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氧化碳(CO2) 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在一定范围内,果树的光合产物随C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由于大棚较密闭,常造成CO2不足。试验证明,大棚果树增施CO2后,产量提高30-40%。品质改善。抗性增强。因此,增施CO2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大棚蔬菜生产是在相对密闭的栽培场所,早晨半小时后CO2浓度约为100*10-6,比室外少200*10-6,比蔬菜作物所需CO2饱和浓度少900*10-6。由此可见,大棚蔬菜作物处于缺少CO2的饥饿状态,限制了光合作用,制约了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实行CO2施肥后可大幅度提高大棚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增加大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摸索出大棚蔬菜CO2配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增施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春季大棚栽培中,为了保温,大棚经常处于密闭状态,气体交换不足,大棚内CO2处于亏缺状态,影响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物光合生产潜力的发挥,成为制约作物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草莓是浙江省大棚栽培的主要作物,我们进行此项试验,旨在明确增施CO2对大棚草莓生长发育、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探求提高大棚草莓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温室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反季节栽培的现代化温室中,CO2匮乏是影响蔬菜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温室内适时、适量地增施CO2,对蔬菜作物的长势、产量、品质等均具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本文试图分析温室内CO2变化状况,总结一套温室施用CO2气肥的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作物在生育过程中,光合作用是形成产品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碳(CO)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和土壤呼吸是作物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一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00毫克/千克,而作物进行光合作用而二氧化碳浓度在1000毫克/千克以上,故温室、大棚中二氧化碳亏缺现象是非常明显的,采用人工增施二氧化碳、近几年来已成为温室、大棚栽培的一项常规技术措施,它可使植株健壮,光合作用增强,病害减轻,来收期延长,品质提高,增产增收,其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CO_2肥对保护地绿叶类蔬菜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施液态CO2法,研究了CO2肥对保护地绿叶蔬菜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结果表明,施CO2肥能极显著地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发育,达到极显著地增产。并总结了CO2肥施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冬季大棚蔬菜与一般菜田、大田施肥虽有相同之处,但技术要求更严格。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提供养料。而且,在分解和被利用的过程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积聚在大棚内,可为蔬菜增施"气肥",有利于提高蔬菜光合作用,促进蔬菜增产。  相似文献   

8.
CO2是作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大气中CO2的含量远不能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作物多数时期处于密封状态,通过增施CO2可显著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本试验通过增施(弛颗粒气肥,检验其对保护地促成栽培草莓应用效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植物干重的绝大部分是通过光合作用,由二氧化碳转成有机物的,从根部吸收的养料转化来的仅占5%~10%。但在棚室栽培中,由于设施的密闭,常会造成棚室内二氧化碳的缺乏,从而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人工增施二氧化碳已  相似文献   

10.
正大棚蔬菜生产是在相对密闭的栽培场所,早晨半小时后CO_2浓度约为100×10~(-6),比室外少200×10~(-6),比蔬菜作物所需CO_2饱和浓度少900×10~(-6)。由此可见,大棚蔬菜作物处于缺少CO_2的饥饿状态,限制了光合作用,制约了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实行CO_2施肥后可大幅度提高大棚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增加大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摸索出大棚蔬菜CO_2配套施肥技  相似文献   

11.
试验比较了冬季大棚栽培番茄增施CO2缓释颗粒肥对植株生长、结果情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CO2缓释颗粒肥能使植株叶色加深,茎杆粗壮,改善结果,提早成熟,增加产量,优化品质,对提高大棚番茄种植的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所必须的原料,其浓度高低直接决定着光合速率的快慢,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330mg/kg.而农作物光合作用最适二氧化碳浓度1000mg/kg,在高肥水、密植栽培的蔬菜作物上,所需的二氧化碳浓度更高.据试验,大豆开花前至成熟期,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800-1200 mg/kg时,增产50%左右,而辣椒、蕃茄、黄瓜等主要温室蔬菜上,人工增施二氧化碳后,可增产25-43%.因此,人工增施二氧化碳技术能显著增产,还可增强植株抗性,同时,具有取材容易、使用安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元环境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而在冬春季节,塑料大棚通风少,经常会出现棚内二氧化碳气体不足,不仅使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而且直接影响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一、大棚蔬菜缺乏二氧化碳的症状1.二氧化碳充足的蔬菜,植株生长健壮,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暗绿有光泽;反之则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蔬菜生产是相对密闭栽培场所,早晨日出半小时后CO2浓度约为100×10-6,比室外少200×10-6,比蔬菜作物所需CO2饱和浓度少900×10-6.由此可见,保护地蔬菜作物处于缺少CO2的饥饿状态,限制了光合作用,制约了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大棚葡萄应用CO2气肥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当CO2浓度不足或较低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减弱,生长、发育迟缓,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增加其浓度, 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并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一般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最佳浓度为0.1%~0.15%,而大气中CO2浓度通常只在0.03%左右, 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是大棚设施栽培的植物,棚内CO2得不到及时补充, 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大棚植物未能发挥最佳效能.因此,开展大棚植物增施CO 2气肥技术研究,对设施栽培植物应用该技术并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于1999年冬引进了CO2气肥发生器,并在葡萄、草莓、以及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开展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CO2气肥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施液态CO2法,研究了CO2肥对保护地茄果蔬菜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并探讨了CO2与光合作用的关系、CO2肥增产的可能机制和CO2肥施放应注意的事项.结果表明:1)施放CO2肥,能改善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的生存环境,极显著地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其生理代谢机能.2)施放CO2肥,能极显著或显著地增加茄果类蔬菜的株高、株幅、茎粗、分枝数和果实的纵径等生长发育性状,极显著地提高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的平均坐果率、单株坐果数、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实现最终的极显著增产.3)CO2肥对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因种而异,总体看来,辣椒>茄子>番茄.4)CO2肥对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的促进效应表现为细胞的伸长和纵向生长效应大于细胞的增殖和横向生长.  相似文献   

17.
在蔬菜作物上喷施艾格里生物肥,对促进蔬菜作物光合作用,抑制病害,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效果明显,产出比大,经济效益好,在供试的几种蔬菜中,艾格里生物肥对叶菜类的增产效果比果菜类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促进农产品增产、增质、增收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在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的应用中,不但对蔬菜产量进行提高,而且使农药和化肥的用量降低,使蔬菜品质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大棚内CO2的浓度常低于蔬菜光合作用所需的浓度,据报道,仅为蔬菜光合作用所需浓度的1/3。因此,常常导致蔬菜产量低、病害重。为此,我们于蔬菜生长期在温棚内推广使用了固体CO2气体发生剂,该技术一般可使温棚蔬菜增产20%~40%,亩增纯收入1...  相似文献   

20.
利用温室(棚)设施种植无公害蔬菜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近年来在温室蔬菜生产上农民偏施化肥,忽视了有机肥的施用,并且长期偏施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和土壤有害物质的增加。土壤障害的有效治理,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农民合理施肥意识,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