (leanmeatpercentageinthecar cass,CLMP)是指胴体剥离瘦肉量占胴体重的比例。对猪胴体瘦肉率 (以下简称瘦肉率 )的测定 ,目前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比如 ,大多数欧洲国家计算瘦肉率是指胴体完全剥离所获得的瘦肉量 (不包括头部瘦肉 )占整个胴体重的比例 ,但胴体重包括头、脚、肾和板油的重量 (扬金增 ,1 994 )。而我国…  相似文献   

2.
提高猪的胴体质量的饲养与营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猪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更多的可食用猪肉产品,胴体质量就是猪肉产品的可食用比例的综合指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猪的胴体质量的要求也在变化,猪的胴体质量包括了瘦肉的比例、猪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等多个方面。猪肉的脂肪比例越高,胆固醇...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美国农业部猪胴体等级划分的方法。猪肉生产者追求的是高屠宰率。但是屠宰率通常并不是衡量胴体价值的良好指标,这部分原因是脂肪型猪的屠宰率高于瘦肉型猪。猪肉品质与美国农业部等级美国农业部于80年代中期对阉公猪和小母猪胴体的分级标准进行了修订。阉公猪和小母猪胴体按肉脂品质以及腿臀.腰段、前腿肉和颈肉四个瘦肉分割肉块的期望总量进行分级。该标准采用两级品质,即  相似文献   

4.
<正> 市场猪肉胴体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修整肉、腌瘦肉和腌肉片的出肉率。虽然瘦肉修整下来的碎肉可做肉肠成分;修整下来的脂肪也可作油脂使用,但其在猪肉胴体总价值中所占比例甚微。猪肉胴体必须具有受人欢迎的质量标准(适口性的特征)。然而,除最低限度的适口性标准外,其质量上的区别对猪胴体经济价值所起的作用并不像其对牛、羊肉胴体所起的那样大。  相似文献   

5.
遗传和蛋白质水平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徐斌译自《Feedstufs》1996年3月25日,11页熊燕校兰玲复校养猪生产者不断被告知,必须改进猪肉产品的品质和坚度,使其符合消费者和新的潜在市场的需求。对瘦肉的需求已经促使育种业者提供能够不断生产优质瘦肉的猪...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体重约20.4kg的三元杂交[杜×(大×长)]猪96头 ,分为3个处理 ,每个处理4个重复 ,分别饲喂3种营养需要模式的饲粮 ,生长期猪体重为20~50kg,肥育期为50~92kg,研究3种营养需要模式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胴体瘦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建议的营养需要模式配制的饲粮饲养生长肥育猪 ,获得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胴体瘦肉增重和无脂瘦肉增重以及胴体瘦肉成分与采用NRC(1998)营养需要模式配制的饲粮相近 ,而且20~90kg 期间无脂瘦肉增重已达到NRC(1998)认为的具有中-高瘦肉生长速度。采用中国(1987)营养需要模式配制的饲粮饲养生长肥育猪 ,其生产性能、胴体瘦肉增重和无脂瘦肉增重都极显著低于上述两种营养需要模式的饲粮 ,综合胴体品质也较差。从本试验结果看来 ,建议的营养需要模式可满足杜×(大×长)生长肥育猪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互助猪胴体性状和肉脂品质的测定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定了25头互助猪的胴体性能和肉脂品质,结果表明,互助猪的胴体性能远远劣于国外瘦肉型猪,但优于国内某些地方猪种,瘦肉率低是其显著特点;肉脂品质优于国外瘦肉型猪,表现在良好肉色和肌间脂肪含量,相关分析表明,互助猪的产瘦肉能力与肉脂品质呈出一定的拮抗关系,表现为胴体瘦肉率愈高,背膘愈薄,肌间脂肪含量就愈低,贮存损失率也愈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全窝肥育指标评定猪的单产效益是养猪生产最终的综合生产指标,也是研究增产猪肉,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径。试验用10窝121头猪并屠宰了41头,实测一头母猪生产育肥猪的毛重、胴重、瘦肉量和其他产品量,以及胴体和肉的品质等系列指标。最后计算成本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料肉比(FU)、胴体重(CW)、屠宰率(DP)、胴体瘦肉率(L%)、瘦肉量(LW)、背膘厚(BFT)、脂肪率(F%)、总成本(SC)和饲料成本(FC)对该系统生物经济学效率:人民币(元)/千克瘦肉(¥/kgL)、人民币(元)/千克活重(¥/kgLW)和消化能兆卡/千克增重(Mcal/kgGW)的影响程度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胴体瘦肉率,将减少生产瘦肉的成本,但对生产活重的成本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降低饲养总成本将显著地影响每生产1千克瘦肉或活重的成本;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及其成本是提高猪肉生产系统生物学效率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同时,对上述3个生物经济学效率与12个因子分别作了多元回归分析,给出了三个用于估测猪肉生产系统生物经济学效率的回归方程。其剩余误差分别为0.0355、0.0115和0.0153,说明所得方程在评价和预测猪肉生产系统生物经济学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消费动物食品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猪肉要求:脂肪少、瘦肉多、风味好、残留少。但是,在现阶段规模养猪生产中,为追求高产肉量,许多使用“瘦肉灵”等β-兴奋剂(BAA)产品以提高出栏猪的瘦肉率,结果常常出现猪肉深暗(DFD肉)、水份渗出或坚硬、肉质粗糙、缺少风味等不良现象,反而危害经营效益,而且BAA的残留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机铬制剂(Crp)和通过营养调控的办法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效应。设BAA为对照,采用饲养试验、屠宰实验的方法,以期解决目前养猪生产中BAA滥用问题,提高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猪肉不仅要求卫生,而且还要求瘦肉率高、口感好。当前,评价猪肉品质的指标主要有肌肉的pH值、颜色、保水力、滴水损失、大理石纹、熟肉率、嫩度和香味等。随着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猪出栏时间缩短,瘦肉率、产仔数均有所提高,但有的肉质水平却有所下降,本文就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及对策作一评述。1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1.1猪的品种1.1.1外来猪种当前,我国引入的外来猪种主要是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皮特兰等,这些引进猪种虽然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胴体瘦肉…  相似文献   

12.
肥育猪采食的日粮成分能影响胴体脂肪的质量。胴体脂肪质量是市场评价新鲜猪肉和加工猪肉的主要考虑因素。丹麦的研究表明,如要避免软背膘和猪肉异味的出现,就应在猪的饲料中谨慎使用纯制脂肪、油类以及含有脂肪的谷物和饼粕粉。  相似文献   

13.
日粮营养水平对猪胴体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绍红 《饲料工业》2005,26(13):21-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养猪生产者而言就需要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但如何在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肉质是养猪生产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猪胴体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和环境因素外,主要受营养因素影响。日粮能量浓度、蛋白质水平是调控  相似文献   

14.
徐丽 《中国猪业》2020,15(4):35-38
猪肉消费在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猪肉品质受遗传、营养、饲养管理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常用肉色、pH值、肌内脂肪、滴水损失、嫩度和风味等指标表示。许多研究表明,硒能有效提高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能力,改善育肥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育肥猪的肉色、pH值及系水力等指标,提高育肥猪肉的品质。本文综述了硒对猪生长发育和胴体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能量和蛋白质摄入水平是影响猪肉品质的最重要因素。适宜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除对动物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屠率和提高饲料利用率起关键作用外,还对肉品的嫩度、多汁性、风味等品质特性产生影响。能量主要影响猪的胴体组成性状与猪肉的pH值。自由采食比限饲的动物有更多的肌肉脂肪和更好的嫩度。适当降低饲料的营养水平,可提高胴体瘦肉率。猪肉的瘦肉率、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等品质都与脂肪组织有关。猪肉的风味产生于脂肪组织中  相似文献   

16.
在猪日粮中普遍采用添加油脂的方法来提高能量浓度。添加的种类包括植物油、高油玉米、牛脂、禽类脂肪以及动植物油脂混合物。一般来说,油脂来源越便宜,相应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这会导致猪胴体品质变差。目前通过调查得到一种观点认为:这些来源的油脂须在不影响胴体质量的前提下才能使用──规定它们必须在生长猪的第一阶段限量使用或与CLA同时使用。 CLA全称为亚油酸的共轭体。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证明在猪日粮中添加 CLA有提高生长速度和猪肉品质的双重潜在功效。CLA可以用来提高普通型猪胴体中的瘦肉含量,还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5.2.7如何实行安全优质肉生产5.2.7.1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只有发展了规模化、集约化养猪,才能在猪种、饲料、疾病控制、改善养猪环境上进行严格把关,实现安全优质肉生产。5.2.7.2加大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利用。现代养猪科学技术说明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遗传,不同品种与杂交组合的猪在猪肉品质上有较大的差异,表现有不同的肉色、肌纤维、渗水性、pH值、肌肉脂肪含量、味道、瘦肉率等。研究同样证明,猪胴体瘦肉率与猪肉品质存在矛盾,过高的瘦肉率与过快的生长速度必然导致猪肉品质的下降。研究也…  相似文献   

18.
猪肉品质控制与养猪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养猪历史,养猪生产目标经历了2个令人瞩目的转变:(1)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受“肥肉—胆固醇高—心血管病”学说的影响,肥肉滞销,生产者由饲养脂肪型猪种转向瘦肉型猪种;(2)随着养猪生产在规模和效率上不断取得进展,猪肉相对地供过于求,加之规模化的商业屠宰“(定点屠宰”)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从对瘦肉“量”的需求转向对瘦肉“质”的追求,在市场上拒绝劣质化猪肉。近半个世纪以来,猪育种学在胴体性状、瘦肉生长效率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忽视了对猪肉品质的协同改良,肉质变劣问题日益显现。劣质肉的系水力低,直接引起屠…  相似文献   

19.
过去20年中,猪的遗传改良是注重生长和胴体性状,饲料与瘦肉的转化率每年提高约2%。现在,优质猪宰前活重为110千克,膘情适当,并在采用新技术提高窝产仔数和重视猪肉的食用品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梅 《中国猪业》2022,17(6):117-119
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蛋白质食材之一,我国的养猪业遍布全国各地,但我国地方猪因瘦肉率偏低而影响到肉的品质,不符合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措施。以期能够使用合理的手段提高猪的瘦肉率,提升猪肉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